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预制构件立模制作的多功能工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24514发布日期:2023-03-03 22:26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预制构件立模制作的多功能工位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预制构件生产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预制构件立模制作的多功能工位。


背景技术:

2.预制构件在制作时,需要在工位上搭建好预制构件模具,然后向模具内浇筑混凝土或者将模具起吊运送至立模制作平台进行浇筑。对于一些结构较为复杂的预制构件模具,在工位上往往需要耗费较长的组装时间。例如对于三明治墙体模具,至少需要依次布置外页模具、保温层和内页模具。有时候,还需要先布置背板,然后将外页模具、保温层和内页模具设置在背板上组装成一个整体结构以便于起吊。此外,在一些工序中,有时还会先浇筑外页模具,待外页模具浇筑完成后再设置保温层和内页模具,这就使得模具的组装耗时更长,降低了制作效率。
3.因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预制构件立模制作的多功能工位,既可以作为一个独立工位使用,也可以根据需要转换为两个工位用于不同模具组成单元的组装,提升了制作效率和灵活性。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预制构件立模制作的多功能工位,包括:
6.第一模具支架;所述第一模具支架上设有滑道;
7.第二模具支架;所述第二模具支架与所述滑道滑动配合,以使得所述第二模具支架沿着所述滑道背离所述第一模具支架运动时,相对于所述第一模具支架抽出,所述第二模具支架沿着所述滑道靠近所述第一模具支架运动时,所述第二模具支架收入所述第一模具支架。
8.可选的,所述第一模具支架包括至少两道横向平行布置的第一横向支撑部,所述第一模具支架还包括至少两组纵向平行布置的第一纵向支撑组件,每组第一纵向支撑组件包括两道平行间隔布置的第一纵向支撑部,以使得在两道第一纵向支撑部之间形成滑道;所述第一横向支撑部构造有与所述滑道位置对应的开口。
9.可选的,相邻第一纵向支撑部之间设有第一滑轮;和/或,所述第一纵向支撑部的内侧表面设置第二滑轮。
10.可选的,所述第二模具支架包括至少两道纵向平行布置的第二纵向支撑部,所述第二纵向支撑部的位置与所述开口对应,以便进入所述滑道。
11.可选的,所述第二模具支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纵向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一模具支架一端的支撑面。
12.可选的,所述第二模具支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纵向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一模具
支架一端的第二横向支撑部。
13.可选的,所述第二横向支撑部上设有推拉操作部以便对所述第二模具支架施加拉力和推力。
14.可选的,所述第一模具支架和所述第二模具支架底部均设有支腿,其中,所述第二模具支架底部的支腿下方还设有移动轮。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第二模具支架沿着所述滑道背离所述第一模具支架运动时,相对于所述第一模具支架抽出,所述第二模具支架沿着所述滑道靠近所述第一模具支架运动时,所述第二模具支架收入所述第一模具支架,这样,工位可以根据生成需要,切换为两个模具支架,方便在两个模具支架上分别进行模具组装,特别是对于三明治预制构件模具,可以在其中一个模具支架上进行外页和保温层的组装,另一个进行内页模具的组装,两者同步进行,然后再借助外部设备组合在一起,提升了制作效率,在不需要两个工位时,还可以将第二模具支架收入第一模具支架以节约空间。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预制构件立模制作的多功能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预制构件立模制作的多功能工位在滑道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预制构件立模制作的多功能工位在滑道和第二纵向支撑部配合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预制构件立模制作的多功能工位的结构示意图(使用状态);
20.图5为背板、外页模具和保温层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第一模具支架;2-第二模具支架;3-支腿;4-背板;5-外页模具;6-保温层;7-内页模具;11-第一横向支撑部;12-第一纵向支撑组件;121-第一纵向支撑部;13-第一滑轮;14-第二滑轮;15-滑道;21-第二纵向支撑部;22-第二横向支撑部;23-支撑面;24-推拉操作部;31-移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参考附图中示出的若干示例性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应当理解,描述这些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进而实现本发明,而并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23.请参考图1-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预制构件立模制作的多功能工位,该工位也可以在平模制作时使用,作为一个示例,多功能工位包括第一模具支架1和第二模具支架2,其中,第一模具支架1包括若干间隔平行布置的第一横向支撑部11和若干间隔平行布置的第一纵向支撑组件12,其中每个第一纵向支撑组件12包括两道间隔布置的第一纵向支撑部121,以便在两个第一纵向支撑部121之间形成滑道15。本实施例中,第一横向支撑部11大体呈条状,在第一模具支架1的两端各布置一道。第一纵向支撑组件12垂直于第一横向支撑部11,布置多组(数量可以灵活调整)。第一纵向支撑部也大体呈条状。
24.第二模具支架2包括若干纵向平行布置的第二纵向支撑部21,本实施例中,第二纵
向支撑部21的数量和第一纵向支撑组件12的数量对应。本实施例中,第二纵向支撑部21的形成也大体呈方形条状。
25.在第一横向支撑部11的竖向面上开设有多个开口,开口的形状和尺寸与第二纵向支撑部21对应,位置与滑道15对应,以便第二纵向支撑部21能够经过开口进入到滑道15内。第二模具支架2沿着滑道15背离第一模具支架1运动时,相对于第一模具支架1抽出,形成两个工位。当第二模具支架2沿着滑道靠近第一模具支架1运动时,第二模具支架2收入第一模具支架1,此时仅形成一个工位。这种多功能工位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当需要制作三明治预制构件时,可以在其中第一个模具支架1,如第一模具支架1上组装背板4、外页模具5和保温层6(组合结构可参考图5),与此同时,在第二模具支架2上同步进行内页模具7的组装,无需等待外页模具5和保温层6都完成后就可以同步作业,节约了制作时间,提升了制作效率,在完成内页模具7的组装后,只需要将内页模具7再通过外部的起吊设备等移动到保温层6上进行最后的组装即可。
26.作为一个示例,第一纵向支撑部121底部之间设有第一滑轮13,第一滑轮13的轴向与第一纵向支撑部121的侧面垂直,使得第二纵向支撑部21的底面可以沿着第一滑轮13运动,第一纵向支撑部121的内侧表面设置第二滑轮14,第二滑轮14的轴向与第一纵向支撑部121的上下表面垂直,以和第二纵向支撑部21的两侧接触时起到导向的作用。
27.作为一个示例,第二模具支架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纵向支撑部21远离所述第一模具支架1一端的第二横向支撑部22,第二横向支撑部22上还设有推拉操作部24,例如可以设置为扶手的形式,以便对所述第二模具支架2施加拉力和推力,方便操作。此外,第二模具支架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纵向支撑部21远离所述第一模具支架1一端的支撑面23,可以起到增加支撑面积和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限制第二模具支架2相对于第一模具支架1移动的极限位置,即起到限位作用。
28.第一模具支架1和所述第二模具支架2底部均设有支腿3,其中,第二模具支架2底部的支腿3仅设置在远离第一模具支架1的一侧,其下方还设有移动轮31,以便第二模具支架2移动。
29.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发明构思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该发明构思的前提下,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