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带保温板的外墙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27852发布日期:2022-08-31 06:08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带保温板的外墙墙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带保温板的外墙墙板。


背景技术:

2.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装配式建筑应用越来越普遍,装配式建筑是用工厂流水线的方式在工厂制造完成一栋住宅所需要的全部构件,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在现场吊装拼接的一类建筑。为了实现低碳节能,现在有的建筑墙体的外墙面上会贴一层保温板,也叫外墙保温板。相关的保温板中,主要采用中间夹心的方式达到保温作用,然后将这种带有保温作用的保温板安装在原有墙体的外墙面上以使建筑结构具有保温作用。保温板与原有墙体的连接方式通常为:先在原有墙体外表面涂覆墙板专用胶,然后将保温板贴在原有墙体的对应位置上,通过粘胶连接的方式实现保温板和原有墙体的安装。由于保温板具有一定的保温效果,在保温板的内外两侧容易存在温度差,因而难以避免会在保温板与原有墙板相对的面上会存在潮气的问题,而保温板与原有墙板之间采用粘胶连接的方式,长期使用下,聚集的潮气会使得粘胶失去很好的粘接效果,使用一段时间后,保温板存在脱落的风险。
3.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2022346944.8)的文件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保温板,其包括若干个装配于原有墙板上的保温板,所述原有墙板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用于与保温板安装的定位条,所述定位条与原有墙板之间设置有混凝土层,所述定位条通过混凝土层与原有墙板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条上成型有安装槽,所述保温板靠近原有墙板的一面设置有安装条,所述安装条仅能沿安装槽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保温板的一侧设置有榫卯,所述保温板的另一侧设置有供榫卯嵌入的榫槽,所述榫卯与相邻保温板的榫槽插接配合,所述榫槽内设置有用于与相邻保温板的榫卯卡接配合的锁合组件。本技术具有加强保温板与原有墙体的连接稳定性的效果。
4.上述文员虽然通过卡接的方式便于对保温板进行安装,但保温板的使用寿命有限,在保温板受损需要进行更换时,上述文件的安装方式不便拆卸,因此需要对其做出改进。
5.因此,如何对外墙板的保温板进行处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便于拆卸的自带保温板的外墙墙板。
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自带保温板的外墙墙板,包括外墙板和保温板,所述外墙板的上下两侧均匀设置有用于和所述保温板安装的定位条,所述定位条和外墙板之间设置有混凝土层,所述定位条通过混凝土层与外墙板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条上成型有沿其
长度方向开设的梯形槽,所述保温板的一端均匀水平设置有两组用于和所述定位条梯形槽滑移配合的梯形条,所述保温板的左端面设置有卡接件,所述卡接件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定位槽,所述保温板的右端面设置有卡接组件,用于对相邻水平方向所述保温板进行紧固连接。
8.优选的,所述定位条的一端等距设置有朝向所述外墙板延伸的插杆,所述外墙板靠近所述定位条的一端上设置有和所述插杆相适配的插槽,插槽中设置有混凝土层,所述插杆插入插槽中,并和混凝土层解除,且所述插杆的一端均匀设置有弧形槽,用于扩大和混凝土的接触面积。
9.优选的,卡接组件包括有卡接块、定位条、转动杆和丝杆,所述保温板的右端面设置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内腔,所述保温板的内腔中安装有弹簧,并嵌入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的一端贯穿所述保温板的内腔,并设置有第一倾斜段。
10.优选的,所述保温板内腔的一端设置有夹腔,所述保温板的夹腔和内腔间设置有滑槽,且所述保温板的夹腔和内腔通过滑槽连通,所述卡接块的内端设置有矩形杆,所述矩形杆远离所述卡接块的一端嵌入所述保温板的夹腔中,并设置有第一抵接块,所述第一抵接块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倾斜段。
11.优选的,所述保温板远离所述梯形条的一端均匀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端开设在有内六角槽,所述转动杆远离所述内六角槽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套,所述转动杆设置有柱形腔,所述转动杆的柱形腔中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和所述螺纹套螺纹连接。
12.优选的,所述保温板的夹腔中设置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设置有矩形腔,所述丝杆远离所述螺纹套的一端嵌入所述矩形块的矩形腔中,并和所述矩形块螺纹连接,所述矩形块靠近所述第一抵接块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抵接块,所述第二抵接块靠近所述第一抵接块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倾斜段。
13.优选的,所述插杆远离所述定位条的一端均匀呈环形阵列状开设有弧形槽,作用是增强所述插杆通过混凝土与所述外墙板安装的稳定性。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5.通过卡接件、卡接槽、卡接块、丝杆、插杆、抵接块、梯形条、螺纹套、弹簧、矩形块和内六角槽的配合,使得在水平方向安装保温板时通过卡接块的弹性设置,相邻保温板便于卡接紧固安装,且能够实现对保温板的快速拆卸,提高保温板的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16.图1给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中保温板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2中保温板的侧视剖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图2的侧视整部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1-外墙板,2-保温板,201-卡接件,202-定位槽,203-卡接槽,3-卡接块,31-矩形杆,4-定位条,41-插杆,5-梯形条,6-第一抵接块,7-第二抵接块,8-丝杆,9-矩形块,10-转动杆,11-螺纹套,12-内六角槽,1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22.实施例一
23.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带保温板的外墙墙板,包括外墙板1和保温板2,外墙板1的上下两侧均匀设置有用于和保温板2安装的定位条4,定位条4和外墙板1之间设置有混凝土层,定位条4通过混凝土层与外墙板1固定连接,定位条4上成型有沿其长度方向开设的梯形槽,保温板2的一端均匀水平设置有两组用于和定位条4梯形槽滑移配合的梯形条5,保温板2的左端面设置有卡接件201,卡接件201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定位槽202,保温板2的右端面设置有卡接组件,用于对相邻水平方向保温板2进行紧固连接,定位条4的一端等距设置有朝向外墙板1延伸的插杆41,外墙板1靠近定位条4的一端上设置有和插杆41相适配的插槽,插槽中设置有混凝土层,插杆41插入插槽中,并和混凝土层解除,且插杆41的一端均匀设置有弧形槽,用于扩大和混凝土的接触面积,卡接组件包括有卡接块3、定位条4、转动杆10和丝杆8,保温板2的右端面设置有卡接槽203,卡接槽203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内腔,保温板2的内腔中安装有弹簧13,并嵌入有卡接块3,卡接块3的一端贯穿保温板2的内腔,并设置有第一倾斜段。
24.基于实施例一的自带保温板的外墙墙板工作原理是:在外墙板1的一端安装保温板2时,通过现在外墙板1上打插槽,并在插槽上抹混凝土,将定位条4所设的插杆41一一插入对应的插槽中,通过混凝土层将定位条4和外墙板1固定。将卡接块3所设的梯形条5对准定位条4梯形槽的位置滑动插入,在安装时,卡接件201会嵌入水平方向相邻保温板2右端的卡接槽203中,卡接槽203和卡接块3抵接,使得卡接块3受力挤压弹簧13,并向保温板2的内腔中回缩,在卡接件201和卡接槽203嵌合后,弹簧13的弹性势能带动卡接块3复位,使得卡接块3嵌入定位槽202中,使得相邻水平方向的两组保温板2卡接固定。
25.实施例二
26.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自带保温板的外墙墙板,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还包括:保温板2内腔的一端设置有夹腔,保温板2的夹腔和内腔间设置有滑槽,且保温板2的夹腔和内腔通过滑槽连通,卡接块3的内端设置有矩形杆31,矩形杆31远离卡接块3的一端嵌入保温板2的夹腔中,并设置有第一抵接块6,第一抵接块6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倾斜段,保温板2远离梯形条5的一端均匀设置有转动杆10,转动杆10的外端开设在有内六角槽12,转动杆10远离内六角槽12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套11,转动杆10设置有柱形腔,转动杆10的柱形腔中设置有丝杆8,丝杆8和螺纹套11螺纹连接,保温板2的夹腔中设置有矩形块9,矩形块9设置有矩形腔,丝杆8远离螺纹套11的一端嵌入矩形块9的矩形腔中,并和矩形块9螺纹连接,矩形块9靠近第一抵接块6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抵接块7,第二抵接块7靠近第一抵接块6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倾斜段,插杆41远离定位条4的一端均匀呈环形阵列状开设有弧形槽,作用是增强插杆41通过混凝土与外墙板1安装的稳定性。
27.本实施例中,在需要对保温板2进行拆卸时,通过工作人员使用市面上可以采购的内六角扳插入内六角槽12中,并转动扳手,使得转动杆10旋转,转动杆10会带动螺纹套11旋转,而丝杆8和螺纹套11螺纹连接,丝杆8和矩形块9连接,使得丝杆8带动矩形块9向内滑动,第二抵接块7的第三倾斜段和第一抵接块6的第二倾斜段抵接,第一抵接块6受力向内移动,并通过矩形杆31带动卡接块3挤压弹簧13,使得卡接块3远离定位槽202,即相邻两组保温板
2解除卡接关系。
28.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几种优选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上述实施例的相关启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替代性的改进和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