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幕墙的底部横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64803发布日期:2022-06-29 04:32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幕墙的底部横梁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底部横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幕墙的底部横梁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玻璃幕墙的运用和发展,在玻璃幕墙的安装过程中普遍存在难题,由于玻璃主体的位置调整尤为重要,但调整过程十分复杂,且耗时耗力,考虑到工期等因素,因而需要一种能够在玻璃幕墙安装时便于调整玻璃主体位置的结构或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便于调节玻璃主体位置的,且操作简单的底部横梁系统,具体为一种玻璃幕墙的底部横梁系统。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玻璃幕墙的底部横梁系统,包括玻璃主体、底部横梁、垫块和径向调节组件;玻璃主体包括凸起部,垫块布置于底部横梁上;径向调节组件的调节方向与底部横梁的径向延伸方向一致,径向调节组件安装于垫块两侧,且径向调节组件与垫块两侧相抵,底面与底部横梁连接,凸起部与垫块连接,径向调节组件用于调节玻璃主体的径向位置。
5.优选的,径向调节组件包括固定轴和调节件,固定轴底面与底部横梁顶面连接,调节件一端与固定轴相抵,另一端穿过固定轴与垫块侧面相抵。
6.优选的,该系统还包括轴向调节组件,轴向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轴向调节件和第二轴向调节件,第一轴向调节件上端安装有调节装置,第二轴向调节件上端安装有调节装置,轴向调节组件的调节方向与底部横梁的轴向延伸方向一致。
7.优选的,第一轴向调节件上端通过调节装置与玻璃主体一侧相抵,第二轴向调节件一端通过调节装置与玻璃主体的对侧相抵,且底部与底部横梁连接;第一轴向调节件和第二轴向调节件用于调节玻璃主体的轴向位置。
8.优选的,轴向调节组件还包括侧板,侧板安装于第一轴向调节件远离玻璃主体一侧;侧板安装于第二轴向调节件远离玻璃主体一侧。
9.优选的,垫块顶面为弧形面,凸起部与垫块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
10.优选的,凸起部的凸起面为弧形面。
11.有益效果:通过径向调节组件和轴向调节组件,便于调整玻璃幕墙中玻璃主体的径向、轴向位置,且操作简单,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
获得其他的附图。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中一种玻璃幕墙的底部横梁系统的主视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中一种玻璃幕墙的底部横梁系统的剖视图。
15.附图标记说明:
16.1-玻璃主体;11-凸起部;
17.2-底部横梁;
18.3-垫块;
19.4-径向调节组件;
20.41-固定轴;42-调节件;
21.5-轴向调节组件;
22.51-第一轴向调节件;52-第二轴向调节件;53-调节装置;54-侧板;
23.6-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玻璃幕墙的底部横梁系统,该系统包括玻璃主体1、底部横梁2、垫块3、径向调节组件4和轴向调节组件5;
26.玻璃主体1包括凸起部11,凸起部11与玻璃主体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且凸起部11与玻璃主体1的连接处设置有弧形包边,用于增大接触面积,凸起部11的凸起面为弧形面;
27.底部横梁2上端布置有垫块3和径向调节组件4,垫块3顶面为弧形面,凸起部11通过连接轴6与垫块3连接,连接轴6是可转动的,连接轴6用于稳定凸起部11与垫块3之间的连接;径向调节组件4的调节方向与底部横梁2的径向延伸方向一致,径向调节组件4成对布置,一对径向调节组件4分别安装于垫块3两侧,且径向调节组件4与垫块3两侧侧面相抵,底面与底部横梁2上端连接,每个径向调节组件4均包括固定轴41和调节件42,固定轴41底面与底部横梁2上端端面连接,调节件42一端与固定轴41相抵,另一端穿过固定轴41与垫块3的侧面相抵;调节件42在本实施例中为螺栓,在向左调节玻璃主体1位置时,位于垫块3左侧的螺栓向左拧动,同时位于垫块3右侧的螺栓向右拧动;在向右调节玻璃主体1位置时,位于垫块3左侧的螺栓向右拧动,同时位于垫块3右侧的螺栓想左拧动;径向调节组件4通过调节垫块3的径向位置,再通过连接轴6,进而调节玻璃主体1的径向位置;
28.轴向调节组件5的调节方向与底部横梁2的轴向延伸方向一致,轴向调节组件5包括第一轴向调节件51和第二轴向调节件52,第一轴向调节件51和第二轴向调节件52上端均安装有调节装置53,在本实例中调节装置53为螺栓,第一轴向调节件51上端通过螺栓与玻璃主体1一侧相抵,第二轴向调节件52一端通过螺栓与玻璃主体1的对侧相抵,且底部与底部横梁2连接;轴向调节组件5用于调节玻璃主体1的轴向位置;在向室外调节玻璃主体1位置时,向左拧动第一轴向调节件51上的螺栓,同时向右拧动第二轴向调节件52上的螺栓;在向室内调节玻璃主体1位置时,向右拧动第一轴向调节件51上的螺栓,同时向左拧动第二轴
向调节件52上的螺栓;通过第一轴向调节件51和第二轴向调节件52上螺栓的转动配合,实现对于玻璃主体1的轴向位置的调节;螺栓实现调节功能,可根据实际情况或环境更换为其他的可调节装置;
29.轴向调节组件5还包括侧板54,侧板54安装于第一轴向调节51件远离玻璃主体1一侧;侧板54安装于第二轴向调节件52远离玻璃主体1一侧。
30.本实施例提供的这种玻璃幕墙的底部横梁系统具有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径向调节组件4和轴向调节组件5,便于调节玻璃幕墙中玻璃主体1的径向、轴向位置,且操作简单,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31.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玻璃幕墙的底部横梁系统,包括玻璃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主体(1)包括凸起部(11),该系统还包括底部横梁(2)、垫块(3)和径向调节组件(4);所述垫块(3)布置于所述底部横梁(2)上;所述径向调节组件(4)的调节方向与所述底部横梁(2)的径向延伸方向一致,径向调节组件(4)安装于所述垫块(3)两侧,且径向调节组件(4)与垫块(3)两侧相抵,底面与所述底部横梁(2)连接,所述凸起部(11)与所述垫块(3)连接,所述径向调节组件(4)用于调节所述玻璃主体(1)的径向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幕墙的底部横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调节组件(4)包括固定轴(41)和调节件(42),所述固定轴(41)底面与所述底部横梁(2)顶面连接,所述调节件(42)一端与固定轴(41)相抵,另一端穿过所述固定轴(41)与所述垫块(3)侧面相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玻璃幕墙的底部横梁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轴向调节组件(5),轴向调节组件(5)包括第一轴向调节件(51)和第二轴向调节件(52),所述第一轴向调节件(51)上端安装有调节装置(53),所述第二轴向调节件(52)上端安装有调节装置(53),所述轴向调节组件(5)的调节方向与所述底部横梁(2)的轴向延伸方向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玻璃幕墙的底部横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向调节件(51)上端通过调节装置(53)与所述玻璃主体(1)一侧相抵,所述第二轴向调节件(52)一端通过调节装置(53)与所述玻璃主体(1)的对侧相抵,且底部与所述底部横梁(2)连接;所述第一轴向调节件(51)和第二轴向调节件(52)用于调节所述玻璃主体(1)的轴向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玻璃幕墙的底部横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调节组件(5)还包括侧板(54),所述侧板安装于所述第一轴向调节件(51)远离所述玻璃主体(1)一侧;所述侧板安装于所述第二轴向调节件(52)远离所述玻璃主体(1)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幕墙的底部横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3)顶面为弧形面,所述凸起部(11)与所述垫块(3)之间通过连接轴(6)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玻璃幕墙的底部横梁系统,其特征在于,凸起部(11)的凸起面为弧形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底部横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幕墙的底部横梁系统,该系统包括玻璃主体、底部横梁、垫块和径向调节组件,玻璃主体包括凸起部;垫块布置于底部横梁上;径向调节组件的调节方向与底部横梁的径向延伸方向一致,径向调节组件安装于垫块两侧,且径向调节组件与垫块两侧相抵,底面与底部横梁连接,凸起部与垫块连接,径向调节组件用于调节玻璃主体的径向位置;通过径向调节组件和轴向调节组件,便于调整玻璃幕墙中玻璃主体的径向、轴向位置,且操作简单,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时间。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钱龙 黄国建 李勇 李娇 宫建宏 周会文 卢柘辉 马建雄 林欢 马家琪 陈宏达 蔡炜凌 刘欣华 胡晓晨 李岩 杨英 信红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18
技术公布日:2022/6/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