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净浆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39939发布日期:2022-11-18 22:14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泥净浆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泥净浆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2.水泥净浆搅拌机是按标准规定的水泥和水混合后搅拌成均匀的实验用具,以用来测定水泥标准稠度、凝结时间及制作安定性试块之用,是水泥厂、建筑施工单位、有关专业院校及科研单位水泥试验室必备的,不可缺少的设备之一。
3.为使水泥净浆搅拌机内的水泥净浆能够得到充分的搅拌,目前使用的水泥净浆搅拌机的搅拌锅大多为圆筒,搅拌桨主要为动力牵引的桨,其桨叶呈扁平状镂空结构,且桨叶偏窄、偏短,同时为单向旋转,这样的搅拌结构在单位时间内无法搅动到大部分的泥浆,只能通过一部分流动的泥浆带动其他泥浆进行逐步融合,搅动效率较为低下,且搅拌融合不够均匀,鉴于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水泥净浆搅拌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泥净浆搅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水泥净浆搅拌装置存在搅拌效率低下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泥净浆搅拌装置,其能够通过一个驱动电机带动两组搅拌杆进行同时搅拌作业,并对锅内的泥浆进行强行对冲、挤压及相互融合,大大提高了水泥混合浆的搅拌效率和实验进度。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泥净浆搅拌装置,包括搅拌锅、主搅拌机构和辅助搅拌机构,所述主搅拌机构的作业端设置有延伸至搅拌锅内部居中处的第一搅拌杆,所述辅助搅拌机构的作业端设置有延伸至搅拌锅内部两侧的第二搅拌杆,所述搅拌锅的上方还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安装主搅拌机构和辅助搅拌机构的驱动盒,并且主搅拌机构和辅助搅拌机构由驱动组件带动其形成同步运作。
6.优选的,所述驱动盒的内部下端设置有与其构成水平旋转结构的转盘,同时两根第二搅拌杆固定安装于转盘的底部边缘两侧,所述第一搅拌杆的外壁一圈设置有主搅拌叶,所述第二搅拌杆的一侧设置有与主搅拌叶交叉分布的副搅拌叶。
7.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杆为顺时针旋转,第二搅拌杆为逆时针旋转,其中,第二搅拌杆的末端沿搅拌锅的内弧线收缩。
8.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杆的上端设置有水平安装的斜齿轮c,所述转盘的内侧设置有斜齿轮圈,所述斜齿轮圈的一侧垂直啮合有双向斜齿轮。
9.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延伸至驱动盒内部上端的主轴,所述主轴的上分别设置有与斜齿轮c和双向斜齿轮相啮合的斜齿轮a和斜齿轮b,所述主轴的一端连接有驱动电机。
10.优选的,所述搅拌锅的底部卡接套设有升降底托,所述驱动电机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台,所述升降底托垂直安装于固定台的一侧。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一)在作业时,旋转的第一搅拌杆通过主搅拌叶对搅拌锅内的水泥浆进行混合搅动,与此同时,第二搅拌杆通过副搅拌叶对锅内的泥浆进行反向搅动,从而使得泥浆在流动过程中受到强行对冲、挤压及相互融合,大大提高了水泥混合浆的搅拌效率和实验进度。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驱动盒内部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盘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搅拌锅;2、主搅拌机构;21、第一搅拌杆;210、主搅拌叶; 22、斜齿轮c;3、辅助搅拌机构;31、转盘;32、第二搅拌杆;321、副搅拌叶;33、斜齿轮圈;34、双向斜齿轮;4、驱动组件;41、驱动盒;42、主轴; 43、斜齿轮a;44、斜齿轮b;45、驱动电机;5、固定台;6、升降底托。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18.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1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20.图1-图3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泥净浆搅拌装置的全部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图3,本实施方式的一种水泥净浆搅拌装置,包括搅拌锅1、主搅拌机构2和辅助搅拌机构3,主搅拌机构2的作业端设置有延伸至搅拌锅1内部居中处的第一搅拌杆21,辅助搅拌机构3的作业端设置有延伸至搅拌锅1 内部两侧的第二搅拌杆32,搅拌锅1的上方还设置有驱动组件4,驱动组件4 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安装主搅拌机构2和辅助搅拌机构3的驱动盒41,并且主搅拌机构2和辅助搅拌机构3由驱动组件4带动其形成同步运作,驱动盒41 的内部下端设置有与其构成水平旋转结构的转盘31,同时两根第二搅拌杆32 固定安装于转盘31的底部边缘两侧,第一搅拌杆21的外壁一圈设置有主搅拌叶210,第二搅拌杆32的一侧设置有与主搅拌叶210交叉分布的副搅拌叶 321,第一搅拌杆21为顺时针旋转,第二搅拌杆32为逆时针旋转,其中,第二搅拌杆32的末端沿搅拌锅1的内弧线收缩,本实施例中,旋转的第一搅拌杆21通过主搅拌叶210对搅拌锅1内的水泥浆进行混合搅动,与此同时,第二搅拌杆32通过副搅拌叶321对锅内的泥浆进行反向搅动,从而使得泥浆在流动过程中受到强行对冲、挤压及相互融合,大大提高了水泥混合浆的搅拌效率和实验进度。
21.本实施例中,第一搅拌杆21的上端设置有水平安装的斜齿轮c22,转盘 31的内侧设置有斜齿轮圈33,斜齿轮圈33的一侧垂直啮合有双向斜齿轮34,驱动组件4包括延伸至驱动盒41内部上端的主轴42,主轴42的上分别设置有与斜齿轮c22和双向斜齿轮34相啮合的
斜齿轮a43和斜齿轮b44,主轴42 的一端连接有驱动电机45,驱动电机45可通过主轴42带动斜齿轮a43和斜齿轮b44同时旋转,斜齿轮a43和斜齿轮b44可带动斜齿轮c22和双向斜齿轮34形成转动,并且双向斜齿轮34可通过斜齿轮圈33带动转盘31同步旋转,这样便能够使第一搅拌杆21和第二搅拌杆32同时作业,通过这样的传动结构不仅实现了一个电机带动两个作业单元同时进行,并且使得两个搅拌杆实现同步反向旋转,结构配合巧妙,易于维护。
22.搅拌锅1的底部卡接套设有升降底托6,驱动电机45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台5,升降底托6垂直安装于固定台5的一侧,本实施例中,通过升降底托6可将搅拌锅1进行上下移动,使其在水泥浆搅拌好后直接下降脱离搅拌杆,此为本领域的现有技术,且不再赘述。
23.综上,本实施方式的一种水泥净浆搅拌装置,在作业时,驱动电机45可通过主轴42带动斜齿轮a43和斜齿轮b44同时旋转,斜齿轮a43和斜齿轮b44 可带动斜齿轮c22和双向斜齿轮34形成转动,并且双向斜齿轮34可通过斜齿轮圈33带动转盘31同步旋转,这样便能够使第一搅拌杆21和第二搅拌杆 32同时作业,通过这样的传动结构不仅实现了一个电机带动两个作业单元同时进行,并且使得两个搅拌杆实现同步反向旋转,旋转的第一搅拌杆21通过主搅拌叶210对搅拌锅1内的水泥浆进行混合搅动,与此同时,第二搅拌杆32通过副搅拌叶321对锅内的泥浆进行反向搅动,从而使得泥浆在流动过程中受到强行对冲、挤压及相互融合,大大提高了水泥混合浆的搅拌效率和实验进度。
24.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