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锚固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21406发布日期:2022-11-09 07:04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锚固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后锚固植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锚固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近年来早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使用维修不当或者建造质量原因,许多房屋存在各种问题,甚至危及结构安全。由于土建投资大,这些结构往往不会拆除重建,而是采用结构加固的办法恢复其承载力,确保安全使用,这种通过相关技术手段在既有混凝土结构上的锚固称为后锚固,加大截面加固是使用较多的一种加固方法,而植筋是其中的关键工序。在植筋工艺中,主要靠植筋胶与钢筋、孔壁之间的摩擦力以及化学粘结力承受钢筋拉力,但清孔不干净、注胶不饱满均能影响粘结效果,对施工人员经验要求高,而且植筋胶凝结需要一定时间,影响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方案中植筋对施工人员经验要求高、凝结时间影响施工进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锚固连接结构。
4.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后锚固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两根后锚固钢筋和待加固体,所述待加固体设置有植筋孔,所述后锚固钢筋插入植筋孔中且所述后锚固钢筋和植筋孔之间填充有植筋胶,还包括焊接在两根所述后锚固钢筋之间的连接钢筋和用于将所述连接钢筋固定在待加固体上的扣合件,所述扣合件设置有与所述连接钢筋配合的容纳槽。
5.优选地,所述扣合件包括扣合板以及用于将所述扣合板固定在待加固体上的螺栓,所述容纳槽设置在扣合板上,所述连接钢筋紧贴所述待加固体表面。
6.优选地,所述扣合件包括扣合板、设置在所述连接钢筋和待加固体之间的垫块以及用于将所述扣合板固定在待加固体上的螺栓,所述容纳槽设置在所述垫块远离待加固体的一侧。
7.优选地,所述螺栓为膨胀螺栓。
8.优选地,所述垫块为混凝土块。
9.优选地,所述连接钢筋焊接在相邻的两根所述后锚固钢筋之间。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扣合件和连接钢筋,后锚固钢筋和待加固体之间已经有了较为稳固的连接结构,可直接进行下一步施工作业,免去等待植筋胶凝固的时间,加快了施工进度,甚至可进一步降低现有植筋工艺部分的要求,即使植筋胶与植筋孔之间的粘结力较弱,扣合件和连接钢筋也能弥补后锚固钢筋和待加固体之间连接强度的不足。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剖面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剖面图ⅰ。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剖面图ⅱ。
15.附图标记:1-后锚固钢筋,2-待加固体,3-连接钢筋,41-容纳槽,42-扣合板,43-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16.以下结合附图及附图标记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使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锚固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两根后锚固钢筋1和待加固体2,待加固体2设置有植筋孔,后锚固钢筋1插入植筋孔中且后锚固钢筋1和植筋孔之间填充有植筋胶,还包括焊接在两根后锚固钢筋1之间的连接钢筋3和用于将连接钢筋3固定在待加固体2上的扣合件,扣合件设置有与连接钢筋3配合的容纳槽41。
18.待加固体一般为混凝土梁、柱等结构件,植筋胶可采用灌注结构胶。可按照现有植筋工艺,在待加固体2表面打孔、清孔后注入植筋胶,再将后锚固钢筋1的一端插入植筋孔内。连接钢筋3焊接在两根后锚固钢筋之间,形成h型,并且利用扣合件将连接钢筋3与待加固体2固定在一起,可提高钢筋锚固效果,增强结构安全性。容纳槽41可起到限位作用,增强稳定性。由于采用了扣合件和连接钢筋,后锚固钢筋1和待加固体2之间已经有了较为稳固的连接结构,可直接进行下一步施工作业,免去等待植筋胶凝固的时间,加快了施工进度,甚至可进一步降低现有植筋工艺部分的要求,即使植筋胶与植筋孔之间的粘结力较弱,扣合件和连接钢筋3也能弥补后锚固钢筋1和待加固体2之间连接强度的不足。
19.进一步地,可将扣合件覆盖植筋孔,并在植筋孔周围的扣合件和待加固体之间填充防水胶,避免后续作业中的水分进入植筋孔内影响植筋胶的凝固。
20.优选地,在如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中,扣合件包括扣合板42以及用于将扣合板42固定在待加固体2上的螺栓,容纳槽41设置在扣合板42上,连接钢筋3紧贴待加固体2表面,利用螺栓与待加固件2之间机械咬合力加强后锚固钢筋1和待加固体2之间的连接强度。可在植筋之前将连接钢筋3焊接在后锚固钢筋1上,等待温度下降后再进行植筋作业,避免高温影响植筋胶的强度。
21.优选地,在如图2-4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扣合件包括扣合板42、设置在连接钢筋3和待加固体2之间的垫块43以及用于将扣合板42固定在待加固体2上的螺栓,容纳槽41设置在垫块43远离待加固体2的一侧。垫块43使连接钢筋3远离植筋孔,可先进行植筋作业再完成连接钢筋3的焊接。
22.优选地,螺栓为膨胀螺栓。
23.优选地,垫块43为混凝土块或木方。
24.优选地,连接钢筋3焊接在相邻的两根后锚固钢筋1之间。
25.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
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后锚固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两根后锚固钢筋(1)和待加固体(2),所述待加固体(2)设置有植筋孔,所述后锚固钢筋(1)插入植筋孔中且所述后锚固钢筋(1)和植筋孔之间填充有植筋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焊接在两根所述后锚固钢筋(1)之间的连接钢筋(3)和用于将所述连接钢筋(3)固定在待加固体(2)上的扣合件,所述扣合件设置有与所述连接钢筋(3)配合的容纳槽(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锚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件包括扣合板(42)以及用于将所述扣合板(42)固定在待加固体(2)上的螺栓,所述容纳槽(41)设置在扣合板(42)上,所述连接钢筋(3)紧贴所述待加固体(2)表面。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锚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件包括扣合板(42)、设置在所述连接钢筋(3)和待加固体(2)之间的垫块(43)以及用于将所述扣合板(42)固定在待加固体(2)上的螺栓,所述容纳槽(41)设置在所述垫块(43)远离待加固体(2)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后锚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为膨胀螺栓。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后锚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43)为混凝土块。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锚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钢筋(3)焊接在相邻的两根所述后锚固钢筋(1)之间。

技术总结
一种后锚固连接结构,涉及后锚固植筋技术领域,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至少两根后锚固钢筋和待加固体,所述待加固体设置有植筋孔,所述后锚固钢筋插入植筋孔中且所述后锚固钢筋和植筋孔之间填充有植筋胶,还包括焊接在两根所述后锚固钢筋之间的连接钢筋和用于将所述连接钢筋固定在待加固体上的扣合件,所述扣合件设置有与所述连接钢筋配合的容纳槽。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扣合件和连接钢筋,后锚固钢筋和待加固体之间已经有了较为稳固的连接结构,可直接进行下一步施工作业,免去等待植筋胶凝固的时间,加快了施工进度。加快了施工进度。加快了施工进度。


技术研发人员:刘存祥 李昕 罗成 李小华 曾祖平 潘涛 郑学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新疆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14
技术公布日:2022/1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