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出屋面烟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69686发布日期:2022-06-21 17:05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出屋面烟道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出屋面烟道。


背景技术:

2.在社会的发展中,很多人都选在乡村或者山区修建房屋,在房屋的建设中厨房烟囱是不可或缺的,烟囱的结构主要分为烟道和排烟口两部分,烟道的底端自然连通锅台的排烟位置,而排烟口一般设在屋外部分,从而将生火做饭产生的烟气直接排在厨房外部。
3.随着发展的快节奏,人们对建筑建设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前在对厨房建设烟囱是一般采用逐层加盖的方式,一步一步地对烟囱进行建设,这种方式效率太过低下,从而一般采用提前测量厨房烟道预制槽,然后直接浇筑一体成型式的烟道,然后在运输到厨房内进行直接安装,但是这种直接预制的烟道结构死板固定,并不好进行运输,安装时要整体挪动安装,影响效率,并且后期无法拆卸,不能再次回收利用,浪费了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装配式出屋面烟道,结构合理,采用装配方式组合,方便安装和拆卸。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装配式出屋面烟道,包括出屋顶部、第一装配管、第二装配管,所述出屋顶部设置在第一装配管顶部,主要安置在屋顶外部,用于烟气排放,所述第二装配管设置在第一装配管底端,所述第一装配管由两组相对上主板与两组相对的上侧板组成,上主板两侧分别与两组上侧板的侧边装配拼接,且上主板与上侧板横截面一致的结构方式,两组上主板与上侧板依次拼接互补组合为方形管状,达到组成出烟管道的目的,采用组合拼装的方式进行装配方便拆卸,所述第二装配管由下主板和下侧板组成,所述下主板与下侧板的结构与上主板和上侧板结构一致,并且第二装配管的装配方式与第一装配管相同,所述下主板与下侧板顶端均固定设有插接扣块,通过插接扣块插接在上主板和下侧板底端适配的插接槽内,可在上主板与上侧板底端提前进行设置插接槽,插接槽的位置和结构与插接扣块适配,在此不再赘述,通过第一装配管和第二装配的结构和装配方式,可以轻松的进行组合和拆卸,极大地方便了烟道的运输、安装和拆卸,增加安装和拆卸效率,节省了材料成本。
7.进一步地,所述出屋顶部包括排风扇、支撑盘、支撑螺杆、顶套板,所述顶套板套接在第一装配管顶端并且位置位于屋顶外部,通过顶套板对第一装配管的套接,也起到了对上主板与上侧板装配后的束缚作用,避免二者出现分开的情况导致烟气外泄,顶套板内部设置有出烟筒口,所述出烟筒口连通第一装配管出口,方便烟气的排出,所述顶套板顶部设置排风扇,通过排风扇在自然风里的作用下对出烟筒口的位置产生吸力,可以方便地对烟道内的烟气抽出,增加排烟效率,所述排风扇底部设置有支撑盘,支撑盘主要用于对排风扇的支撑,所述支撑盘周侧设有若干支撑螺杆,所述支撑螺杆底端均固定在顶套板顶侧,通过支撑螺杆起到对支撑板支撑的目的。
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螺杆均套接有两个紧固螺母并且分别设在支撑板顶侧和底侧位置,通过两个紧固螺母配合支撑螺杆进行螺纹旋紧,达到对支撑盘位置固定的目的,起到稳定支撑排风扇的作用。
9.进一步地,所述顶套板两侧均固定下凸耳,所述下凸耳分别通过固定螺丝固定在两组上主板顶部外侧,通过下凸耳和固定螺丝配合起到对出屋顶部固定的目的,也可以松开固定螺丝达到拆卸出屋顶部的目的,进一步地方便出屋顶部与第一装配管之间的装配。
10.进一步地,所述上主板、上侧板、下主板、下侧板外侧均设有填充凸起,填充凸起可以使用软质的金属材料进行制作,在烟道安装在预制的烟道槽孔内时,填充凸起能够方便地对烟道槽孔与烟道之间的缝隙进行填充,可以有效地防止外部水汽通过缝隙回流到室内。
11.进一步地,所述上主板两侧边均设有若干装配凸柱,所述上侧板内侧两边均设有与装配凸柱位置适配的装配接槽,在进行装配时将装配凸起插接进装配接槽内,实现装配,方便快捷。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装配管底部外侧固定套接有套箍,所述套箍首尾通过连接螺丝进行固定,通过套箍起到对第二装配管结构束缚的作用,避免下主板与下侧板出现分开导致烟气外泄的情况,增加烟道整体的稳定性。
13.进一步地,所述上主板与下主板内侧均自上而下设有若干防回流板,所述防回流板设为斜向上的结构,可以有效地抑制在外部风压作用下导致烟气回流的情况。
1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益效果表现在:
15.1)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装配管和第二装配管组合的方式形成烟道,并且第一装配管分为上主板和上侧板拼装组合的方式形成方管,同样第二装配管分为下主板和下侧板拼装的方式组合,并且在下主板与下侧板顶端均设有插接扣块,通过插接扣块对上主板和上侧板以插接的方式进行组合装配,采用这种方式可以轻松的进行组合和拆卸,极大地方便了烟道的运输、安装和拆卸,增加安装和拆卸效率,节省了材料成本;
16.2)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设在安装完成后延伸至屋外部分的出屋顶部,出屋顶部包括的排风扇可以在自然风的作用下对烟道内产生吸力,可以有效地增加排烟的效率;
附图说明
17.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出屋面烟道结构示意图;
18.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出屋面烟道中出屋顶部结构示意图;
19.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出屋面烟道中第一装配管结构示意图;
20.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出屋面烟道中第二装配管结构示意图;
21.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出屋面烟道中上主板结构示意图;
22.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出屋面烟道中上侧板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出屋顶部;11、排风扇;12、支撑盘;13、支撑螺杆;14、紧固螺母;15、顶套板;16、出烟筒口;17、下凸耳;18、固定螺丝;2、第一装配管;21、上主板;211、装配凸柱;212、防回流板;22、上侧板;221、装配接槽;3、第二装配管;31、下主板;32、下侧板;4、填充凸起;5、插接扣块;6、套箍;61、连接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方便本技术领域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具体说明。
25.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装配式出屋面烟道,包括出屋顶部1、第一装配管2、第二装配管3,所述出屋顶部1设置在第一装配管2顶部,主要安置在屋顶外部,用于烟气排放,所述出屋顶部1包括排风扇11、支撑盘12、支撑螺杆13、顶套板15,所述顶套板15套接在第一装配管2顶端并且位置位于屋顶外部,顶套板15内部设置有出烟筒口16,所述出烟筒口16连通第一装配管2出口,方便烟气的排出,所述顶套板15顶部设置排风扇11,通过排风扇11在自然风里的作用下对出烟筒口16的位置产生吸力,可以方便地对烟道内的烟气抽出,增加排烟效率,所述排风扇11底部设置有支撑盘12,支撑盘12主要用于对排风扇11的支撑,所述支撑盘12周侧设有若干支撑螺杆13,所述支撑螺杆13底端均固定在顶套板15顶侧,所述支撑螺杆13均套接有两个紧固螺母14并且分别设在支撑板顶侧和底侧位置,通过两个紧固螺母14配合支撑螺杆13进行螺纹旋紧,达到对支撑盘12位置固定的目的,起到稳定支撑排风扇11的作用。
26.所述第一装配管2由两组相对上主板21与两组相对的上侧板22组成,上主板21两侧分别与两组上侧板22的侧边装配拼接,且上主板21与上侧板22横截面一致的结构方式,两组上主板21与上侧板22依次拼接互补组合为方形管状,达到组成出烟管道的目的,采用组合拼装的方式进行装配方便拆卸,同时通过顶套板15对第一装配管2的套接,也起到了对上主板21与上侧板22装配后的束缚作用,避免二者出现分开的情况导致烟气外泄。
27.所述顶套板15两侧均固定下凸耳17,所述下凸耳17分别通过固定螺丝18固定在两组上主板21顶部外侧,通过下凸耳17和固定螺丝18配合起到对出屋顶部1固定的目的,也可以松开固定螺丝18达到拆卸出屋顶部1的目的,进一步地方便出屋顶部1与第一装配管2之间的装配,所述上主板21两侧边均设有若干装配凸柱211,所述上侧板22内侧两边均设有与装配凸柱211位置适配的装配接槽221,在进行装配时将装配凸起插接进装配接槽221内,实现装配,方便快捷
28.所述第二装配管3设置在第一装配管2底端,所述第二装配管3由下主板31和下侧板32组成,所述下主板31与下侧板32的结构与上主板21和上侧板22结构一致,并且第二装配管3的装配方式与第一装配管2相同,所述第二装配管3底部外侧固定套接有套箍6,所述套箍6首尾通过连接螺丝61进行固定,通过套箍6起到对第二装配管3结构束缚的作用,避免下主板31与下侧板32出现分开导致烟气外泄的情况,增加烟道整体的稳定性,
29.所述下主板31与下侧板32顶端均固定设有插接扣块5,通过插接扣块5插接在上主板21和下侧板32底端适配的插接槽内,可在上主板21与上侧板22底端提前进行设置插接槽,插接槽(附图中未表示)的位置和结构与插接扣块5适配,在此不再赘述,通过第一装配管2和第二装配的结构和装配方式,可以轻松的进行组合和拆卸,极大地方便了烟道的运输、安装和拆卸,增加安装和拆卸效率,节省了材料成本。
30.所述上主板21、上侧板22、下主板31、下侧板32外侧均设有填充凸起4,填充凸起4可以使用软质的金属材料进行制作,在烟道安装在预制的烟道槽孔内时,填充凸起4能够方便地对烟道槽孔与烟道之间的缝隙进行填充,可以有效地防止外部水汽通过缝隙回流到室内,并且所述上主板21与下主板31内侧均自上而下设有若干防回流板212,所述防回流板
212设为斜向上的结构,可以有效地抑制在外部风压作用下导致烟气回流的情况。
31.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