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模板拼接的螺旋夹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46077发布日期:2022-10-18 23:50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模板拼接的螺旋夹紧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建筑模板拼接的螺旋夹紧器。


背景技术:

2.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背面为框架式结构,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建筑模板是建设业经常使用的周转材料。
3.在支柱子模板的时候,为了提高模板的稳定性,会对模板的外侧进行加固,此时就会用到模板夹紧装置,现有技术中大多数都是采用加固卡箍,这种装置在实际使用的时候还存在以下缺点:
4.1.因为卡箍的尺寸都是一定的,一种卡箍只适用于一种尺寸的柱子,对不同尺寸的柱子就需要生产不同尺寸的卡箍,成本增加;
5.2.卡箍的安装过程也很繁琐,且安装难度相对较大,在一些施工现场,卡箍安装时经常会出现倾斜的情况,进而会影响模板的加固效果;
6.3.因为卡箍与模板的接触面积相对较小,故此需要安装较多的卡箍才能满足模板的稳定性要求。
7.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8.因此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模板拼接的螺旋夹紧器。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模板拼接的螺旋夹紧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模板拼接的螺旋夹紧器,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加强杆的一端,所述调节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加强杆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端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板,所述第一滑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端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板,所述第二滑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
12.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手,所述转手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调节板的一端开设有多组第二定位孔,所述调节板的一端还安装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插入式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加强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部。
14.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板滑动连接于所述调节板的一侧,所述活动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加强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内部。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滑槽和所述第三滑槽均呈十字形,所述第一滑板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第二滑槽相匹配,所述第二滑板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第三滑槽相匹配。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本实用新型中,该装置便于安装,通过转动螺纹杆,使得滑块可以在第一滑槽内滑动,进而使得第二固定板的位置可以得到调整,使得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的间距可以被调整,使得该装置可以对不同尺寸的柱子模板进行加固作业,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
18.2.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可以与柱子的其中两侧模板接触,调节板、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可以与柱子的另一侧模板接触,从而可以增强模板的稳定性,且还能够提高在浇筑混凝土时模板的抗变形能力。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板平面结构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a部放大图。
24.附图标记:
25.1、装置主体;2、调节板;201、第一滑槽;202、螺纹杆;203、滑块;204、固定座;205、转杆;206、转手;207、第一定位孔;208、第二定位孔;209、定位杆;210、第一安装槽;3、第一固定板;301、第一加强杆;4、活动板;401、第二固定板;402、第二安装槽;403、第二加强杆;5、第一连接板;501、第二滑槽;502、第一滑板;503、第一连接块;6、第二连接板;601、第三滑槽;602、第二滑板;603、第二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27.请参阅图1-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建筑模板拼接的螺旋夹紧器,包括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调节板2,所述调节板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201,所述第一滑槽201的内部安装有螺纹杆202,所述螺纹杆202上螺纹连接有滑块203,所
述滑块20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活动板4,所述活动板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板401,所述第二固定板40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加强杆403的一端,转动螺纹杆202,使得滑块203可以在第一滑槽201内滑动,进而使得活动板4的位置可以随之进行移动,使得第二固定板401的位置可以得到调整,第二加强杆403可以增强第二固定板401在支护时候的稳定性,所述调节板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3,所述第一固定板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加强杆301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板3和第二固定板401可以将该装置夹在柱子模板上,安装方便,且通过第一固定板3和第二固定板401还能够对柱子模板提供一个加强其稳定性的效果,所述第一固定板3的底端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板5,所述第一连接板5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501,所述第二滑槽50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板502,所述第一滑板50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块503,所述第一连接块503与所述第二固定板40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3的底端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板6,所述第二连接板6的一侧开设有第三滑槽601,所述第三滑槽60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板602,所述第二滑板60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块603,所述第二连接块603与所述第二固定板401固定连接,调节板2、第一连接板5和第二连接板6设置在同一侧,均能够与柱子的一侧模板接触,进而可以提高该侧模板的抗变形能力。
28.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所述第一滑槽201的内部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座204,所述螺纹杆202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204转动连接,所述滑块203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槽201的内部;所述螺纹杆202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转杆205,所述转杆20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手206,所述转手206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207,所述调节板2的一端开设有多组第二定位孔208,所述调节板2的一端还安装有定位杆209,所述定位杆209与所述第一定位孔207和所述第二定位孔208插入式连接,工作人员通过转动转手206带动转杆205进行转动,转杆205带动螺纹杆202进行转动,从而使滑块203的位置移动,在滑块203位置调整完毕之后,将定位杆209插入到第一定位孔207和对应的第二定位孔208内,实现对转手206的限位,进而实现对于滑块203位置的限定;所述调节板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210,所述第一加强杆301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槽210的内部;所述活动板4滑动连接于所述调节板2的一侧,所述活动板4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402,所述第二加强杆403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槽402的内部;所述第二滑槽501和所述第三滑槽601均呈十字形,所述第一滑板502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第二滑槽501相匹配,所述第二滑板602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第三滑槽601相匹配。
29.本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建筑模板拼接的螺旋夹紧器的工作原理为:将多组该装置交错安装在柱子模板上,首先反向转动螺纹杆202,使得滑块203可以在第一滑槽201内向着远离第一固定板3的方向滑动,进而带动第二固定板401向着远离第一固定板3的方向滑动,使得第一固定板3和第二固定板401之间的间距增大,并大于柱子模板的尺寸,然后将第一固定板3与一侧模板贴合,在正向转动螺纹杆202,使得滑块203可以在第一滑槽201内向着第一固定板3的方向滑动,进而带动第二固定板401向着第一固定板3的方向滑动,使得第二固定板401能够与另一侧模板贴合,进而通过第一固定板3和第二固定板401可以将该装置安装在柱子模板上,该方式操作简单,在第二固定板401移动的时候,会带动第一滑板502和第二滑板602分别在第二滑槽501和第三滑槽601内滑动,调节板2、第一连接板5(第一滑板502)和第二连接板6(第二滑板602)设置在同一侧,均能够与柱子的一侧模板接触,进而可
以提高该侧模板的抗变形能力,然后将其他装置依照同样的方式安装好即可,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第二加强杆403可以增强第二固定板401的稳定性,第一加强杆301可以增强第一固定板3的稳定性。
3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