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混凝土预留孔洞成型用支撑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16187发布日期:2022-10-22 10:12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再生混凝土预留孔洞成型用支撑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再生混凝土预留孔洞成型用支撑构件。


背景技术:

2.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为配合水电安装施工或其他用途,混凝土板需要预留100mm至200mm的洞口时,用模板进行拼装,有时为留洞方便直接将圆管孔洞在混凝土板上预留成方洞,施工起来一方面比较费工费料,另一方面施工完成的效果也不佳,常见的方式则是通过pvc管道作为支撑构件来进行孔洞的支撑。
3.现有的技术方案中,对于pvc管道而言,将pvc管道直接伸向混凝土的内部用于支撑时,pvc管道会承受过大的压力而导致破损,同时,安装于混凝土内部的pvc管道大多只能作为一次性用具,进入到混凝土内部之后,管道难以取出进行二次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5.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再生混凝土预留孔洞成型用支撑构件,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侧设有混凝土,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套接有弹性套管,所述弹性套管的常态内径大小小于支撑杆的外径大小,所述弹性套管的外侧与混凝土的内侧相接。
6.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弹性套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的内侧开设有螺旋槽,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旋柱,所述螺旋柱的外侧与螺旋槽的内侧转动连接。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所述固定套筒和螺旋柱的相互配合,在支撑杆转动至弹性套管的内侧时,再次转动并抵压支撑杆可以使得螺旋柱转入到螺旋槽的内侧进行固定,使得在后续的脱离过程中,支撑杆的转动能够稳定的带动弹性套管进行转动分离,提高了分离过程中的稳定性。
8.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螺旋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头,所述导向头为圆台形结构,所述导向头的外侧为光滑弧面结构。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螺旋柱一侧固定连接的圆台形结构的导向头,通过该导向头可以使得支撑杆在伸至固定套筒的内侧时,导向头能够起到对弹性套管的开扩作用,便于支撑杆的安装。
10.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和固定套筒位于混凝土的外侧。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支撑杆一侧固定连接的连接座,通过连接座来带动支撑杆转动更加便捷,而连接座和固定套筒位于混凝土的外侧能够有效的防止混凝土将固定套筒固定而提高了拆卸难度的情况发生。
12.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套筒的内侧开设有螺纹充气口,所述螺纹充气口的内侧转动可拆卸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另一侧连接有气泵。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螺纹充气口内侧转动可拆卸连接的进气管以及进气管另一侧连接的气泵的相互配合,使得在使用之前,可以通过气泵充气来使得弹性套管扩张,支撑杆的一侧将弹性套管的另一侧撑起并形成封堵,扩张之后的弹性套管使得支撑杆的插接更加便捷。
14.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螺纹充气口的内径大小小于固定套筒的内径大小,所述螺纹充气口开设于远离弹性套管的一侧。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充气口开设于远离弹性套管的一侧的设计能够保证进气管和螺旋柱不会相接,防止螺旋柱和进气管之间相互影响而降低工作效率的情况发生。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7.1.本实用新型中,利用所述弹性套管和支撑杆的相互配合,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支撑杆来对弹性套管的内侧进行支撑,使得弹性套管能够扩张开来,等待混凝土成型之后,转动支撑杆带动弹性套管转动,使得弹性套管与混凝土的接触面为松动状态,再利用弹性套管自身的弹力收缩的作用来进行弹性套管与混凝土的分离过程,提高了分离效果,使得弹性套管可以重复利用。
18.2.本实用新型中,利用所述固定套筒和螺旋柱的相互配合,在支撑杆转动至弹性套管的内侧时,再次转动并抵压支撑杆可以使得螺旋柱转入到螺旋槽的内侧进行固定,使得在后续的脱离过程中,支撑杆的转动能够稳定的带动弹性套管进行转动分离,提高了分离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弹性套管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支撑杆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固定套筒示意图。
23.附图标记:
24.100、支撑杆;110、连接座;120、弹性套管;130、螺旋柱;
25.200、固定套筒;210、螺旋槽;220、螺纹充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7.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8.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再生混凝土预留孔洞成型用支撑构件,包括支撑杆100,支撑杆100的外侧设有混凝土,支撑杆100的外侧套接有弹
性套管120,弹性套管120的常态内径大小小于支撑杆100的外径大小,弹性套管120的外侧与混凝土的内侧相接。
29.如图1和图4所示,进一步的,弹性套管12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套筒200,固定套筒200的内侧开设有螺旋槽210,支撑杆10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旋柱130,螺旋柱130的外侧与螺旋槽210的内侧转动连接。
30.具体的,利用固定套筒200和螺旋柱130的相互配合,在支撑杆100转动至弹性套管120的内侧时,再次转动并抵压支撑杆100可以使得螺旋柱130转入到螺旋槽210的内侧进行固定,使得在后续的脱离过程中,支撑杆100的转动能够稳定的带动弹性套管120进行转动分离,提高了分离过程中的稳定性。
31.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螺旋柱13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头,导向头为圆台形结构,导向头的外侧为光滑弧面结构。
32.具体的,利用螺旋柱130一侧固定连接的圆台形结构的导向头,通过该导向头可以使得支撑杆100在伸至固定套筒200的内侧时,导向头能够起到对弹性套管120的扩张作用,便于支撑杆100的安装。
33.如图1-2所示,进一步的,支撑杆10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110,连接座110和固定套筒200位于混凝土的外侧。
34.具体的,利用支撑杆100一侧固定连接的连接座110,通过连接座110来带动支撑杆100转动更加便捷,而连接座110和固定套筒200位于混凝土的外侧能够有效的防止混凝土将固定套筒200固定而提高了拆卸难度的情况发生。
35.如图4所示,进一步的,固定套筒200的内侧开设有螺纹充气口220,螺纹充气口220的内侧转动可拆卸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的另一侧连接有气泵。
36.具体的,利用螺纹充气口220内侧转动可拆卸连接的进气管以及进气管另一侧连接的气泵的相互配合,使得在使用之前,可以通过气泵充气来使得弹性套管120扩张,支撑杆100的一侧将弹性套管120的另一侧撑起并形成封堵,扩张之后的弹性套管120使得支撑杆100的插接更加便捷。
37.如图2和图4所示,进一步的,螺纹充气口220的内径大小小于固定套筒200的内径大小,螺纹充气口220开设于远离弹性套管120的一侧。
38.具体的,螺纹充气口220开设于远离弹性套管120的一侧的设计能够保证进气管和螺旋柱130不会相接,防止螺旋柱130和进气管之间相互影响而降低工作效率的情况发生。
39.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装配于”、“安装于”、“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41.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