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基板加工的预处理装置

文档序号:32345484发布日期:2022-11-26 11:12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基板加工的预处理装置

1.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基板加工的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建筑工程的领域中,加气混凝土复合保温墙板具重量轻、绿色节能、安装方便等优点。由此一来,加气混凝土复合保温板便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其应用也有利于推动实现建筑工业化的发展。
3.目前加气混凝土复合保温墙板的生产加工是以加气混凝土板材为基板,通过上料装置将基板运送至生产线上,然后进行打孔以及铣槽等进一步的生产加工。
4.但是目前对于通过上料装置放至生产线上的基板进行打孔和铣槽等不同的工序是通过两个工位来进行的,即先对基板进行打孔,再对打孔后的基板进行铣槽,因此,需要将基板进行不同工序上的运输,浪费人力和物力,进而降低基板的生产效率。而且,目前的打孔工序以及铣槽工序所加工后的基板碎渣会随着基板的加工向四周飞溅或者吸附到基板上影响基板的后续加工,严重的会造成基板的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6.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基板加工的预处理装置,其解决了将基板进行不同工序上的运输,浪费人力和物力,进而降低基板的生产效率的技术问题。
7.(二)技术方案
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9.一种用于基板加工的预处理装置,包括:机架、输送机构、铣槽机构、打孔机构、第一飞屑处理机构和第二飞屑处理机构;
10.所述输送机构能够将基板输送至待加工工位,并能够将加工后的基板输送至下一工序;
11.所述铣槽机构和所述打孔机构分别固定设置于机架的上下两端;所述铣槽机构能够在基板的一侧铣槽;所述打孔机构能够在基板另一侧打孔;
12.所述第一飞屑处理机构设置于所述铣槽机构上,能够吸附所述铣槽机构产生的飞屑并处理;所述第二飞屑处理机构设置于所述打孔机构上,能够吸附所述打孔机构产生的飞屑并处理。
13.可选地,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第一驱动器、转轴和多个拨轮器;
14.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机架的顶部,且转动安装于所述机架上;
15.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器的驱动端驱动连接;
16.多个所述拨轮器固定安装于所述转轴的外周壁上;在所述第一驱动器的驱动下能够驱动所述转轴转动,并带动所述拨轮器沿所述转轴的轴向转动,以使所述拨轮器拨动基
板至所述待加工工位。
17.可选地,所述拨轮器包括套装于所述转轴外周的环状中心主体,所述环状中心主体沿其外周周向等间距开设有多个拨杆,所述拨杆远离所述环状中心主体的一端转动设置有转动轮;
18.在所述第一驱动器的驱动下,所述环状中心主体带动所述拨杆转动,所述拨杆转动的同时能够通过转动轮拨动基板。
19.可选地,所述铣槽机构包括铣槽钻头和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铣槽驱动组件;
20.所述铣槽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机架相固定的铣槽机构固定导轨、相对于所述铣槽机构固定导轨移动的铣槽机构滑动导轨和铣槽机构驱动器;
21.所述铣槽机构驱动器与所述铣槽机构滑动导轨驱动连接,所述铣槽机构驱动器能够驱动所述铣槽机构滑动导轨沿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铣槽机构固定导轨往复运动。
22.可选地,所述打孔机构包括打孔钻头和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打孔驱动组件;
23.所述打孔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机架相固定的打孔机构固定导轨、相对于所述打孔机构固定导轨移动的打孔机构滑动导轨和打孔机构驱动器;
24.所述打孔机构驱动器与所述打孔机构滑动导轨驱动连接,所述打孔机构驱动器能够驱动所述打孔机构滑动导轨沿所述机架的高度方向相对于所述打孔机构固定导轨往复运动。
25.可选地,还包括位置调节机构;
26.所述位置调节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位置调节机构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铣槽机构固定导轨和所述打孔机构固定导轨相连,所述位置调节机构能够沿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以使所述铣槽机构固定导轨和所述打孔机构固定导轨随之运动。
27.可选地,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包括调节驱动器、驱动轮、转杆、齿轮和齿条;
28.所述调节驱动器与所述驱动轮驱动连接,并驱动所述驱动轮转动;
29.所述驱动轮与所述转杆固定连接,所述转杆随所述驱动轮转动;
30.所述齿轮固定安装于所述转杆的两端,所述齿轮随所述转杆转动;
31.所述齿条沿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齿轮啮合于所述齿条,并将所述齿轮的转动转换为沿所述机架长度方向的直线往复运动。
32.可选地,所述机架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
33.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之间通过两个连接架相连;
34.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和两个平行设置的竖梁;
35.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横向设置于所述竖梁的顶部,且所述第一横梁的一端与所述竖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梁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架一端相连;所述第二横梁的一端与所述竖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梁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架一端固定连接;
36.所述第三横梁设置于所述竖梁的底部,且两端与所述竖梁的底部固定连接;
37.所述第二支撑架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结构相同。
38.可选地,还包括基板支撑座;
39.所述基板支撑座用于放置基板;所述基板支撑座包括两个基板支撑小车;
40.所述基板支撑小车能够沿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
41.可选地,所述基板支撑小车上设置有多个接触轮。
42.(三)有益效果
4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基板加工的预处理装置,通过机架以及分别设置于机架上下两端的铣槽机构和打孔机构,能够在同一个待加工工位上对基板进行铣槽和打孔,便于工序的复合化且节省了工位,进而提高了铣槽和打孔的效率,同时提高了基板加工的工作效率。而且,通过在铣槽机构和打孔机构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飞屑处理机构和第二飞屑处理机构,能够分别吸附两个机构所产生的飞屑并及时处理,减少环境污染,且废料可进行二次利用。
附图说明
44.图1为本发明的加气混凝土复合保温墙板的全自动生产线的整套的立体示意图;
45.图2为本发明的加气混凝土复合保温墙板的全自动生产线的上料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46.图3为本发明的加气混凝土复合保温墙板的全自动生产线的预处理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47.图4为图3的输送机构的结构分解图;
48.图5为图1未示出第一支撑架的部分离体结构示意图;
49.图6为图5中所圈出的“a”处的细节放大图;
50.图7为图5中所圈出的“b”处的细节放大图。
51.【附图标记说明】
52.1:上料装置;11:第一传送机构;111:上料传送带;12:上料机构;121:上料支架;122:移动轮;123:卷扬机;124:升降架;125:滑动导轨;126:第一夹持单元;127:第二夹持单元;13:第二传送机构;21:机架;211:第一支撑架;2111:第一横梁;2112:第二横梁;2113:第三横梁;2114:竖梁;212:第二支撑架;213:连接架;22:基板支撑座;221:基板支撑小车;23:输送机构;231:第一驱动器;232:转轴;233:环状中心主体;234:拨杆;235:转动轮;24:铣槽机构;241:铣槽钻头;242:铣槽机构固定导轨;243:铣槽机构滑动导轨;244:铣槽驱动器;25:打孔机构;251:打孔钻头;252:打孔机构固定导轨;253:打孔机构滑动导轨;254:打孔机构驱动器;26:位置调节机构;261:调节驱动器;262:驱动轮;263:转杆;264:齿轮;265:齿条;266:连接主体;27:第一飞屑处理机构;271:吸屑主体外壳;272:吸附接口;28:第二飞屑处理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53.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其中,本文所提及的“上”、“下”、“左”、“右”、“前”和“后”等方位名词以图1的定向为参照。将箭头c所指的方向定义为“前”,将箭头d所指的方向定义为“右”。
54.实施例1:
55.参照图1-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加气混凝土复合保温墙板的全自动生产线,包括:上料装置1、预处理装置2、输送装置3、浆料铺设装置4、网格布铺设装置5、锚
栓装置6、切割装置7和下料装置8。
56.上料装置1能够沿第一方向c将基板100放置于预处理装置2上。第一方向即图1中箭头c所指的方向。
5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事实例中,通过叉车将上下依次堆叠的多个基板运送至上料装置1的入口端(即后端)。
58.进一步地,上料装置1包括第一传送机构11、上料机构12和第二传送机构13。
59.第一传送机构11的后端为入口端,其用于将叉车运送来的多层堆叠的基板100沿第一方向向前输送至上料机构12的下方。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送机构11的前端为出口端,且上料机构12的底部刚好设置在第一传送机构11的出口端。
60.具体地,第一传送机构11包括两侧设置的支撑框架,支撑框架通过四条支撑腿与地面接触。支撑框架左右梁之间设置有传动滚轮,支撑框架左右梁与传动滚轮通过轴承连接,传动滚轮相对支撑架可旋转运动。各传动轮之间相互连接,通过驱动件同步转动,连接方式可以通过链轮、链条,齿轮、齿条等常见的传动机构实现。传动滚轮外侧设置有上料传动带111,上料传送带111并且由传动滚轮带动旋转。通过驱动件驱动上料传送带111沿第一方向c(从后往前的方向)运动。还包括感应装置,感应装置能够控制上料传送带111的运转,即当位于上料传送带111出口端(前侧)的物料基板100通过上料机构12搬运完毕后,感应装置控制上料传送带111自动动作,将上料传送带111的入口端(即后侧)叉车所叉来的物料基板100传送至前侧指定位置,需要说明的是,指定位置即上料机构12的正下方,便于上料机构12的夹持和搬运基板100至预处理装置2上。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上料机构12处设置有光电传感器,用以检测上料传送带111上基板100的位置,当基板100恰好在上料机构12的正下方时,光电传感器检测到信号,并将检测信号传送至控制上料传送带111的驱动件以控制其停止运行。
61.上料机构12能够分别将单层的基板100依次分别放置于第二传送机构13上。
62.进一步地,上料机构12包括移动上料支架121、设置在移动上料支架121底部的移动组件。具体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轮122和驱动移动轮122的动力件。在动力件的驱动下,移动轮122能够带动上料支架121沿第一方向以及第一方向的反方向(即前后方向)往复运动。
63.还包括升降组件,升降组件固定安装于上料支架121的顶部,升降组件包括:卷扬机123、升降架124、滑动导轨125和升降驱动件。
64.具体地,卷扬机123包括第一卷筒、第二卷筒和传动轴。第一卷筒、第二卷筒对称布置于传动轴的左右两端,并且与传动轴固定连接,传动轴通过支撑座固定连接于上料支架121上,每个卷筒分别通过两根钢丝绳与升降架124前后两端连接,升降驱动件直接与传动轴连接,可带动传动轴旋转。
65.升降架124通过钢丝绳与卷扬机123连接。
66.滑动导轨125设置于升降架124的左右两端。在升降驱动件的驱动下,滑动导轨125与上料支架121内侧开设的滑槽相配合上下滑动。升降架124的滑动导轨125在上料支架121的内侧上下滑动,保证升降架124在上下移动的平稳性。
67.还包括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两个相互配合的第一夹持单元126、第二夹持单元127和分别驱动第一夹持单元126和第二夹持单元127的夹持动力件。
68.具体地,第一夹持单元126具有第一顶板、第一夹持板和两个传动框架。第二夹持单元127具有第二顶板、第二夹持板和两个传动条。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顶板的两侧通过导轨与第二顶板内侧左右两端相互滑动配合连接安装。第一夹持板设置于第一顶板的前侧端面,能够与基板100前侧壁相抵触夹持。第二夹持板设置于第二顶板的后侧端面,能够与基板100的后侧壁相抵触夹持。两个传动框架分别固定安装于第一顶板上的左右两端。传动条固定安装于第二顶板上的左右两端。传动框架和传动条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传动齿条,在两传动齿条之间啮合有传动齿轮。
69.夹持动力件包括夹持驱动电机,夹持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驱动连接有驱动杆,驱动杆的底部与第二顶板的顶部端面相固定。驱动杆在夹持驱动电机的驱动下,能够沿基板100的宽度方向(即前后)移动,进而带动第二顶板沿导轨相对于第一顶板移动,进而带动传动齿轮顺时针旋转或逆时针旋转,当传动齿轮转动时,以实现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两者可同时朝向基板100的前后侧壁或远离基板100的前后侧壁(即相内或者向外)移动,实现对基板100的夹持。
70.还包括移动装置,移动装置能够带动整个夹持组件在对基板100夹持的同时沿基板100的长度方向移动(即左右方向,可以适应于不同长度尺寸的基板100的搬运)。
71.移动装置包括与升降架124相对滑动连接的移动框架、驱动移动框架沿升降架124的长度方向(即左右方向)做往复直线运动的框架驱动件以及定位装置。
72.框架驱动件包括框架驱动电机、与电机驱动端相连的转轮,转轮能够带动移动框架沿移动导轨相对运动。
73.需要说明的是,在移动框架与升降架124连接处通过移动导轨相配合滑动,以实现移动装置相对于升降架124的移动,进而带动夹持组件沿基板100的长度方向运动,以适应不同程度长度的基板100。而且,在基板100被夹持组件进行夹持时,通过移动框架的左右移动以及与定位装置的配合,能够确保基板100处于升降架124的中心位置,进而调节相对于升降架124的左右方向,以确保基板100不会在所长又方向上出现偏移的情况。
74.具体地,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上料支架121内部前端左右两侧的两个光电传感器,分别检测基板100。首先启动升降组件的卷扬机工作,以使夹持组件停留在基板100的上方,然后通过第一夹持单元126和第二夹持单元127对基板100进行夹持工作,根据定位装置判断基板是否出现偏移。当基板100没有出现偏移时,即基板100不会对两侧的光电传感器遮挡,进而使得两侧的光电传感器均能正常发出信号,此时控制器会接收到基板100运转正常的信号,并控制上料支架121底部的移动组的动力件工作,以驱动移动组件朝前(即沿第一方向c)运动至第二传送机构13的入口端(后端),此时,继续启动升降驱动件驱动卷扬机123工作,进而通过钢丝绳带动夹持有基板100的夹持组件的升降架124向下运动,直至基板100的底部端面与第二传送机构13接触。
75.当基板100出现左右的偏移时,即基板100会对两侧的光电传感器其中一侧发生遮挡,进而使得一侧的光电传感器不能正常发出信号,此时控制器会接收到基板100运转偏移的信号。具体根据哪一侧的光电传感器未发出信号检测出基板100朝向哪一侧偏移,然后通过移动装置带动夹持基板100的夹持组件进行左右移动进行调整,直至两侧的光电传感器均有信号即可,完成向第二传送机构的运转。
76.第二传送机构13用于将单层的基板100输送至出口端。
77.进一步地,第二传送机构包括主动传送带和驱动主动传送带的驱动件,以使单层的基板100输送至出口端。
78.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传送机构13的结构与第一传送机构11的结构相同,不同的是第二传送机构13的支撑腿的高度高于第一传送机构11的支撑腿,便于基板100的运输和摆放。
79.预处理装置2能够同时对基板100进行铣槽和打孔处理,并将铣槽和打孔后的基板100放置于输送装置3的入口。
80.其中,一种用于基板加工的预处理装置,包括机架21、基板支撑座22、输送机构23、铣槽机构24和打孔机构25。
81.进一步地,机架21设置于第二传送机构13的输出端。机架21包括第一支撑架211和第二支撑架212。第一支撑架211和第二支撑架212之间通过两个连接架213相连。第一支撑架211包括第一横梁2111、第二横梁2112、第三横梁2113和两个平行设置的竖梁2114。第一横梁2111和第二横梁2112横向设置于竖梁2114的顶部,且第一横梁2111的一端与竖梁2114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横梁2111的另一端与连接架213一端相连。第二横梁2112的一端与竖梁2114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横梁2112的另一端与连接架213一端固定连接。第三横梁2113设置于竖梁2114的底部,且两端与竖梁2114的底部固定连接。
82.第二支撑架212与第一支撑架211的结构相同。
83.输送机构23能够将第二传送机构13的基板100拨动至基板支撑座22上,同时将基板支撑座22上加工完成的基板100拨动至输送装置3上。
84.基板支撑座22设置于机架21上,用于承接第二传送机构13的基板100。
85.基板支撑座22用于放置基板100。基板支撑座22包括两个基板支撑小车221。
86.基板支撑小车221能够沿机架21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能够根据基板100的不同长度适应性地调整两基板支撑小车221的间距,进而使得承接基板100能够适应于不同长度的基板100,而且适应效果更好,受力更均匀。
87.进一步地,输送机构23包括第一驱动器231、转轴232和多个拨轮器。转轴232设置于机架21的顶部,且转动安装于机架21上。
88.参见图3-图7所示,转轴232的一端与第一驱动器231的驱动端驱动连接。且转轴232转动设置于连接架213上,且转轴232设置于连接架213靠后的一端,便于拨轮器将基板100拨至待加工工位上。
89.多个拨轮器等间距固定安装于转轴232的外周壁上。在第一驱动器231的驱动下能够驱动转轴232转动,并带动拨轮器沿转轴232的轴向从左侧方向呈顺时针转动,以使拨轮器拨动基板100至待加工工位。
90.具体地,拨轮器包括套装于转轴232外周的环状中心主体233,环状中心主体233沿其外周周向等间距开设有三个拨杆234,拨杆234远离环状中心主体233的一端转动设置有转动轮235。
9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拨杆234设置有三个,每个拨杆234之间的夹角为120
°
,且相邻拨杆234之间的宽度略大于基板100的宽度,便于拨杆234恰好将基板100拨动。
92.在第一驱动器231的驱动下,环状中心主体233带动拨杆234转动,拨杆234转动的同时能够通过转动轮235拨动基板。
93.铣槽机构24固定焊接于第二支撑架212的第三横梁2113上;打孔机构25固定焊接于机架21的连接主体266一侧壁上。
94.铣槽机构24能够沿机架21的长度方向做往复直线运动,以使其在基板100的一侧上铣削。
95.打孔机构25能够沿机架21的厚度方向做往复直线运动,以使其在基板100的一侧上打孔。
96.能够分别从基板100的两侧对基板100同时进行打孔和铣削,提高了基板100的加工工艺效率。
97.进一步地,铣槽机构24包括铣槽钻头241和设置于第二支撑架212的第三横梁2113上的铣槽驱动组件。
98.铣槽驱动组件包括与第二支撑架212的第三横梁2113上焊接固定的铣槽机构固定导轨242、相对于铣槽机构固定导轨242移动的铣槽机构滑动导轨243和铣槽驱动器244。
99.铣槽驱动器244与铣槽机构滑动导轨243驱动连接,铣槽驱动器244能够驱动铣槽机构滑动导轨243沿机架21的长度方向相对于铣槽机构固定导轨242往复运动。
100.第一飞屑处理机构27罩设于铣槽机构24的铣槽钻头241外周。
101.在本实施例中,铣槽钻头241是由电钻结合相应的铣槽头组合形成,市面上较为常见,便于生产和使用。
102.具体地,铣槽钻头241在工作时,需要铣槽驱动组件的铣槽驱动器244驱动铣槽机构滑动导轨243沿机架21的长度方向(即箭头d所指的正反)往复运动对基板100进行铣削。进而完成对基板100的铣槽。同时其铣槽所产生的飞屑会通过第一飞屑处理机构27吸走,避免出现飞屑乱溅的现象。及时处理飞屑,防止污染环境,且废料可进行二次利用。
103.打孔机构25包括打孔钻头251以及固定焊接于第二支撑架212的连接主体266一侧壁上的打孔驱动组件。
104.打孔驱动组件包括与第二支撑架212的连接主体266一侧壁相固定的打孔机构固定导轨252、相对于打孔机构固定导轨252移动的打孔机构滑动导轨253和打孔机构驱动器254。
105.打孔机构驱动器254与打孔机构滑动导轨253驱动连接,打孔机构驱动器254能够驱动打孔机构滑动导轨253沿机架21的高度方向相对于打孔机构固定导轨252往复运动。
106.第二飞屑处理机构28罩设于打孔机构25的打孔钻头251外部。
107.在本实施例中,打孔钻头241是由电钻结合相应的打孔头组合形成,市面上较为常见,便于生产和使用。
108.具体地,打孔钻头251在工作时,需要打孔驱动组件的打孔机构驱动器254驱动打孔机构滑动导轨253沿机架21的高度方向往复运动对基板100进行打孔。进而完成对基板100的打孔。同时其打孔所产生的飞屑会通过第二飞屑处理机构28吸走,避免出现飞屑乱溅的现象。及时处理飞屑,防止污染环境,且废料可进行二次利用。
109.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铣槽机构24和打孔机构25两个设备冲突,尽量不同时工作。但是为了可以提高加工效率也可以同时进行打孔和铣槽。而且铣槽机构24和打孔机构25均有两个。两个铣槽机构24分别设置于机架21的左右两端;两个打孔机构25分贝设置于基板100的左右两端。
110.进一步地,预处理装置还包括位置调节机构26。
111.位置调节机构26设置于机架21上,且位置调节机构26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铣槽机构固定导轨242和打孔机构固定导轨252相连,位置调节机构26能够沿机架21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以使铣槽机构固定导轨242和打孔机构固定导轨252随之运动。通过位置调节机构26能够分别调整左右两侧的铣槽机构24和打孔机构25之间的距离,进而适应不同长度的基板100。
112.进一步地,位置调节机构26包括调节驱动器261、驱动轮262、转杆263、齿轮264、齿条265和连接主体266。
113.调节驱动器261与驱动轮262驱动连接,并驱动驱动轮262转动。
114.驱动轮262与转杆263固定连接,转杆263随驱动轮262转动。
115.齿轮264固定安装于转杆263的上下两端,齿轮264随转杆263转动。
116.齿条265沿机架21的长度方向固定设置于机架21上,齿轮264啮合于齿条265,并将齿条265的转动转换为沿机架21长度方向的直线往复运动。
117.连接主体266固定设置于第二支撑架212一侧,且上下两端分别与打孔机构固定导轨252和铣槽机构固定导轨242相连。
118.预处理装置还包括与铣槽机构24和打孔机构25分别对应的两个飞屑处理机构27。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铣槽机构24和打孔机构25有两个,所以第一飞屑处理机构27对应地设置有2个。第二飞屑处理机构28对应地设置有2个。
119.第一飞屑处理机构27设置于铣槽机构24上,能够吸附铣槽机构24所产生的飞屑并处理;第二飞屑处理机构28设置于打孔机构25上,能够打孔机构25吸附铣槽机构24所产生的飞屑并处理。
120.具体地,第一飞屑处理机构27包括吸屑主体外壳271,吸屑主体外壳271具有吸附腔,其中,吸屑主体外壳271的外周开设有吸附接口272,吸附接口272处连通有外部抽吸组件,外部抽吸组件使得吸附腔呈负压状态,进而使得飞屑通过吸附接口272排除,确保工作环境良好。
121.进一步地,第二飞屑处理机构28为具有弹性的软管,与软管内腔形成吸尘罩,防止飞屑四溅,同时在打孔过程中始终确保软管的底部始终与基板100的上表面抵触,飞屑处理效果更佳。
122.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支撑架212上远离第一支撑架211的一侧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定位限位件,该定位限位件能够对放置在待加工工位上的基板100进行限位定位,防止基板100滑落或出现位置不精准的现象,进而提高了铣槽和打孔工序的加工精度以及加工质量。
123.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智能控制装置,智能控制装置包括生产线控制系统、数据通讯系统及控制台等多个控制设备,能够接收信号并发出相应地指令。
124.本实施例的主要工序包括如下步骤:
125.第一步,将基板100通过叉车输送至生产线的上料装置1上,为后续的加工做准备。
126.第二步,对基板100做预处理,于基板100的中轴线且距基板100的左右两端的端部100mm处进行铣槽、打孔。具体地,孔径为12mm~20mm,槽深为15mm~20mm,产生的粉尘经风尘处理系统吸收排除,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经水冲刷后进入二级沉淀池,沉淀后再利用。
127.第三步,对预处理后的基板100的一侧进行界面层出料机构喷涂界面剂,形成界面层。
128.第四步,对于基板100涂刷界面剂的一侧,粘结层浆料出料机构布料粘结层,粘结层为聚合物砂浆,并经刮板刮平。
129.第五步,采用外部机械手铺设保温板于粘结层上,并经滚轮压实。
130.第六步,保温浆料出料机构对于保温板上布料保温浆料层,并经刮板刮平。
131.第七步,通过网格布出料机构51铺设网格布并进行切割;
132.第八步,通过锚栓装置6用于安装塑料锚钉。
133.第九步,通过切割装置7将复合板切割形成复合板单体,并将复合板单体放置码垛架上进行码垛;
134.第十步,喷码机进行喷码。
135.第十一步,复合板单体码垛后经搬运车运至养护区9静止养护。
136.第十二步,产品码垛下线,入库储存。
137.在实施例中,该设备的具体运行流程是:
138.夹持组件从上料装置1上夹持基板,移送第二传送机构,第二传送机构上的基板在通过预处理装置将基板100推送至预处理区,进行铣槽、打孔处理,风尘处理机构排除产生的粉尘。预处理后的基板100放置于输送装置3的入口,输送装置将预处理后的基板100通过传动辊动作,将基板100输送至界面层浆料出料机构处,界面层浆料出料机构将储料仓中的界面剂均匀喷涂在基板100表面,形成界面层;传动辊动作,将基板100输送至粘结层浆料出料机构粘结砂浆从储料斗经由布料主机敷设到基板100上,同时,刮板将敷设的粘结砂浆刮平;传动辊动作,将基板100输送至保温板的铺设工位,外部机械手铺设保温板,并经滚轮压实;传动辊动作,将基板100输送至保温浆料出料机构下进行布料,进行保温浆料布料,此过程与粘结砂浆布料工艺相似,此处不赘述;传动辊动作,将基板100输送至网格布铺设装置5处进行铺设网格布,网格布出料机构51采用压网机将网格布铺设在保温浆料面层上形成复合板;传动辊动作,将复合板单体输送至锚栓装置6,定位检测机构检测到复合板单体,码钉枪动作完成安装锚栓;传动辊动作,将复合板输送至随行切割装置,定位器定位到复合板拼接处的缝隙后,切割机动作,自动跟踪行走机构带动切割机平移,完成网格布切割形成复合板单体;传动辊动作,将复合板单体输送至下料装置,下料装置将加工好的复合板单体放置在养护架上,喷码机进行喷码,搬运小车养护架运输至养护区,对复合板单体进行静止养护;养护后的复合板单体经下料装置将复合板单体码垛,由叉车运输至存储区。
139.本发明通过通过机架21以及分别设置于机架21上下两端的铣槽机构24和打孔机构25,能够在同一个待加工工位上对基板进行铣槽和打孔,便于工序的复合化且节省了定位,进而提高了铣槽和打孔的效率,进而提高了基板加工的工作效率。而且,通过在铣槽机构24和打孔机构25上设置有第一飞屑处理机构27和第二飞屑处理机构28,两者分别能够将铣槽机构24和打孔机构25上所产生的飞屑吸走并排出。
14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141.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142.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143.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是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144.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改动、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