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角密封件挂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04304发布日期:2022-07-19 22:41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转角密封件挂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电话亭领域,尤其是涉及转角密封件挂接装置。


背景技术:

2.现在室内建筑空间越来越倾向于开放式设计,以获取更大更开放的活动区域。
3.目前,许多办公室都采用开放式大空间设计,对于人员密集的办公环境来说,开放式空间不利于远程会议、商务沟通等需要通话进行洽谈的办公需求,既会影响通关质量,也会影响周边同事的办公效率。
4.为了满足在开放式办公环境中较为安静的通话需求,室内电话亭应运而生。但是,改进前的室内电话亭由若干个围设成密闭空间的侧板、顶板和底板组成。其中一个侧板上设置门板。
5.上述室内电话亭相邻侧板两侧相互挨靠,并通过螺栓相互固定,两个侧板之间空隙直接与外部环境相互连通,造成隔音效果不佳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转角密封件挂接装置,其优点是提高了室内电话亭侧板之间接缝处的隔音效果。
7.本技术提供的转角密封件挂接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8.转角密封件挂接装置,应用于室内电话亭,室内电话亭包括围设成环形空间的侧板,侧板至少设置有三个,转角密封件挂接装置设置于相邻侧板之间,转角密封件挂接装置包括柱体,柱体为中空构造,柱体内设置有隔音棉,柱体包括呈夹角设置的两个固定壁,其中一侧板边侧与柱体一固定壁相互贴合并密封固定;相邻侧板边侧与柱体另一固定壁相互贴合并密封固定。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柱体设置在相邻两个侧板之间,并对相邻两个侧板进行相互固定,从而增加了室内电话亭整体的支撑强度,由于柱体位于两个侧板的接缝处,并且柱体内设置有隔音棉,从而减低了声音传播的强度,对室内电话亭内部起到了良好的降噪的效果,而且隔音棉设置在柱体内,合理的利用了相邻柱体连接处的空间,并不会占用额外的空间。
10.优选的,所述相邻两个侧板固定边沿的一棱边都与柱体两个固定壁的接缝处相互贴合。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工作人员通过柱体两个固定壁的接缝对两个侧板的连接进行找齐,从而减少对接误差,提高了工作人员整体对电话亭的固定效率;而且两个侧板与柱体公用以一个相同的接缝为参照,使得固定过程中,相邻侧板与柱体之间相互顶紧,从而减少了接缝处的缝隙,提高了隔声的效果。
12.优选的,所述柱体一侧设置有开口。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柱体开口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对隔音棉进行装填,提高
了操作效率。
14.优选的,所述柱体开口一侧设置在远离两个固定壁接缝的一侧。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柱体开口位于相邻两个侧板接缝处给工作人员提供了较大的操作空间,而且能够也便于工作人员将隔音棉充分的铺展开,使隔音棉发挥较好的隔音效果。
16.优选的,所述柱体开口处可拆卸连接有一扣盖。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扣盖的设置不仅能够对柱体的开口起到了遮盖的作用,使得隔音棉固定的更加稳定;而且还增加了一层声音传播的介质,减弱了噪声传播的强度;扣盖的设置对相邻两个侧板起到了衔接作用,使得室内电话亭看起来更加美观。
18.优选的,所述扣盖朝向柱体的一侧凸设有若干个凸柱,所述支柱上与凸柱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卡设凸柱的固定孔。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凸柱与固定孔的相互插合,便捷的实现了柱体与扣盖的相互安装,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安拆效率。
20.优选的,所述凸柱包括与扣盖固定连接的延长柱以及固定在延长柱端部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宽度宽裕延长柱的宽度;所述固定孔为容纳限位柱穿入的入口以及与入口连通用于卡设限位柱的限位口。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在对扣盖进行安装时,首先将限位柱对准固定孔的入口并将限位柱插入进入口内,然后使扣盖自然下落,使得限位柱滑入到固定孔的限位口内,由于限位柱的宽度大于延长柱的宽度使得限位柱卡设在限位口的边沿处,实现了扣盖与柱体的相互固定,而凸柱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后续的维护。
22.优选的,所述扣盖上贴设有用于密封扣盖与相邻侧板之间缝隙的密封带。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扣盖扣合在柱体上时,扣盖的两侧边沿通过密封带压靠在柱体的边沿处,从而减少了两个侧板与柱体的连接缝隙,提高了隔声效率。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5.1.提高了电话亭的降噪效果,柱体设置在相邻两个侧板之间,并对相邻两个侧板进行相互固定,从而增加了室内电话亭整体的支撑强度,由于柱体位于两个侧板的接缝处,并且柱体内设置有隔音棉,从而减低了声音传播的强度,对室内电话亭内部起到了良好的降噪的效果;
26.2.安拆便捷,通过凸柱与固定孔的相互插合,便捷的实现了柱体与扣盖的相互安装,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安拆效率。
附图说明
27.图1是室内电话亭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转角密封件挂接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29.图3是体现柱体与侧板之间连接关系示意图;
30.图4是体现立柱开口位置示意图;
31.图5是体现凸柱结构示意图;
32.图6是体现固定孔结构示意图;
33.图7是体现室内电话亭爆炸示意图。
34.附图标记说明:1、侧板;21、柱体;211、固定壁;212、固定孔;2121、入口;2122、限位口;22、扣盖;221、密封带;23、隔音棉;3、顶板;4、底座;5、门板;6、凸柱;61、延长柱;62、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6.转角密封件挂接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若干个侧板1,本实施例中侧板1设置为四个;相邻侧板1之间通过转角密封件挂接装置相互固定,使得四个侧板1组合成一个矩形的环形区域,四个侧板1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一顶板3和底座4。其中一侧板1上设置有一开口并在开口处铰接有一门板5。
37.如图2所示,转角密封件挂接装置包括一柱体21,柱体21内部为中空结构,并且柱体21的一侧为开口,柱体21的开口处可拆卸连接有一扣盖22,并且柱体21内装填有隔音棉23。
38.如图3所示,柱体21包括两个相互垂直的固定壁211分别用来与相邻侧板1进行固定。当柱体21与两个侧板1相互固定时,两个侧板1朝向柱体21对应固定壁211一侧贴合在柱体21的固定壁211上并通过螺栓由柱体21的内部将柱体21与对应一侧的侧板1相互固定,螺栓固定后并在柱体21与侧板1的接缝处涂抹树脂胶,从而对柱体21与侧板1之间空隙进行填补,从而减少了噪声传播的强度。
39.为了减少侧板1与柱体21之间的缝隙,相邻两个侧板1边沿都固定在柱体21两个固定壁211的接缝处,并且通过螺栓的旋拧,使得侧板1与侧板1之间、侧板1与柱体21之间都相互挨靠,大大减少了侧板1与柱体21之间的缝隙产生,从而阻碍了噪声的传播路径。由于柱体21连接于相邻侧板1的接缝处,不仅增加了侧板1与侧板1连接的强度,进而提高了室内电话亭支设的稳定性。
40.如图4所示,柱体21的开口开设在远离两个固定壁211的一侧,并沿柱体21的长度布设,从而给工作人员提供了宽阔的操作空间,便于工作人员对隔音棉23进行装填,大大提高了装填效率。而且柱体21内部给隔音棉23提供了固定空间,从而大大提高了相邻侧板1之间对噪声的阻碍效率。
41.如图5和图6所示,扣盖22朝向柱体21的一侧凸设有若干个凸柱6,凸柱6包括与扣盖22固定连接的延长柱61,延长柱61呈圆柱状;延长柱61背离扣盖22的一侧同轴固接有一同为圆柱状的限位柱62,限位柱62的直径大于延长柱61的直径。而柱体21朝向扣盖22的一侧与凸柱6对应的位置各开设有一用于卡设限位柱62的固定孔212,固定孔212包括容纳限位柱62穿入的入口2121,以及位于入口2121下方与入口2121相互连通的限位口2122,限位口2122的宽度与延长柱61的直径等宽。
42.当扣盖22与柱体21相互连接时,首先将限位柱62从对应入口2121的位置穿入进入口2121内,然后扣盖22在重力作用下向下位移,使得延长柱61滑入进限位口2122内,而限位柱62卡设在限位口2122的边沿处,实现了扣盖22与柱体21的相互连接。若要对扣盖22进行拆卸时,只需将扣盖22向上抬升,使得延长柱61滑入进固定孔212的入口2121内,然后将扣盖22拔出即可。
43.回看图3,当扣盖22与柱体21相互扣合时,扣盖22不仅将柱体21的开口进行封堵,
使得隔音棉23固定更加牢固,而且扣盖22的外轮廓为弧面对相连两个侧板1起到了衔接的作用,减少了人员走动与室内电话亭之间的刮蹭。而且扣盖22两侧边沿还贴设有橡胶材质的密封带221,使得扣盖22与柱体21固定后,密封带221通过柔性形变填补了扣盖22与侧板1之间的空隙,大大减少了噪声传播的强度。
44.如图7所示,当四个侧板1固定后,工作人员可将侧板1放置在底座4上,并在柱体21内底面通过螺栓与底座4相互固定。最后再将顶板3扣合在四个侧板1的顶部,实现了室内电话亭的组装。
45.本技术实施例转角密封件挂接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工作人员首先将每个柱体21与相邻两个侧板1通过螺栓相互固定,然后将侧板1安放在底座4上,并在底座4的底面上通过螺栓将柱体21与底座4相互固定。然后工作人员可将隔音棉23填充在柱体21内,接着将扣盖22扣合在柱体21的开口处,最后将顶板3盖设在侧板1上。
4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