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升降的工具型竖井筒模装置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33572发布日期:2023-03-04 00:54阅读:49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升降的工具型竖井筒模装置及应用。


背景技术:

2.目前,以电梯井为代表的竖井筒模的应用已经越来愈来受到建筑施工行业、建筑模板加工行业的关注和重视,一些新型的筒模专利已经陆续为一些施工企业所接纳,但就现有已授权及已经在社会实施的几种同类型的专利内容分析,仍都存在一些诸多不足,已经成为该技术推广应用的障碍,亟待更新。
3.归纳现有竖井筒模技术的不足之处,重点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筒模断面的结构组合基本属于一次性的构造做法,仍然属于一井一模状态,难于应对不同井道断面重新组合。
4.二是不适合井道边长以厘米级变换的需要,而这恰恰是现有的井道模最大的弊端,因为电梯井道的内净是受制于混泥土墙体宽度确定的,它既与建筑设计模数300mm没关系,也不在建筑模板宽度五进制(5厘米)的控制范围内,而是混凝土墙宽的影响以厘米级宽度变化的,这就不是单纯用现有的五进制宽3度建筑模板可以直接组合成型所能达到的目的。
5.三是现有的自带动力的筒模如何适应多种层高施工需要,现有的技术没有给出明确的技术应对措施,根据国家《建筑层高规范》所罗列的各类不同功能建筑层高千差万别,而同一栋建筑由地下层到标准层也存在4至5种层高变换,但现行专利尚无明确的应对措施。
6.四是,现已在社会实施的专利,平台结构平面采用双向调节的做法表面上看似乎有利于重复利用,实质是不合理的选择,一是利用不同孔位螺栓连接实现井道断面变换,难以满足井道厘米级变化要求,二是最为让人忧虑的是杆件传力不明确,产品的安全令人担忧。


技术实现要素:

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升降的工具型竖井筒模装置及应用,以解决如下问题:一是使筒模的加工不因井道大小的差异而出现异形部件,使任何井道筒模的加工只是已有定型部件的重组,实现真正意义的工具型筒模;二是找出一种最优的爬架高度,使之既能满足各类不同功能建筑层高爬升需要,又能在其爬升区段衔接处具有可靠的安全保障空间,并形成本设施的定型部件;三是针对多井道建筑平面特征,提出了毗邻井道实施交替爬升工艺必要的构造做法,解决毗邻井道作业面狭窄的矛盾:四是基于对已有专利平台构造采用伸缩调节做法的安全忧虑,通过部件定型化设置,将支承平台设计按照上下平台不同的使用功能需要形成各自固定的格式化设置模式,为该设施的上下平台设计及加工提供了一个简捷、安全的成型模式。
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升降的工具型竖井筒模装置,设置于井道内,包括:设置于井道内壁的工具型筒模,设置于工具型筒模底部的筒模支承平台,竖向穿设于工具型筒模中心的爬架,连接于爬架底部的爬架支承平台,以及设置于工具型筒模顶部的辅助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型筒模包括设置于井道内壁四角的定型收放体,设置于相邻定型收放体之间的组合墙体,以及设置于组合墙体内侧的背楞,所述背楞长度方向的两端连接于定型收放体,用于将相邻定型收放体连成一体以得到任一边长断面组合。
9.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组合墙体包括五进制标准板,以及设置于相邻五进制标准板之间或五进制标准板和定型收放体之间的填缝板,所述填缝板由10mm~20 mm两种厚度板材构成,填缝板通过螺栓将左右两侧邻板连接固定。
10.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型收放体包括设置于工具型筒模四角的刚性角模,设置于刚性角模两侧的定型板,以及连接于两个定型板之间的正反扣螺纹收放架,所述刚性角模和定型板之间通过特制直线轴承连接,所述正反扣螺纹收放架用于带动定型收放体两侧移动板的收张,以形成独立的定型收放单元。
11.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特制直线轴承包括连接于刚性角模的直线轴承滑道梁,套设于直线轴承滑道梁两侧的轴承套,以及设置于定型板内侧的连接横梁,所述直线轴承滑道梁和轴承套之间镶入有滚柱,所述直线轴承滑道梁的外侧焊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远离滑道梁的一端与刚性角模焊接固定。
12.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工具型筒模的两侧设置有预留孔模盒,预留孔模盒竖向间隔设按施工层高需要置为多组,预留孔模盒的设置,为井道墙体混凝土浇筑凝固后形成工具型筒模支承平台和爬架支承平台爬升时筒模爬升系统全部负荷的支撑点。
13.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筒模支承平台和爬架支承平台两种平台在新工程中的应用,除了考虑在新工程中平台面临的最大负荷下平台受力杆件合理断面选择外,平台骨架布置实际上就是两种平台在已有模式平面基础上的内收或延展,所述筒模支承平台和爬架支承平台的四角分别设置有统一构造的支承导向定型件,通过杠杆支腿为平台提供确定的支承点和平台主梁位置,通过导向轮轮毂紧贴井道墙体阴角的设置,构成支承平台边缘与井道内壁保持恒定的间隙,所述筒模支承平台和爬架支承平台的内部骨架布置因平台各自功能的而有不同的设定,所述筒模支承平台设置有动力箱,平台在动力箱边缘位置设置对应的受力连接杆件,所述爬架支承平台框架结构内设有爬架安装座以实施爬架架体及爬架端头固定架与平台的连接固定,上述构造特征为该平台的应用提供了简捷的格式化的设计、加工模式。
14.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承导向定型件包括固定于平台底部的杠杆支腿,紧贴于井道阴角的导向轮,以及设置于杠杆支腿顶部的调平机构,所述杠杆支腿外侧端头设置有滚轮,所述杠杆支腿内侧倾斜设置有通电磁铁,所述支腿端头滚轮在平台升降过程中将贴合于井道墙体内侧,以利平台升降顺畅,所述通电磁铁用于在平台升降过程中吸附或释放支腿的活动端,所述导向轮用于防止平台升降过程中产生水平位移,所述通电磁铁同一倾斜面设置有第一电触点,所述杠杆支腿外侧底面设置有第二电触点,所述第一电触点和第二电触点用于控制支承导向定型件升降过程中电源的连、断。
15.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爬架包括架体,设置于架体底部中心的找中圆钢,设
置于架体底部两侧的端头固定架,以及设置于架体两侧的t型螺杆,所述找中圆钢插入至定位孔内,所述端头固定架通过角码将架体底部与爬架支承平台框架内的爬架安装座连接固定,所述找中圆钢用于控制爬架架体装入爬架支承平台时快速找中,所述架体在穿越筒模支承平台及动力箱时,动力箱上下翼缘处设置有爬架导轮,以利筒模支承平台顺利爬升,所述动力箱在平台的竖向位置,依据施工层高的不同,或上置筒模支承平台结构上翼缘,或下悬于筒模支承平台结构下翼缘,所述架体和t型螺杆的四周沿全高设置有防尘罩,所述防尘罩随爬架的升降而折叠或展开,用于防止施工尘渣侵入爬架传动机构。
16.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平台包括方木骨架,设置于方木上下两侧的龙骨,铺设于方木骨架之间的面板,以及设置于面板顶部四周的护栏,所述龙骨材质为角铝通过螺钉与方木骨架连接,所述面板材质为高分子pvc中空板,所述面板相对于爬架的位置镂空,所述辅助操作平台边缘龙骨底面设置有滚轮支承,以免影响筒模收张。
17.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可升降的工具型竖井筒模装置的应用,所述应用具体如下:a、筒模高度和爬架高度选择:以标准层高度的工具型筒模为基础,根据施工层高的需要,用不同高度的备用筒模替换、对接,技术待进入标准层施工,卸除备用筒模,并根据最大层高施工需要,选择对应的爬架高度;b、支撑平台安装:为了便于平台能顺利进入最下层预留孔,支承平台吊入前,应先将杠杆支腿内收,使杠杆支腿与通电磁铁吸合,待杠杆支腿进入指定留孔前,切断通电磁铁的电源,通电磁铁释放吸合,随着支承平台下降,杠杆支腿自动入槽;c、爬架安装:先将架体插入工具型筒模下口的筒模支承平台上(下)的动力箱的上下翼缘处左右两侧设置的爬架导轮的空腔中,直至架体底部的找中圆钢插入至定位孔内,然后安装连接支架和架体两侧的t型螺杆,t型螺杆从减速机螺母中心穿越后与爬架下部横梁连接固定;d、筒模爬升与回爬:当竖井完成混凝土浇筑并达到拆模强度后,对工具型筒模实施拆模,然后分别用扳手转动工具型筒模四角定型收放体的螺杆,使工具型筒模与混凝土墙体分离,直至固定在工具型筒模四周的预留孔模盒底座全部脱离混凝土墙体的外表面为止,启动工具型筒模爬升或回爬,整体上升将杠杆支腿挤出预留孔,杠杆支腿端头的滚轮与墙体外表面接触,并沿墙体滑行;当滑行至施工需求高度时,杆支腿移动至预留孔内,杠杆支腿恢复平衡,并由于第一电触点弹出,电路切断,爬升或回爬停止,随后通过调平螺栓调节平台的平整度,检验工具型筒模的垂直度;e、爬架的爬升与回爬:按照步骤e中的方法,将爬架上升或下降至施工需求高度,并对爬架的垂直度进行校验,防止爬架中心偏移;f、筒模综合爬升与回爬:按照步骤f的方法,先将爬架上升或下降至施工需求高度,然后重复步骤e,将工具型筒模上升或下降至施工需求高度。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本发明体现了真正意义的工具型效果,尤其是竖井筒模,无论井道断面如何变化,本技术都可以通过「边墙变换组合结构」技术顺利实现新的工程断面组合,不同层高的竖井,在基础筒模上采用同断面的筒模按照实际层高需要随时互换对接,避免了用户及模板加工企业因井道断面及层高变换所出现的重复加工的困扰;通过对不同层高的推演,明确
了爬架高度的标配设置,为该技术在各类建筑竖井施工中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格式化平台设计不仅使该技术的平台设计及加工更为简捷、规范,而且相较于可调式平台受力更为安全;提出了毗邻井道平台支腿设置方向由常规的按平行井道短边方向改为按井道进深方向设置,为筒模模盒的安装提供了唯一可行的选择;同时针对毗邻井道筒模的位置特征提出了相应的爬升工艺要求,为当前各类公共建筑/设施普遍存在的多井道电梯井施工工艺作了进一步完善,通过设置定型收放体,使筒模能够调节尺寸,提高工具型竖井筒模装置的适用性,通过设置筒模支承平台、爬架支承平台和平台支承导向定型件,满足建筑层高爬升需求的同时,又在其爬升区段衔接处具有可靠的安全保障空间,提高施工安全性,推广使用能够产生较好效果。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工具型竖井筒模系统装置总装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工具型竖井筒模纵剖面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工具型竖井筒模俯视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筒模定型收放体平面构造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筒模定型收放体内收状态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筒模定型收放体直线轴承平面构造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筒模定型收放体正反扣螺纹收放架平面构造图;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筒模定型收放体直线轴承立面构造图;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筒模定型收放体正反扣螺纹收放架立面构造图;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筒模定型收放体直线轴承与刚性角模固定关系平面图;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图10中a—a剖面;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筒模及筒模支承平台结构框架格式化设计平面;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图12中a—a剖面;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12中b—b剖面;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辅助移动机构立面图;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辅助移动机构平面图;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杠杆支腿支承状态立面图;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杠杆支腿升降状态立面图;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爬架支承平台格式化设计平面图;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图19中a—a剖面;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图19中b—b剖面;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程序电路电触点分布示意图;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筒模单体爬升程序解析示意图;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筒模单体回爬程序解析示意图;图25是本发明实施例工具型竖井筒模综合爬升工艺示意图;图26是本发明实施例工具型竖井筒模综合回爬工艺示意图;图27是本发明实施例三联井筒模平台支腿支承方向示意图;图28是本发明实施例三联井筒模升降工艺示意图。
20.图中,100、井道;200、工具型筒模;210、定型收放体;211、刚性角模;212、定型板;213、正反扣螺纹收放架;220、组合墙体;221、五进制标准板;222、填缝板;230、背楞;240、预留孔模盒;300、筒模支承平台;310、动力箱;311、电动减速机;312、爬架导轮;400、爬架;410、架体;420、找中圆钢;430、架体端头固定架;440、t型螺杆;450、防尘罩;500、爬架支承平台;520、定位孔;530、爬架安装座;600、辅助平台;610、方木骨架;620、护栏;700、特制直线轴承;710、直线轴承滑道梁;720、轴承套;730、连接横梁;740、连接件;800、支承导向定型件;810、杠杆支腿;820、导向轮;830、调平机构;840、滚轮;850、通电磁铁;860、第一电触点;870、第二电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3.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5.如图1-28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可升降的工具型竖井筒模装置,设置于井道100内,包括:设置于井道100内壁的工具型筒模200,设置于工具型筒模200底部的筒模支承平台300,竖向穿设于工具型筒模200中心的爬架400,连接于爬架400底部的爬架支承平台500,以及设置于工具型筒模200顶部的辅助平台600;所述工具型筒模200包括设置于井道100内壁四角的定型收放体210,设置于相邻定型收放体210之间的组合墙体220,以及设置于组合墙体220内侧的背楞230,所述背楞230长度方向的两端连接于定型收放体210,用于将相邻定型收放体210连成一体以得到任一边长断面组合。
26.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装置通过程序电路控制形成一种可以升降的工具型竖井施工器械,实现该装置“工具型”目标,通过背楞230将定型收放体210连为一体,形成一个可根据井道100大小需要调整的竖井筒模。
2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组合墙体220包括五进制标准板221,以及设置于相邻五进制标准板221之间或五进制标准板221和定型收放体210之间的填缝板222,填缝板222的厚度由10mm~20 mm两种厚度板材构成,填缝板222通过螺栓将左右两侧邻板连接固定。
28.如图4-11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型收放体210包括设置于工具型筒模200四角的刚性角模211,设置于刚性角模211两侧的定型板212,以及连接于两个定型板212之间的正反扣螺纹收放架213,所述刚性角模211和定型板212之间通过特制直线轴承700连接,所述正反扣螺纹收放架213用于带动定型收放体210两侧移动板的收张,以形成独立的定型收放单元。
29.如图4-11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特制直线轴承700包括连接于刚性角模211的直线轴承滑道梁710,套设于直线轴承滑道梁710两侧的轴承套720,以及设置于定型板212内侧的连接横梁730,所述滑道梁710和轴承套720之间镶入滚柱,所述滑道梁710的外侧焊接有连接件740,所述连接件740远离滑道梁710的一端与刚性角模211焊接固定。
30.如图1和4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工具型筒模200的两侧设置有预留孔模盒240,预留孔模盒240竖向间隔设按施工层高需要置为多组,预留孔模盒240的设置,为井道墙体混凝土浇筑凝固后形成工具型筒模支承平台300和爬架支承平台500爬升时筒模爬升系统全部负荷的支撑点。
31.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竖向相邻预留孔模盒240之间的距离由相邻平台之间的距离决定,预留孔模盒240为矩形断面,以便杠杆支腿810入槽瞬间自动回复平衡。
32.如图1、13、14、20和21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筒模支承平台300和爬架支承平台500两种平台在新工程中的应用,除了考虑在新工程中平台面临的最大负荷下平台受力杆件合理断面选择外,平台骨架布置实际上就是两种平台在已有模式平面基础上的内收或延展,所述筒模支承平台300和爬架支承平台500的四角分别设置有统一构造的支承导向定型件800,通过杠杆支腿810为平台提供确定的支承点和平台主梁位置,通过导向轮820轮毂紧贴井道墙体阴角的设置,构成支承平台边缘与井道内壁保持恒定的间隙,所述筒模支承平台300和爬架支承平台500的内部骨架布置因平台各自功能的而有不同的设定,所述筒模支承平台300设置有动力箱310,平台在动力箱边缘位置设置对应的受力连接杆件,所述爬架支承平台500框架结构内设有爬架安装座530以实施爬架架体410及爬架端头固定架430与平台的连接固定,上述构造特征为该平台的应用提供了简捷的格式化的设计、加工模式。
33.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爬架导轮312对应爬架400的翼缘,以保证爬架400与工具型筒模200保持准确的空间位置。
34.如图15-18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承导向定型件800包括固定于平台底部的杠杆支腿810,紧贴于井道100阴角的导向轮820,以及设置于杠杆支腿810顶部的调平机构830,所述杠杆支腿810外侧端头设置有滚轮840,所述杠杆支腿810内侧倾斜设置有通电磁铁850,所述滚轮840贴合于井道100墙体内侧,所述通电磁铁850用于在平台升降过程中吸附或释放支腿的活动端,所述导向轮820用于防止平台升降过程中产生水平位移,所述通电磁铁850同一倾斜面设置有第一电触点860,所述杠杆支腿810外侧底面设置有第二电触点870,所述第一电触点860和第二电触点870用于控制支承导向定型件800升降过程中电源的连、断。
35.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导向轮820与井道100阴角平面呈45
°
设置,导向轮820的轮毂与平台骨架采用悬臂结构连接,导向轮820与井道100墙体阴角始终处于严紧的贴合状态,
而使平台边缘与墙体周边都有设定的间隙,这就使导向轮820与平台自然产生一种弹性接触的空间关系,从而使平台在能升降过程中与井道100墙体保持恒定的距离,避免平台升降期间产生水平位移。
36.如图1和20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爬架400包括架体410,设置于架体410底部中心的找中圆钢420,设置于架体410底部两侧的端头固定架430,以及设置于架体410两侧的t型螺杆440,所述找中圆钢420插入至定位孔520内,所述端头固定架430通过角码将架体410底部与爬架支承平台500框架内的爬架安装座530连接固定,所述找中圆钢420用于控制爬架架体410装入爬架支承平台500时快速找中,所述架体410在穿越筒模支承平台300及动力箱310时,动力箱310上下翼缘处设置有爬架导轮312,以利筒模支承平台300顺利爬升,所述动力箱310在平台的竖向位置,依据施工层高的不同,或上置筒模支承平台300结构上翼缘,或下悬于筒模支承平台300结构下翼缘, 所述架体410和t型螺杆440的四周沿全高设置有防尘罩450,所述防尘罩450随爬架400的高度变化可以折叠或展开,用于防止施工尘渣沾染爬架400传动机构。
37.在此需要说明的是,t型螺杆440与电动减速机311螺母咬合,导向轮820作为筒模支承平台300爬升过程的一个导向控制,爬架导轮312可作为筒模支承平台300爬升过程的又一个导向控制。
38.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平台600包括方木骨架610,设置于方木上下两侧的龙骨,铺设于方木骨架610之间的面板,以及设置于面板顶部四周的护栏620,所述龙骨材质为角铝通过螺钉与方木骨架610连接,所述面板材质为高分子pvc中空板,所述面板相对于爬架400的位置镂空,所述面板的顶部设置有滚轮840支承机构,以便于筒模收张。
39.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面板采用高分子pvc多孔轻质板铺设,实现最大程度轻型化,骨架及连接件740能重复利用。
4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可升降的工具型竖井筒模装置的应用,应用具体如下:a、筒模高度和爬架400高度选择:以标准层高度的工具型筒模200为基础,根据施工层高的需要,用不同高度的备用筒模替换、对接,待进入标准层施工,卸除备用筒模,并根据最大层高施工需要,选择对应的爬架400高度;b、支撑平台安装:为了便于平台能顺利进入最下层预留孔,支承平台吊入前,应先将杠杆支腿810内收,使杠杆支腿810与通电磁铁850吸合,待杠杆支腿810进入指定留孔前,切断通电磁铁850的电源,通电磁铁850释放吸合,随着支承平台下降,杠杆支腿810自动入槽;c、爬架400安装:先将架体410插入工具型筒模200下口的筒模支承平台300上(下)的动力箱310的上下翼缘处左右两侧设置的爬架导轮312的空腔中,直至架体410底部的找中圆钢420插入至定位孔520内,然后安装连接支架和架体410两侧的t型螺杆440,t型螺杆440从减速机螺母中心穿越后与爬架400下部横梁连接固定;d、筒模爬升与回爬:当竖井完成混凝土浇筑并达到拆模强度后,对工具型筒模200实施拆模,然后分别用扳手转动工具型筒模200四角定型收放体210的螺杆,使工具型筒模200与混凝土墙体分离,直至固定在工具型筒模200四周的预留孔模盒240底座全部脱离混
凝土墙体的外表面为止,启动工具型筒模200爬升或回爬,整体上升将杠杆支腿810挤出墙体,杠杆支腿810端头的滚轮840与墙体外表面接触,并沿墙体滑行;当滑行至施工需求高度时,杆支腿移动至预留孔内,杠杆支腿810恢复平衡,并由于第一电触点860弹出,电路切断,爬升或回爬停止,随后通过调平螺栓调节平台的平整度,检验工具型筒模200的垂直度;e、爬架400的爬升与回爬:按照步骤e中的方法,将爬架400上升或下降至施工需求高度,并对爬架400的垂直度进行校验,防止爬架400中心偏移;f、筒模综合爬升与回爬:按照步骤f的方法,先将爬架400上升或下降至施工需求高度,然后重复步骤e,将工具型筒模200上升或下降至施工需求高度。
41.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爬架400高度选择时,本发明在归纳了国家《建筑层高规范》所罗列的各类不同功能建筑标准层层高的基础上设定了3.3m和4.5m为基础的两种爬架400高度,通过不同高度爬架400演示,以3.3m为基础的爬架400,能够满足3.3m至3.9m层高施工, 如层高需要通过设置3层留孔,可以满足5.4m层高施工;如标准层高为2.8m时,可将基础筒模选择3m,同样的爬架400也可实现上述层高施工需要;通过对4.5m基础筒模设置的爬架400不同高度演示,可以实现4.0m至6.1m层高施工,如由必要通过设置3层放置腔110,可以8.1m层高施工。
42.如图27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图27井道内工具型竖井筒模装置的构造均与图1井道内工具型竖井筒模装置的构造相同,对毗邻井道平台支腿的布置与常规单井道100支腿平面完全不同,常规单井道100支腿平面支腿支承在井道100长边,但对于多井道100而言,如果仍然将支腿沿长边正交布置,设在筒模两侧的预留模盒将无法安装,所以此时的平台支腿即筒模的预留孔模盒240只能沿短边正交设置。
43.如图28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图28井道内工具型竖井筒模装置的构造均与图1井道内工具型竖井筒模装置的构造相同,毗邻井道施工时,首先两侧工具型筒模200及爬架400相继爬升,并完成筒模表面清理及涂刷隔离剂;然后两侧工具型筒模200及爬架400相继回爬至原位,中间工具型筒模20相继爬升,并完成筒模表面清理及涂刷隔离剂;最后在3个井道100全部完成墙体钢筋绑扎后,将两侧工具型筒模200及爬架400重新升起,并安装预留孔模盒240,最后通过支腿调平机构830对平台调平校正后,即可进行井道100外墙合模。
44.参考图1、22中的结构和图23中的分步图,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筒模单体爬升程序解析:如图23
‑①
竖井完成混凝土浇筑并达到拆模强度后,对工具型筒模200实施拆模,包括拆除对拉螺栓等一切影响工具型筒模200内收的所有固定件,然后分别用扳手转动工具型筒模200四角的正反扣螺纹收放架213螺杆,使工具型筒模200与混凝土墙体分离,直至固定在筒模四周的预留孔模盒240底座全部脱离混凝土墙体外表面为止;如图23
‑②
,启动筒模爬升,杠杆支腿810被挤出墙面,杠杆支腿810端头滚轮840与墙体接触,并沿墙体滑行;如图23
‑③
,当杠杆支腿810进入上层放置腔110后,杠杆支腿810恢复平衡,并由于第一电触点860弹出,电路切断,爬升停止(此时筒模支撑平台仍然悬挂在爬架400两侧的t型螺杆440上,杠杆支腿810与放置腔110尚有一些距离);如图23
‑④
,在程序电路控制下,电机反转,杠杆支腿810下行,直至4个支腿下口的第二电触点870全部接触上层放置腔110底面后,电路切断,爬升程序基本结束,随后通过支腿调平机构830调节筒模支承平台300的平整度检验工具型筒模200垂直度,合格后爬升程序正式结束。
45.参考图1、22中的结构和图24的分步图,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筒模单体回爬程序解析:如图24
‑①
,拟回爬的工具型筒模200现状位置;如图24
‑②
,启动工具型筒模200回爬程序(由于杠杆支腿810处于支承状态时,杠杆支腿810是无法直接下降的,只能将筒模支承平台300先上升,使杠杆支腿810挤出墙面后再进行回爬),筒模支承平台300上升,杠杆支腿810挤出墙面,同时杠杆支腿810被通电磁铁850吸附,并由于第一电触点860断路开关被压合,爬升随即终止;如图24
‑③
、图24
‑④
,在程序电路控制下,随后电机进入反转,筒模支承平台300下降,通电磁铁850在时间继电器控制下,支腿在越过原有的放置腔110位置后,通电磁铁850电源切断,通电磁铁850随之消失对杠杆支腿810的吸附力,当支腿进入下层放置腔110位置后,支腿自动恢复平衡;筒模支承平台300连续下降,直至4个支腿下口的第二电触点870全部接触下层放置腔110底面后,电路切断,爬升程序结束。
46.综上,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升降的工具型竖井筒模装置及应用,包括:工具型筒模,动力箱,筒模支承平台,穿越筒模中心的爬架,爬架支承平台,辅助平台等部件,通过程序电路控制形成一种根据施工工艺需要实现可升可降的新型施工器械,筒模断面能根据施工竖井边长需要在现场完成组装,而不必加工异形件,实现工具型目的;在权衡国内各类不同建筑层高的基础上,明确了可满足不同层高施工需要的定值的爬架的高度;针对毗邻井道施工工艺需要,赋予系统具有全程升降功能;支承平台骨架结构采用格式化设置与功能定型件组装成型,简化了加工程序;本系统所有部件可以分解后现场组装,摆脱了以往一井一模大件运输的难题。
47.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