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承式钢筋马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46767发布日期:2022-09-27 20:28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承式钢筋马凳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承式钢筋马凳。


背景技术:

2.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在已经绑扎好钢筋网的楼板、雨棚板上走动或堆放荷载,而施工人员的走动或堆放荷载往往会造成楼板、雨棚等水平构件的上层钢筋网弯曲、下沉。这将直接影响上述构件内钢筋网的设计位置,从而影响楼板、雨棚等水平构件的承载力。施工现场通常设置马凳将楼板、雨棚的上层钢筋顶起固定,防止下沉。但由于马凳在结构设计中并非受力构件,只起防止上层钢筋网下沉的作用,对此为增强楼板、雨棚等水平构件的承载力可在结构设计中设置自承式钢筋马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承式钢筋马凳,用以解决楼板、雨棚等水平构件的上层钢筋网弯曲、下沉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自承式钢筋马凳,包括两根水平设置的v型钢筋,两根所述v型钢筋水平平行设置,且两根所述v型钢筋的结构位置均一一对应,两根所述v型钢筋之间连接有若干根竖向设置的支撑钢筋。
5.其工作原理和过程如下:
6.首先先将两根v型钢筋与支撑钢筋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之后将上下两个v型钢筋分别与楼板上下部钢筋焊接在一起,组成结构整体共同承担上部荷载作用,增强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可一定程度上起到减少楼板、雨棚等水平构件板面砼浇捣后开裂的作用;支撑钢筋保证了其具有良好的支撑力和承载力,v型钢筋能够更好的分散应力集中,减少局部承受的载荷,并且能够在节约材料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实现最大面积的支撑作用。
7.进一步的,所述v型钢筋的夹角为60
°‑
130
°

8.角度范围的限定,有利于保证其最佳的应力承载范围和应力承载面积。
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钢筋等间隔设置在两根v型钢筋之间。
10.等间隔设置的支撑钢筋保证了其承载力均衡。
1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钢筋的长度为10cm-20cm,所述支撑钢筋的直径为10mm-15mm。
12.支撑钢筋长度和直径的设置,保证了其承载强度,有效保证楼板的稳定性。
13.进一步的,所述v型钢筋的直径为10mm-15mm。
14.v型钢筋直径的限定,有效保证其承载强度,不会因为具备受力而变形。
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6.本实用新型先将两根v型钢筋与支撑钢筋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之后将上下两个v型钢筋分别与楼板上下部钢筋焊接在一起,组成结构整体共同承担上部荷载作用,增强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可一定程度上起到减少楼板、雨棚等水平构件板面砼浇捣后开裂的作用;支撑钢筋保证了其具有良好的支撑力和承载力,v型钢筋能够更好的分散应力集中,减少局
部承受的载荷,并且能够在节约材料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实现最大面积的支撑作用。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19.图中:1、v型钢筋;2、支撑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20.实施例1:
21.如图1-图2所示,一种自承式钢筋马凳,包括两根水平设置的v型钢筋1,两根v型钢筋1水平平行设置,且两根v型钢筋1的结构位置均一一对应,两根v型钢筋1之间连接有若干根竖向设置的支撑钢筋2。支撑钢筋2的数量为总共为五个。
22.其工作原理和过程如下:
23.首先先将两根v型钢筋1与支撑钢筋2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之后将上下两个v型钢筋1分别与楼板上下部钢筋焊接在一起,组成结构整体共同承担上部荷载作用,增强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可一定程度上起到减少楼板、雨棚等水平构件板面砼浇捣后开裂的作用;支撑钢筋2保证了其具有良好的支撑力和承载力,v型钢筋1能够更好的分散应力集中,减少局部承受的载荷,并且能够在节约材料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实现最大面积的支撑作用。
24.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v型钢筋1的夹角为60
°‑
130
°

25.角度范围的限定,有利于保证其最佳的应力承载范围和应力承载面积。
26.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钢筋2等间隔设置在两根v型钢筋1之间。
27.等间隔设置的支撑钢筋2保证了其承载力均衡。
28.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钢筋2的长度为10cm-20cm,支撑钢筋2的直径为10mm-15mm。
29.支撑钢筋2长度和直径的设置,保证了其承载强度,有效保证楼板的稳定性。
30.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v型钢筋1的直径为10mm-15mm。
31.v型钢筋1直径的限定,有效保证其承载强度,不会因为具备受力而变形。
3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自承式钢筋马凳,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水平设置的v型钢筋,两根所述v型钢筋水平平行设置,且两根所述v型钢筋的结构位置均一一对应,两根所述v型钢筋之间连接有若干根竖向设置的支撑钢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承式钢筋马凳,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钢筋的夹角为60
°‑
130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承式钢筋马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钢筋等间隔设置在两根v型钢筋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承式钢筋马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钢筋的长度为10cm-20cm,所述支撑钢筋的直径为10mm-15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承式钢筋马凳,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钢筋的直径为10mm-15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器械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楼板、雨棚等水平构件的上层钢筋网弯曲、下沉的技术问题,基于此,提供了一种自承式钢筋马凳,包括两根水平设置的V型钢筋,两根所述V型钢筋水平平行设置,且两根所述V型钢筋的结构位置均一一对应,两根所述V型钢筋之间连接有若干根竖向设置的支撑钢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承式钢筋马凳具有保护功能,承载能力强,防止楼板上层钢筋弯曲下沉的优点。防止楼板上层钢筋弯曲下沉的优点。防止楼板上层钢筋弯曲下沉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庞维 张世旭 程祥 张磊 洪伟 魏含逸 衡伟军 耿立昌 周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新疆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16
技术公布日:2022/9/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