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式墙板连接缝用防水密封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26129发布日期:2023-01-04 08:42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式墙板连接缝用防水密封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板材连接处防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式墙板连接缝用防水密封组件。


背景技术:

2.目前的墙板包括功能墙板和装饰墙板,抑或是二者的结合,功能墙板一般起到承重或者隔断的作用,而装饰墙板一般用于布置建筑的内墙,除了起到美观整洁的作用外,现在的装饰墙板大多还带有很多额外的功能,常见的有防潮隔水、消音降噪、隔热保温、阻燃防火等功能。
3.现有装饰墙板一般采用干挂法安装,通过板材间的榫卯结构来实现安装,如果该种方式安装于一些特定环境(例如厨房和卫生间等多湿环境中),势必会造成墙板的加速变形或者胀裂等情况,现有弥补措施是通过防水胶美缝处理,但是防水胶存在一定的有效期且时间越久美缝处会向内侧凹陷,防水效果大打折扣,且还会造成板材安装时施工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发明人经过实践和总结得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式墙板连接缝用防水密封组件,包括设置在墙板侧面的衔接槽,还包括安装于相邻两个墙板上衔接槽内部的防水件,防水件上设置有自动收缩结构和与衔接槽适配安装的衔接结构。在相邻两个墙板连接处预先留出衔接槽,在自动伸缩结构的作用下使得衔接结构与衔接槽处于紧密连接,该衔接结构还能起到一定效果的防水作用,且连接处的缝隙更小会利于防水且更加美观。
5.在本技术中进一步优选地方案,所述自动收缩结构包括薄壁本体,薄壁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腔,安装腔内部安装有多个薄壁支撑体。当衔接结构进入到各自的衔接槽内部,后横向瞬间大力度施压墙板,致使薄壁本体向外侧展开(由于内部处于弯曲状态的薄壁支撑体具有一定的阻力),至墙板拼接缝处于紧密贴合状态,此时内部的薄壁支撑体处于支撑状态(即为线性状态),薄壁本体处于稳定的腰型状态(内部薄壁支撑体的支撑力大于薄壁本体恢复力)。
6.在本技术中进一步优选地方案,多个所述薄壁支撑体呈对称分布,且薄壁支撑体的长度沿中部向两侧的方向逐渐减小,通过薄壁支撑体中高两侧低的设计结构,利于保证薄壁本体在墙板拼接缝达标后处于腰型稳定结构。
7.在本技术中进一步优选地方案,所述薄壁本体和薄壁支撑体均采用不锈钢材料或pvc材料制成。
8.在本技术中进一步优选地方案,每个所述衔接结构均包括与自动收缩结构一体连接的薄壁体,该薄壁体能够顺利进入衔接槽内部并在自动收缩结构的作用下与对应的衔接槽适配安装。通过衔接结构上的薄壁体在自动收缩结构的作用下,会使得薄壁体增大对衔
接槽的连接力度,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定,且利用薄壁体向迎水侧设置,起到防水效果。
9.在本技术中进一步优选地方案,所述薄壁体为圆心靠近自动伸缩结构一侧的弧形结构,且薄壁体沿自动伸缩结构的宽度方向至少布设有一组。
10.在本技术中进一步优选地方案,所述薄壁体靠近端部位置处安装有与自动伸缩结构连接的薄壁连接体,通过薄壁连接体来增大薄壁体与衔接槽口接触一侧的力度,使得防水效果进一步增强。
11.在本技术中进一步优选地方案,所述薄壁体和薄壁连接体均采用不锈钢材料或pvc材料制成。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以下技术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在相邻两个墙板连接处预先留出衔接槽,在自动伸缩结构的作用下使得衔接结构与衔接槽处于紧密连接,该衔接结构还能起到一定效果的防水作用,且连接处的缝隙更小会利于防水且更加美观。
14.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当衔接结构进入到各自的衔接槽内部,后横向瞬间大力度施压墙板,致使薄壁本体向外侧展开(由于内部处于弯曲状态的薄壁支撑体具有一定的阻力),至墙板拼接缝处于紧密贴合状态,此时内部的薄壁支撑体处于支撑状态(即为线性状态),薄壁本体处于稳定的腰型状态(内部薄壁支撑体的支撑力大于薄壁本体恢复力)。
15.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薄壁支撑体中高两侧低的设计结构,利于保证薄壁本体在墙板拼接缝达标后处于腰型稳定结构。
16.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衔接结构上的薄壁体在自动收缩结构的作用下,会使得薄壁体增大对衔接槽的连接力度,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定,且利用薄壁体向迎水侧设置,起到防水效果。
17.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薄壁体靠近端部位置处安装有与自动伸缩结构连接的薄壁连接体,通过薄壁连接体来增大薄壁体与衔接槽接触一侧的力度,使得防水效果进一步增强。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相邻两个墙板连接后的防水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相邻两个墙板在连接前的防水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种防水件在刚进入衔接槽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种防水件在进入衔接槽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
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5.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26.实施例1
27.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干式墙板10连接缝用防水密封组件,包括设置在墙板10侧面的衔接槽11,还包括安装于相邻两个墙板10上衔接槽11(t型槽)内部的防水件20,防水件20上设置有自动收缩结构和与衔接槽11适配安装的衔接结构。
28.自动收缩结构包括薄壁本体21,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腔22,安装腔22内部安装有多个薄壁支撑体23,多个薄壁支撑体23呈对称分布,且薄壁支撑体23的长度沿中部向两侧的方向逐渐减小。当衔接结构进入到各自的衔接槽11内部,后横向瞬间大力度施压墙板10,致使薄壁本体21向外侧展开(由于安装腔22内部设置有处于弯曲状态的薄壁支撑体23具有一定的阻力,且由于该阻力的存在,使得薄壁本体21向外侧展开更易),至墙板拼接缝处于紧密贴合状态,此时内部的薄壁支撑体23处于支撑状态(即为线性状态),薄壁本体21处于稳定的腰型状态(内部薄壁支撑体23的支撑力大于薄壁本体恢复力),相邻墙板之间连接更为紧密牢靠。
29.每个衔接结构均包括与自动收缩结构的薄壁本体21一体连接的薄壁体24,该薄壁体24能够顺利进入衔接槽11内部并在自动收缩结构(薄壁本体21呈腰型稳定状态)的作用下与对应的衔接槽11适配安装。薄壁体24为圆心靠近自动伸缩结构一侧的弧形结构,且薄壁体24沿自动伸缩结构的宽度方向至少布设有一组,本实施例采用两组设计结构。通过衔接结构上的薄壁体24在自动收缩结构的作用下,会使得薄壁体24增大对衔接槽11的连接力度,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定,且利用薄壁体24向迎水侧设置,起到防水效果。
30.实施例2
31.如图4至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出如下改进:薄壁体24靠近端部位置处安装有与自动伸缩结构连接的薄壁连接体25。通过薄壁连接体25来增大薄壁体24与衔接槽11接触一侧的力度,使得防水效果进一步增强。在使用时,将薄壁连接体25弯曲,后降薄壁体24进入到连接槽口内部,当进入后薄壁连接体25会自动伸展开,当薄壁本体21处于稳定腰型状态时,薄壁连接体25处于稳定的线性状态,使得薄壁体24与衔接槽11接触一侧的力度增大。
32.实施例3
3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出如下改进:薄壁本体21和薄壁支撑体23、薄壁体24和薄壁连接体25均采用不锈钢材料或pvc材料制成。通过采用pvc材料制作,更利于墙板的安装,成本也会更低。
34.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35.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
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