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帐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98506发布日期:2023-03-31 17:20阅读:36来源:国知局
可调节帐篷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可调节帐篷,可调节帐篷具有一结构,篷布在该结构上被构型以形成用于至少一个人的遮蔽处。
2.这种帐篷尤其适于进行户外体育活动或休闲活动,例如钓鱼、野营或者观察自然环境的动物,以便至少容纳一个人和/或容纳用于这种活动的防紫外线辐射和/或防恶劣天气所需的设备。
3.为了允许帐篷在两次使用之间进行运送,结构可在紧凑的收起构型与使用构型之间是可逆地可展开的,挠性篷布在使用构型展开以形成遮蔽空间。

背景技术:

4.us-2003/0066550提出这种具有三个倒u形拱形件的结构,其下端部围绕一条轴线转动地加以安装,以使所述拱形件在扁平叠置方式与展开方式之间进行可逆移动。
5.该实施例可使篷布成形为半圆顶,形成一个由前拱形件获得的保持在拉展位置的一个开口进入的遮蔽空间,所述开口和遮蔽空间的几何形状特别适于进行户外活动,例如钓鱼。
6.gb-2259927提出一种帐篷,其遮蔽空间制成圆顶形状,其由围绕一个中央铰接件具有几个展开臂的结构予以打开。
7.但是,这种帐篷标准化的局限性在于,遮蔽空间的尺寸由拱形件或者展开臂的尺寸加以限定,因此,结构必须为尤其是关于待容纳人数和/或设备量的每种所需尺寸进行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旨在改进现有技术,尤其是提出一种帐篷,其遮蔽空间的几何形状适于进行户外活动,同时在尺寸上可以调节,其在收起配置与使用配置之间的可逆式展开结构,实施起来特别简单。
9.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可以调节的帐篷,其具有结构,篷布在所述结构上配置成形成用于至少一个人的遮蔽空间,所述结构具有后部组件,后部组件具有基部拱形件和支承篷布的后部部分的前部拱形件,基部拱形件和前部拱形件每个在右端与左端之间呈弧形,右端接合在右下铰接件中,左端接合在左下铰接件中,以使后部组件在收起构型与使用构型之间能可逆地展开,在后部组件的收起构型,基部拱形件和前部拱形件扁平地叠置,在后部组件的使用构型,前部拱形件与基部拱形件呈角度地间隔开,篷布的后部部分在所述基部拱形件和前部拱形件之间展开,以形成后部遮蔽空间,所述可调节帐篷的特征在于,结构具有前部组件,前部组件具有支承篷布的前部部分的多个臂,每个臂的上端接合在与后部组件的前部拱形件连接的中央铰接件中,所述中央铰接件布置成使前部组件在收起构型与使用构型之间能可逆地展开,在前部组件的收起构型,臂予以折叠,在前部组件的使用构型,臂呈角度地间隔开,篷布的前部部分在臂之间展开,以形成前部遮蔽空间。
附图说明
10.下面,根据参照附图所作的说明,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越性将显而易见,附图如下:
11.图1a、1b和1c示意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可调节帐篷,分别示出用于遮蔽空间的尺寸,每个附图由上而下分别以后视图、正视图、俯视图以及使遮蔽空间可见的仰视透视图示出帐篷;
12.图2以侧视图示意地示出本发明的可调节帐篷从其收起构型到其使用构型的不同展开阶段;
13.图3以正视透视图示意地示出图2所示可调节帐篷在使用构型的结构;
14.图4a、4b和4c分别以正视透视图、俯视图示意地示出图3所示前部组件的结构处于收起构型;
15.图5以局部俯视透视图示意地示出图2所示的帐篷处于使用构型;
16.图6以正视透视图示意地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可调节帐篷的结构处于使用构型。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这些附图,说明可调节帐篷,尤其用于户外体育活动或休闲活动例如野营、钓鱼或观察自然环境中的动物。
18.可调节帐篷具有结构1,篷布2在其结构1上被构型以形成用于至少一个人的遮蔽空间。
19.如图1a、1b和1c所示,可调节帐篷可根据其在使用构型形成的总遮蔽空间,设计成不同的尺寸。因此,需要购买帐篷的使用者可根据待容纳人数和/或设备量选择帐篷。
20.特别是,图1a至1c分别示出形成具有大、中、小容积的遮蔽空间的可调节帐篷,其中,分别布置三个、两个和一个行军床3a、3b。
21.可调节帐篷的篷布2用防水织物制成,和/或具有紫外线辐射过滤性能,以使遮蔽空间的人和/或设备防恶劣天气和/或所述辐射。为此,篷布2可用以天然纤维和/或合成纤维为基础的纺织材料制成,可选地,可用适于使之具有这种性能的制剂进行化学处理。
22.结构1可用刚性的塑料管件或者金属管件装配而成。
23.结构1具有一个后部组件1a,后部组件具有一个基部拱形件4a和一个支承篷布2的后部部分2a的前部拱形件4b,每个所述拱形件在右端与左端之间呈拱形,右端接合在右下铰接件5d中,左端结合在左下铰接件5g中,以使后部组件1a可以在收起构型与使用构型之间可逆地展开,在收起构型,拱形件4a、4b扁平叠置,在使用构型,前部拱形件4b与基部拱形件4a呈一定角度间隔开,且篷布2的后部部分2a在所述拱形件之间展开,形成后部遮蔽空间6a。
24.在本说明书中,空间定位术语参照进入所述可调节帐篷下的遮蔽空间的人的移动方向加以确定。因此:
[0025]-术语“前部”和“后部”相对于在纵向上分别接近和远离所述可调节帐篷的入口7的定位而言,参照图2上的右部和左部分别示出的定位;
[0026]-术语“左部”和“右部”以面对可调节帐篷的入口7的人的侧面为基准。
[0027]
另外,术语“纵向”和“横向”分别参照与在使用构型的可调节帐篷的最大尺寸平行的方向(在图1a、1b和1c上为竖直方向),以及参照与该最大尺寸竖直的方向(在这些附图上为水平方向)。
[0028]
下铰接件5g、5d具有一条公共的旋转轴线a,旋转轴线a沿水平方向延伸。
[0029]
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尤其如图2和3所示,基部拱形件4a水平布置,以承靠在地面上,前部拱形件4b在使用构型时竖直布置。
[0030]
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前部拱形件4b在使用构型时竖直布置,基部拱形件4a与所述前部拱形件按一角度α间隔开,所述角度绝对小于90
°
,尤其是约为45
°

[0031]
在使用构型,篷布2的后部部分2a适合于拱形件4a、4b的几何形状,以形成一个呈半圆顶形状的后部遮蔽空间6a。
[0032]
为此,后部组件1a另外可具有至少一个弧形的中间拱形件4c,中间拱形件的右端接合在右下铰接件5d中,左端接合在左下铰接件5g中,以便在收起构型时扁平叠置拱形件4a、4b、4c(图2),在使用构型时,在基部拱形件4a与前部拱形件4b之间展开中间拱形件4c(图2、3)。
[0033]
在所示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后部组件1a具有单独一个中间拱形件4c,中间拱形件布置成与基部拱形件4a和前部拱形件4b各相对于水平的旋转轴线a按一角度αa、αb间隔开,每个所述角度基本上等于45
°

[0034]
有利地,后部组件1a的形状和尺寸设计成用于形成后部遮蔽空间6a,其中容积足以在后部遮蔽空间沿横向布置一张行军床3a,以使仰卧的一个人或者使坐着的至少两个人在所述后部遮蔽空间在所述行军床上休息。
[0035]
结构1还具有一个前部组件1b,前部组件具有多个支承篷布2的前部部分2b的臂8a、8b,每个臂8a、8b的上端10a、10b接合在与后部组件1a的前部拱形件4b连接的中央铰接件9中,所述中央铰接件布置成可使前部组件1b在收起构型与使用构型之间能可逆地展开,在收起构型,臂8a、8b折叠,在使用构型,臂8a、8b呈角度地间隔开,篷布2的前部部分2b在臂之间展开,以形成一个前部遮蔽空间6b。
[0036]
在所示的两种实施方式中,前部组件1b具有至少一组两个侧臂8a、8b,每个侧臂的下端11用于支承在地面上,一组两个侧臂8a、8b分别在中央铰接件9的左部和右部延伸。
[0037]
前部组件1b尤其可具有一组基本臂8a和至少一组前臂8b,所述前臂在收起构型时向所述基本臂折叠。
[0038]
如图所示,中央铰接件9的旋转轴线b沿竖直方向延伸,基本臂8a在使用构型时布置在所述中央铰接件通过的竖直平面pf上。
[0039]
特别是,基本臂8a在使用构型时在中央铰接件9的两侧延伸,每个基本臂都布置在所述中央铰接件通过的正面竖直平面pf上。另外,前臂8b在使用构型时,各与相邻的基本臂8a相对于竖直的旋转轴线b,形成约45
°
的角β。
[0040]
如图2所示,基本臂8a在收起构型与使用构型之间基本上保持不动,前臂8b在收起构型分别各折叠在一个基本臂8a上。
[0041]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4c所示,基本臂8a按照相对于旋转轴线b约呈90
°
的角度,向中央铰接件9的后部,一个向另一个折叠,以便每个布置于在所述中央铰接件的中央通过的纵分竖直中线平面psm两侧的纵分竖直右侧平面psd和纵分竖直左侧平面psg上。同样,每个
前臂8b在收起构型时相对于旋转轴线b枢转约135
°
的角度,分别折叠在一个基本臂8a上。
[0042]
有利地,在该实施例中,侧臂8a、8b布置成,每个前臂8b在收起构型时布置在与相邻基本臂8a相同的纵分竖直平面psg、psd上,以便限制所述臂的体积,从而限制在所述收起构型时可调节帐篷的体积。
[0043]
为此,前臂8b每个都沿一个枢转点10b固定于中央铰接件9,枢转点10b竖直偏置于基本臂8a的枢转点10a之下。另外,前臂8b和基本臂8a具有相同的几何形状,前臂8b的尺寸小于基本臂8a的尺寸,以便在收起构型时,每个都能布置在相邻的基本臂8a限定的空间内。
[0044]
如图所示,每组的侧臂8a、8b均具有半拱形几何形状,以使所述组能够在使用构型时使篷布2的前部部分2b与弧形截面相符合。
[0045]
前部组件1b还具有至少一组两个上臂8c,其每个上臂的自由端12在使用构型时可向中央铰接件9的前部展开。
[0046]
为了限制收起构型时的体积,上臂8c可在所述收起构型时向基本臂8a折叠。
[0047]
如图2所示,上臂8c在收起构型时各在中央铰接件9两侧延伸,布置在所述中央铰接件通过的正面竖直平面pf’上。特别是,在收起构型时包含上臂8c的正面竖直平面pf’,可与包含基本臂8a的正面竖直平面pf重合,或者相对于该正面竖直平面pf略微偏置,如图2所示。
[0048]
在图4c所示的实施例中,上臂8c在收起构型时向中央铰接件9的后部折叠,每个都分别布置在基本臂8a和相邻前臂8b所共有的一个纵分竖直侧平面psg、psd上。
[0049]
为此,每个上臂8c沿一个枢转点10c固定于中央铰接件9,枢转点10c竖直布置在前臂8b和相邻基本臂8a的相应枢转点10a、10b之上。有利地,这种布置可限制上臂8c的体积,从而限制收起构型时可调节帐篷的体积。
[0050]
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上臂8c的自由端12在使用构型时,适合于在篷布2的前部部分2b中的允许进出前部遮蔽空间6b一个开口7。
[0051]
为此,在所示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图2至5),上臂8c在中央铰接件9通过的水平平面ph上延伸,上臂的自由端12升高,以便上臂符合于篷布2的前部部分2b。
[0052]
另外,如图4b所示,上臂8c在使用构型时延伸到中央铰接件9的前部,各与纵分竖直中线平面psm形成5
°
至20
°
之间的一角度γ。
[0053]
在所示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图6),上臂8c从中央铰接件9呈圆弧形向下延伸到其前端12,前端升高,以便上臂符合于篷布的前部部分。每个上臂8c还具有一个支撑杆18,支撑杆尤其是转动和/或可拆卸地连接在上臂的自由端12下,所述支撑杆布置成在可调节帐篷使用构型时基本上在开口7两侧竖直延伸,支撑杆的相应的下端19支承在地面上。
[0054]
如图所示,篷布2的前部部分2b具有一个内部部分13,内部部分符合于在使用构型时的侧臂8a、8b。特别是,内部部分13在侧臂8a、8b和上臂8c之下延伸,并具有前端,前端上形成一个袋14,用于接纳上臂8c的自由端12。
[0055]
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篷布2的前部部分2b还可具有一个外部部分,外部部分符合于在使用构型时的上臂8c,尤其布置为,为了美观和/或使结构1防恶劣天气,用于覆盖所述上臂和侧臂8a、8b。
[0056]
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结构1具有一个中间组件1c,中间组件布置在前部组件1b与后部组件1a之间,篷布2的中间部分2c符合于所述中间组件,以便形成一个中间遮蔽空间
6c。
[0057]
特别是,前部组件1的中央铰接件9由中间组件1c连接于后部组件1a的前部拱形件4b。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当可调节帐篷仅具有前部组件1b和后部组件1a两个组件时,中央铰接件9可连接于所述组件的一个公共中央拱形件。
[0058]
有利地,中间遮蔽空间6c的尺寸体积足以纵向布置至少两张行军床3b,以便允许仰卧的两个人或者坐着的至少四个人在所述行军床上休息。
[0059]
如图1a和1b所示,中和大尺寸的可调节帐篷的后部遮蔽空间6a和中间遮蔽空间6c的尺寸适于纵向布置两张行军床3b。特别是,大的可调节帐篷(图1a)的遮蔽空间的总容积足以尤其是在后部遮蔽空间6a横向布置第三张行军床3a。
[0060]
中间组件1c具有一个与后部组件1a连接的第一拱形件15a以及一个与前部组件1b连接的第二拱形件15b,所述第一拱形件和第二拱形件可在收起构型与使用构型之间可逆地进行移动,在收起构型,第一拱形件和第二拱形件竖直叠置,在使用构型,第一拱形件和第二拱形件纵向保持一定间距,篷布2的中间部分2c在第一拱形件和第二拱形件之间展开,以形成中间遮蔽空间6c。
[0061]
如图所示,第一拱形件15a由后部组件1a的前部拱形件4b形成,第二拱形件15b由前部组件1b的两个臂8a尤其是前述基本臂8a形成。这种布置便于结构1因而便于可调节帐篷的制造以及折叠/展开操作。
[0062]
中间组件1c还具有至少一个连接杆15c,连接杆在使用构型时连接第一拱形件15a和第二拱形件15b,篷布2的中间部分2c适合于所述拱形件并沿所述杆,以形成一个隧道形中间遮蔽空间6c。
[0063]
特别是,杆15c可与第一和/或第二拱形件15a、15b分离,以便在收起构型时进行相对移动。
[0064]
在所示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图2至5),中间组件1c具有两个连接杆15c,其每个都可同时与第一拱形件15a和第二拱形件15b分离。
[0065]
在所示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中间组件1c具有:
[0066]-一个上连接杆15c’在中央铰接件9与拱形件4b、15a的顶部之间纵向延伸;
[0067]-四个下连接杆15c”,成对布置在结构1的纵向中线平面(未示出)两侧,每个都在拱形件4b、15a;8a、15b的相邻的下支管20之间纵向延伸;
[0068]
这些连接杆15c’、15c”中每个都可同时与前部组件1b和后部组件1a分离。
[0069]
如图2所示,为使可调节帐篷展开在使用构型,使用者必须首先将所述处于收起构型的可调节帐篷放在地上,使基部拱形件4a承靠在所述地面上(步骤1)。
[0070]
然后,使用者面对前侧臂8b,由前侧臂的上部部分握持拱形件4a、4b、4c,通过首先展开中间拱形件4c(步骤3),然后展开前部拱形件4b(步骤4),使后部组件1a翻转到使用构型(步骤2-4)。这样,形成后部遮蔽空间6a。
[0071]
在所示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使用者将一个支撑杆21固定在基部拱形件4a的顶部上,以致所述支撑杆在所述基部拱形件的后部纵向倾斜延伸。然后,使用者使后部支撑杆21的下端22支承在地面上,使后部组件1a处于竖直位置。
[0072]
另外,在该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后部组件1a具有一个纵杆23,其用于可逆地固定在前部拱形件4b和基部拱形件4a的顶部之间,以使可调节帐篷在使用构型时的间距保持稳
定。
[0073]
然后,如果使用者希望形成中间遮蔽空间6c,只要使第二拱形件15b与第一拱形件15a分开(步骤5),然后,使连接杆15c、15c’、15c”固定在所述拱形件之间,使之保持分开(步骤6)。
[0074]
特别是,通过具有相同前部组件1b和后部组件1a的结构1,可调节帐篷的设计易于获得不同的尺寸,如图1a、1b和1c所示,只是连接杆15c的尺寸应当改变。
[0075]
最后,如果要形成前部遮蔽空间6b,使用者首先使侧臂8b和上臂8cc向前枢转,展开前部组件1b(步骤7),然后,使篷布前部部分2b的内部部分13固定在所述上臂上,尤其是在所示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使所述内部部分的端部的袋14前送到所述上臂的自由端12上(步骤8)。
[0076]
然后,为了完成可调节帐篷的安装,使用者可展开篷布(未示出)前部部分2b的外部部分,覆盖前部组件1b的侧臂8a、8b和上臂8c。
[0077]
在所示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图6),拱形件4a、4b和臂8a、8b的下支管以及支撑杆18、21各具有两个伸缩管,用于改变长度,以便调节可调节帐篷在使用构型时的高度。
[0078]
有利地,可调节帐篷的篷布2的前部部分2b和后部部分2a以及可选地中间部分2c,如果有的话,从基部拱形件4a连续延伸到所述可调节帐篷的前部入口7。
[0079]
篷布2尤其可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形成窗口的区域。这种区域尤其在篷布2的主织物上具有镂空,以便允许通过遮蔽空间6a、6b、6c对着的所述窗口进行通风。
[0080]
特别是,用带网眼的织物,例如网眼式织物,制成的部件可嵌装在窗口形成的镂空上,以形成有害动物尤其是有螫针的昆虫和/或吸血动物例如蚊子进入的障碍,同时保持通风。
[0081]
如图所示,篷布2尤其具有开在后部部分2a上的一个横向后窗口16a和纵向延伸在中间部分2c的两侧的两个侧窗口16b。
[0082]
特别是,每个窗口16a、16b可具有一个翻折部分,翻折部分嵌装在篷布2上,以便可逆地覆盖镂空部和可能的带网眼的织物部件,以遮蔽由所述窗口从遮蔽空间6a、6b、6c外部看到帐内的视线。
[0083]
前部部分2b也可具有一个端部部分17,用于在使用构型时从上臂8c的自由端12垂直垂挂下来,遮蔽可调节帐篷的入口7,且确保帐中人例如在睡眠期间的隐私。
[0084]
有利地,篷布2也可具有:
[0085]-一个带网眼的织物面幅,其用于在使用构型时横向延伸于前部遮蔽空间6b与中间遮蔽空间6c之间,形成防有害动物例如蚊虫的障碍物;和/或
[0086]-一个防水材料面幅,其用于在使用构型时平放在地面上,避免帐中设备与所述地面接触而损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