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沥青高分子自粘胶膜的防水卷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06437发布日期:2023-01-18 04:34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非沥青高分子自粘胶膜的防水卷材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水卷材,具体为一种非沥青高分子自粘胶膜的防水卷材,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防水卷材主要是用于建筑墙体、屋面、以及隧道、公路、垃圾填埋场等处,起到抵御外界雨水、地下水渗漏的一种可卷曲成卷状的柔性建材产品,作为工程基础与建筑物之间无渗漏连接,是整个工程防水的第一道屏障,对整个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产品主要有沥青防水卷材和高分子防水卷材,而沥青由于在耐高温和耐低温性能较差,在低温时,容易发生脆化开裂,且在高温时,容易成液态进行流淌,具有粘连性,对于一些建筑工程中,存在不便于进行使用的问题,进而有一些非沥青高分子自粘胶膜的防水卷材出现在市场上,在一些建筑中得到使用。
3.如公开号为:cn208234834u,一种非沥青基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包括由上至下复合在一起的非沥青高分子层、自粘涂层和隔离层,所述非沥青高分子层包括挤出设置在一起的聚氯乙烯和高分子丙纶无纺布,所述非沥青高分子层与所述自粘涂层之间沿防水卷材的长度方向夹入铺设有若干加强线体。本技术方案既具有高分子卷材的性能,又具有自粘卷材的优点,适用于各种屋面、地下室、隧道等建筑物的防水工程,耐久性、耐腐蚀性好,产品使用寿命长,而且抗拉强度、抗渗透能力强,扩大了防水卷材的种类。
4.再如公开号为:cn214266952u,一种非沥青基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涉及防水卷材生产加工领域,包括高分子基层;第一聚酯层,设在高分子基层的一侧面上,与高分子基层错位分布;以及第二聚酯层,设在高分子基层的另一侧面上,与高分子基层错位分布;其中,第二聚酯层、第一聚酯层与高分子基层的宽度相同,第二聚酯层与第一聚酯层均和相邻防水卷材的高分子基层进行压合,第一聚酯层与高分子基层的错位距离和第二聚酯层与高分子基层的错位距离相同。本技术减少了相邻的两个防水卷材接触处的漏水现象。
5.再如公开号为:cn215096176u,一种非沥青基高分子防水卷材,其技术方案要点是非沥青基高分子防水卷材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分布的防水层、黏胶层和砂粒层,所述防水层远离黏胶层的一侧设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其中一侧与防水层贴合,另一侧表面用于在防水卷材收卷时与砂粒层接触并为砂粒层提供缓冲作用。通过在防水层的底部设置缓冲层,在防水卷材收卷后,缓冲层可以阻隔防水层与砂粒层发生接触,同时缓冲层可以为砂粒层提供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砂粒层发生摩擦后导致砂粒的流失。
6.然而,在进行使用时,均存在抗拉伸强度较低,且在进行拉伸时,对于高分子自粘胶膜位置容易发生断裂,或拉薄现象,导致防水性能较低,且在进行连接时,存在连接稳定性较差,并在进行覆盖浇筑混凝土时,存在与混凝土之间连接效果较差的问题,容易产生脱层现象,不便于进行使用。
7.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在进行使用时,具有较强的抗拉伸效果,且在受到拉伸时,避免高分子自粘胶膜之间拉断和拉薄,提高防水性能,并在浇筑混凝土时,提高与混凝
土之间的连接效果,并便于进行拼装,提高在拼接位置的防水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非沥青高分子自粘胶膜的防水卷材。
9.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非沥青高分子自粘胶膜的防水卷材,包括自粘层,所述自粘层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表层,且所述表层的中间位置镶嵌安装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上端均延伸至所述表层的上表面,且所述表层与所述自粘层的侧边均匀开设有通透孔,在进行连接时,所述连接件的上端穿过所述通透孔,并延伸至所述表层的上端,且在进行连接时,所述自粘层粘接在所述表层的上端,所述自粘层的下表面粘覆有离型层,且所述离型层采用静电吸附在所述自粘层的下表面,在进行使用时,将所述离型层从所述自粘层上揭下,并将本技术方案通过所述自粘层粘覆在需要进行防水的建筑材料上,通过所述自粘层和所述表层,提高在使用时的防水性能,且在进行拼接时,通过将一个本技术方案中的所述连接件上端穿过另一个本技术方案上的所述通透孔内部,并延伸至所述表层的上端,通过外部金属杆穿过所述连接件,使得一个本技术方案上的所述自粘层与另一个本技术方案上的所述表层之间相固定粘覆连接,且提高粘覆连接效果,方便进行使用,便于进行拼接,并提高在拼接时粘接的牢固性,并提高连接位置的防水性能,便于使用。
10.进一步的,所述自粘层包括非沥青高分子自粘涂层,且所述非沥青高分子自粘涂层的中间位置镶嵌安装有拉紧网层,所述离型层的上表面粘覆在所述非沥青高分子自粘涂层的下表面,且所述非沥青高分子自粘涂层的上表面粘覆固定安装有隔油膜层,所述隔油膜层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隔离层,所述隔离层的上表面固定粘覆固定安装有连接粘层,且所述自粘层通过所述连接粘层与所述表层相粘覆连接,在进行使用时,通过所述非沥青高分子自粘涂层,便于将本技术方案粘覆在需要进行防水的建筑材料上,便于进行自粘,且通过所述拉紧网层,在进行粘覆时,提高拉紧效果,且提高抗拉伸性能,避免在受到拉伸时,导致非沥青高分子自粘涂层之间产生断裂或受到拉力时,导致所述非沥青高分子自粘涂层之间导致拉薄,影响防水效果,且通过所述隔油膜层,提高在使用时的防油渗效果,并通过所述隔离层,提高隔断效果,并通过所述连接粘层,在进行使用时,便于将所述自粘层与所述表层之间相固定连接,避免产生脱层现象,便于进行使用。
11.进一步的,所述拉紧网层包括横向拉紧丝和纵向拉紧丝,且所述横向拉紧丝和所述纵向拉紧丝均采用塑料纤维制成,所述横向拉紧丝与所述纵向拉紧丝之间均固定安装有细纤维丝,且所述横向拉紧丝与所述纵向拉紧丝之间以及所述细纤维丝之间均成十字型分布,且所述拉紧网层镶嵌安装在所述非沥青高分子自粘涂层的中间位置,在进行使用时,通过采用所述横向拉紧丝和所述纵向拉紧丝,提高在横向和纵向的拉紧效果,并通过所述细纤维丝,提高在使用时的抗拉伸性能,避免在受到拉紧力时,导致所述非沥青高分子自粘涂层之间产生拉断和拉薄,提高在使用时的防水性能,便于进行使用。
12.进一步的,所述表层包括连接层,且所述自粘层通过所述连接粘层与所述表层上的所述连接层相粘覆连接,所述连接层的上表面粘覆固定安装有高分子隔断层,且所述高分子隔断层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无纺布层,所述无纺布层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拉毛层,且所述连接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无纺布层与所述拉毛层之间,所述连接件的上端穿过所述拉毛
层,并延伸至所述拉毛层的上表面,所述连接层的下表面均匀固定安装有凸点,且所述连接粘层的上表面粘覆固定在所述连接层与所述凸点上,且所述拉毛层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圆孔,所述连接件的上端通过所述圆孔延伸至所述拉毛层的上表面,通过在所述连接层的下表面均匀固定安装有凸点,提高所述自粘层与所述表层接触位置的接触面积,进而便于在进行生产时,提高所述自粘层与所述表层之间连接的牢固程度,并通过所述高分子隔断层,提高在使用时的防水性能,且通过所述无纺布层,提高在使用时的防水效果,并通过所述连接件,进一步提高在使用时的抗拉伸性能,且通过所述拉毛层,在进行使用时,便于在浇筑混凝土时,与混凝土连接的稳定性和牢固性,便于混凝土附着在所述表层上,方便使用。
13.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包括横向金属丝和纵向金属丝,且所述横向金属丝与所述纵向金属丝成十字型分布,且所述横向金属丝与所述纵向金属丝在交叉的位置固定安装有金属丝环,且所述横向金属丝与所述纵向金属丝之间通过所述金属丝环相固定连接,且所述金属丝环的上端贯穿所述圆孔,并延伸至所述拉毛层的上端,在进行连接时,所述自粘层粘覆在所述表层上的所述拉毛层的上表面,且所述金属丝环的上端贯穿所述通透孔,并延伸至所述表层的上表面,在进行使用时,通过所述横向金属丝和所述纵向金属丝,提高在使用时的抗拉伸性能,提高抗拉伸性能,且通过采用金属丝环,便于在进行拼接时,进行拉紧,方便进行拼装,便于组合。
14.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通过采用在非沥青高分子自粘涂层的内部镶嵌安装有拉紧网层,避免在受到拉伸时,导致非沥青高分子自粘涂层之间拉断和拉薄,提高在使用时的防水稳定性,并在表层的内部镶嵌安装有连接件,不仅进一步提高在使用时的抗拉伸性能,并便于在进行拼装时,通过采用金属丝环进行固定连接,提高在连接时的稳定性,便于进行连接,方便使用,且通过拉毛层,便于在浇筑混凝土时,提高粘覆牢固效果。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发明中自粘层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发明中拉紧网层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发明中表层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发明中表层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发明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自粘层;101、非沥青高分子自粘涂层;102、拉紧网层;10201、横向拉紧丝;10202、纵向拉紧丝;10203、细纤维丝;103、隔油膜层;104、隔离层;105、连接粘层;2、表层;201、连接层;202、高分子隔断层;203、无纺布层;204、拉毛层;205、凸点;206、圆孔;3、连接件;301、横向金属丝;302、纵向金属丝;303、金属丝环;4、通透孔;5、离型层。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6所示,一种非沥青高分子自粘胶膜的防水卷材,包括自粘层1,自粘层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表层2,且表层2的中间位置镶嵌安装有连接件3,连接件3的上端均延伸至表层2的上表面,且表层2与自粘层1的侧边均匀开设有通透孔4,在进行连接时,连接件3的上端穿过通透孔4,并延伸至表层2的上端,且在进行连接时,自粘层1粘接在表层2的上端,自粘层1的下表面粘覆有离型层5,且离型层5采用静电吸附在自粘层1的下表面,在进行使用时,将离型层5从自粘层1上揭下,并将本技术方案通过自粘层1粘覆在需要进行防水的建筑材料上,通过自粘层1和表层2,提高在使用时的防水性能,且在进行拼接时,通过将一个本技术方案中的连接件3上端穿过另一个本技术方案上的通透孔4内部,并延伸至表层2的上端,通过外部金属杆穿过连接件3,使得一个本技术方案上的自粘层1与另一个本技术方案上的表层2之间相固定粘覆连接,且提高粘覆连接效果,方便进行使用,便于进行拼接,并提高在拼接时粘接的牢固性,并提高连接位置的防水性能,便于使用。
24.自粘层1包括非沥青高分子自粘涂层101,且非沥青高分子自粘涂层101的中间位置镶嵌安装有拉紧网层102,离型层5的上表面粘覆在非沥青高分子自粘涂层101的下表面,且非沥青高分子自粘涂层101的上表面粘覆固定安装有隔油膜层103,隔油膜层103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隔离层104,隔离层104的上表面固定粘覆固定安装有连接粘层105,且自粘层1通过连接粘层105与表层2相粘覆连接,在进行使用时,通过非沥青高分子自粘涂层101,便于将本技术方案粘覆在需要进行防水的建筑材料上,便于进行自粘,且通过拉紧网层102,在进行粘覆时,提高拉紧效果,且提高抗拉伸性能,避免在受到拉伸时,导致非沥青高分子自粘涂层101之间产生断裂或受到拉力时,导致非沥青高分子自粘涂层101之间导致拉薄,影响防水效果,且通过隔油膜层103,提高在使用时的防油渗效果,并通过隔离层104,提高隔断效果,并通过连接粘层105,在进行使用时,便于将自粘层1与表层2之间相固定连接,避免产生脱层现象,便于进行使用。
25.拉紧网层102包括横向拉紧丝10201和纵向拉紧丝10202,且横向拉紧丝10201和纵向拉紧丝10202均采用塑料纤维制成,横向拉紧丝10201与纵向拉紧丝10202之间均固定安装有细纤维丝10203,且横向拉紧丝10201与纵向拉紧丝10202之间以及细纤维丝10203之间均成十字型分布,且拉紧网层102镶嵌安装在非沥青高分子自粘涂层101的中间位置,在进行使用时,通过采用横向拉紧丝10201和纵向拉紧丝10202,提高在横向和纵向的拉紧效果,并通过细纤维丝10203,提高在使用时的抗拉伸性能,避免在受到拉紧力时,导致非沥青高分子自粘涂层之间产生拉断和拉薄,提高在使用时的防水性能,便于进行使用。
26.表层2包括连接层201,且自粘层1通过连接粘层105与表层2上的连接层201相粘覆连接,连接层201的上表面粘覆固定安装有高分子隔断层202,且高分子隔断层20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无纺布层203,无纺布层203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拉毛层204,且连接件3固定安装在无纺布层203与拉毛层204之间,连接件3的上端穿过拉毛层204,并延伸至拉毛层204的上表面,连接层201的下表面均匀固定安装有凸点205,且连接粘层105的上表面粘覆固定在连接层201与凸点205上,且拉毛层204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圆孔206,连接件3的上端通过圆孔206延伸至拉毛层204的上表面,通过在连接层201的下表面均匀固定安装有凸点205,提高自粘层1与表层2接触位置的接触面积,进而便于在进行生产时,提高自粘层1与表层2之间连接的牢固程度,并通过高分子隔断层202,提高在使用时的防水性能,且通过无纺布层203,提高在使用时的防水效果,并通过连接件3,进一步提高在使用时的抗拉伸性能,且通
过拉毛层204,在进行使用时,便于在浇筑混凝土时,与混凝土连接的稳定性和牢固性,便于混凝土附着在表层2上,方便使用。
27.连接件3包括横向金属丝301和纵向金属丝302,且横向金属丝301与纵向金属丝302成十字型分布,且横向金属丝301与纵向金属丝302在交叉的位置固定安装有金属丝环303,且横向金属丝301与纵向金属丝302之间通过金属丝环303相固定连接,且金属丝环303的上端贯穿圆孔206,并延伸至拉毛层204的上端,在进行连接时,自粘层1粘覆在表层2上的拉毛层204的上表面,且金属丝环303的上端贯穿通透孔4,并延伸至表层2的上表面,在进行使用时,通过横向金属丝301和纵向金属丝302,提高在使用时的抗拉伸性能,提高抗拉伸性能,且通过采用金属丝环303,便于在进行拼接时,进行拉紧,方便进行拼装,便于组合,并在进行拉紧时,通过外部的金属杆插接在金属丝环上,便于两个本技术方案之间进行连接时的拉紧,方便进行拼装,便于使用。
28.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29.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