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晶切割断线处理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402072发布日期:2022-09-03 04:51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断线处理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单晶切割断线处理的方法,属于单晶硅片切片领域。


背景技术:

2.目前,制造硅片的方法主要为利用切割线对硅棒进行切片。在将硅棒切成硅片的过程中,切割线容易出现断线的问题。
3.现有单晶切割过程中,如切割过程中出现异常断线情况,80mm以下断线放弃≤200mm,处理方法为接线放弃,如断线放弃≥200mm,处理方法为抬棒压棒,全新线置换线网,此方法处理完成之后,易导致降级b片,切片a率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单晶切割断线处理的方法,减少色差、提高硅片良率,降低断线后晶棒报废率,提供单刀切片a良率。
5.本发明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晶切割断线处理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切割时晶棒断线切割深度10mm以下时,置换新线参与切割;(2)切割时晶棒断线切割深度10mm-80mm,晶棒报废长度≥200mm,将晶棒分二次切割,具体为:断线后是连接放线轮端的为第一次切割晶棒线网,连接收线轮端的为第二次切割晶棒线网,第一次挽救晶棒较长的一部分,晶棒抬离线网后,将断线位置钢线焊接起来,从放线轮往收线轮方向走线,设置在收线轮一侧的工字轮将第二次切割晶棒线网走线至工字轮上,断开拆卸后留用,更换其余带钢线的工字轮,将工字轮上的钢线与第一次切割晶棒线网焊接接入切片机,从收线轮往放线轮方向走线,走线至断线位置,剪去二次对刀线网即工字轮上的钢线,将第一次切割晶棒线网接入收线轮,压棒切割完第一部分;待下机后,第一部分晶棒抬棒后,将原先缠绕有第二次切割晶棒线网的工字轮接线入收线轮,从收线轮往放线轮方向走线,走线至第二部分线网,对剩余晶棒压棒切割完第二部分。
6.本发明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为:前述单晶切割断线处理的方法中,单晶切割断线处理用的切片机包括放线轮和收线轮,放线轮和收线轮之间设有第一主辊和第二主辊,放线轮放出的钢线依次绕过第一主辊、第二主辊后收卷于收线轮上,钢线在第一主辊和第二主辊上卷绕成线网,线网上方设有可升降的晶托,晶托上固定有晶棒。
7.前述单晶切割断线处理的方法中,断线时从断线坐标深度开始,将切割程序内回线循环,每步减少20-100m,进回线最后二步程序,将回线循环数设置改为>进线循环。
8.前述单晶切割断线处理的方法中,晶棒在切割过程的深度80-100mm位置断线时,使用保鲜膜缠绕晶棒切好部分,喷嘴切割液,待30min后,使用高压水枪冲洗切割好的晶棒,0.05m/s慢速走线,以10mm速度手动压棒至断线位置,正常复机。
9.技术效果,此段位切割深度较深,采用保鲜膜缠绕晶棒切好部分后面在冲洗,是因为硅片表面较脏,硅粉团聚较多,无法一次成功对缝压棒,这样能提高一次成功对缝压棒率。
10.前述单晶切割断线处理的方法中,在遇到尾线切割,收放线轮钢线无法满足压棒置换情况下,首先舍小取大,先挽救较长一部分晶棒,第二部分晶棒剪线网时,贴紧晶棒表面,逐个剪去钢线,待第一部分晶棒切割完毕后,按第一部分线网槽型反布线网,覆盖第二部分线网后,剪去第一部分切割完毕后的线网钢线,接收线轮,对缝压棒后正常切割。
11.技术效果,可以收放线长不满足压棒情况下,尽可能提高单刀断线后晶棒a+b的合格率。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断线后,先撤去第二次切割晶棒线网,利用第一次切割晶棒线网对第一部分晶棒进行切割,断线前第一次切割晶棒线网正在切割第一部分晶棒,断线后,第一次切割晶棒线网在保持不脱离第一部分晶棒的情况下,继续切割第一部分晶棒,对于第一部分晶棒来说,断线前的切割过程与断线后的切割过程,没有更换切割线,为连续的切割工艺。这种情况下,首先,断线后引入新的切割线,走线至断线位置为了保持防线轮原来的线长,收放线长不变情况下,可降低色差硅片降级的产生,切割时继续使用旧的切割线,可以避免新的切割线所引入的切割差异,进而可以减少硅片色差,提 高硅片良率;其次,没有用引入新的切割线切割,还可以减少新的切割线引发的超薄硅片断裂的问题。再次,在不换新切割线切割的情况下,无需更换切割工艺参数,可以使断线前后切割状态一致,进一步减少硅片色差,提高硅片良率;断线后,同样利用第二次切割晶棒线网切割第二部分晶棒。,第二次切割晶棒线网对于第二部分晶棒来说,断线前的切割过程和断线后的第二切割过程,均采用同一切割线。断线前后,没有更换切割线,继续使用旧的切割线,可以避免新的切割线所引入的切割差异,进而可以减少硅片色差,提高硅片良率。并且,可以通过设置工艺参数,使断线前后切割状态一致,进一步减少硅片色差,提高硅片良率。可见,第二切割可以减少断线前后的切割差异,减少制作的硅片的色差,提高硅片良品率;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优异之处如下:1:对不同断线深度制定不同措施,减少断线处理时间,提供单机效率。
13.2:受外力因素导致金刚线切割能力下降,采用降低回线参数,增加线量切割晶棒,防止出现大线弓二次断线,提高晶棒挽救率。
14.3:在遇到尾线切割断线时,在收放线轮有一侧钢线长度,无法满足切割第一部分或第二部分情况下,先舍小保大,切割较长一部分,第二部分使用新线压棒进行挽救a+b,提供晶棒挽救率。
15.本发明此方法操作可有效解决,断线后因线网置换新线量较多而导致的b片降级,提高单刀断线后切片a率。
具体实施方式
16.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单晶切割断线处理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切割时晶棒断线切割深度10mm以下时,以少置换钢线为原则,置换新线参与切割;(2)切割时晶棒断线切割深度10mm-80mm,晶棒报废长度≥200mm,以舍小保大为原则,将晶棒分二次切割,具体为:断线后是连接放线轮端的为第一次切割晶棒线网,连接收线轮端的为第二次切割晶棒线网,第一次挽救晶棒较长的一部分,晶棒抬离线网后,将断线位置钢线焊接起来,从放线轮往收线轮方向走线,设置在收线轮一侧的工字轮将第二次切割晶棒线网走线至工字轮上,断开拆卸后留用,更换其余带钢线的工字轮,将工字轮上的钢线与第一次切割晶棒线网焊接接入切片机,从收线轮往放线轮方向走线,走线至断线位置以保持放线轮原来的线长,剪去二次对刀线网即工字轮上的钢线,将第一次切割晶棒线网接入收线轮,压棒切割完第一部分;待下机后,第一部分晶棒抬棒后,将原先缠绕有第二次切割晶棒线网的工字轮接线入收线轮,从收线轮往放线轮方向走线,走线至第二部分线网,对剩余晶棒压棒切割完第二部分。
17.在本实施例中,单晶切割断线处理用的切片机包括放线轮和收线轮,放线轮和收线轮之间设有第一主辊和第二主辊,放线轮放出的钢线依次绕过第一主辊、第二主辊后收卷于收线轮上,钢线在第一主辊和第二主辊上卷绕成线网,线网上方设有可升降的晶托,晶托上固定有晶棒。
18.在本实施例中,断线时线网钢线受其余因素影响切割能力下降,则从断线坐标深度开始,将先有技术中切割程序内回线循环,每步减少20-100m(根据线网线弓大小设置),进回线最后二步程序,将回线循环数设置改为>进线循环,此设置可最大化利用有限钢线用量,充分便于切割。
19.在本实施例中,晶棒在切割过程的深度80-100mm位置断线时,此段位切割深度较深,因硅片表面较脏,硅粉团聚较多,无法一次成功对缝压棒,此时使用保鲜膜缠绕晶棒切好部分,喷嘴切割液,待30min后,使用高压水枪冲洗切割好的晶棒,0.05m/s慢速走线,以10mm速度手动压棒至断线位置,正常复机。
20.在本实施例中,在遇到尾线切割,收放线轮钢线无法满足压棒置换情况下,首先舍小取大,先挽救较长一部分晶棒,第二部分晶棒剪线网时,贴紧晶棒表面,逐个剪去钢线,待第一部分晶棒切割完毕后,按第一部分线网槽型反布线网,覆盖第二部分线网后,剪去第一部分切割完毕后的线网钢线,接收线轮,对缝压棒后正常切割。
21.此方法操作可有效解决,断线后因线网置换新线量较多而导致的b片降级,提高单刀断线后切片a率。
22.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