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板支设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276388发布日期:2023-02-24 19:48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板支设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领域,特指一种模板支设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工程建设的发展和壮大,在结构设计上存在狭小空间或狭小空腔人员无法进入进行模板支设和加固等施工工序。
3.对于狭小空间和狭小空腔常规操作方法是人员或将狭小空间直接浇筑完成,但该做影响建筑使用功能,不满足设计要求,同时该做法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首先狭小空腔不能满足人员进入操作,即便是身材瘦小的人员可以进入但有限空间作业容易发生较大的安全事故和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模板支设结构,通过将所述主体结构放置于狭小空间内,并通过所述液压缸推动所述活动杆下降并带动所述限制件抵撑于所述活动杆的杆身并支撑所述活动杆和所述主体结构从而达到支撑所述主体结构的效果,在所述主体结构内浇筑混凝土。
5.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板支设结构,包括:
6.相对设置的两块主模板;
7.位于两个所述主模板之间的活动杆;
8.间隔设置于所述活动杆的杆身的若干固定块;
9.套接于所述活动杆的杆身且对应所述固定块设置的若干活动板;以及
10.一端与所述活动板转动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主模板的内壁转动连接的限制杆,所述限制杆与所述主模板的内壁连接的端部的标高和所述限制杆的标高相匹配;
11.通过所述活动板受自身重力沿着所述活动杆向下移动,并置于所述固定块的顶面,以带动所述限制杆转动呈水平状并抵撑于所述活动板和所述主模板之间。
12.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于所述限制杆远离所述主模板的一侧且斜向上设置的斜撑板,所述斜撑板的另一端向靠近所述活动杆的方向延伸,当所述活动板置于所述固定块的顶面时,所述斜撑板的延伸端抵撑所述活动杆的杆身。
13.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主模板的卡设块,所述卡设块的顶面对应所述限制杆的卡设口,所述限制杆通过所述卡设口卡设于所述卡设块。
14.进一步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活动杆的顶部且可伸缩调节的液压缸。
15.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所述液压缸控制连接的传感器,以检测在主模板外浇筑的混凝土高度,当所述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混凝土浇筑至一定高度后,控制所述液压缸收缩,以带动所述活动杆向上移动。
16.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活动杆的顶部的导锁链。
17.在本发明中,还提供一种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8.提供所述模板支设结构,将所述主模板放置于所需要浇筑的空间内;
19.所述活动板受自身重力沿着所述活动杆向下移动,并置于所述固定块的顶面,并带动所述限制杆转动呈水平状并抵撑于所述活动板和所述支模板之间;
20.在所述主模板外浇筑混凝土。
21.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限制杆且斜向上设置的斜撑板;
22.当所述活动板置于所述固定块的顶面时,所述斜撑板的延伸端撑设于所述活动杆,并阻止所述活动杆继续下降。
23.进一步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活动杆的顶部且可伸缩调节的液压缸以及与所述液压缸控制连接的传感器;
24.通过所述传感器检测在主模板外浇筑混凝土的浇筑高度,当所述混凝土浇筑至设定高度后,所述传感器控制所述液压缸收缩并带动所述活动杆抬升,并带动所述限制杆转动,使得所述限制杆呈倾斜状。
25.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活动杆的顶部的导锁链;
26.利用所述导锁链将所述活动杆下放至需要浇筑的空间内。
27.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8.通过将所述主体结构放置于狭小空间内,并通过所述液压缸推动所述活动杆下降并带动所述限制件抵撑于所述活动杆的杆身并支撑所述活动杆和所述主体结构从而达到支撑所述主体结构的效果,在所述主体结构内浇筑混凝土。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发明一种模板支设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发明一种模板支设结构的实施效果图。
31.图例说明:1、液压缸;2、主模板;3、活动杆;4、斜撑板;5、活动板;6、限制杆;7、固定块;9、传感器;10、导锁链。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33.参阅图1和图2,一种模板支设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主模板2;位于两个所述主模板2之间的活动杆3;间隔设置于所述活动杆3的杆身的若干固定块7;套接于所述活动杆3的杆身且置于所述固定块7的顶面的若干活动板5;以及一端与所述活动板5转动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主模板2的内壁转动连接的限制杆6,所述限制杆6与所述主模板2的内壁连接的端部的标高和所述限制杆6的标高相匹配;;通过所述活动板5受自身重力沿着所述活动杆向下移动,并置于所述固定块7的顶面,以带动限制杆6转动呈水平状并抵撑于所述活动杆3和所述主模板2之间。
34.在本发明中,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是:所述活动板5置于所述固定块7的顶面,所述限制杆6由于重力的作用下而下降并推抵处于两侧的所述主模板2,使得两个所述主模板2之间的相对距离增加,此时在主模板2外侧浇筑混凝土。
35.进一步的,还包括:一侧固定于所述限制杆6远离所述主模板2的一侧的斜撑板4,所述斜撑板4的另一侧倾斜向上且靠近所述活动杆3设置,当所述活动板5置于所述固定块7
的顶面时,所述斜撑板4的另一侧抵撑所述活动杆3的杆身。
36.在本发明中,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是: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处于主模板2外的混凝土对所述主模板2持续的施加向着所述主模板2内部的推抵力,所述推抵力通过限制杆6传导至所述活动板5,迫使所述活动板5沿着所述活动杆3窜动,所述斜撑板4斜向抵撑所述活动板5以卡设所述活动杆3且避免所述活动板5窜动。
37.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主模板2的卡设块,所述卡设块的顶面对应所述限制杆6的卡设口,所述限制杆6通过所述卡设口卡设所述卡设块。
38.在本发明中,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是:在所述主模板2支设完成后,通过上拉所述活动杆3并带动所述固定块7上移,所述固定块7上移过程中会带动所述活动板5一并移动,所述活动板5带动所述转动杆以脱出所述卡设块,方便循环使用。
39.进一步的,所述卡设块对应所述固定块设置。在本技术中,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是:所述卡设块相对于所述固定块要稍微高出一段距离,当浇筑混凝土时,所述混凝土对所述主模板2施加向内的推抵力,所述推抵力通过所述限制杆传动至所述活动板5,所述卡设块设置于所述固定块的上方,可以避免所述活动板5因为所述推抵力而向上窜动。
40.进一步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活动杆3的顶部且可伸缩调节的液压缸1。所述液压缸1可以方便带出所述活动板5和所述限制杆6。
41.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所述液压缸1控制连接的传感器9,以检测在主模板2外浇筑的混凝土高度,当所述传感器9检测到所述混凝土浇筑至一定高度后,控制所述液压缸1收缩并带动活动杆3向上移动。。
42.进一步的,固定安装于所述活动杆3的顶部的导锁链10。所述导锁链10可以方便对所述活动杆3进行微调。
43.在本发明中,还提供一种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所述模板支设结构,将所述主模板2放置于所需要浇筑的空间内;所述活动板5受自身重力沿着所述活动杆3向下移动,并置于所述固定块7的顶面,并带动所述限制杆6转动呈水平状并抵撑于所述活动板5和所述支模板之间;在所述主模板2外浇筑混凝土。
44.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限制杆6且斜向上设置的斜撑板4;
45.当所述活动板5置于所述固定块7的顶面时,所述斜撑板4的延伸端撑设于所述活动杆3,并阻止所述活动杆3继续下降。
46.进一步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活动杆3的顶部的液压缸1以及与所述液压缸1控制连接的传感器9;
47.通过所述传感器9检测在主模板2外浇筑混凝土的浇筑高度,当所述混凝土浇筑至设定高度后,所述传感器9控制所述液压缸1收缩并带动所述活动杆3抬升,并带动所述限制杆6转动,使得所述限制杆6呈倾斜状。
48.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活动杆3的顶部的导锁链10;
49.利用所述导锁链10将所述活动板5下方至需要浇筑的空间内。
50.下面对本发明一种模板支设结构的使用过程进行说明。
51.通过所述导锁链10将下放所述主模板2和所述活动杆3,下放完成后,所述活动板5沿着所述活动杆3的杆体向下移动并置于所述固定块的顶面,以带动所述限制杆6转动呈水平状并抵撑于所述活动板5和所述主模板2之间,在所述主模板2外浇筑混凝土,所述限制杆
6的斜撑板4抵撑所述活动杆3以阻止所述限制杆6发生转动,在浇筑完成后,所述传感器9检测到所述混凝土浇筑达到预定的高度,所述传感器9通过所述液压缸1以带动所述固定块7向上移动,所述固定块7带动处于上方的所述活动板5移动并带动所述主模板2脱出浇筑坑道以便下次使用。
52.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发明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