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物屋面及绿色建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99259发布日期:2022-11-16 00:44阅读:73来源:国知局
绿色建筑物屋面及绿色建筑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是绿色建筑物屋面及绿色建筑。


背景技术:

2.绿色建筑是当前建筑设计的热潮。现有的绿色建筑中,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以节约能约,会使用太阳能集热器或太阳能电池板等太阳能器件。
3.在瓦屋面上设置太阳能器件时,常规的太阳能器件的安装方式如申请号为200520001721.0 所示。这种结构,施工复杂,同时太阳能器件凸出与瓦面,会影响屋面的美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绿色建筑物屋面及绿色建筑。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6.绿色建筑物屋面,包括倾斜设置的屋面板,所述屋面板上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上设置有至少一排太阳能器件,每排所述太阳能器件的上、下两侧设置有覆盖所述防水层的瓦覆盖层,所述太阳能器件为板式且其顶面与所述瓦片覆盖层的顶面高度相当,所述瓦覆盖层与所述太阳能器件的上、下两侧保持间隙,所述间隙处设置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的至少一端设置有排水沟。
7.优选的,所述的绿色建筑物屋面中,所述防水层与屋面板之间设置有保温板。
8.优选的,所述的绿色建筑物屋面中,所述防水层是2.6mm的波形沥青防水板铺装得到。
9.优选的,所述的绿色建筑物屋面中,所述排水槽包括槽主体,所述槽主体的第一侧板的上端设置有向太阳能器件弯折的第一折弯板,其第二侧板的上端设置有向瓦覆盖层弯折的第二折弯板,所述第一折弯板固定在位于所述太阳能器件下方的垫条上,所述第二折弯板固定在瓦覆盖层下方的挂瓦条上,所述挂瓦条的高度大于所述垫条的高度。
10.优选的,所述的绿色建筑物屋面中,所述槽主体的内底面包括呈钝角衔接的第一平面及第二平面,且所述内底面的中间高,两端低。
11.优选的,所述的绿色建筑物屋面中,所述太阳能器件限位在其上、下两侧的限位件之间,所述限位件固定在所述排水槽的第一折弯板和第二折弯板上。
12.优选的,所述的绿色建筑物屋面中,所述限位件为台阶状。
13.优选的,所述的绿色建筑物屋面中,所述挂瓦条为防腐木挂瓦条。
14.优选的,所述的绿色建筑物屋面中,所述太阳能器件为太阳能电池板和/或太阳能集热器。
15.绿色建筑,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绿色建筑物屋面。
1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17.本方案采用板式太阳能器件铺设在瓦覆盖层之间,铺设时使太阳能器件的顶面与外覆盖层的顶面相当,可以有效避免太阳能器件的显露,保证屋面的美观,同时在瓦覆盖层和太阳能器件之间设置排水槽,从而能够充分实现瓦覆盖层和太阳能器件的间隙处的排水,避免雨水淤积,排水槽的安装结构也能够减小雨水浸入太阳能器件及瓦覆盖层下方的风险,有利于降低渗水的风险;另外,将太阳能器件、瓦覆盖层及排水槽设置在防水板上,能够充分简化它们安装时的防水处理要求。
18.本方案的排水槽的底板的顶面设计为中间高,两端低能够使排水槽内的水更容易排出,提高排水效率,减少积水的概率。
19.本方案的限位件的结构便于太阳能器件的安装,同时刚性更强,具有相对稳定的支撑性。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屋顶结构的剖视图;
21.图2是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排水槽的底板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24.在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并且,在方案的描述中,以操作人员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方向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方向为远端。
25.实施例1
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揭示的绿色建筑物屋面进行阐述,如附图1所示,其包括倾斜设置的屋面板100,所述屋面板100上设置有防水层200,所述防水层200上设置有至少一排太阳能器件300,所述太阳能器件300可以根据具体使用需要进行设计,其可以为太阳能电池板和/或太阳能集热器;每排所述太阳能器件300的上、下两侧设置有覆盖所述防水层200的瓦覆盖层400,所述太阳能器件300为板式且其顶面与所述瓦片覆盖层的顶面高度相当,所述瓦覆盖层400与所述太阳能器件300的上、下两侧保持间隙,所述间隙处设置有排水槽500,所述排水槽500的至少一端设置有排水沟,优选其两端都设置排水沟。
27.本方案采用板式太阳能器件300铺设在瓦覆盖层400之间,铺设时使太阳能器件300的顶面与外覆盖层的顶面相当,可以有效避免太阳能器件300的显露,保证屋面的美观,同时在瓦覆盖层400和太阳能器件300之间设置排水槽500,从而能够充分实现瓦覆盖层400和太阳能器件300的间隙处的排水,避免雨水淤积;另外,将太阳能器件300、瓦覆盖层400及排水槽500设置在防水板上,能够充分简化它们安装时的防水处理要求。
28.如附图1所示,所述屋面板100是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所述防水层200是2.6mm的波形沥青防水板铺装得到,所述防水层200与屋面板100之间设置有保温板600,所述保温板600优选是挤塑聚苯保温板。
29.如附图2、附图3所示,所述排水槽500包括u形的槽主体501,所述槽主体501的内底面包括呈钝角衔接的第一平面502及第二平面503,即所述内底面呈现为中间高两侧低的状态,从而能够使得雨水能够快速地流向所述排水沟并从屋面排出。所述槽主体501的第一侧板504的上端设置有向太阳能器件300弯折的第一折弯板505,其第二侧板506的上端设置有向瓦覆盖层400弯折的第二折弯板507,所述第二折弯板与所述第一折弯板平行,所述第一折弯板505固定在位于所述太阳能器件300下方的垫条700上,所述第二折弯板507固定在瓦覆盖层400下方的挂瓦条800上,所述挂瓦条800的高度大于所述垫条700的高度,所述挂瓦条800为防腐木挂瓦条,从而能够延长其使用寿命。这样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地避免进入到排水槽500。
30.如附图1、附图2所示,所述太阳能器件300限位在其上、下两侧的限位件900之间,所述限位件900固定在所述排水槽500的第一折弯板505和第二折弯板507上,所述限位件900为台阶状,这样可以使限位件900具有足够的强度,同时,这样的结构方便进行所述太阳能器件300的安装和限位,所述限位件900可以通过螺接或焊接等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一折弯板505和第二折弯板507上。
31.实施例2
32.绿色建筑,包括上述的绿色建筑物屋面。
33.本实用新型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