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

文档序号:31508123发布日期:2022-09-14 10:40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用楼承板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


背景技术:

2.目前建筑行业发展一大阻力为人工成本高,节能环保要求逐步提高。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出现解决了传统的现场浇筑楼板的需现场搭建模板、绑钢筋等难题,并且容易实现工业化生产。早期的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底板多为镀锌钢板,拆除底模的过程费时费力,还容易破坏已成型底板;也有对镀锌钢板进行免拆的方法,但在要将桁架在底模的表面进行连接焊点,容易将钢板焊穿而导致漏浆,并且给装饰和抹灰造成麻烦。
3.其二,现有的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拼接方法均比较繁琐,例如,常采用拉结筋的方法,即不能避免现场焊接,并增加了钢筋用量;又如已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113293906a,通过预埋件的进行的机械连接,需要现场对连接件进行连接,增加了现场的工作量,同时连接刚度难以保证;又如已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211388818u,其连接构造复杂,且下表面不平整。另外,在楼承板拼接缝处也易出现漏浆问题,目前的处理方法都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
5.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包括由多个单体板拼接而成的底板;各单体板的上表面设有至少一榀板中桁架,且在各单体板的上表面与其他单体板的相邻的边缘设有多个卡槽,且多个卡槽沿板中桁架的长度方向分布,相邻单体板通过板间桁架连接,且板间桁架卡在两个相邻单体板的卡槽中。
6.进一步,所述板中桁架包括一根第一上弦钢筋、多根第一腹杆钢筋、两根第一下弦钢筋和多根预埋钢筋,所述第一上弦钢筋和所述第一下弦钢筋均平行相应单体板设置,且第一上弦钢筋和第一下弦钢筋通过多根第一腹杆钢筋固定连接,所述预埋钢筋垂直相应单体板连接在所述第一下弦钢筋下方,且预埋钢筋下端埋置于相应单体板中。
7.进一步,所述预埋钢筋是长度为15~40mm,所述预埋钢筋下端埋入所述底板的深度为5~15mm。
8.进一步,所述板间钢筋桁架包括一根第二上弦钢筋、多根第二腹杆钢筋、两根第二下弦钢筋和多根下弦水平钢筋,所述第二上弦钢筋和所述第二下弦钢筋均平行底板设置,所述第二上弦钢筋通过所述腹杆钢筋与所述第二下弦钢筋固定连接,两根所述第二下弦钢筋通过多根下弦水平钢筋连接,且下弦水平钢筋与底板平行,所述两根第二下弦钢筋分别卡接在相邻单体板的卡槽内。
9.进一步,所述卡槽为c型卡槽,c型卡槽的一端预埋在相应单体板中,另一端伸出相应单体板。
10.进一步,相邻单体板的拼接侧面通过凹凸结构连接,所述凹凸结构连接是由一侧单体板的凹拼接面和一侧单体板的凸拼接面连接,所述凹拼接面由凹弧面和凹斜面构成,
所述凸拼接面由凸弧面和凸斜面构成,所述凹弧面与所述凸弧面适配,所述凹斜面与所述凸斜面适配。
11.进一步,相邻单体板拼接凹面内设有弹性密封条。
12.进一步,各单体板的上表面设有纹路。
13.进一步,所述单体板为uhpc材料浇筑的预制板。
14.进一步,各单体板内设有纤维网格层。
15.本实用新型的楼承板通过卡槽连接预制底板与桁架,桁架与楼承板即可拆卸,又避免钢筋桁架与底板的焊接,方便施工。底板可选用uhpc材料,利用其高强耐久的特性,使结构安全、耐久、经济。
附图说明
16.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17.图1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免拆底模桁架楼承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免拆底模桁架楼承板的平面示意图;
19.图3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c型卡槽的构成与预制底板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20.图4示出两块免拆底模桁架楼承板拼接时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5示出两块免拆底模桁架楼承板拼接缝剖面及拼接过程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22.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中的术语根据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认识理解。
23.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实施例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
24.实施例:
25.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包括由多个单体板拼接而成的底板1,各单体板上表面设有至少一榀板中桁架3-1,为多榀时,各板中桁架平行设置,同时各单体板上与其他单体板相邻的边缘设有多个卡槽2,且多个卡槽沿所述板中桁架的长度分布,相邻单体板通过板间桁架3-2连接,且板间桁架卡在两个相邻单体板的卡槽内。
26.本实用新型的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在使用时,首先完成板面拼装并在底部设置支撑,然后在底板的上表面浇筑混凝土材料,所浇筑混凝土将板中桁架和板间桁架包埋形成整体楼板。
27.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方案还可进一步采取以下改进性方案或替换性方案。
28.有些方案中,所述板中桁架包括上弦钢筋3-1-1、腹杆钢筋3-1-2、下弦钢筋3-1-3和预埋钢筋3-1-4,所述上弦钢筋3-1-1和所述下弦钢筋3-1-3均平行相应单体板设置,所述上弦钢筋3-1-1通过多根腹杆钢筋3-1-2与下弦钢筋3-1-3固定连接,所述预埋钢筋3-1-4垂
直相应单体板连接在所述下弦钢筋3-1-3下方,所述预埋钢筋3-1-4下部埋置于所述底板中,对板中桁架3-1起到固定和支撑的作用。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是,各预埋钢筋3-1-4是长度为15~40mm,连接在下弦钢筋3-1-3下方的钢筋,所述预埋钢筋3-1-4下部埋入相应单体板的深度为5~15mm,使其充分锚固于底板1中,以满足在吊装需要;预埋钢筋未埋在单体板中的上部对板中桁架3-1的支撑高度约为10~30mm,保证后浇混凝土与钢筋桁架共同受力。
29.有些方案中,所述板间桁架3-2包括上弦钢筋3-2-1、多根腹杆钢筋3-2-2、下弦钢筋3-2-3和多根下弦水平钢筋3-2-3,所述上弦钢筋3-2-1和所述下弦钢筋3-2-3均平行于底板设置,所述上弦钢筋3-2-1通过多根腹杆钢筋3-2-2与下弦钢筋3-2-3固定连接,两根下弦钢筋3-2-3之间通过多根下弦水平钢筋3-2-4连接,连接相邻单体板时,两根下弦钢筋3-2-3卡在相邻单体板的卡槽内。
30.还有些方案中,相邻单体板拼接的侧面采用凹凸结构组装。进一步方案中,凹凸结构为一侧单体板的凸拼接面1-2和一侧单体板的凹拼接面1-3组装,其中凸拼接面1-2上部为凸弧面1-2-1,下部为凸斜面1-2-2;凹拼接面1-3上部为凹弧面1-3-1,下部为凹斜面1-3-2,组装式,凹弧面可容纳凸弧面,凹斜面和凸斜面均为斜面结构,两个斜面相对来说一个为凸出斜面、一个为凹陷斜面,两个斜面组装时相互衔接,这种凹凸结构可方便在组装时相邻单体板对位、转动、有效咬合。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是,所述凸斜面或凹斜面与底面的夹角可设置为30
°
~90
°
。进一步的方案中,相邻单体板的拼接时的凹面内设有弹性密封条4,弹性密封条能避免底板制作误差而造成漏浆现象,也不会影响板安装时的平整度。
31.可选方案中,如图3所示,所述卡槽2为c型卡槽,c型卡槽的一端2-2预埋在相应单体板内,另一端外漏形成耳板2-1,组装时,板间桁架3-2的两根下弦钢筋3-2-3分别卡在相邻单体板的耳板内,同时板间桁架的下弦水平钢筋3-2-4受拉而将两块相邻的钢筋桁架楼承板拉接起来。可选的,所述c型卡槽超出所述底板1的顶面的高度为15mm-40mm。
32.还有些优选的方案中,可在底板上表面或各单体板上表面设置纹路,以增加底板混凝土之间的粘结。
33.可选的技术方案是,底板可采用混凝土或uhpc材料浇筑的板材,其中uhpc为现有技术公开的相关配方配置而成,采用抄取法、流浆法、真空挤出成型工艺或者支模现浇工艺制作,具体尺寸可根据建筑结构确定,例如宽度为600mm-2000mm,长度为1000mm-8000mm,厚度为5mm-30mm的单体板。所述uhpc配方如包括砂、粉煤灰、水泥、硅灰和水;更具体如1质量份砂、0.1-0.2质量份粉煤灰、0.6-0.8质量份份水泥、0.1-0.2质量份硅灰和0.16-0.22质量份水;在此基础上,还可添加减水剂消泡剂和/或纤维。更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各单体板内铺设纤维网格层,该限位网格层可增强底板1的抗拉强度,纤维网格层可选用碳纤维网格、玄武岩纤维网格、玻璃纤维网格或芳纶纤维网格。
34.需要理解的是,上述描述中的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实施例的限制。
3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6.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37.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技术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