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底板渗漏维修定向排水引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85607发布日期:2022-09-21 01:49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室底板渗漏维修定向排水引流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防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下室底板渗漏维修定向排水引流结构。


背景技术:

2.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规模不断加大,地下停车场、商场、人防工程等地下混凝土结构工程也越来越多,但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由于材料、设计、施工和养护不到位等各方面因素导致地下室底板不可避免地产生渗漏,而且这种渗漏很多时候是在底板浇筑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之后才出现,此时由于细石混凝土保护层遮盖的原因,很难找到原始渗漏点,单一的注浆和封堵治理方式无法彻底解决渗漏,需要设置排水引流措施将地下渗水导流至集水井,然后通过抽水设备将渗漏水排走,从而保证地下室地面不会因积水而影响了使用功能。
3.已公开的有关地下室排水措施的专利中所提及的排水结构,诸如:专利cn210395605u、cn205712148u、cn204343313u、cn209397632u、cn211172280u、cn103061351u、cn203213148u、cn203462495u等只能随同新建混凝土结构同时建造完成,不能作为渗漏维修的排水结构措施使用。
4.中国专利cn111058467 a公开了一种地下室背水面防水排水结构及施工方法,但根据该专利所述,其所设计的结构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缺陷:
5.(1)、该专利之排水结构需在地下室底板浇筑完成后,预先设置定位好弯折穿孔板,然后再浇筑面层结构,这就存在一个问题,由于排水结构是在面层结构浇筑之前预先设置,此时底板混凝土结构如果发生渗漏,完全可以在渗漏点处通过注浆及封堵等措施进行渗漏维修;同时由于不能预先知晓底板的渗漏点位置,该结构如何选择定位,且在面层结构浇筑完成之后,底板结构如果不在排水沟附近发生渗漏,那预先设置的排水沟也就起不到应有的排水作用,将会造成极大的浪费;
6.(2)、钢质的弯折穿孔板与面层结构很难做到严密贴合,且由于没有采取密封阻水措施,弯折穿孔板与面层结构结合处是很大的渗漏隐患;
7.(3)、弯折穿孔板u型的下端面是嵌在面层结构与底板之间,且不说在渗漏维修时这种操作具有一定的困难,单这种安装方式就阻挡了渗漏水从面层结构与底板合面处进入排水通道,虽然在弯折穿孔板u型结构立面设置渗水孔,但其直径只有1mm至5mm,且渗漏水需要先进入面层结构然后通过渗水孔排出,一旦渗漏水压较大,由于渗水孔孔径较小,无法做到快速排水泄压,此时一部分水会沿着弯折穿孔板与面层结构结合处渗至表层;而当水压较小时,由于最下面一行渗水孔与底板混凝土上表面距离5mm至30mm,渗漏水又无法完全通过渗水孔排出,从而导致渗漏水会长期积留在面层结构中,在潮气的作用下,会对面层结构表面的地坪漆等装饰层造成破坏。
8.中国专利cn210315892 u公开了一种便捷的地下室渗漏水有组织排水的预埋管,但该专利所述之结构由于排水管道高和宽只有20mm,透水孔直径在0.5mm以下,尺寸较小,
同时排水结构在安装时未采取遮挡措施直接在其上浇筑混凝土面层,混凝土中的水泥浆料及砂石料会堵塞排水孔,使其无法做到快速、有效地排水。中国专利cn206205163 u公开了防止地下室地面渗漏的抗渗漏结构层,先在地下室结构基面上铺设防水卷材,再铺设开设透水孔的pvc管作为排水管,该设计结构由于预先铺设了卷材,会阻止地下室底板渗漏水直接进入排水管,同时由于渗漏水会在卷材下表面形成窜水,导致渗漏水会漫延至其他地方,使得排水管无法起到应有的排水作用,同时该排水结构采用的是pvc管,其强度有限,车辆长期行驶经过维修处会破坏排水结构并导致面层结构发生塌陷。中国专利cn203296055 u公开了一种地下室排水系统,在地下室底板和面层结构之间设置排水板,这种结构用于渗漏维修需要大面积凿除面层结构,但实际上,地下室底板很少发生大面积渗漏,基本上都是小范围的点渗或缝隙渗漏,此时无需大面积凿除面层结构并铺设排水板,只需要铺设定向排水管即可,故而专利cn203296055 u涉及之结构只适合大面积底板渗漏的治理,并不适合小范围的渗漏维修。
9.综上,提供一种地下室底板渗漏维修定向排水引流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10.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室底板渗漏维修定向排水引流结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在高低渗漏水压情况下均能快速排泄水压、且不影响维修处面层结构强度的地下室底板渗漏维修定向排水引流结构。
1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下室底板渗漏维修定向排水引流结构,包括在渗漏部位进行切缝开槽后得到的沟槽、槽口朝下设置在所述沟槽内的方形槽钢、在所述方形槽钢两侧与所述沟槽之间的空隙处铺设的碎石滤水层、在所述碎石滤水层以上部分的细石混凝土面层端面涂刷的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层、在所述碎石滤水层表面批抹的封堵层、在所述封堵层和所述方形槽钢顶部表面涂刷的一道柔性防水涂层和在所述柔性防水涂层顶部浇筑的掺有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剂的膨胀混凝土。
13.优选地,所述沟槽宽度为150~180mm,所述沟槽的深度以凿至原混凝土底板并在所述混凝土底板下凿10~15mm深度为准,所述沟槽延伸至最近处的集水井。
14.优选地,所述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层与所述柔性防水涂层的交接处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胶。
15.优选地,所述膨胀混凝土内铺设这有钢丝网,所述钢丝网为镀锌钢丝网,所述钢丝网铺设在所述膨胀混凝土厚度的1/3和2/3位置处。
16.优选地,所述方形槽钢包括顶板和设置于所述顶板底部两侧的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为锯齿状,所述支撑腿上还沿着纵向分布有若干透水孔。
17.优选地,所述方形槽钢为镀锌槽钢;所述方形槽钢的宽度为60mm~120mm,高度为40mm~55mm,厚度为4.8~5.5mm;所述支撑腿底部的凹齿长为100mm,深度为3mm;凸齿长为100mm,所述凹齿与所述凸齿交错分布,且所述支撑腿的两端为凸齿;所述透水孔开设在所述支撑腿高度方向的中线处,所述透水孔的直径为10mm,相邻两个所述透水孔之间的距离为60mm。
18.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9.(1)、采用方形槽钢作为排水暗沟,在保证排水效果的前提下,由于槽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相较于pvc管等塑料排水管,其足以承受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载荷;由于排水暗沟及相邻的滤水层是非固定状态,采用方形排水暗沟,当其承受上部载荷时不会像拱形排水暗沟那样向两侧变形移动从而对暗沟两侧的其他结构造成扰动。同时,采用方形排水暗沟能够确保上层的混凝土结构厚度保持一致,能够均匀地承受载荷,避免因厚度厚薄不均而被压坏的情况发生。
20.(2)、地下室底板的渗漏水一般是沿着面层结构与底板交界处的缝隙进行流动,本实用新型在开槽过程中在底板结构面下凿10mm,使得渗漏水流直接落入排水沟,避免两端渗漏水在流向排水暗沟过程中因发生对流冲击而降低排水速度。
21.(3)、将槽钢两侧腿部设计成锯齿状,适当降低槽钢底部与混凝土结构的接触面,增大槽钢两侧的排水通道,有利于渗漏水快速流入槽钢排水暗沟,加快排水速度;在槽钢两侧的腰部钻设透水孔增加备用排水通道,便于渗漏水量较大的情况下渗漏水能够快速进入槽钢排水暗沟。
22.(4)、利用连续级配最紧密堆积原理,采用连续级配碎石填充作为滤水层,在起到过滤杂物以防堵塞排水口确保水流通畅的同时,连续级碎石层具有较高的承压能力,当车辆行驶经过时,碎石滤水层可以将上部的压力均匀传递至底板,以防后浇膨胀混凝土层因底部承载不均匀而发生开裂。
23.(5)、在滤水层上部采用柔性防水涂层、遇水膨胀止水胶和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进行组合操作,充分利用柔性防水涂层的阻水性能、遇水膨胀止水胶良好的密封性能以及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自行修复细微缝隙的性能,形成一道一体化的防水密封层,使得渗漏水只能通过排水沟流走,确保渗漏水无法通过两端的缝隙上窜至面层表面,同时也确保后续浇筑的混凝土中水泥浆不会漏入滤水层而削弱滤水层的透水能力。
24.(6)、相较于前文提及的有关专利的排水措施,本实用新型在排水结构设计上更适合渗漏维修使用,更有利于渗漏水的快速排泄,同时采用“防、排、堵”相结合的方法对地下室底板渗漏进行综合治理,大大降低二次返修的概率,有效减少用户二次维修费用,间接地创造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地下室底板渗漏维修定向排水引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方形槽钢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方形槽钢,2-碎石滤水层,3-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层,4-封堵层,5-柔性防水涂层,6-遇水膨胀止水胶,7-膨胀混凝土,8-钢丝网,9-细石混凝土面层,10-混凝土底板,11-凸齿,12-凹齿,13-透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室底板渗漏维修定向排水引流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3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32.本实施例中的地下室底板渗漏维修定向排水引流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包括在渗漏部位进行切缝开槽后得到的沟槽、槽口朝下设置在沟槽内的方形槽钢1、在方形槽钢1两侧与沟槽之间的空隙处铺设的碎石滤水层2、在碎石滤水层2以上部分的细石混凝土面层9端面涂刷的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层3、在碎石滤水层2表面批抹的封堵层4、在封堵层4和方形槽钢1顶部表面涂刷的一道柔性防水涂层5和在柔性防水涂层5顶部浇筑的掺有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剂的膨胀混凝土7;其中,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层3与柔性防水涂层5的交接处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胶6;膨胀混凝土7内铺设这有钢丝网8,钢丝网8为镀锌钢丝网,钢丝网8铺设在膨胀混凝土7厚度的1/3和2/3位置处。
33.于本具体实施例中,沟槽宽度为150~180mm,沟槽的深度以凿至原混凝土底板10并在混凝土底板10下凿10~15mm深度为准,沟槽纵向延伸至最近处的集水井。
34.如图2所示,方形槽钢1包括顶板和设置于顶板底部两侧的支撑腿,支撑腿的底部为锯齿状,支撑腿上还沿着纵向分布有若干透水孔13;方形槽钢1为镀锌槽钢;方形槽钢1的宽度为60mm~120mm,高度为40mm~55mm,厚度为4.8~5.5mm;支撑腿底部的凹齿12长为100mm,深度为3mm;凸齿11长为100mm,凹齿12与凸齿11交错分布,且支撑腿的两端必须为凸齿11;透水孔13开设在支撑腿高度方向的中线处,透水孔13的直径为10mm,相邻两个透水孔13之间的距离为60mm。
35.本实施例中的地下室底板渗漏维修定向排水引流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6.(1)在渗漏部位进行切缝开槽处理形成沟槽;
37.(2)在沟槽内铺设方形槽钢1和碎石滤水层2;
38.(3)在碎石滤水层2以上部分的细石混凝土面层9端面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层3;
39.(4)在碎石滤水层2表面批抹无机防水堵漏材料形成封堵层4;
40.(5)在封堵层4和方形槽钢1顶部表面涂刷一道柔性防水涂层5,并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层3与柔性防水涂层5的交接处施工遇水膨胀止水胶6;
41.(6)在柔性防水涂层5顶部的沟槽内浇筑掺有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剂的膨胀混凝土7并振压密实平整,高度与细石混凝土面层9上表面齐平。
42.于本具体实施例中,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层3的厚度不小于1.0mm。
43.于本具体实施例中,形成封堵层4的无机防水堵漏材料,其终凝时间在1h以内且能快速达到早期强度,批抹厚度为5~10mm。
44.于本具体实施例中,柔性防水涂层5为聚合物水泥防水涂层或聚氨酯防水涂层或沥青防水涂层或环氧树脂防水涂层,柔性防水涂层5的厚度不小于1.5mm;
45.于本具体实施例中,膨胀混凝土7的强度标号至少为c30,采用压实机将膨胀混凝土7振压密实平整,压实后的膨胀混凝土7高度与细石混凝土面层9上表面齐平;镀锌钢丝网的规格为φ2.5@10。
46.于本具体实施例中,膨胀混凝土7中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剂的用量(质量)为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的1.0%~1.5%。
47.本实用新型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