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输送用电力调节结构及其电力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36640发布日期:2022-10-26 01:58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输送用电力调节结构及其电力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输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输送用电力调节结构及其电力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2.电力输送是指由发电厂或电源将电能从一处输送到另一处的过程,最常见的电力输送装置是电力线缆,电力线缆是实现电力传送和整体调配的重要组成构件。电力线缆通过电杆或电塔架设在高空。
3.现有的电力输送用电力调节装置在对线缆进行铺设时,由于支撑杆高度都是固定的,使得该装置不能调节支撑杆的高度,无法适应线缆安装的高度需求,从而不便于线缆铺设,同时,现有的电力输送用电力调节装置在线缆铺设时稳定性能差,电缆随风摆动幅度过大,影响连接处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电力输送用电力调节结构,包括主体装置,所述主体装置的内部设置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上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外置调节套筒,所述外置调节套筒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竖向高度调节杆。
6.所述竖向高度调节杆的外壁开设有竖向承接槽,所述竖向承接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转动卡块,所述转动卡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调节内盘。
7.所述竖向高度调节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调节组件,所述安装调节组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复合弹片组,所述第一复合弹片组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横向加固弹簧,所述横向加固弹簧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内置复合弹片。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通过转动调节转盘,调节转盘则通过调节内盘带动竖向高度调节杆进行旋转,竖向高度调节杆则利用其外壁开设的螺纹与外置调节套筒内壁的螺纹共同作用下上移,从而带动安装调节组件进行上移,来调节电缆的安装高度,而对调节转盘进行反向转动则可以降低竖向高度调节杆的高度,解决现有的电力输送用电力调节装置在对线缆进行铺设时,由于支撑杆高度都是固定的,使得该装置不能调节支撑竿的高度,无法适应线缆安装的高度需求,从而不便于线缆铺设的问题。
9.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动卡块的一侧开设有辅助滚珠槽,所述辅助滚珠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承载弧板,所述承载弧板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一滚动珠,所述第一滚动珠的外壁与所述竖向承接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转动卡块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滚动珠。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调节转盘随着竖向高度调节杆上升而升高时,此时手持调节转盘,对其施加竖直方向的力,使其下降到合适转动的位置,当调节转盘带动调节
内盘下移的过程中,转动卡块在竖向承接槽的内壁中滑动,利用第一滚动珠在辅助滚珠槽的内壁滚动,配合转动卡块的下移,避免转动卡块外壁与竖向承接槽内壁直接接触,从而减少滑动摩擦力,使得转动卡块的下移更加快速。
11.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承载弧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内置弹簧杆,所述第一内置弹簧杆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内置弹簧杆,所述第二内置弹簧杆的底端与所述承载弧板的背面固定连接。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第一滚动珠在滚动的过程中会受力挤压承载弧板使其压缩第一内置弹簧杆和第二内置弹簧杆,利用两者的形变弹力进行缓冲,提高第一滚动珠回弹性,避免第一滚动珠局部受力过大导致无法滚动。
13.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调节内盘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调节转盘,所述调节转盘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外置防滑套。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外置防滑套提高调节转盘在使用过程中的防滑作用。
15.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复合弹片组的一侧设置有缓冲气囊,所述缓冲气囊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复合弹片组。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利用加固组件内壁安装的第一复合弹片组和第二复合弹片组,使得两者受力发生形变产生反作用力来抵消电缆振动,同时在第一复合弹片组受压形变的过程中带动横向加固弹簧进行横向拉伸,提高第一复合弹片组的形变复位能力。
17.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加固组件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加固底座,所述加固底座的底面固定与所述安装调节组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加固底座提供支撑稳定作用。
19.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调节内盘的底面开设有封盖槽,所述外置调节套筒的顶端与所述封盖槽的内壁活动连接。
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调节转盘底部开设的封盖槽恰好将外置调节套筒进行封闭,避免雨水或者杂物等进入其中,造成局部锈蚀的问题。
21.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加固组件的背面设置有辅助阻尼环,所述加固组件的正面设置有安装定子。
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辅助阻尼环提供电缆摆动的阻尼效用,避免电缆摆动导致外皮磨损,以及连接处出现松动,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解决现有的电力输送用电力调节装置在线缆铺设时稳定性能差,电缆随风摆动幅度过大,影响连接处结构的稳定性的问题。
2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力输送装置,包括上述的用于电力输送装置的电力调节结构。
2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25.1、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输送用电力调节结构及其电力输送装置,通过转动调节转盘,调节转盘则通过调节内盘带动竖向高度调节杆进行旋转,竖向高度调节杆则利用其外壁开设的螺纹与外置调节套筒内壁的螺纹共同作用下上移,从而带动安装调节组件进行上移,来调节电缆的安装高度,而对调节转盘进行反向转动则可以降低竖向高度调节杆的高
度,解决现有的电力输送用电力调节装置在对线缆进行铺设时,由于支撑杆高度都是固定的,使得该装置不能调节支撑竿的高度,无法适应线缆安装的高度需求,从而不便于线缆铺设的问题。
26.2、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输送用电力调节结构及其电力输送装置,调节转盘带动调节内盘下移的过程中,转动卡块在竖向承接槽的内壁中滑动,利用第一滚动珠在辅助滚珠槽的内壁滚动,配合转动卡块的下移,避免转动卡块外壁与竖向承接槽内壁直接接触,从而减少滑动摩擦力,使得转动卡块的下移更加快速。
27.3、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输送用电力调节结构及其电力输送装置,电缆端头穿插到加固组件内壁,在实际电缆受风力摆动的同时,利用辅助阻尼环抵消电缆的作用摆动的扭动应力,避免电缆摆动导致外皮磨损,以及连接处出现松动,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再利用加固组件内壁安装的第一复合弹片组和第二复合弹片组,使得两者受力发生形变产生反作用力来抵消电缆振动,同时在第一复合弹片组受压形变的过程中带动横向加固弹簧进行横向拉伸,提高第一复合弹片组的形变复位能力,解决现有的电力输送用电力调节装置在线缆铺设时稳定性能差,电缆随风摆动幅度过大,影响连接处结构的稳定性的问题。
28.4、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输送用电力调节结构及其电力输送装置,第一滚动珠在滚动的过程中会受力挤压承载弧板使其压缩第一内置弹簧杆和第二内置弹簧杆,利用两者的形变弹力进行缓冲,提高第一滚动珠回弹性,避免第一滚动珠局部受力过大导致无法滚动,利用调节转盘底部开设的封盖槽恰好将外置调节套筒进行封闭,避免雨水或者杂物等进入其中,造成局部锈蚀的问题。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发明的电力输送装置主体结构细节示意图;
30.图2为本发明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31.图3为本发明的安装调节组件俯视结构示意图;
32.图4为本发明的调节转盘俯视结构示意图;
33.图5为本发明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34.图6为本发明的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35.图7为本发明的加固组件结构细节示意图;
36.图8为本发明的d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37.图中:1、主体装置;2、安装调节组件;3、竖向高度调节杆;4、外置调节套筒;5、调节转盘;6、支撑底座;7、安装定子;8、封盖槽;22、加固组件;23、辅助阻尼环;25、加固底座;51、调节内盘;52、外置防滑套;53、转动卡块;54、竖向承接槽;55、第一滚动珠;56、第二滚动珠;57、辅助滚珠槽;58、承载弧板;59、第一内置弹簧杆;60、第二内置弹簧杆;221、第一复合弹片组;222、第二复合弹片组;223、缓冲气囊;224、内置复合弹片;225、横向加固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38.以下结合附图1-8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发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
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39.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4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41.实施例1
42.如图1-8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输送用电力调节结构,包括主体装置1,主体装置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底座6,支撑底座6的上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外置调节套筒4,外置调节套筒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竖向高度调节杆3。
43.竖向高度调节杆3的外壁开设有竖向承接槽54,竖向承接槽54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转动卡块53,转动卡块5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调节内盘51,调节内盘51利用竖向高度调节杆3受限于竖向承接槽54的内壁,从而带动竖向高度调节杆3进行转动。
44.通过转动调节转盘5,调节转盘5则通过调节内盘51带动竖向高度调节杆3进行旋转,竖向高度调节杆3则利用其外壁开设的螺纹与外置调节套筒4内壁的螺纹共同作用下上移,从而带动安装调节组件2进行上移,来调节电缆的安装高度,而对调节转盘5进行反向转动则可以降低竖向高度调节杆3的高度。
45.竖向高度调节杆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调节组件2,安装调节组件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固组件22,加固组件2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复合弹片组221,第一复合弹片组22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横向加固弹簧225,在第一复合弹片组221受压形变的过程中带动横向加固弹簧225进行横向拉伸,提高第一复合弹片组221的形变复位能力,避免第一复合弹片组221形变次数过多导致弹性失活而无法复位,影响后续的缓冲作用,横向加固弹簧225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内置复合弹片224。
46.转动卡块53的一侧开设有辅助滚珠槽57,辅助滚珠槽57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承载弧板58,承载弧板58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一滚动珠55,第一滚动珠55的外壁与竖向承接槽54的内壁活动连接,转动卡块53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滚动珠56,调节转盘5随着竖向高度调节杆3上升而升高时,此时手持调节转盘5,对其施加竖直方向的力,使其下降到合适转动的位置,当调节转盘5带动调节内盘51下移的过程中,转动卡块53在竖向承接槽54的内壁中滑动,利用第一滚动珠55在辅助滚珠槽57的内壁滚动,配合转动卡块53的下移,避免转动卡块53外壁与竖向承接槽54内壁直接接触,从而减少滑动摩擦力,使得转动卡块53的下移更加快速。
47.承载弧板58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内置弹簧杆59,第一内置弹簧杆59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内置弹簧杆60,第二内置弹簧杆60的底端与承载弧板58的背面固定连接,第一滚动珠55在滚动的过程中会受力挤压承载弧板58使其压缩第一内置弹簧杆59和第二内置弹簧杆60,利用两者的形变弹力进行缓冲,提高第一滚动珠55回弹性,避免第一滚动珠55局部受
力过大导致无法滚动。
48.调节内盘5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调节转盘5,调节转盘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外置防滑套52,第一复合弹片组221的一侧设置有缓冲气囊223,缓冲气囊22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复合弹片组222,加固组件2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加固底座25,加固底座25的底面固定与安装调节组件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利用加固组件22内壁安装的第一复合弹片组221和第二复合弹片组222,使得两者受力发生形变产生反作用力来抵消电缆振动,同时在第一复合弹片组221受压形变的过程中带动横向加固弹簧225进行横向拉伸,提高第一复合弹片组221的形变复位能力。
49.调节内盘51的底面开设有封盖槽8,外置调节套筒4的顶端与封盖槽8的内壁活动连接,加固组件22的背面设置有辅助阻尼环23,加固组件22的正面设置有安装定子7,辅助阻尼环23提供电缆摆动的阻尼效用,减少电缆摆动导致外皮磨损,以及连接处出现松动,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调节转盘5底部开设的封盖槽8恰好将外置调节套筒4进行封闭,避免雨水或者杂物等进入其中,造成局部锈蚀的问题。
50.实施例2
51.如图1-8所示,本实施条例的电力输送装置包括实施例1中的电力输送用电力调节结构。
52.下面具体说一下该电力输送用电力调节结构及其电力输送装置的工作原理。
53.如图1-8所示,使用时,通过转动调节转盘5,调节转盘5则通过调节内盘51带动竖向高度调节杆3进行旋转,竖向高度调节杆3则利用其外壁开设的螺纹与外置调节套筒4内壁的螺纹共同作用下上移,从而带动安装调节组件2进行上移,来调节电缆的安装高度,而对调节转盘5进行反向转动则可以降低竖向高度调节杆3的高度。
54.调节转盘5随着竖向高度调节杆3上升而升高时,此时手持调节转盘5,对其施加竖直方向的力,使其下降到合适转动的位置,当调节转盘5带动调节内盘51下移的过程中,转动卡块53在竖向承接槽54的内壁中滑动,利用第一滚动珠55在辅助滚珠槽57的内壁滚动,配合转动卡块53的下移,避免转动卡块53外壁与竖向承接槽54内壁直接接触,从而减少滑动摩擦力,使得转动卡块53的下移更加快速。
55.第一滚动珠55在滚动的过程中会受力挤压承载弧板58使其压缩第一内置弹簧杆59和第二内置弹簧杆60,利用两者的形变弹力进行缓冲,提高第一滚动珠55回弹性,避免第一滚动珠55局部受力过大导致无法滚动。
56.而在电缆安装的过程中,将电缆端头穿插到加固组件22内壁,在实际电缆受风力摆动的同时,利用辅助阻尼环23抵消电缆的作用摆动的扭动应力,再利用加固组件22内壁安装的第一复合弹片组221和第二复合弹片组222,使得两者受力发生形变产生反作用力来抵消电缆振动,同时在第一复合弹片组221受压形变的过程中带动横向加固弹簧225进行横向拉伸,提高第一复合弹片组221的形变复位能力。
5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他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地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还是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
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58.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发明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