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拆装的混凝土浇筑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74843发布日期:2022-06-29 07:22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拆装的混凝土浇筑模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便拆装的混凝土浇筑模板。


背景技术:

2.混凝土浇筑指的是将混凝土浇筑入模直至塑化的过程,在土木建筑工程中把混凝土等材料到模子里制成预定形体。
3.目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用到模板,但这些模板一般都是通过螺栓或钢丝固定在一起的,不仅后续不便于拆卸,且在拆卸的过程中容易导致模板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方便拆装的混凝土浇筑模板。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方便拆装的混凝土浇筑模板,包括底板和四个连接组件,四个所述连接组件均包括l形连接板,且l形连接板的顶部外壁一角开设有插槽,所述l形连接板的底部外壁一角固定有插杆,且l形连接板的外壁顶部固定有第一固定板,所述l形连接板的外壁底部固定有第二固定板,且l形连接板的一边内壁开设第一t形插槽,所述l形连接板的另一边内壁开设有第二t形插槽,所述底板的顶部外壁两侧均开设有两个第一定位槽,且底板的顶部外壁两边均开设有两个第二定位槽;
7.四个所述连接组件呈矩形状放置于底板的顶部外壁上,且四个第二固定板均通过螺栓与底板固定连接,四个所述第一t形插槽的内壁均插接有第一t形插条,且四个第二t形插槽的内壁均插接有第二t形插条,四个所述第一t形插条中位于同一侧的两个第一t形插条固定有同一个第一壳板,且四个第二t形插条中位于同一边的两个第二t形插条固定有同一个第二壳板,所述第一壳板的顶部外壁开设有第一密封槽,且第一壳板的底部外壁固定有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二壳板的顶部外壁开设有第二密封槽,且第二壳板的底部外壁固定有第二定位板;
8.所述第一定位板与第一定位槽形成插接配合,且第二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槽形成插接配合,所述第二壳板靠近第一壳板的一边外壁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三t形插槽,且第三t形插槽的内壁插接有第三t形插条,所述第三t形插条与第一壳板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部外壁开设有四个呈矩形状分布的圆槽,且圆槽与插杆形成插接配合。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均呈c字状,且第一t形插槽的长度与第二t形长度均与l形连接板的高度相同。
11.优选的,所述第一t形插条的长度与第二t形插条的长度相同,且第一t形插条的长度与第一壳板的高度相同。
12.优选的,所述第一壳板的高度与第二壳板的高度相同,且第一壳板的高度与l形连
接板的高度相同。
13.优选的,所述第一壳板和第二壳板均与l形连接板形成滑动配合。
14.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均与第一壳板和第二壳板接触。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6.1.本方便拆装的混凝土浇筑模板,可将四个连接组件和两个第一壳板与两个第二壳板看做呈一个整体,然后这一个整体中四个第二固定板通过螺栓与底板连接,然后将四个插杆与底板的圆槽插接在一起,即可完成初步搭建,然后可在这一个整体的基础上搭建另一个整体,将另一个整体的四个第二固定板与上述整体中四个第一固定板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即可,整体大部分均采用插接或卡接有方式进行搭建,便于后续拆卸二次使用;
17.2.本方便拆装的混凝土浇筑模板,第一壳板和第二壳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再配合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增加整体密封性。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方便拆装的混凝土浇筑模板的两个第一壳板和第二壳板连接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方便拆装的混凝土浇筑模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方便拆装的混凝土浇筑模板的搭接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方便拆装的混凝土浇筑模板的底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方便拆装的混凝土浇筑模板的连接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l形连接板、2插槽、3插杆、4第一固定板、5第二固定板、6第一t形插槽、7第二t形插槽、8第一壳板、9第一密封槽、10第一定位板、11第二壳板、12第二密封槽、13第二定位板、14第一t形插条、15第二t形插条、16第三t形插条、17底板、18第一定位槽、19第二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5.实施例1,参照图1至参照图5,一种方便拆装的混凝土浇筑模板,包括底板17和四个连接组件,四个连接组件均包括l形连接板1,且l形连接板1的顶部外壁一角开设有插槽2,l形连接板1的底部外壁一角固定有插杆3,且l形连接板1的外壁顶部固定有第一固定板4,l形连接板1的外壁底部固定有第二固定板5,且l形连接板1的一边内壁开设第一t形插槽6,l形连接板1的另一边内壁开设有第二t形插槽7,底板17的顶部外壁两侧均开设有两个第一定位槽18,且底板17的顶部外壁两边均开设有两个第二定位槽19;
26.四个连接组件呈矩形状放置于底板17的顶部外壁上,且四个第二固定板5均通过螺栓与底板17固定连接,四个第一t形插槽6的内壁均插接有第一t形插条14,且四个第二t形插槽7的内壁均插接有第二t形插条15,四个第一t形插条14中位于同一侧的两个第一t形
插条14固定有同一个第一壳板8,且四个第二t形插条15中位于同一边的两个第二t形插条15固定有同一个第二壳板11,第一壳板8的顶部外壁开设有第一密封槽9,且第一壳板8的底部外壁固定有第一定位板10,第二壳板11的顶部外壁开设有第二密封槽12,且第二壳板11的底部外壁固定有第二定位板13;
27.第一定位板10与第一定位槽18形成插接配合,且第二定位板13与第二定位槽19形成插接配合,第二壳板11靠近第一壳板8的一边外壁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三t形插槽,且第三t形插槽的内壁插接有第三t形插条16,第三t形插条16与第一壳板8固定连接;
28.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底板17的顶部外壁开设有四个呈矩形状分布的圆槽,且圆槽与插杆3形成插接配合;
29.第一固定板4和第二固定板5均呈c字状,且第一t形插槽6的长度与第二t形长度均与l形连接板1的高度相同;
30.第一t形插条14的长度与第二t形插条15的长度相同,且第一t形插条14的长度与第一壳板8的高度相同;
31.第一壳板8的高度与第二壳板11的高度相同,且第一壳板8的高度与l形连接板1的高度相同;
32.第一壳板8和第二壳板11均与l形连接板1形成滑动配合,第一固定板4和第二固定板5均与第一壳板8和第二壳板11接触。
33.工作原理:
34.使用时,先将四个连接组件呈矩形状放置于底板17上,然后将四个第二固定板5通过螺栓与底板17连接,再将四个插杆3与底板17的圆槽插接在一起,然后将第一壳板8上的两个第一t形插条14与同一侧两个l形连接板1的第一t形插槽6插接在一起,然后第二壳板11上的两个第二t形插条15与同一边两个l形连接板1的第二t形插槽7插接在一起,并将第三t形插槽与第三t形插条16插接在一起,然后将后续另一个第一壳板8和第二壳板11固定在一起,即可完成初步搭建工作;
35.可将上述四个连接组件和两个第一壳板8与两个第二壳板11看做呈一个整体,然后可在这一个整体的基础上搭建另一个整体,将另一个整体的四个第二固定板4与上述整体中四个第一固定板4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然后将对应的第一定位板10和第二定位板13与第一密封槽9和第二密封槽12卡接在一起,再讲插杆3与插槽2插接在一起即可完成二次搭建工作。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