一种双层板金属屋面防渗漏安装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14354发布日期:2022-10-04 21:05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层板金属屋面防渗漏安装工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双层板金属屋面防渗漏安装工艺。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内规模较大的建设项目日益增多,大体量的高速铁路站房、机场候机楼、大跨度的体育场馆、图书馆等公共建筑已成为城市的标志,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居于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当前智慧城市,超低能耗建筑发展理念下,大型公共建筑的设计及建造越来越体现城市的科技文明和地方文化特色,它不仅影响着城市的形象,甚至还影响到其经济的发展。在当今信息时代,一项集社会性、艺术性、技术性为一体的公共建筑是人们对城市的第一印象。近年来各地建设的大多数公共建筑为了满足人流密集场所大空间使用需求,采用空间网架、桁架结构体系,相应的屋面采用了金属屋面,相较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屋面,金属屋面系统具有(1)良好的可塑性,可适应各种复杂形状的屋面形式;(2)板材的色彩及肌理选择性多,可根据不同的建筑风格需要选用不同的金属材料及构造做法,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建筑需要;(3)整体结构性好,适应变形能力强,更容易适应屋顶表面温度的变化;(4)屋盖体系重量轻,减少了建筑物载荷,有利于材料的运输及施工;(5)无湿作业施工,通过系统化设计、工厂化加工和流程化施工组织,具有安装简便快捷,易于保证施工质量;目前常规的双层金属板屋面系统通常由檩条、压型底板、保温层、防水层、t型固定座和上层屋面板构成。
3.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气候差异较大,金属屋面设计构造及材料选用不尽相同,特别是目前一些大型公共建筑金属屋面施工流程不合理,细部做法不规范,过程控制不到位,导致了金属屋面在梅雨季节、大雨天气经常出现漏水现象,也经常看到在部分城市机场候机楼、高铁候车室等公共场所在楼地面局部围栏警戒标识,用容器进行接漏的现象。由于部分标志性公共建筑金属屋面防水施工质量问题引起的漏水,不仅影响了人们正常使用,也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4.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双层板金属屋面防渗漏安装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上述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双层板金属屋面防渗漏安装工艺。
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双层板金属屋面防渗漏安装工艺,该安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7.s1、屋面钢结构检查:安装金属屋面系统前,应对钢结构网架、钢桁架轴线位置、标高、安装平面上已有的结构件进行复测,对不符合图纸设计要求的部分做出记录,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及时整改;
8.s2、测量放线与定位:根据屋面各构造层排版设计,确定排版起始线的位置;在施工中应沿屋面跨度方向在网架、桁架上弦杆标出排版的起始点,起始点应用墨线标识,并依
次测放出檩条、天沟、屋面板支座和屋面板等构件安装位置,各点的连线应与建筑物的纵轴线相垂直;
9.s3、檩托安装:檩托安装应根据设计要求结合现场情况,确定檩托的实际安装位置,屋面板处檩托安装应垂直于上弦杆,檐口处檩托安装时应满足屋面排水坡度的要求,应垂直于腹杆;檩托安装完成后,对檩托安装角度及标高进行校验复核,满足要求后,进行檩条系统安装;
10.s4、檩条系统安装:先安装主檩条,后安装次檩条;屋面主檩条通过螺钉与檩托进行连接;主檩条的安装平行于网架或桁架屋面排水方向,应分区域将主檩条固定在檩托板上,主檩条固定后再按照设计间距进行次檩条安装;
11.s5、天沟安装:天沟一般设置在屋面檐口处或高低跨结合部位,在屋面檩条安装完成后根据设计位置,进行天沟安装,给屋面后续作业提供基准;
12.s6、底层压型钢板安装:底层板安装前,根据事先在檩条上测放出的基准线,每二十块板宽为一组,细分出整个屋面板安装位置测控网;当第一块压型板固定就位后,在板底端与板顶各拉一根延续的基准线,为后续压型板的快速固定提供依据;压型底板通过自攻螺钉与次檩条连接,自攻螺钉的间距横向为底板宽度,纵向为次檩条间距,在波谷处与檩条连接;
13.s7、屋面板固定支座安装:根据测放出的基准线,按照支座布置图,用经纬仪测放出安装点位到作业面,作为t型铝合金支座安装的依据;支座的固定是靠自攻螺钉直接固定在檩条上,支座的安装间距及位置与屋面板相对应,以便能正确地与屋面板的内肋和中心肋咬合;
14.s8、保温隔音板安装:保温隔音材料为不燃的无机物,并有良好的隔声、保温和防火功能,在屋面底板完成一定工作面后按照分区插入保温板的安装;安装带铝箔的保温吸音材料时,带铝箔面应朝下,铺装时保温材料应满铺,铺设要严密;
15.s9、防水透气膜铺设:在铺设防水透气膜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铺设方式,将防水透气膜与保温板用岩棉钉固定,固定处的岩棉钉用丁基胶带密封,密封处面积大小以丁基胶带将钉头完全覆盖为标准;
16.s10、屋面上层压型板安装:通常屋面上层板一般设计为铝镁锰屋面板,安装时先将屋面板铺设在t型铝合金支座的上方,而后调整安装的位置,最后利用锁边机在板的顶端将两板咬合,此工作完成后,检查手动咬合处是否存在差错,最后利用专用的电动咬合机对临近两块屋面板的肋边进行咬合锁边;
17.s11、屋脊节点处理:屋脊节点采用屋脊盖板进行覆盖收口;屋面屋脊的安装方向应与屋面彩钢板勒的方向垂直;屋脊盖板采用拉铆钉进行固定;在固定处应做好防水处理,防水按照三层防水涂膜,一层防水布进行施工;
18.s12、收口处理及屋面系统验收:屋面收口主要是指屋面板与建筑的天沟、排水口和檐口铝板等细节的处理;金属屋面板深入天沟的总长度不得小于125mm;在屋面的下口顶端设置通长铝合金滴水装置,将与屋面板形状大小一样的密封条固定在屋面板与铝合金滴水装置之间,防止大风侵袭和雨水浸泡;在屋面收边收口施工完成后,对整个屋面系统进行验收。
19.优选的,s4中,安装时先用经纬仪在已安装好的网架或桁架结构上放出檩条定位
控制线,根据定位线在网架或桁架杆件上做好标记,按照标记的位置将主檩条固定在檩托上,用垫片调整好位置,然后安装次檩条,保证檩条安装后顶面在屋面坡面线上,位置偏差控制在5mm内。
20.优选的,s5中,天沟安装前,根据设计图纸尺寸加工好不锈钢天沟拼接件,将不锈钢水槽吊装到安装作业面,按照设计标高摆放在檩条上,调整好位置后与檩条进行固定,要求天沟上下沿口平顺,不平整的部位需用角铁等填充物垫平,误差不超过6mm;两段天沟之间的连接方式通常采用氩弧焊接;焊接时先每隔100mm进行点焊,确认满足焊接要求后方可正式焊接。
21.优选的,s6中,安装底层压型钢板时,采用自攻螺钉将压型钢板在屋面檩条上进行定位,定位后通过射钉加密压型钢板与钢檩条之间的连接点,压型钢板每个波谷至少打进一枚钢钉;为了增强钢檩条与压型钢板之间的抗拉强度,沿板长方向每隔250mm打一颗锁边钉,确保底层压型板安装完成后能够连接成一个独立的整体;且相邻板之间衔接长度不得小于120mm;底层压型钢板安装一定区域后要分段检查,根据基准线测量已固定好的压型板宽度,在其顶部与底部各测一次,判定底板安装顺直度,以保证不出现移动和扇形。
22.优选的,s7中,安装支座时应先打入一颗自攻螺钉,然后对支座进行校正,调整误差,并细致调整支座端头安装方向,其应与屋面板铺板方向一致;校正完毕后,再打入其它螺钉,将其固定牢靠。
23.优选的,s8中,保温材料上、下层错缝铺设时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缝隙间应挤紧,边角部位应填充饱满,外形保持完好;保温材料应与屋面板充分紧贴,不得与屋面板之间出现空气间层,以减小下雨时雨水对屋面的击打声,同时,防止屋面结构层中间空气的流动,确保屋面保温效果。
24.优选的,s9中,防水透气膜的铺设应沿着屋面的排水方向进行施工,搭接处长度及宽度不小于100mm。
25.优选的,s10中,上层屋面板排板时应注意相邻板接口咬合方向,必须按照当地最大频率风向确定屋面板接口朝向,接口咬合方向与最大频率风向一致。
26.优选的,s11中,在屋面板端头高位处把板边向上弯起80度左右折角,现成挡水板,并安装高端位密封条,形成双重防水,然后在上部装上泛水板及屋脊盖板,确保雨水不会沿板端进入,形成屋面板端头防水处理。
27.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28.1.本发明中,创新了安装施工流程:将传统屋面施工中的天沟后置安装工序提前到檩条系统完成后安装,减少了屋面构造层在原天沟安装工序预留结合面施工带来的渗漏水隐患。采用本工艺流程及做法,施工操作线路清晰,整体施工速度快,防水性能好,便于组织工序流水作业。
29.2.本发明中,优化了板口咬合方向:根据建筑所处的地理位置,按照各地最大频率风向确定金属屋面板接口咬合方向,并对屋面板锁边构造及工艺进行重点控制,杜绝屋面板拼接处渗漏水的机率,后期维修简便。
30.3.本发明中,对防水膜进行了补强加固:传统屋面做法中在铝合金支座穿透防水透气膜部位一般未做补强措施,采用本工艺做法,需要对支座穿透防水膜部位进行补强加固,用丁基胶条环绕支座进行缠绕密封,消除屋面冷凝水通过支座部位渗漏的通道,能有效
提高防水层薄弱点位抗渗漏能力。
31.4.本发明中,优化了节点细部做法:在屋面板高端部位屋脊处把板边向上弯折一定角度、在屋面板低端部位将板向下弯折一定角度,现成自然挡水板。同时,安装与屋面板形状大小一样的密封条,通过细化节点构造做法,能有效防止雨水侵袭。
附图说明
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33.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5.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双层板金属屋面防渗漏安装工艺,该安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36.s1、屋面钢结构检查:安装前应对钢结构网架、钢桁架轴线位置、标高、安装平面上已有的成品构件进行测量,对不符合图纸设计要求的部分做出记录,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案,并及时进行整改。
37.s2、测量放线与定位:根据檩条及屋面板排板设计,确定排板起始线的位置,应沿跨度方向在网架或钢桁架上弦杆上标出排板的起始点,起始点应用墨线进行标志,各点的连线应与建筑物的纵轴线相垂直。
38.s3、檩托安装:檩托安装时应注意放线测量,屋面板处檩托安装应垂直于上弦杆,檐口处檩托安装应满足屋面排水设计坡度,要求垂直于腹杆。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檩托的实际放样尺寸,按照设计要求的连接方式将檩托固定在网架或桁架上。待檩托安装完成后,对檩托安装角度及标高进行校验复核,满足要求后,进入檩条系统安装。
39.s4、檩条系统安装:先安装主檩条,后安装次檩条。屋面主檩条通过螺钉与檩托进行连接。主檩条的安装平行于屋面排水方向,将主檩条固定在已安装好的檩托上。
40.进一步的,安装时先用经纬仪在已安装好的网架或桁架结构上放出檩条定位控制线,根据定位线在网架或桁架杆件上做好标记,按照标记的位置将主檩条固定在檩托上,用垫片调整好位置,然后安装次檩条,保证檩条安装后顶面在屋面坡面线上,位置偏差控制在5mm内。
41.进一步的,檩条的安装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其施工质量要满足验收标准要求。安装过程中作业人员要配合测量人员对檩条的安装位置及标高做进一步检验核实,对存在偏差的檩条、檩托要及时调整并将处理方案报监理备案。
42.s5、天沟安装:天沟部分需要在屋面板安装前完成,天沟通常设置在屋面檐口四周
或高低跨部位,材质规格一般为2.0mm厚不锈钢。安装前,根据设计图纸尺寸加工好不锈钢天沟拼接件,将不锈钢水槽吊装到安装作业面,按照设计标高摆放在檩条上,调整好位置后与檩条进行固定,要求天沟上下沿口平顺,不平整的部位需用角铁等填充物垫平,误差不超过6mm。
43.进一步的,两段天沟之间的连接方式通常采用氩弧焊接。焊接时先每隔100mm进行点焊,确认满足焊接要求后方可正式焊接。
44.s6、底层压型钢板安装:底板安装前,用水准仪和经纬仪在安装好的檩条上先测放出第一列板的安装基准线,以此线为基础,每二十块板宽为一组,在屋面整个安装位置测放出底板安装测控网。当第一块压型板固定就位后,在板端与板顶各拉一根延续的准线,两根线和第一块板将成为标志线,便于后续压型板的快速固定。
45.进一步的,安装时,采用自攻螺钉将压型钢板在屋面檩条上进行定位,定位后通过射钉加密压型钢板与钢檩条之间的连接点,压型钢板每个波谷至少打进一枚钢钉。为了增强钢檩条与压型钢板之间的抗拉强度,沿板长方向每隔250mm打一颗锁边钉,确保底层压型板安装完成后能够连接成一个独立的整体。且相邻板之间衔接长度不得小于120mm。
46.进一步的,底层压型钢板安装一定区域后要分段检查,根据基准线测量已固定好的压型板宽度,在其顶部与底部各测一次,判定底板安装顺直度,以保证不出现移动和扇形。
47.s7、屋面板固定支座安装:首先,使用经纬仪引测轴线到作业面,作为铝合金支座安装的纵向控制线,并测放出支座安装点位,以提高控制安装的精确度,
48.进一步的,支座安装采用自攻螺钉直接固定在檩条上,每个支座安装4颗螺钉。安装时应先打入一颗自攻螺钉,然后对支座进行校正,调整误差,并细致调整支座端头安装方向,其应与屋面板铺板方向一致。校正完毕后,再打入其它螺钉,将其固定牢靠。
49.进一步的,支座的安装间距及位置按照优化设计图进行布置,纵向间距应不小于压型钢板的3个波距,并与屋面板相对应,以便与屋面板的内肋和中心肋咬合。
50.进一步的,支座的安装坡度应平顺,与屋面板平行,安装好后,应控制好螺钉的紧固程度,避免出现沉钉或浮钉。
51.进一步的,支座安装应严格控制好其位置和标高,如安装误差较大,应及时进行调整,避免后续屋面板安装咬边后,影响屋面板的自由伸缩,杜绝屋面板肋由于安装偏差出现在支座处被磨穿的质量问题。
52.进一步的,支座安装过程中应每列检查一次,如发现有较大误差时,应对有误差的支座进行调整,直至满足要求。
53.进一步的,支座安装前应事先安装好支座下部的隔热装置,通常采用隔热垫,防止保温屋面发生冷桥现象,杜绝冷凝水的形成,达到节能降耗效果。
54.s8、保温隔音板安装:隔热保温材料一般为阻燃的无机物,并应有良好的隔声、保温、防火功能。在屋面底板安装一定区域形成工作面后按照分区即可进行保温板的安装。
55.进一步的,先检查清理已铺装完的底板上是否有杂物,清理干净后,即可开始保温板铺装。若安装带有铝箔的保温吸音材料时,应将带铝箔面朝下,铺装时必须满铺。
56.进一步的,保温材料上、下层错缝铺设时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缝隙间应挤紧,边角部位应填充饱满,外形保持完好。保温材料应与屋面板充分紧贴,不得与屋面板之间出现
空气间层,以减小下雨时雨水对屋面的击打声,同时,防止屋面结构层中间空气的流动,确保屋面保温效果。
57.s9、防水透气膜铺设:在铺设防水透气膜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铺设方式,通常将防水透气膜与保温板用岩棉钉固定,与保温材料同步铺设,在铝合金支座、岩棉钉穿透防水透气膜处用丁基胶带密封,密封处面积大小以丁基胶带将钉头完全覆盖为标准。
58.进一步的,防水透气膜的铺设应沿着屋面的排水方向进行施工,搭接处长度及宽度不小于100mm。
59.进一步的,当铝合金支座穿过防水透气膜时,铝合金支座与防水透气膜交接处,必须用丁基胶条环绕一圈进行密封。
60.进一步的,防水透气膜不宜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已铺设完成的防水透气膜区域应尽快安装屋面板。
61.进一步的,防水透气膜的选择,要求选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要求的透气膜。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人员、工程材料、环境保护、机械安全使用的管理和控制,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各个区域的施工顺序。
62.进一步的,防水透气膜在施工中应避免在附近进行明火作业。
63.s10、屋面上层压型板安装:将金属屋面板铺设在t型支座的上方,然后调整安装的位置,利用手动咬合机在板的顶端将两板咬合,工作完成后,检查手动咬合处是否存在偏差,最后利用专用的电动咬合机对临近两块屋面板的肋边进行咬合锁边。
64.进一步的,上层屋面板排板时应注意相邻板接口咬合方向,必须按照当地最大频率风向确定屋面板接口朝向,接口咬合方向与最大频率风向一致。
65.进一步的,压型金属板的咬口锁边应严密、连续、平整,不得有扭曲和裂口。
66.进一步的,当屋面为多维度曲面时,雨水可能翻越屋面板的肋高横流,此种情况下,屋面板排板时相邻板咬合方向应顺水流方向。
67.进一步的,金属屋面板铺设应平整顺直,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68.s11、屋脊节点处理:屋脊处采用屋脊盖板进行处理。屋面屋脊的安装方向与屋面彩钢板勒的方向垂直。屋脊盖板采用拉铆钉进行固定。在固定处应做好防水处理,防水按照三层防水涂膜,一层防水布进行施工。
69.进一步的,屋面板端头防水处理。在屋面板端头高位处把板边向上弯起80度左右折角,现成挡水板,并安装高端位密封条,形成双重防水,然后在上部装上泛水板及屋脊盖板,确保雨水不会沿板端进入。
70.进一步的,金属屋脊盖板与屋面板紧固连接采用的自攻螺钉应带防水垫圈,固定点应设在板的波峰上,所有自攻螺钉外露的部位应进行密封处理。
71.进一步的,金属屋脊盖板应搭接正确,封闭固定应严密,平屋脊和斜屋脊盖板铺设应顺直,无起伏现象。
72.s12、收口处理及屋面系统验收:屋面收口主要是指屋面板与天沟、排水、檐口板等细节的处理。在天沟及低位处,将板端下弯10度左右折角,形成斜坡状滴水线,再安装低位密封条和铝合金滴水装置,阻断雨水进入通道。
73.进一步的,金属屋面板深入天沟的总长度不得小于12.5cm;在屋面的下口顶端设置通长合金滴水装置,将与屋面板形状大小一样的密封条固定在屋面板与滴水装置之间,
防止大风侵袭和雨水浸泡。
74.进一步的,在屋面收边收口完成后,按照《屋面工程质量验收标准》、《金属屋面板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对屋面系统进行检查验收。
75.本发明的技术特征核心为“一前置、三控制”。“一前置”是指:将传统屋面施工中的天沟后置安装工序提前到檩条系统完成后安装;“三控制”是指:将屋面板接口咬合方向、防水膜补强加固、节点细部处理工序作为重点卡控工序,优化细部做法。
76.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7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