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气混凝土网笼固定用变径钢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68327发布日期:2022-12-24 01:42阅读:29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属于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气混凝土网笼固定用变径钢钎。


背景技术:

2.加气混凝土是一种新型墙体建筑材料,具有质轻、保温、隔热、节能、环保以及施工快捷劳动强度小等优点,现已在建筑行业广泛应用,是国家重点推广项目。
3.当前,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是以加气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做成的大块建筑用材料,为了保证板材的强度,必须在其生产制造过程中埋设钢筋网笼骨架,钢筋网笼吊架的钢钎携带钢筋网笼放入模具中发酵的液态混凝土中,待发酵时间足够后,需要将钢钎和钢筋网笼分离,脱离的过程即为解锁。现有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材生产线中,存在钢钎与钢筋网笼之间固定不牢靠,脱离时解锁较为困难,效率较低等成为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采用钎头和定位短杆多处定位结构以及变径式钎体结构,提高了钢钎与鞍架连接的紧密性和稳固性,解决了传统钢钎容易松动的问题,保证网笼的固定牢固可靠,同时使得钢钎脱离时解锁更方便,且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省时、省力,成本低,使用安全,适合普遍进行推广的加气混凝土网笼固定用变径钢钎。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加气混凝土网笼固定用变径钢钎,包括钎体和安装在钎体上的钎头,所述钎体包括由一变径台阶连接的第一钎体部和第二钎体部,所述第二钎体部的直径小于第一钎体部的直径,所述第一钎体部的上端设置有把手,所述钎头通过一圆柱形短杆连接在第二钎体部的下端,所述圆柱形短杆的直径小于第二钎体部的直径,所述钎头的最大宽度大于圆柱形短杆的直径,所述第一钎体部上靠近把手处还设有一对定位短杆,所述定位短杆与第一钎体部垂直设置。
6.本实用新型采用钎头和定位短杆多处定位结构以及变径式钎体结构,提高了钢钎与鞍架连接的紧密性和稳固性,解决了传统钢钎容易松动的问题,保证网笼的固定牢固可靠,同时使得钢钎脱离时解锁更方便,且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省时、省力,成本低,使用安全,适合普遍进行推广。
7.优选地,所述钎头的截面呈倒等腰三角形,所述圆柱形短杆和钎头的后端一体成型。
8.该种结构确保钎头与第二钎体部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确保钎头处的定位稳固性。
9.优选地,所述把手为圆盘状把手,其通过一把手固定头固定在第一钎体上,且把手的直径大于两根定位短杆的长度和。
10.该种结构确保把手和第一钎体部的连接牢靠性,从而确保其通过把手实现钢钎转动更加平稳可靠。
11.优选地,所述定位短杆的端部设置卡槽,所述第一钎体部上设有配合两个定位短杆的定位短杆插槽,所述定位短杆插槽内设置配合卡槽的卡扣,两个定位短杆相互对称插入第一钎体部内并通过卡扣卡紧。
12.该种结构确保定位短杆和第一钎体部的连接牢靠性,从而确保其定位稳固性。
13.优选地,所述第一钎体部和第二钎体部均为圆柱形长杆,所述第二钎体部的直径大于二分之一第一钎体部的直径。
14.该种结构方便钎体整体的拆装。
15.优选地,所述第一钎体部的直径为14mm,所述第二钎体部的直径为8mm,所述定位短杆的长度为10mm,所述把手的直径为45mm。
16.本实用新型采用钎头和定位短杆多处定位结构以及变径式钎体结构,提高了钢钎与鞍架连接的紧密性和稳固性,解决了传统钢钎容易松动的问题,保证网笼的固定牢固可靠,同时使得钢钎脱离时解锁更方便,且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省时、省力,成本低,使用安全,适合普遍进行推广。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钎头,2.第一钎体部,3.定位短杆,4.把手,5.圆柱形短杆,6.把手固定头,7.第二钎体部,8.变径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20.如图1所示,一种加气混凝土网笼固定用变径钢钎,包括钎体和安装在钎体上的钎头1。钎体包括由一变径台阶8连接的第一钎体部2和第二钎体部7,第二钎体部7的直径小于第一钎体部2的直径,第一钎体部2的上端设置有把手4,钎头1通过一圆柱形短杆5连接在第二钎体部7的下端,圆柱形短杆5的直径小于第二钎体部7的直径,钎头1的最大宽度大于圆柱形短杆5的直径,第一钎体部2上靠近把手4处还设有一对定位短杆3,定位短杆3与第一钎体部2垂直设置。钎头1的截面呈倒等腰三角形,圆柱形短杆5和钎头1的后端一体成型。把手4为圆盘状把手,其通过一把手固定头6固定在第一钎体2上,且把手4的直径大于两根定位短杆3的长度和。定位短杆3的端部设置卡槽,第一钎体部2上设有配合两个定位短杆的定位短杆插槽,定位短杆插槽内设置配合卡槽的卡扣,两个定位短杆相互对称插入第一钎体部2内并通过卡扣卡紧。第一钎体部2和第二钎体部7均为圆柱形长杆,第二钎体部7的直径大于二分之一第一钎体部2的直径。第一钎体部2的直径为14mm,第二钎体部7的直径为8mm,定位短杆3的长度为10mm,把手4的直径为45mm。
21.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固定生产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的网笼,在使用时,钢钎的钎头插入由钢筋网笼上下两个u型槽组成的定位孔中,进行固定,转钎装置通过转动钢钎上把手转动钢钎,使钢钎上端的定位短杆卡入鞍架的定位槽中,进行浇铸工序时,鞍架移动至待
操作部位即可;拔钎时,转钎装置通过转动钢钎上把手转动钢钎,使定位短杆退出鞍架的定位槽,同时钢钎的钎头退出由钢筋网笼上下两个u型槽组成的定位孔。
22.本实用新型中定位短杆端部的卡槽、第一钎体部上的定位短杆插槽以及定位短杆插槽内部的卡扣,均为常规的卡接结构,其具体结构和卡紧过程为常规手段,故不作细述。
23.本实用新型采用钎头和定位短杆多处定位结构以及变径式钎体结构,提高了钢钎与鞍架连接的紧密性和稳固性,解决了传统钢钎容易松动的问题,保证网笼的固定牢固可靠,同时使得钢钎脱离时解锁更方便,且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省时、省力,成本低,使用安全,适合普遍进行推广。


技术特征:
1.一种加气混凝土网笼固定用变径钢钎,包括钎体和安装在钎体上的钎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钎体包括由一变径台阶连接的第一钎体部和第二钎体部,所述第二钎体部的直径小于第一钎体部的直径,所述第一钎体部的上端设置有把手,所述钎头通过一圆柱形短杆连接在第二钎体部的下端,所述圆柱形短杆的直径小于第二钎体部的直径,所述钎头的最大宽度大于圆柱形短杆的直径,所述第一钎体部上靠近把手处还设有一对定位短杆,所述定位短杆与第一钎体部垂直设置;所述定位短杆的端部设置卡槽,所述第一钎体部上设有配合两个定位短杆的定位短杆插槽,所述定位短杆插槽内设置配合卡槽的卡扣,两个定位短杆相互对称插入第一钎体部内并通过卡扣卡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气混凝土网笼固定用变径钢钎,其特征在于:所述钎头的截面呈倒等腰三角形,所述圆柱形短杆和钎头的后端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气混凝土网笼固定用变径钢钎,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为圆盘状把手,其通过一把手固定头固定在第一钎体上,且把手的直径大于两根定位短杆的长度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气混凝土网笼固定用变径钢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钎体部和第二钎体部均为圆柱形长杆,所述第二钎体部的直径大于二分之一第一钎体部的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气混凝土网笼固定用变径钢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钎体部的直径为14mm,所述第二钎体部的直径为8mm,所述定位短杆的长度为10mm,所述把手的直径为45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气混凝土网笼固定用变径钢钎,包括钎体和安装在钎体上的钎头,钎体包括由一变径台阶连接的第一钎体部和第二钎体部,第二钎体部的直径小于第一钎体部的直径,第一钎体部的上端设置有把手,钎头通过一圆柱形短杆连接在第二钎体部的下端,圆柱形短杆的直径小于第二钎体部的直径,钎头的最大宽度大于圆柱形短杆的直径,第一钎体部上靠近把手处还设有一对定位短杆,定位短杆与第一钎体部垂直设置。本实用新型采用钎头和定位短杆多处定位以及变径式钎体结构,提高钢钎与鞍架连接的紧密性和稳固性,保证网笼的固定牢固可靠,使得钢钎脱离时解锁更方便,且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省时、省力,成本低,使用安全,适合普遍进行推广。遍进行推广。遍进行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张显飞 汪翔 郑高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长珩嘉智能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26
技术公布日:2022/12/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