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搭接挤压性防渗接头结构及实施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820423发布日期:2023-04-19 19:09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搭接挤压性防渗接头结构及实施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沥青混凝土面板的防渗工程,具体涉及一种搭接挤压性防渗接头结构及实施方法。


背景技术:

1、沥青混凝土防渗面板具有优越的拉伸性能,但是抗剪切性能较差,厚度较薄,与周边混凝土结构防渗较为复杂。当采用搭接进行防渗连接时,需要沥青面板的变形、位移方向与搭接面平行,以防止沥青混凝土面板由于变形空间受到混凝土结构的约束而产生剪切破坏。为了解决沥青混凝土面板搭接面与沥青面板变形、位移方向保持一致,一般采用圆弧进行变形、位移方向的调整,但因此也会导致沥青混凝土面板结构比较复杂,增加施工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解决沥青混凝土面板与周边混凝土结构的防渗连接,并简化沥青混凝土面板体型的防渗接头结构。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2、一种搭接挤压性防渗接头结构,对沥青混凝土面板与周边混凝土结构之间形成搭接,并在连接处形成搭接区;在所述搭接区所述沥青混凝土面板的下方设置混凝土连接板,并且所述混凝土连接板侧壁与所述周边混凝土结构形成连接;同时为所述混凝土连接板底部提供与所述沥青混凝土面板底部相似或相同的基础支撑条件,在所述沥青混凝土面板以及所述混凝土连接板的下方设置承载的堆料部分;所述周边混凝土结构与所述沥青混凝土面板的接触部位设置槽口,并在所述槽口内铺设填料层,可利用水压挤压所述周边混凝土结构与所述沥青混凝土面板的搭接面,形成挤压性防渗状态。

3、进一步地:所述周边混凝土结构内预埋设置与所述混凝土连接板连接的止水铜片。

4、进一步地:所述填料层覆盖所述混凝土连接板与所述沥青混凝土面板的搭接面。

5、进一步地:所述填料层在其顶部填塞氯汀橡胶棒,且所述氯汀橡胶棒的直径大于所述槽口的宽度。

6、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连接板在其顶部设置处于所述搭接区内的加厚层。

7、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连接板顶部与所述周边混凝土结构连接的部位预留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填料层形成配合。

8、进一步地:所述堆料部分包括设置于所述搭接区的特殊垫层料。

9、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搭接有效进行防渗处理的防渗实施方法。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0、一种搭接挤压性防渗实施方法,其步骤如下:

11、s1:根据设计结构要求完成所述周边混凝土结构,并预埋所述止水铜片;

12、s2:按照设计断面要求完成整体填筑,以此对所述堆料部分进行依次填筑;

13、s3:浇筑所述混凝土连接板;

14、s4:清理所述混凝土连接板预留的所述缺口,在所述混凝土连接板的所述缺口及表面涂刷沥青乳胶,并铺填所述填料层;

15、s5:铺设并碾压施工所述加厚层;

16、s6:完成所述沥青混凝土面板的施工;

17、s7:通过切割机或其他切割设备,沿着所述沥青混凝土面板与所述周边混凝土结构的接触部位,对所述沥青混凝土面板切割所述槽口;

18、s8:清洗所述槽口的槽内基面,涂刷刷沥青乳胶,填塞所述填料层,并在所述填料层顶部通过木槌等敲击挤压将所述氯汀橡胶棒填塞进槽内。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本发明中作为连接件的混凝土连接板底部的基础支撑条件,与周边的沥青混凝土面板底部的支撑条件基本相似或相同,在外部水压力作用下具有相同变形趋势,化解连接部位可能存在的错动、剪切问题。同时本发明的接头结构不仅可以适应沥青混凝土面板的平面方向的拉伸滑移变形,同时适应垂直防渗面的错动、剪切变形,适应能力强,应用范围广,并且可简化沥青混凝土面板在搭接区的结构体型,有利于提升沥青混凝土面板的整体防渗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搭接挤压性防渗接头结构,对沥青混凝土面板与周边混凝土结构(1)之间形成搭接,并在连接处形成搭接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搭接区所述沥青混凝土面板的下方设置混凝土连接板(2),并且所述混凝土连接板(2)侧壁与所述周边混凝土结构(1)形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搭接挤压性防渗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边混凝土结构(1)内预埋设置与所述混凝土连接板(2)连接的止水铜片(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搭接挤压性防渗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层(10)覆盖所述混凝土连接板(2)与所述沥青混凝土面板的搭接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搭接挤压性防渗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层(10)在其顶部填塞氯汀橡胶棒(11),且所述氯汀橡胶棒(11)的直径大于所述槽口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搭接挤压性防渗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连接板(2)在其顶部设置处于所述搭接区内的加厚层(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搭接挤压性防渗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连接板(2)顶部与所述周边混凝土结构(1)连接的部位预留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填料层(10)形成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搭接挤压性防渗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堆料部分包括设置于所述搭接区的特殊垫层料(6)。

8.一种搭接挤压性防渗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一种搭接挤压性防渗接头结构进行防渗,其步骤如下: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搭接挤压性防渗接头结构,对沥青混凝土面板与周边混凝土结构之间形成搭接,并在连接处形成搭接区;在所述搭接区所述沥青混凝土面板的下方设置混凝土连接板,并且所述混凝土连接板侧壁与所述周边混凝土结构形成连接;同时为所述混凝土连接板底部提供与所述沥青混凝土面板底部相似或相同的基础支撑条件,在所述沥青混凝土面板以及混凝土连接板的下方设置承载的堆料部分。本发明中作为连接件的混凝土连接板底部的基础支撑条件,与周边的沥青混凝土面板底部的支撑条件基本相似或相同,在外部水压力作用下具有相同变形趋势,化解连接部位可能存在的错动、剪切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萍,朱安龙,王栋良,王作彤,周伟杰,黄少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