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高墙砌筑的砖体提升机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481711发布日期:2023-03-15 12:33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高墙砌筑的砖体提升机及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高墙砌筑的砖体提升机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墙体的砌筑主要以人工砌筑为主,砌体施工中,一旦遇见较高墙体,需搭设门架进行砌筑,材料输送及砌筑速度较慢,且危险性较大。砌筑过程中,人工操作还普遍为传统的传递方式将砖块进行上下拿放,导致时间利用率低,且在门架上堆放材料,极易造成安全事故,无法对砌筑墙的砌筑速度和工人的安全进行有效保证,效率及经济效益偏低。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高墙砌筑的砖体提升机及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加快整体砌筑速度,实现了砌筑的模块化、机械化,以解决现有的人工砌筑缓慢和危险的问题。
4.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适用于高墙砌筑的砖体提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牵引机构、提升平台以及横移机构,在框架上设有若干条竖直布设的滑轨,在提升平台上设有导轮,提升平台通过导轮设在框架的滑轨上;牵引机构设在框架的顶部,且位于提升平台的上方,牵引机构内部的牵引绳一端与提升平台相连,通过牵引绳控制提升平台的升降;横移机构设在框架的底部,通过横移机构驱动框架整体靠近或远离外部砖墙;牵引机构和横移机构与外部电源相连。
6.按上述技术方案,提升平台包括连接杆、设有导轮的导轮组件、插板、以及防撞板,导轮组件的数量和滑轨的数量一致,若干个导轮组件通过水平布设的连接杆固定相连;若干个插板的一端间隔固定设在连接杆上,且插板伸出连接杆的长度相同,插板的上表面位于同一个平面上,插板和连接杆之间相互垂直;防撞板竖直固定在每个插板的底端,防撞板远离框架的侧面与插板伸出的端头之间的水平间隔不超过砌筑墙的宽度;若干根牵引绳的一端固定在连接杆上,通过牵引机构控制连接杆的高度。
7.按上述技术方案,防撞板远离框架的侧面与插板伸出的端头之间的水平间隔等于砌筑墙的宽度;插板之间的间隔小于砖块的长度;插板从伸出端到与连接杆相连端分为厚度逐渐增加和厚度不变两段,插板伸出端的厚度最小,插板与连接杆相连端的厚度最大;插板的上表面水平。
8.按上述技术方案,导轮组件四轮形式,四轮分别位于正方形的四角上;单条滑轨内设有两条导槽,导轮组件的四轮两两分别设在两条导槽内。
9.按上述技术方案,框架包括底座节、标准节、以及顶部横梁,底座节安装在横移机构上,通过横移机构靠近或者远离外部砖墙;标准节设在底座节和横梁之间,根据砖墙的高度,选取合适数量和规格的标准节;在底座节和标准节之间、标准节和标准节之间、标准节
和横梁底部之间均设有用于固定连接的锁口插销结构;滑轨设在底座节和标准节朝向砖墙的侧面上,在底座节和标准节连接状态下,滑轨的位置上下对齐。
10.按上述技术方案,锁口插销结构包括锁口、插销以及螺纹孔,插销的和锁口的形状相匹配;在上下相连的两个部件中,锁口设在较下部件的顶部,插销设在较上部件的底部,在锁口的两侧壁上以及插销上设有贯穿的螺纹孔,在插销置入锁口后,插销和锁口侧壁上的螺纹孔对齐。
11.按上述技术方案,横移机构包括电动轮和底座,底座设在框架的底部,若干个电动轮设在底座的底部,在电动轮的作用下框架靠近或者远离外部砖墙;
12.或者横移机构包括导轨和电动导向轮,导轨设在地面,且导轨和砖墙之间相互垂直,电动导向轮设在框架的底部,通过电动导向轮和导轨控制框架靠近或者远离外部砖墙。
13.一种适用于高墙砌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适用于高墙砌筑的砖体提升机,包括如下步骤:
14.s1:根据砖墙尺寸组装本装置,将砌筑墙砌筑至提升平台的最低高度以上,并在已砌筑墙体的顶面抹上一定厚度的砂浆;
15.s2:将砖块的两端分别放置到插板上,且在相邻的砖块之间抹上一定厚度的砂浆形成砌体;
16.s3:通过牵引机构和横移机构将提升平台运送至已砌筑墙体的正上方,并将砌体放置到已砌筑墙体顶部的砂浆上;
17.s4:工人使用橡胶锤锤击已放上的砖块,使砖块下部和已砌筑墙体之间灰缝、以及砖块之间的灰缝达到设计规定要求;
18.s5:判断是否完成墙体砌筑作业,若未完成,则在砌体的顶部抹上与已砌筑墙体的顶面相同厚度的砂浆,并重复步骤s2-s5;若完成,拆除设备。
19.按上述技术方案,在步骤s3中,包括如下步骤:
20.s31:先通过牵引机构将提升平台提升至高于已砌筑墙体的高度;
21.s32:通过横移机构将位于提升平台上方的砌体运送至已砌筑墙体的正上方;
22.s33:通过提升机构缓慢下降提升平台,使得砌体完整的落入已砌筑墙体顶部的砂浆中;
23.s34:通过横移机构抽出位于砌体和已砌筑墙体之间的插板。
24.按上述技术方案,在步骤s2中,插板的伸出端不超出砖块的外表面。
25.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6.1、利用一种提升平台,与设于框架上的滑轨和牵引机构配合使用,将按设计模数砌筑抹浆的同排砖块提升并放入已砌筑墙体的顶部,再通过工人使用橡胶锤锤击已放上的砖块,使砖块下部和已砌筑墙体之间灰缝、以及砖块之间的灰缝达到设计规定要求。本装置及方法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加快整体砌筑速度,实现了砌筑的模块化、机械化,以解决现有的人工砌筑缓慢和危险的问题。
27.2、防撞板用于防止对已砌筑砖墙的碰撞和下落后对插板高度固定,防撞板的前面为防护面(防护面至插板头部距离为砌筑砖体宽度),为软性材料制成,在提升平台到达高度进行平移至砖体上部时,可以有效确认其放置距离是否到位并与原有砖体触碰时起到缓冲作用。防撞板的后部设置为支撑面,为硬质钢材制作,主要用于提升平台下落、工人放砖
砌筑时对提升平台的高度固定。
28.3、插板设计前薄后厚,将有利于插板在砖块放置在腔体顶部后的拔出,将对腔体顶部砂浆的影响减至最小。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发明提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本发明提供实施例的工作图;
31.图3是本发明提供实施例的横梁结构示意图;
32.图4是本发明提供实施例的标准节的结构示意图;
33.图5是本发明提供实施例的滑轨与提升平台连接图;
34.图6是本发明提供实施例的提升平台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5.图7是本发明提供实施例的插板上砖块砌筑情况;
36.图中,1、框架;1-1、底座节;1-2、标准节;1-3、顶部横梁;1-4、锁口插销结构;1-41、锁口;1-42、插销;1-43、螺纹孔;1-44、固定螺栓;2、牵引机构;2-1、牵引绳;2-2、电动葫芦;3、提升平台;3-1、连接杆;3-2、导轮组件;3-3、插板;3-4、防撞板;4、横移机构;4-1、电动轮;4-2、底座;5、滑轨;6、导轮;7、配重篮;8、配重元件;9、外部电源;10、墙;11砖块;12、砂浆。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38.参照图1~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高墙砌筑的砖体提升机,包括框架1、牵引机构2、提升平台3以及横移机构4,在框架上设有若干条竖直布设的滑轨5,在提升平台上设有导轮6,提升平台通过导轮设在框架的滑轨上;牵引机构设在框架的顶部,且位于提升平台的上方,牵引机构内部的牵引绳2-1一端与提升平台相连,通过牵引绳控制提升平台的升降;横移机构设在框架的底部,通过横移机构驱动框架整体靠近或远离外部砖墙;牵引机构和横移机构与外部电源9相连。
39.具体的,提升平台包括连接杆3-1、设有导轮的导轮组件3-2、插板3-3、以及防撞板3-4,导轮组件的数量和滑轨的数量一致,若干个导轮组件通过水平布设的连接杆固定相连;若干个插板的一端间隔固定设在连接杆上(图中实施例,插板固定在连接杆的上表面),且插板伸出连接杆的长度相同,插板的上表面位于同一个平面上,插板和连接杆之间相互垂直;防撞板竖直固定在每个插板的底端,防撞板远离框架的侧面与插板伸出的端头之间的水平间隔不超过砌筑墙10的宽度;若干根牵引绳的一端固定在连接杆上,通过牵引机构控制连接杆的高度(图中实施例,在连接杆两端的插板及连接杆上设有连接孔,牵引绳通过连接孔和提升平台相连)。
40.进一步,防撞板远离框架的侧面与插板伸出的端头之间的水平间隔等于砌筑墙的宽度;插板之间的间隔小于砖块11的长度。防撞板用于防止对已砌筑砖墙的碰撞和下落后对插板高度固定,防撞板的前面为防护面(防护面至插板头部距离为砌筑砖体宽度),为软性材料制成,在提升平台到达高度进行平移至砖体上部时,可以有效确认其放置距离是否到位并与原有砖体触碰时起到缓冲作用。防撞板的后部设置为支撑面,为硬质钢材制作,主要用于提升平台下落、工人放砖砌筑时对提升平台的高度固定。
41.插板从伸出端到与连接杆相连端分为厚度逐渐增加和厚度不变两段,插板伸出端的厚度最小,插板与连接杆相连端的厚度最大;插板的上表面水平。插板按照砖体尺寸进行设计,保证砖体能有稳定的支撑面,其上部面层光滑平顺。并且,插板设计前薄后厚,将有利于插板在砖块放置在腔体顶部后的拔出,将对腔体顶部砂浆12的影响减至最小。
42.优选地,导轮组件四轮形式,四轮分别位于正方形的四角上;单条滑轨内设有两条导槽,导轮组件的四轮两两分别设在两条导槽内。导轮组件的四轮插入滑轨中,尺寸与滑轨严丝合缝,可以起到固定提升平台角度,滑轨中有效通行的作用,其在提升和下落时的受力状态由上轮转移至下轮,将有利于插板放砖时的有效拔出。
43.具体的,框架包括底座节1-1、标准节1-2、以及顶部横梁1-3,底座节安装在横移机构上,通过横移机构靠近或者远离外部砖墙;标准节设在底座节和横梁之间,根据砖墙的高度,选取合适数量和规格的标准节;在底座节和标准节之间、标准节和标准节之间、标准节和横梁底部之间均设有用于固定连接的锁口插销结构1-4;滑轨设在底座节和标准节朝向砖墙的侧面上,在底座节和标准节连接状态下,滑轨的位置上下对齐。
44.图中实施例的底座节采用钢材制成,高度设计为2m适宜。按照墙体高度要求,将标准节依次设计为1m、0.5m、0.3m、0.2m等长度进行连接,模数的多样化可实现该提升装置的适用性及便利性。横梁为连接固定装置,钢材制作。
45.具体的,锁口插销结构包括锁口1-41、插销1-42以及螺纹孔1-43,插销的和锁口的形状相匹配;在上下相连的两个部件中,锁口设在较下部件的顶部,插销设在较上部件的底部,在锁口的两侧壁上以及插销上设有贯穿的螺纹孔,在插销置入锁口后,插销和锁口侧壁上的螺纹孔对齐,随后用固定螺栓1-44将插销和锁口固定,从而实现上下两个相邻部件的固定连接。锁口插销结构用于固定整体的提升机稳定,拆卸方便,实用性强。
46.在上述一些实施例中,牵引机构包括电动葫芦2-2和牵引绳2-1,电动葫芦设在横梁上,且位于提升平台的正上方,牵引绳的一端和提升平台相连,另一端和电动葫芦相连。牵引机构不局限于上述结构,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如卷扬机等可以实现通过收放牵引绳实现对提升平台高度控制的结构。
47.在上述一些实施例中,在底座节远离砖墙的侧面上设有配重篮7和配重元件8,用于控制提升机的平衡;配重元件设在配重篮内,配重元件根据每次的砖块设计模数重量进行配重元件调节,能够有效控制提升机的稳定性,结构简单、操作便利。
48.在上述一些实施例中,横移机构包括电动轮4-1和底座4-2,底座设在框架的底部,若干个电动轮设在底座的底部,在电动轮的作用下框架靠近或者远离外部砖墙。
49.在上述另一些实施例中,横移机构包括导轨和电动导向轮,导轨设在地面,且导轨和砖墙之间相互垂直,电动导向轮设在框架的底部,通过电动导向轮和导轨控制框架靠近或者远离外部砖墙。
50.一种适用于高墙砌筑的方法,使用如上所述的适用于高墙砌筑的砖体提升机,将砌筑工程实现了半机械化,能够有效缩短施工时间,加快施工进度,并提高工人施工的安全性。
51.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52.s1:根据砖墙尺寸组装本装置。经过工厂深化设计,制造出符合项目特性模数的标准节、横梁、提升平台等装置。将设计好的装置运送至施工现场,下部底座节为固定节,底座
节安装完成后,根据墙体高度,在上部依次插入符合墙体高度的标准节。将标准节下部插销插入底座节的锁口处,并用螺栓进行连接固定,待高度高于砌筑墙体高度后,进行下一步固定。将设计好的提升平台两侧滚轮严丝合缝的从标准节的上口滑轨插入;插入后,将提升平台放下,防撞板固定于地面上,使提升平台具有一定的施工高度。在上口处插入横梁,横梁两侧插销插入标准节锁口处,紧入螺栓,并与标准节进行固定。此时该砖体提升机已经完成结构固定。对底座节的配重篮进行配重,根据设计的一次性提升砖块模数重量,对配重进行设计加入,待配重完成后,该装置已全部完成了固定和稳定的结构安装,可进入试用阶段。
53.将砌筑墙砌筑至提升平台的最低高度以上,并在已砌筑墙体的顶面抹上一定厚度的砂浆。抹灰厚度宜较墙体规定的抹灰厚度略厚5mm(可采用其他厚度的砂浆),避免插板抽出时的砂浆损耗,并用于同排砌体上墙后的橡胶锤局部修补。
54.s2:将砖块的两端分别放置到插板上,且在相邻的砖块之间抹上一定厚度的砂浆形成砌体;相邻的砖块之间砂浆抹灰厚度宜较墙体规定的抹灰厚度略厚5mm,用于上墙后的橡胶锤局部修补。
55.s3:通过牵引机构和横移机构将提升平台运送至已砌筑墙体的正上方,并将砌体放置到已砌筑墙体顶部的砂浆上;
56.s4:工人使用橡胶锤锤击已放上的砖块,使砖块下部和已砌筑墙体之间灰缝、以及砖块之间的灰缝达到设计规定要求;
57.s5:判断是否完成墙体砌筑作业,若未完成,则在砌体的顶部抹上与已砌筑墙体的顶面相同厚度的砂浆,并重复步骤s2-s5;若完成,拆除设备,根据另一处工地的墙体结构对提升平台和横梁模数进行深化设计,继续使用。
58.具体的,在步骤s3中,包括如下步骤:
59.s31:启动牵引机构,先通过牵引机构将提升平台提升至高于已砌筑墙体的高度;
60.s32:启动横移机构,通过横移机构将位于提升平台上方的砌体运送至已砌筑墙体的正上方;
61.s33:通过提升机构缓慢下降提升平台,使得砌体完整的落入已砌筑墙体顶部的砂浆中;
62.s34:通过横移机构将本装置整体后移,从而抽出位于砌体和已砌筑墙体之间的插板。
63.进一步,在步骤s2中,插板的伸出端不超出砖块的外表面。
64.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65.本实施方式利用一种提升平台,与设于框架上的滑轨和牵引机构、以及横移机构配合使用,将按设计模数砌筑抹浆的同排砖块提升并放入已砌筑墙体的顶部,再通过工人使用橡胶锤锤击已放上的砖块,使砖块下部和已砌筑墙体之间灰缝、以及砖块之间的灰缝达到设计规定要求。本装置及方法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加快整体砌筑速度,实现了砌筑的模块化、机械化,以解决现有的人工砌筑缓慢和危险的问题。
66.以上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仍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