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模块可拆卸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71615发布日期:2023-03-24 15:46阅读:33来源:国知局
预制模块可拆卸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模块可拆卸连接结构,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模块化建筑比传统装配式建筑具有更高的装配率,更有利于实现建筑的工厂化、工业化,是混凝土转配式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
3.公开号为cn112343179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预制模块的上下连接节点及施工方法,下方预制模块的侧板中设置预埋套筒,上方预制模块的侧板中设置灌浆套筒,利用连接件将上下方预制模块进行连接。
4.该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预制模块的拆卸较为困难。预制模块建筑相比于传统的混凝土结构建筑的一大优势在于,其可以移动位置,可以作为一种临时建筑使用。当需要移动位置时,就需要预制模块与基础(现浇结构)能够高效地拆卸和分离。但上述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方案常常存在拆卸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便于预制模块与预制模块的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制模块可拆卸连接结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6.预制模块可拆卸连接结构,包括上方预制模块和下方预制模块,所述上方预制模块放置于所述下方预制模块上方,所述上方预制模块和下方预制模块均包括依次连接的底板、第一侧板、顶板和第二侧板;所述上方预制模块的底板位于所述下方预制模块的顶板的上方;其特征在于:
7.所述上方预制模块的底板具有竖直方向上延伸的第一连接孔,所述下方预制模块的顶板具有竖直方向上延伸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连通;
8.所述预制模块可拆卸连接结构还包括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同时贯穿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螺杆的下端紧固于所述下方预制模块的顶板,所述第一螺杆的上端紧固于所述上方预制模块的底板;
9.所述上方预制模块和所述下方预制模块还通过铆钉进行连接,所述铆钉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竖直方向。
10.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上方预制模块与下方预制模块快速可拆卸连接,当需要拆除上方预制模块时,拆除铆钉和第一螺杆上端的紧固件,就可以向上吊装上方预制模块,从而将上方预制模块与下方预制模块进行分离。第一螺杆能够很好地承受上方预制模块和下方预制模块之间拉力,铆钉能够很好地承受上方预制模块和下方预制模块之间剪切力,即第一螺杆和铆钉形成受拉、受剪组合,保证了上方预制模块和下方预制模块的连接稳定性。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或两端通过紧固件紧固于相应地的顶板或底板。紧固件包括为螺母或者螺母与垫片。第一螺杆的一端如果具有螺栓头则只需要在另一端设
置紧固件,如果两端均没有螺栓头,那么需要在两端设置紧固件。
12.进一步地,所述上方预制模块的底板具有衔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上端的凹槽,所述下方预制模块的顶板具有衔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孔下端的凹槽,所述第一螺杆的两端分别容纳于相应的凹槽中。凹槽的设置可以防止第一螺杆以及紧固件凸出到顶板或底板的外表面之外,安装后表观质量更好。优选地,相比于相应的第一连接孔上端直径和第二连接孔下端直径,所述凹槽具有更大的直径。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均为锥形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上端直径小于下端直径,所述第二连接孔的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采用锥形孔设计,在吊装安装预制模块时,可以允许有较大的误差,即第一连接孔更容易对准第一螺杆安装。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中填充有填充料。填充料可以是水泥砂浆或灌浆料等。采用锥形孔设计即使填充了填充料,也能够比较容易地将上方预制模块从下方预制模块上吊离。
14.进一步地,同一层相邻预制模块中,右侧预制模块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设置有水平方向上延伸的第三连接孔和位于所述第三连接孔右端的操作手孔,左侧预制模块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对应于所述第三连接孔设置有预埋套筒,所述左侧预制模块和所述右侧预制模块通过第二螺杆连接,所述第二螺杆的左端与所述预埋套筒连接,所述第二螺杆贯穿所述第三连接孔且所述第二螺杆的右端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右侧预制模块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杆的右端位于所述操作手孔内。
15.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孔为锥形孔,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右端直径小于左端直径。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孔中填充有填充料。
16.本实用新型可满足预制模块建筑重复使用,可拆卸、施工简便、容许尺寸大,质量好控制,可以快速装配,缩短施工周期。
附图说明
17.图1是预制模块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模块可拆卸连接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19.图3是图2中x-x截面示意图;
20.图4是图2中y-y截面示意图。
21.图中:底板1.1、第一侧板1.2、顶板1.3、第二侧板1.4、上方预制模块2、下方预制模块3、第一连接孔4、第二连接孔5、第一螺杆6、铆钉7、凹槽8、第三连接孔9、操作手孔10、预埋套筒11、第二螺杆12。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3.如图2-4所示,预制模块可拆卸连接结构,包括上方预制模块2和下方预制模块3,上方预制模块2放置于下方预制模块3上方,上方预制模块2和下方预制模块3均包括依次连接的底板1.1、第一侧板1.2、顶板1.3和第二侧板1.4;上方预制模块2的底板1.1位于下方预制模块3的顶板1.3的上方;
24.上方预制模块2的底板1.1具有竖直方向上延伸的第一连接孔4,下方预制模块3的顶板1.3具有竖直方向上延伸的第二连接孔5,第一连接孔4与第二连接孔5连通;
25.预制模块可拆卸连接结构还包括有第一螺杆6,第一螺杆6同时贯穿第一连接孔4和第二连接孔5,第一螺杆6的下端紧固于下方预制模块3的顶板1.3,第一螺杆6的上端紧固于上方预制模块2的底板1.1;
26.上方预制模块2和下方预制模块3还通过铆钉7进行连接,铆钉7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竖直方向。
27.其中,第一螺杆6的一端或两端通过紧固件紧固于相应地的顶板1.3或底板1.1。紧固件包括为螺母或者螺母与垫片。第一螺杆6的一端如果具有螺栓头则只需要在另一端设置紧固件,如果两端均没有螺栓头,那么需要在两端设置紧固件。
28.进一步地,上方预制模块2的底板1.1具有衔接于第一连接孔4上端的凹槽8,下方预制模块3的顶板1.3具有衔接于第二连接孔5下端的凹槽8,第一螺杆6的两端分别容纳于相应的凹槽8中。凹槽8的设置可以防止第一螺杆6以及紧固件凸出到顶板1.3或底板1.1的外表面之外,安装后表观质量更好。优选地,相比于相应的第一连接孔4上端直径和第二连接孔5下端直径,凹槽8具有更大的直径。
29.进一步地,第一连接孔4、第二连接孔5均为锥形孔,第一连接孔4的上端直径小于下端直径,第二连接孔5的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采用锥形孔设计,在吊装安装预制模块时,可以允许有较大的误差,即第一连接孔4更容易对准第一螺杆6安装。优选地,第一连接孔4、第二连接孔5中填充有填充料(未图示)。填充料可以是水泥砂浆或灌浆料等。采用锥形孔设计即使填充了填充料,也能够比较容易地将上方预制模块2从下方预制模块3上吊离。
30.同一层相邻预制模块中,右侧预制模块的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4设置有水平方向上延伸的第三连接孔9和位于第三连接孔9右端的操作手孔10,左侧预制模块的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4对应于第三连接孔9设置有预埋套筒11,左侧预制模块和右侧预制模块通过第二螺杆12连接,第二螺杆12的左端与预埋套筒11连接,第二螺杆12贯穿第三连接孔9且第二螺杆12的右端通过紧固件与右侧预制模块的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4固定连接,第二螺杆12的右端位于操作手孔10内。优选地,第二连接孔5为锥形孔,第二连接孔5的右端直径小于左端直径。优选地,第二连接孔5中填充有填充料(未图示)。
31.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上下左右相邻的预制模块的快速可拆卸连接,当需要拆除上方预制模块2时,拆除铆钉7和第一螺杆6上端的紧固件,就可以向上吊装上方预制模块2,从而将上方预制模块2与下方预制模块3进行分离;当需要拆除水平方向上相邻的预制模块时,拆除第二螺杆12即可。第一螺杆6能够很好地承受上方预制模块2和下方预制模块3之间拉力,铆钉7能够很好地承受上方预制模块2和下方预制模块3之间剪切力,即第一螺杆6和铆钉7形成受拉、受剪组合,保证了上方预制模块2和下方预制模块3的连接稳定性。
32.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局限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