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结构、保温一体化外墙养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46146发布日期:2023-01-24 22:31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结构、保温一体化外墙养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建筑外墙养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结构、保温一体化外墙养护系统。


背景技术:

2.建筑结构、保温一体化外墙是将永久保温材料植入混凝土外墙体中使得剪力墙、保温材料、外保护层构成一种新型钢网夹芯混凝土结构体系,将建筑结构、保温、防火融为一体,保护层、保温层与建筑结构同寿命,并且有很好的抗连续倒塌能力。
3.在传统施工方法中,建筑结构、保温一体化外墙的保护层由于处在外墙外表面,一直以来存在养护困难的问题,混凝土浇筑后采用人工用较长的软质水管洒水的方式虽能够进行有效养护,但操作不便、存在安全风险,且由于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养护时间及养护频率不够等原因,影响混凝土后期使用的质量,导致建筑结构保温一体化外墙保护层强度不够,容易出现开裂现象,造成保护层失效,进而影响结构的保温效果。随着结构、保温一体化外墙的广泛应用,该问题急需得到有效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方案中外墙保护层养护困难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结构、保温一体化外墙养护系统。
5.本发明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结构、保温一体化外墙养护系统,包括爬架,还包括喷淋装置、控制系统和供水主管;至少3套所述喷淋装置沿建筑高度方向依次设置在爬架上,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围绕建筑外墙延伸的喷淋管道以及设置在喷淋管道上的多个喷头,外墙每个宽度大于1000 mm的墙面至少对应一个喷头,多条所述喷淋管道均通过供水支管连接到供水主管;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供水支管上的阀门、用于检测外墙湿度的湿度传感器以及与阀门、湿度传感器信号连接的控制器。
6.优选地,相邻两个喷头之间的间距≤2000 mm。
7.优选地,所述喷头倾斜向下朝向外墙且喷头中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75
°

8.优选地,相邻两套喷淋装置之间的高差为2000~3500 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保温一体化外墙养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建筑的每个立面均至少设置有一个湿度传感器。
10.优选地,所述湿度传感器连接在从上到下第二个喷淋装置的喷淋管道处。
11.优选地,所述阀门、湿度传感器、控制器均设置有无线通信模块。
12.优选地,所述爬架包括走道板,所述喷淋管道可拆连接在所述走道板朝向外墙的一侧,所述供水主管与所述爬架可拆连接。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根据外墙湿度变化情况自动为外墙喷淋水分维持养护湿
度,采用了多套喷淋装置,并调整了喷头的安装方式,增加了覆盖面积,保证养护均匀,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相比于传统的人工浇水养护方式,从根源上消除了施工人员高处作业进行外墙养护的安全风险,保障了养护效果,减少了保温保护层裂缝的产生。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喷淋装置的示意图。
15.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16.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
17.附图标记:10-爬架,11-走道板,20-喷淋装置,21-喷淋管道,22-喷头,31-阀门,32-湿度传感器,40-供水主管,41-供水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结合附图及附图标记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使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19.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建筑结构、保温一体化外墙养护系统,包括爬架10,还包括喷淋装置20、控制系统和供水主管40。喷淋装置20用于为外墙墙面补充蒸发的水分,保持墙面湿度,利于养护,防止保护层强度不够。至少3套所述喷淋装置20沿建筑高度方向依次设置在爬架10上,增加喷淋覆盖面积,提高效率。水雾被喷射到墙面后会向下流动,覆盖一部分墙面,相邻两套喷淋装置20之间的高差为2000~3500 mm,充分利用水资源。具体地,所述喷淋装置20包括围绕建筑外墙延伸的喷淋管道21以及设置在喷淋管道21上的多个喷头22,外墙每个宽度大于1000 mm的墙面至少对应一个喷头22,多条所述喷淋管道21均通过供水支管41连接到供水主管40。喷淋管道21可在水平面上围绕整个外墙墙面延伸,使喷头22尽可能覆盖外墙所有墙面,如图2所示,对于宽度较大的墙面,相邻两个喷头22之间的间距≤2000 mm,但是对于宽度小于或等于1000 mm的墙面,则不必设置喷头,避免浪费水资源。供水主管40通过软管与相应楼层的施工用水连接,为喷淋装置20提供水源和水压。喷头22可采用雾化喷头,喷出的水雾为实心锥形,覆盖面积大。
20.爬架10为建筑施工常用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随建筑混凝土结构层数的增加而上升,在建筑结构、保温一体化外墙施工中作为养护系统的支撑架,喷淋装置20、供水主管40以及湿度传感器随爬架整体提升,楼层、外墙浇筑完毕后随即开始养护作业,养护完毕后爬架上升,继续进行浇筑、养护作业,上升前仅需断开供水主管40与施工用水之间的连接,使用方便。
21.进一步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喷淋装置20的运行。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供水支管上的阀门31、用于检测外墙湿度的湿度传感器32以及与阀门31、湿度传感器32信号连接的控制器。阀门31可采用电磁截止阀或电磁调节阀;湿度传感器32可采用温湿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外墙外表面的湿度并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可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预设有养护湿度,当控制器根据湿度传感器32检测到的外墙表面湿度和养护湿度来控制阀门31的开启与关闭,当外墙表面湿度低于养护湿度时,控制器打开阀门31,喷头22开始工作,直至外墙表面湿度达到养护湿度,控制器关闭阀门31。
22.优选地,所述喷头22倾斜向下朝向外墙且喷头22中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75
°
。由于喷头22距离外墙距离较近,一般情况下在500 mm以内,将喷头22倾斜向下朝向外墙可提升水雾的覆盖面积,喷头22中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75
°
较为合适,夹角的一个优选角度为60
°

23.优选地,建筑的每个立面均至少设置有一个湿度传感器32。建筑的立面是指建筑的正面、侧面或背面,由于光照、风向的不同,建筑不同立面的湿度具有差别,控制器可在多个湿度传感器32提供的数据中选择最低值或平均值来控制阀门31。进一步地,喷淋装置20包括多条喷淋管道,每条喷淋管道与建筑的一个立面对应,每条喷淋管道均通过供水支管连接到供水主管且供水支管上设置有阀门,使控制器根据每个立面的湿度传感器检测的外墙表面湿度来控制与立面相应的喷淋管道、喷头的运行,更节省水资源。
24.优选地,所述湿度传感器32连接在从上到下第二个喷淋装置20的喷淋管道21处。
25.优选地,所述阀门31、湿度传感器32、控制器均设置有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可采用蓝牙、4g或5g通信模块等,控制器包括上位机和下位机,上位机为服务器以及电脑、手机、平板等终端设备,下位机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湿度传感器32利用无线通信模块将数据上传给控制器,控制器的上位机可提供更为丰富的数据展示模式,比如以图像、图表等方式实时显示和记录湿度,不同的终端则可以提供更灵活的数据查看与控制方式,下位机则将上位机的命令转译为阀门31可以识别的信号直接控制阀门31。
26.优选地,所述爬架10包括走道板11,走道板11为施工人员提供支撑,所述喷淋管道21可拆连接在所述走道板11朝向外墙的一侧,所述供水主管40与所述爬架10可拆连接。
27.以上为本发明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