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车库驱动装置及带有该驱动装置的吊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06407发布日期:2022-10-01 11:32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体车库驱动装置及带有该驱动装置的吊具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大型搬运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立体车库驱动装置及带有该驱动装置的吊具。


背景技术:

2.立体车库是用来最大量存取储放车辆的机械或机械设备系统,针对专业车场管理公司提高停车场容量、提高收益、增加停车费收入的有效工具。
3.当前,国家不断推行绿色出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产业,但停车场站与大型客车数量需求的增量严重不匹配,部分公交客车为满足线路要求,会停在路边,既占用了公路资源,又存在安全隐患。客车用机械立体停车库的出现,很好解决了这一现象。
4.立体车库需要通过驱动装置将专用吊具吊起,停放在停车位的高度。但是,现有的立体车库传动装置两端容易负载不平衡,出现因链条脱齿滑齿而导致的升降过程中晃动摇摆的潜在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体车库驱动装置及带有该驱动装置的吊具,能够实现传动装置以及吊具的两端负载平衡,吊具的升降过程更安全稳定。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立体车库驱动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立体车库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组,设置有向两端同时输出的输出轴;两个主传动轴组,分别连接在驱动电机组的输出轴两端,由驱动电机组带动同步转动;两个导向轮组,设置在两个主传动轴组的同一侧,并与两个主传动轴组一一对应;两个从动轮组,分别设置在两个主传动轴组背离导向轮组的另一侧;第一链条,一端连接有配重,另一端依次绕过导向轮组、主传动轴组和从动轮组连接到负载上;以及第二链条,一端连接在配重上,另一端依次绕过导向轮组和主传动轴组连接在负载上;驱动电机组的输出轴同一端的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连接在同一个配重上。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组两端通过输出轴输出同样的动力,由主传动轴组将动力向外传输,带动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转动,驱动电机组同一侧的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连接在负载的同一端,并且同一端的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连接在负载的不同侧;驱动电机组正转时,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同步转动,向上带动负载上升,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向配重方向移动,配重下落;当驱动电机组反转时,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同步转动,带动配重上升,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向负载方向移动,负载下落;由于负载两端的链条和配重配置相同,移动的方向和受力情况也相同,负载两端受力平衡,上升和下降过程更稳定,安全性
更高。
8.可选的,还包括压紧轮组,所述压紧轮组设置在主传动轴组和导向轮组之间,所述压紧轮组的高度低于主传动轴组的高度、高于导向轮组的高度;所述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从压紧轮组的下方穿过。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驱动电机组两侧通过各增加一组起导向作用的压紧轮组,通过调节主传动轴组和导向轮组的高度差和中心间距,以此来增加链条与齿轮的包角来增加传动稳定性,防止两个链条出现滑齿脱齿,提高整个驱动装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0.可选的,所述驱动电机组包括电机和减速机,输出轴从减速机的两侧伸出,输出轴的两端均连接有万向联轴器,并通过万向联轴器与主传动轴组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速机的输出轴两端均连接万向联轴器,通过万向联轴器向外输出动力,可以通过设置万向联轴器的长度来调整两个链条在负载上的连接位置,使整个装置能够满足长度较大的负载的吊装需求,增加了驱动装置的适用范围。
12.可选的,所述主传动轴组包括主动轴以及偶数个固定在主动轴上的主动齿轮,所述主动轴端部连接有轴承座,所述主动齿轮表面均布有凸齿。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偶数个主动齿轮,使主动齿轮驱动的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的数量能够相同,从而使负载同一端两侧的受力更平衡。主动齿轮表面均布的凸齿,使主动齿轮对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的咬合更紧,不容易出现滑齿和打滑的情况出现,提高装置的安全性。
14.可选的,所述导向轮组包括导向轴以及偶数个固定在导向轴上的导向齿轮,所述导向齿轮的数量与主动齿轮的数量相同,所述导向齿轮表面均布有凸齿,所述导向轴端部连接有轴承座。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齿轮与主动齿轮的数量相同,能够满足链条传导的要求,同时增大了对链条的咬合力,进一步增强了链条传送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6.可选的,所述从动轮组包括从动轴以及固定在从动轴上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数量不少于主动齿轮数量的一半,所述从动齿轮表面均布有凸齿,所述从动轴端部连接有轴承座。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动齿轮的数量不少于主动齿轮数量的一半,即可满足使用需求,一半的链条通过主动齿轮向下传输,一半的链条通过从动齿轮向下传输。
18.可选的,所述压紧轮组包括压紧轴以及偶数个固定在压紧轴上的压紧齿轮,所述压紧齿轮的数量与主动齿轮的数量相同,所述压紧齿轮表面均布有凸齿,所述压紧轴端部连接有轴承座。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紧齿轮通过调节高度差和中心间距以此来增加链条与齿轮的包角来增加传动稳定性,防止链条滑齿脱齿。
20.可选的,所述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的数量相同,且结构也相同,均为扁平状带状结构,表面均布有与凸齿配合的齿或者凹槽,带体边缘设置有凸边。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链条的数量相同,使负载两侧收到的拉力得到平衡,负载移动过程更稳定,链条表面也设置齿或者凹槽,与凸齿配合,使齿轮与链条咬合更紧,避免出现滑齿的情况。
22.可选的,所述驱动电机组还包括中间支架,所述电机和减速机安装在中间支架上;
所述主传动轴组下端连接有传动高低架,所述主传动轴组连接在传动高低架的高位上,所述压紧轮组连接在传动高低架的低位上。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间支架和传动高低架来限定动力传输的高度,以此来实现包角的增加,提高链条传动的稳定性。
24.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有驱动装置的吊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带有驱动装置的吊具,包括驱动装置以及通过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与驱动装置连接的箱式吊架,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相对连接在箱式吊架的两侧。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驱动电机组两端通过输出轴输出同样的动力,由主传动轴组将动力向外传输,带动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转动,驱动电机组同一侧的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连接在负载的同一端,并且同一端的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连接在负载的不同侧;驱动电机组正转时,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同步转动,向上带动负载上升,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向配重方向移动,配重下落;当驱动电机组反转时,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同步转动,带动配重上升,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向负载方向移动,负载下落;由于负载两端的链条和配重配置相同,移动的方向和受力情况也相同,负载两端受力平衡,上升和下降过程更稳定,安全性更高。
26.2.在驱动电机组两侧通过各增加一组起导向作用的压紧轮组,通过调节主传动轴组和导向轮组的高度差和中心间距,以此来增加链条与齿轮的包角来增加传动稳定性,防止两个链条出现滑齿脱齿,提高整个驱动装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3.本技术设置偶数个主动齿轮,使主动齿轮驱动的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的数量能够相同,从而使负载同一端两侧的手里更平衡。所有齿轮表面均布的凸齿,使齿轮对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的咬合更紧,不容易出现滑齿和打滑的情况出现,提高装置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驱动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驱动装置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使本技术实施例中驱动电机组单侧驱动结构的示意图。
28.图中,1、驱动电机组;11、电机;12、减速机;13、万向联轴器;14、中间支架;2、主传动轴组;21、主动轴;22、主动齿轮;3、导向轮组;31、导向轴;32、导向齿轮;4、从动轮组;41、从动轴;42、从动齿轮;5、第一链条;6、第二链条;7、配重;8、压紧轮组;81、压紧轴;82、压紧齿轮;9、传动高低架。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附图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技术提出一种立体车库驱动装置,参照图1和2,包括驱动电机组1、主传动轴组2、导向轮组3、从动轮组4、第一链条5、第二链条6、配重7、压紧轮组8、传动高低架9以及其他架体结构。
31.驱动电机组1固定安装在立体车库的顶部,包括电机11、减速机12、万向联轴器13和中间支架14。电机11采用dre电机,输出轴与减速机12连接,减速机12的输出轴两端同时伸出壳体,并向两端同时输出动力,减速机12输出轴的两端均通过轴套连接有万向联轴器
13,万向联轴器13的长度可以根据驱动装置驱动的负载长度进行选择,如果负载长度较短,也可以省略万向联轴器13,本实施例中的万向联轴器13采用长杆结构。中间支架14采用钢结构,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立体车库的顶面上,电机11和减速机12也通过地脚螺栓安装在中间支架14上。
32.为了方便整个驱动装置的选材和安装,本实施例中减速机12输出轴两端设置的结构相同。主传动轴组2共设置两组,分别通过两个万向联轴器13连接在减速机12的输出轴两端,由电机11带动两组主传动轴组2同步转动;主传动轴组2安装在传动高低架9,传动高低架9与中间支架14之间保持间距,也通过地脚螺栓安装在立体车库顶面上。
33.导向轮组3、从动轮组4和压紧轮组8也都设置两组,并与两个主传动轴组2一一对应配套,按照导向轮组3、压紧轮组8、主传动轴组2和从动轮组4的顺序排布设置,并且相邻的组别之间保持间距。
34.第一链条5和第二链条6也设置两组,对应两个主传动轴组2。第一链条5的一端与配重7连接,另一端依次绕过导向轮组3上侧、压紧轮组8下侧、主传动轴组上侧和从动轮组4下侧,并向下穿过立体车库的顶板连接到负载上,用于拉升负载的一侧。
35.第二链条6的一端也连接在配重7上,另一端依次绕过导向轮组3上侧、压紧轮组8下侧和主传动轴组2上侧,然后向下穿过立体车库顶板连接在负载上远离第一链条5的另一侧,用于拉升负载的另一侧。
36.本实施例中配重7也设置两个,采用矩形的金属板或者混凝土板,减速机12输出轴同一端的第一链条5和第二链条6连接在同一个配重上,配重7用来维持与链条另一端负载的平衡,减小链条受到的拉力。
37.本实施例中立体车库采用钢结构支撑,主传动轴组2和从动轮组4设置在立体车库顶面靠近中轴线的位置,并保持一定的距离,具体间距与驱动装置驱动的载体宽度对应,导向轮组3设置在立体车库钢结构的边缘位置,使得位于导向轮组3下方的配重7也位于边缘位置,增加载体和配重的间距和相对独立性,减少潜在的干扰碰撞问题出现。
38.参照图3,主传动轴组2包括主动轴21和主动齿轮22,主动轴21两端和中间位置均设置有轴承座来进行支撑,通过轴承座连接在传动高低架9上,主动轴21一端凸出用于与万向联轴器13连接,主动轴21上主动齿轮22的数量为四个,与主动轴21键连接,主动齿轮22的表面沿周向均布有多圈凸齿,利用凸齿来增加对链条的咬合力。主动轴21上主动齿轮22的数量为偶数个,这样能够满足由主动轴21驱动的第一链条5和第二链条6的数量相同。
39.导向轮组3包括导向轴31和导向齿轮32,导向轴31与主动轴21平行且位置相对,两端和中间位置也设置有轴承座来进行支撑,通过轴承座连接在高度小于传动高低架9的支架上;导向轴31上导向齿轮32的数量与主动齿轮22的数量相同且位置相对,导向齿轮32的表面也沿周向均布有凸齿,利用凸齿进一步增加对链条的咬合力,避免链条打滑。第一链条5和第二链条6从立体车库内伸出,先经过导向齿轮32,再绕在主动齿轮22上,由主动齿轮22带动移动。
40.传动高低架9朝向导向轮组3的一侧设置有低位安装位,低位安装位为斜面,压紧轮组8固定安装在低位安装位上。压紧轮组8的结构与导向轮组3的结构相同,且位置相对,压紧轮组8包括压紧轴81和压紧齿轮82,压紧齿轮82的最低点高度与导向齿轮32最高点的高度一致,使链条在导向齿轮32和压紧齿轮82之间水平传送。压紧齿轮82和主动齿轮22与
同一竖直平面相切,使链条在压紧齿轮82和主动齿轮22之间竖直传送。
41.从动轮组4与主传动轴组2之间保持间距,且高度低于主传动轴组2,与导向轮组3的高度一致,通过支架固定在立体车库顶面上。从动轮组4包括从动轴41和从动齿轮42,从动轴41的长度小于主动轴21,从动齿轮42的数量不少于主动齿轮22数量的一半,从动齿轮42的结构与主动齿轮22的结构相同,本实施例中设置两个从动齿轮42,两个从动齿轮42与四个主动齿轮22中间的两个位置相对。
42.减速机12同一端的第一链条5和第二链条6的数量相同,且结构也相同,均为扁平状带状结构,第一链条5和第二链条6与几种齿轮接触的表面均布有齿或者凹槽,用于与凸齿啮合,第一链条5和第二链条6的宽度大于主动齿轮22的宽度,带体边缘设置有凸边,能够卡在主动齿轮22以及其它几种齿轮的两侧,避免出现链条与齿轮发生侧滑。
43.第一链条5和第二链条6在布置时,中间两条为第一链条5,两侧的两条为第二链条6,两条第一链条5在主动齿轮22的驱动下并与从动齿轮42啮合,再进入到立体车架内,与负载连接,两条第二链条6直接与主动齿轮22啮合,然后向下进入到立体车架内,与负载连接。
44.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带有驱动装置的吊具,包括上述的驱动装置以及通过第一链条5和第二链条6与驱动装置连接的箱式吊架,箱式吊架作为负载,用于升降吊运车辆,箱式吊架的两个长侧边顶部两端均设置有两个吊点,一共八个吊点,用于与第一链条5和第二链条6连接,四个第一链条5连接在箱式吊架的一侧,四个第二链条6连接在箱式吊架的另一侧。
45.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箱式吊架上升时,电机11正转,带动主动轴21正转,主动齿轮22带动第一链条5和第二链条6向负载的一端同步移动,配重7下降;需要停车时,电机11停止转动,所有转动轴都停止转动,利用齿轮和链条的咬合,使箱式吊架停止在某一层高的停车位处,进行车辆的搬运;箱式吊架下降时,电机11反转,带动主动轴21反转,主动齿轮22带动第一链条5和第二链条6向箱式吊架的方向同步移动,带动配重7上升,由于箱式吊架两端的链条和配重7配置相同,移动的方向和受力情况也相同,箱式吊架两端受力平衡,上升和下降过程更稳定,安全性更高。
46.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