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220kV大跨越耐张塔用的并联三挂点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87644发布日期:2022-09-10 07:46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220kV大跨越耐张塔用的并联三挂点支架的制作方法
一种220kv大跨越耐张塔用的并联三挂点支架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输电线路安装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220kv大跨越耐张塔用的并联三挂点支架。


背景技术:

2.大跨越输电线路往往具有导线截面大、机械性能高的特点,耐张塔作为承受导线张力的结构形式,其荷载主要通过导线挂点支架进行传递。常规大跨越输电线路耐张塔采用无支架、单挂点支架方式,在导线分裂数量多、张力水平高、前后相对高差很大时,往往出现较大变形或扭转情况,不利于线路的长期稳定运行。为此需要采用某种形式的加强设计对支架结构承载能力和刚度进行提升,配套进行导线挂点数量和布置的优化,以达到满足线路挂设独立三联绝缘子串的需要和支架结构长期安全运行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220kv大跨越耐张塔用的并联三挂点支架,具体技术方案为:
4.一种220kv大跨越耐张塔用的并联三挂点支架,包括横担主结构和平行桁架;
5.所述横担主结构由角钢i、角钢ii和角钢iii组成,所述角钢i之间,交叉设置有角钢ii,所述角钢i上设置有平行桁架,所述平行桁架由桁架角钢i、桁架角钢ii和竖向角钢组成,所述桁架角钢i和桁架角钢ii之间设置有交叉斜材,所述竖向角钢和桁架角钢i、桁架角钢ii之间通过节点板i连接;
6.所述桁架角钢i上底部设置有导线挂点板,所述导线挂点板上设置有导线挂点孔;
7.相邻的平行桁架之间顶部通过角钢iv螺栓连接,端部通过连接斜杆螺栓连接,底部通过底部交叉连接件和节点板ii螺栓连接;
8.导线挂点板分别与角钢i、桁架角钢i和底部交叉连接件螺栓连接。
9.优选的是,所述平行桁架设置有3个,最外侧的平行桁架上设置有跳线挂孔;所述最外侧的平行桁架上还设置有填板。
10.优选的是,所述导线挂点孔两侧设置有施工安装孔,导线挂点孔采用焊接短套管。
11.优选的是,所述交叉斜材交叉点位设置有连接螺栓;底部交叉连接件交叉点位设置有连接螺栓。
12.优选的是,所述角钢iii分别与角钢iv和角钢i通过连接件螺栓连接。
13.优选的是,所述角钢i上设置有加劲肋。
14.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解决大跨越输电线路耐张塔上的常规挂点支架的刚度不足、变形较大的缺点,满足线路电气安装独立三联绝缘子串的技术需求;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大跨越输电线路耐张塔上,适用性较好。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面示意图;
16.图2为图1中的1-1剖视图(省略底部结构);
17.图3为图1中的2-2剖视图;
18.图4为图1中的3-3剖视图;
19.图5为图1中的4-4剖视图;
20.图6为图1中的5-5剖视图(省略顶部结构);
21.图中,1-角钢i,2-角钢ii,3-角钢iii,4-桁架角钢i,5-桁架角钢ii,6-交叉斜材,7-竖向角钢,8-节点板i,9-填板,10-角钢iv,11-连接斜杆,12-底部交叉连接件,13-节点板ii,14-导线挂点板,15-导线挂点孔,16-施工安装孔,17-跳线挂孔。
22.101-加劲肋。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24.如图1~6所示,一种220kv大跨越耐张塔用的并联三挂点支架,包括横担主结构和平行桁架;
25.所述横担主结构由角钢i1、角钢ii2和角钢iii3组成,所述角钢i1之间,交叉设置有角钢ii2,所述角钢i1上设置有平行桁架,所述平行桁架由桁架角钢i4、桁架角钢ii5和竖向角钢7组成,所述桁架角钢i4和桁架角钢ii5之间设置有交叉斜材6,所述竖向角钢7和桁架角钢i4、桁架角钢ii5之间通过节点板i8连接;
26.所述桁架角钢i4上底部设置有导线挂点板14,所述导线挂点板14上设置有导线挂点孔15;
27.相邻的平行桁架之间顶部通过角钢iv10螺栓连接,端部通过连接斜杆11螺栓连接,底部通过底部交叉连接件12和节点板ii13螺栓连接;
28.导线挂点板14分别与角钢i1、桁架角钢i4和底部交叉连接件12螺栓连接。
29.优选的是,所述平行桁架设置有3个,最外侧的平行桁架上设置有跳线挂孔17;所述最外侧的平行桁架上还设置有填板9。
30.优选的是,所述导线挂点孔15两侧设置有施工安装孔16,导线挂点孔15采用焊接短套管。
31.优选的是,所述交叉斜材6交叉点位设置有连接螺栓;底部交叉连接件12交叉点位设置有连接螺栓。
32.优选的是,所述角钢iii3分别与角钢iv10和角钢i1通过连接件螺栓连接。
33.优选的是,所述角钢i1上设置有加劲肋101。
34.横担主结构由角钢i1、角钢ii2、角钢iii3组成的空间三角形柱体,角钢i1通过延伸长度和焊接加劲肋构造,提供如图3-5所示的平面桁架竖向支撑。
35.在图3-5中,所述三个平行的平面桁架中,靠近横担主结构两个平面桁架由桁架角
钢i4、桁架角钢ii5、内部交叉斜材6、两端竖向角钢7通过节点板i8和螺栓进行连接;远离横担主结构最外侧平面桁架由桁架角钢i4、桁架角钢ii5、内部交叉斜材6、两端竖向角钢7通过节点板i8、填板9和螺栓进行连接,该桁架中桁架角钢i4、桁架角钢ii5、竖向角钢7为双角钢构造,桁架角钢i4的肢尖朝下布置。
36.综合图1、图2和图6,所述桁架间的连接杆件由两根上平面平行横担方向的角钢iv10、端部连接斜杆11、底部交叉连接件12通过节点板i8、节点板ii13和螺栓进行连接。
37.在图6中,连接在各桁架下部两端的导线挂点板14,其在前侧和后侧各布置三块,并设置导线挂点孔15和施工安装孔16,导线挂点孔15和施工安装孔16的孔径由导线荷载计算确定;在前、后侧的导线挂点板14进行火曲加工,火曲角度依据导线的弧垂角度确定。
38.在图3-6中,由导线挂点孔15、施工安装孔16、跳线挂孔17组成的孔位体系;导线挂点孔15由焊接的短套管构成,其布置基准线为线路转角度数的一半;施工安装孔16为导线挂点板14上对称布设的孔,每块挂点板上设置两个;跳线挂孔17设置在最外侧桁架底部桁架角钢i4上,孔径尺寸由导线荷载计算确定。所有孔位的边距应满足最新规范的要求。
39.在图1-6中,所述螺栓采用普通螺栓,主要设置在杆件相互之间、背靠背交叉斜材的交点、杆件和节点板之间、杆件和导线挂点板之间的连接。
4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220kv大跨越耐张塔用的并联三挂点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担主结构和平行桁架;所述横担主结构由角钢i(1)、角钢ii(2)和角钢iii(3)组成,所述角钢i(1)之间,交叉设置有角钢ii(2),所述角钢i(1)上设置有平行桁架,所述平行桁架由桁架角钢i(4)、桁架角钢ii(5)和竖向角钢(7)组成,所述桁架角钢i(4)和桁架角钢ii(5)之间设置有交叉斜材(6),所述竖向角钢(7)和桁架角钢i(4)、桁架角钢ii(5)之间通过节点板i(8)连接;所述桁架角钢i(4)上底部设置有导线挂点板(14),所述导线挂点板(14)上设置有导线挂点孔(15);相邻的平行桁架之间顶部通过角钢iv(10)螺栓连接,端部通过连接斜杆(11)螺栓连接,底部通过底部交叉连接件(12)和节点板ii(13)螺栓连接;导线挂点板(14)分别与角钢i(1)、桁架角钢i(4)和底部交叉连接件(12)螺栓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20kv大跨越耐张塔用的并联三挂点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桁架设置有3个,最外侧的平行桁架上设置有跳线挂孔(17);所述最外侧的平行桁架上还设置有填板(9)。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20kv大跨越耐张塔用的并联三挂点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挂点孔(15)两侧设置有施工安装孔(16),导线挂点孔(15)采用焊接短套管。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20kv大跨越耐张塔用的并联三挂点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斜材(6)交叉点位设置有连接螺栓;底部交叉连接件(12)交叉点位设置有连接螺栓。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20kv大跨越耐张塔用的并联三挂点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iii(3)分别与角钢iv(10)和角钢i(1)通过连接件螺栓连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20kv大跨越耐张塔用的并联三挂点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i(1)上设置有加劲肋(101)。

技术总结
一种220kV大跨越耐张塔用的并联三挂点支架,包括横担主结构和平行桁架;所述横担主结构由角钢I、角钢II和角钢III组成,所述角钢I之间,交叉设置有角钢II,所述角钢I上设置有平行桁架,所述平行桁架由桁架角钢I、桁架角钢II和竖向角钢组成,所述桁架角钢I和桁架角钢II之间设置有交叉斜材,所述竖向角钢和桁架角钢I、桁架角钢II之间通过节点板I连接;所述桁架角钢I上底部设置有导线挂点板,所述导线挂点板上设置有导线挂点孔;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解决220kV大跨越耐张塔上的常规挂点支架的刚度不足、变形较大的缺点,满足线路电气安装独立三联绝缘子串的技术需求,保障大跨越段线路长久、安全运行。安全运行。安全运行。


技术研发人员:谭莲飞 刘磊 段然 杨智军 赵友强 符斌 郭晓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云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09
技术公布日:2022/9/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