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叠合板预埋的变形缝止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87021发布日期:2022-11-15 20:54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叠合板预埋的变形缝止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叠合板领域,具体是一种预制叠合板预埋的变形缝止水装置。


背景技术:

2.在进行叠合板安装时,需要对安装缝隙做防雨操作,防止房顶漏水,如申请号为cn201520670760.3预制叠合板预埋变形缝止水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预埋基座、中心盖板、预制叠合板、预制叠合板后浇层、预埋扣件,所述预制叠合板之间缝隙底部安装有预埋扣件,所述预埋扣件底部设置有阻火带,所述阻火带上表面敷设有止水带,所述预埋扣件上安装有中心盖板,所述中心盖板下表面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前端安装有抗震弹簧,所述抗震弹簧卡装在预埋扣件和止水带之间。
3.但是传统的止水装置多为封堵缝隙,不具备水流导向特性,在积水严重时止水效果明显不足,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预制叠合板预埋的变形缝止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叠合板预埋的变形缝止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预制叠合板预埋的变形缝止水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滑动连接有对接板,所述对接板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对接板上部设有流道,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对接板置于缝隙上部并对水流进行导流操作。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第一连接板包括连接板体,所述流道包括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呈v形置在所述连接板体上部进行导流操作。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板下部固定连接有可以填充缝隙的第一填充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填充板。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对接板下部固定连接有对接填充板,所述对接填充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填充板和所述第二填充板之间,且所述对接填充板分别接触所述第一填充板和第二填充板。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填充板和所述第二填充板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填充板包括填充板体,所述填充板体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胶板,所述填充板体呈锥形设置。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板体一侧螺接有对接杆,所述连接板体远离所述对接杆的一侧设有对接槽,所述连接板体的对接杆滑动连接另一所述连接板体的对接槽。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板体设有第一导流孔和第二导流孔,
所述第一导流孔贯通所述第二导流孔且所述第二导流孔位于所述导流槽内。
13.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导流孔接受所述第二导流孔所传输的液体做排出动作,所述第一导流孔内部活动放置有封堵塞。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连接板滑动连接有对接板,对接板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结构相同,使得可以通过多个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对接板之间配合,针对叠合板的缝隙进行组合遮盖操作,通过对接板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结构相同,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对接板上部设有流道,使得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对接板置于缝隙上部并对水流进行导流操作。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连接板包括连接板体,流道包括导流槽,导流槽呈v形置在连接板体上部,可以进行导流操作,通过第一连接板下部固定连接有可以填充缝隙的第一填充板,第二连接板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填充板,对接板下部固定连接有对接填充板,对接填充板设置于第一填充板和第二填充板之间,且对接填充板分别接触第一填充板和第二填充板,使得本实用新型可以插入叠合板之间的缝隙中进行固定,然后通过混泥土进行固定。
17.3、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填充板和第二填充板结构相同,第一填充板包括填充板体,填充板体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胶板,填充板体呈锥形设置,使得第一填充板可以更快的插入叠合板之间缝隙内部的尚未凝固混凝土中。
18.4、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板体一侧螺接有对接杆,连接板体远离对接杆的一侧设有对接槽,连接板体的对接杆滑动连接另一连接板体的对接槽,可以进行快速组合安装。
19.5、本实用新型通过接板体设有第一导流孔和第二导流孔,第一导流孔贯通第二导流孔且第二导流孔位于导流槽内,使得第一导流孔可以接受第二导流孔所传输的液体做排出动作,通过第一导流孔内部活动放置有封堵塞,可以根据需要针对不同的第一导流孔进行封堵操作。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填充板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a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第一连接板;101、对接杆;102、导流槽;103、连接板体;104、第一导流孔;105、封堵塞;106、第二导流孔;107、对接槽;2、第二连接板;3、对接板;4、第一填充板;401、填充板体;402、胶板;5、第二填充板;6、对接填充板。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预制叠合板预埋的变形缝止水装置,包
括第一连接板1,第一连接板1滑动连接有对接板3,对接板3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2,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结构相同,第一连接板1、第二连接板2和对接板3上部设有流道,第一连接板1、第二连接板2和对接板3置于缝隙上部并对水流进行导流操作。
27.通过第一连接板1滑动连接有对接板3,对接板3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2,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结构相同,使得可以通过多个第一连接板1、第二连接板2和对接板3之间配合,针对叠合板的缝隙进行组合遮盖操作,通过对接板3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2,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结构相同,第一连接板1、第二连接板2和对接板3上部设有流道,使得第一连接板1、第二连接板2和对接板3置于缝隙上部并对水流进行导流操作。
2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1包括连接板体103,流道包括导流槽102,导流槽102呈v形置在连接板体103上部进行导流操作,第一连接板1下部固定连接有可以填充缝隙的第一填充板4,第二连接板2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填充板5,对接板3下部固定连接有对接填充板6,对接填充板6设置于第一填充板4和第二填充板5之间,且对接填充板6分别接触第一填充板4和第二填充板5。
29.通过第一连接板1包括连接板体103,流道包括导流槽102,导流槽102呈v形置在连接板体103上部,可以进行导流操作,通过第一连接板1下部固定连接有可以填充缝隙的第一填充板4,第二连接板2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填充板5,对接板3下部固定连接有对接填充板6,对接填充板6设置于第一填充板4和第二填充板5之间,且对接填充板6分别接触第一填充板4和第二填充板5,使得本实用新型可以插入叠合板之间的缝隙中进行固定,然后通过混泥土进行固定。
3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填充板4和第二填充板5结构相同,第一填充板4包括填充板体401,填充板体401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胶板402,填充板体401呈锥形设置。
31.通过第一填充板4和第二填充板5结构相同,第一填充板4包括填充板体401,填充板体401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胶板402,填充板体401呈锥形设置,使得第一填充板4可以更快的插入叠合板之间缝隙内部的尚未凝固混凝土中。
32.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板体103一侧螺接有对接杆101,连接板体103远离对接杆101的一侧设有对接槽107,连接板体103的对接杆101滑动连接另一连接板体103的对接槽107。
33.通过连接板体103一侧螺接有对接杆101,连接板体103远离对接杆101的一侧设有对接槽107,连接板体103的对接杆101滑动连接另一连接板体103的对接槽107,可以进行快速组合安装。
34.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板体103设有第一导流孔104和第二导流孔106,第一导流孔104贯通第二导流孔106且第二导流孔106位于导流槽102内,第一导流孔104接受第二导流孔106所传输的液体做排出动作,第一导流孔104内部活动放置有封堵塞105。
35.通过接板体设有第一导流孔104和第二导流孔106,第一导流孔104贯通第二导流孔106且第二导流孔106位于导流槽102内,使得第一导流孔104可以接受第二导流孔106所传输的液体做排出动作,通过第一导流孔104内部活动放置有封堵塞105,可以根据需要针对不同的第一导流孔104进行封堵操作。
3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第一连接板1滑动连接有对接板3,对接板3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2,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结构相同,使得可以通过多个第一连接板1、第二连接板2和对接板3之间配合,针对叠合板的缝隙进行组合遮盖操作,通过对接板3
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2,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结构相同,第一连接板1、第二连接板2和对接板3上部设有流道,使得第一连接板1、第二连接板2和对接板3置于缝隙上部并对水流进行导流操作,通过第一连接板1包括连接板体103,流道包括导流槽102,导流槽102呈v形置在连接板体103上部,可以进行导流操作,通过第一连接板1下部固定连接有可以填充缝隙的第一填充板4,第二连接板2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填充板5,对接板3下部固定连接有对接填充板6,对接填充板6设置于第一填充板4和第二填充板5之间,且对接填充板6分别接触第一填充板4和第二填充板5,使得本实用新型可以插入叠合板之间的缝隙中进行固定,然后通过混泥土进行固定。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