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龙骨的模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22362发布日期:2022-10-14 23:24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少龙骨的模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模板,尤其是涉及一种减少龙骨的模板结构。


背景技术:

2.在低层及多层建筑施工领域中,用于柱、剪力墙的模板通常采用木制模板,施工现场需要对模板进行组装作业。
3.相关技术中记载的一种模板组,如图1所示,包括多个共平面竖直设置的模板本体1以及固定在模板本体1上的龙骨,相邻两个模板本体1相互贴合组装,龙骨竖直设置且在每个模板本体1上等间隔分布,为了提高每个模板本体1的强度以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整个模板组能够承受混凝土较大的压力,龙骨在每个模板本体1上设置有至少三个,其中一个位于模板本体1的中间部位,另外两个分别位于模板本体1的两侧;此外,为了确保浇筑混凝土的强度,需要设置贯穿模板本体1的螺杆,螺杆对拉在相对的两个模板本体1组之间,其中两个模板本体1组之间的空隙即为可供混凝土浇筑的空隙,通过螺母将螺杆限位在两个模板本体1上,待混凝土凝固后螺杆将起到加固混凝土的作用。
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方案,发明人发现:相邻两个模板本体1在组装过程中难免存在竖向缝隙,若由于相邻两个模板本体1安装过程中产生相对偏斜或错位,将产生模板本体1竖向缝隙错台的情况产生,这样对于混凝土成型后表面的光洁度和垂直度产生不良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降低相邻模板本体之间产生错台的可能性,以提高混凝土成型后的光洁度和垂直度,本技术提供一种减少龙骨的模板本体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减少龙骨的模板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减少龙骨的模板结构,包括模板本体以及固定在模板本体一侧的侧边龙骨,侧边龙骨延伸至模板本体外部并形成安装主平面,模板本体远离侧边龙骨的一侧具有可供安装主平面贴合的安装次平面。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主平面与安装次平面的相互贴合,即可提高相邻模板本体的共面程度,进而降低了相邻模板本体之间产生错台的可能性,提高了混凝土成型后的光洁度和垂直度;相邻两个模板本体相互靠近的一侧共用了同一侧边龙骨,在保证模板本体的两侧存在龙骨支撑加强的前提下,减少了龙骨的使用。
9.可选的,模板本体的顶部固定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木方,木方位于模板本体设置有侧边龙骨的一侧。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合侧边龙骨提高了模板本体在两个相互垂直方向上的抗弯强度,进一步提高了模板本体的结构稳定性。
11.可选的,木方远离侧边龙骨的一端与模板本体远离侧边龙骨的一侧之间存在距离,该距离等于安装次平面的宽度。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相邻两个模板本体组装完成后,其中一个模板本体上的木方端部能够抵紧在另一模板本体上的侧边龙骨上,进而使得整个模板组的结构更加紧凑,提高了相邻模板本体之间安装的稳定性。
13.可选的,模板本体上固定有多个角码,角码与模板本体相垂直的部分为安装片,安装片与模板本体远离侧边龙骨的一侧之间存在距离,该距离等于安装次平面的宽度。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角码实现自身所在模板本体与另一模板本体上侧边龙骨之间的固定,进而实现相邻模板本体之间的相互固定。
15.可选的,模板本体上固定有至少一个中部龙骨,中部龙骨位于侧边龙骨与安装次平面之间。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满足模板本体中间部位的强度需求,在相邻两个模板本体安装完成后,配合侧边龙骨实现每个模板本体中间部位和两侧边上的龙骨支撑加强。
17.可选的,模板本体包括多个沿竖直方向分布的木模板,相邻木模板之间相互固定。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楼层需求,因此模板本体的高度往往较大,通过采用多个木模板组装成模板本体的方式,一方面尺寸较小的木模板的原材料更加易得,另一方面可将部分或全部木模板按照标准规格的模数切割而成,切割高度符合模数要求,方便直接购入或切割加工。
19.可选的,相邻木模板之间设置有工字钢,木模板插入在工字钢的两个翼缘板之间,且木模板与工字钢的翼缘板固定连接,木模板的顶部或底部贴合在工字钢的腹板上。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上下相邻两个木模板之间的水平限位,提高了模板本体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21.可选的,木模板背离侧边龙骨的表面开设有可供工字钢的其中一个翼缘板嵌入的嵌槽,嵌入嵌槽中的翼缘板与木模板表面齐平。
22.木模板背离侧边龙骨的表面为与混凝土接触的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提高混凝土凝固后其表面的光洁度和平整度。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24.1.通过设置了侧边龙骨、安装主平面和安装次平面,提高相邻模板本体的共面程度,进而降低了相邻模板本体之间产生错台的可能性,提高了混凝土成型后的光洁度和垂直度;相邻两个模板本体相互靠近的一侧共用了同一侧边龙骨,减少了龙骨的使用,节约了材料并方便进行模板结构的周转;
25.2.通过设置了角码,角码实现自身所在模板本体与另一模板本体上侧边龙骨之间的固定,进而实现相邻模板本体之间的相互固定;
26.3.通过设置了多个木模板,一方面尺寸较小的木模板的原材料更加易得,另一方面可将部分或全部木模板按照标准规格的模数切割而成,切割高度符合模数要求,方便采用标准切割机进行木板切割。
附图说明
27.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模板组的平面示意图;
28.图2是实施例一中的模板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实施例一中的模板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30.图4是实施例一中的模板结构的俯视图;
31.图5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32.图6是实施例二中的模板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33.图7是实施例二中的第一木模板和第二木模板之间的剖视安装结构示意图。
34.图中,1、模板本体;11、第一木模板;12、第二木模板;111、嵌槽;2、侧边龙骨;3、安装主平面;4、安装次平面;5、木方;6、角码;61、安装片;7、中部龙骨;8、螺杆孔;9、工字钢。
具体实施方式
3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靠近”、“远离”、“背离”、“竖直”、“水平”、“齐平”、“宽度”、“垂直”等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相对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工艺或模块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状态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7.实施例一:
38.参照图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板组,包括多个沿水平方向分布的减少龙骨的模板结构,多个模板结构共同组成竖直的平面,两个模板组相对设置即可在二者之间形成可供混凝土浇筑的空隙。
39.具体的,参照图2、图3和图4,模板结构包括竖直设置的模板本体1、固定在模板本体1同一表面上的侧边龙骨2、中部龙骨7以及木方5,其中侧边龙骨2靠近模板本体1的一侧设置并延伸至模板本体1该侧的外部,侧边龙骨2延伸至模板本体1外侧的部分具有与模板本体1齐平的安装主平面3;模板本体1远离侧边龙骨2的一侧具有安装次平面4,安装次平面4位于模板本体1设置有侧边龙骨2的一侧;中部龙骨7设置在模板本体1的中间部位并沿竖直方向延伸,即位于侧边龙骨2与安装次平面4之间;木方5则设置在模板本体1的顶部,并沿水平方向延伸。
40.在组装两个模板本体1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模板结构中的安装主平面3贴合在另一模板结构的安装次平面4上,即使得其中一个模板结构中的侧边龙骨2贴合并固定在另一个模板结构中的模板本体1上。在模板组组装完成后,每个模板本体1的两侧均有侧边龙骨2进行加强支撑,且这两个侧边龙骨2分别为相邻两个模板结构中的侧边龙骨2;每个模板本体1中间部位的支撑加强则由中部龙骨7实现,配合木方5提高了模板本体1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的抗弯强度。
41.这样,通过安装主平面3与安装次平面4的相互贴合,提高了相邻模板本体1的共面程度,进而降低了相邻模板本体1之间产生错台的可能性,提高了混凝土成型后的光洁度和垂直度;侧边龙骨2的设置还能够对竖向缝隙进行遮挡,有利于减少混凝土通过竖向缝隙溢出。
42.此外,混凝土浇筑完成并凝固后,需要拆除该层的模板组,并将此模板组周转至上一层以进行上一层的混凝土浇筑,这一过程需要重新对多个模板本体1进行组装,相邻两个模板本体1相互靠近的一侧共用了同一侧边龙骨2,相比于相关技术,在保证模板本体1的两侧存在侧边龙骨2支撑加强的前提下,减少了龙骨的使用,节约了材料并方便进行整个模板结构的周转。
43.参照图3和图5,一个模板结构中的模板本体1与另一模板结构中的侧边龙骨2之间的固定方式具体设置为,模板本体1上通过螺钉固定有多个相互之间沿竖直方向间隔分布的角码6,角码6的与模板本体1相垂直的部分为安装片61,安装片61则用于通过螺钉固定侧边龙骨2与模板本体1相垂直的一侧,这样模板本体1与侧边龙骨2之间通过角码6相互固接,也实现相邻模板本体1之间的间接固定,提高了整个模板组的结构稳定性。
44.参照图3和图4,进一步的,安装片61与模板本体1远离侧边龙骨2的一侧之间存在距离,该距离等于侧边龙骨2延伸至模板本体1外部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侧边龙骨2延伸至模板本体1外部的部分占侧边龙骨2厚度的1/2,即安装片61距离模板本体1相应一侧之间的距离为模板本体1厚度的1/2,这样当组装完成后,一个侧边龙骨2能够平分至相邻两个模板本体1上。
45.参照图4,为了使得整个模板结构更加紧凑,侧边龙骨2延伸至模板本体1外部的距离即侧边龙骨2厚度的1/2,等于木方5远离侧边龙骨2的一端与模板远离侧边龙骨2的一侧之间的距离,即木方5远离侧边龙骨2的端面与安装片61齐平;当组装完成后,每个侧边龙骨2能够被夹紧在相邻两个木方5之间,进而提高了整个模板组的稳定性。
46.参照图2和图3,由于楼层单层高度需求,因此模板本体1的高度往往较大,若模板本体1一体加工而成,将造成模板本体1的制作原材料难得且加工成本提高,为此模板本体1包括多个沿竖直方向依次分布的木模板,本实施例以两个木模板为例进行说明,两个木模板分别为第一木模板11和第二木模板12,第一木模板11位于第二木模板12上方;中部龙骨7和侧边龙骨2可通过胶粘或打入钉子的方式固定在第一木模板11和第二木模板12上。
47.第一木模板11和第二木模板12相比于一体式的模板本体1材料易得,且可将第一木模板11和第二木模板12的宽度和高度均按照标准规格的模数切割而成或购入,降低了模板本体1的制造难度和成本。
48.此外,其中一个角码6同时固定在第一木模板11和第二木模板12上,即角码6与模板本体1贴合的板件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木模板11和第二木模板12上,进而进一步提高了第一木模板11与第二木模板12之间的组装稳定性。
49.第一木模板11和第二木模板12上均开设有多个可供螺杆穿入的螺杆孔8。
50.实施例二:
51.参照图6和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之间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木模板11与第二木模板12之间设置有工字钢9,可以理解的是工字钢9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翼缘板以及固定在两个翼缘板之间的腹板;在本实施例中,工字钢9的腹板水平设置且翼缘板竖直设置,第一木模板11插入至两个翼缘板之间并搭接在腹板上,而第二木模板12则插入至两个翼缘板之间并贴合在腹板的下表面上,翼缘板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木模板11和第二木模板12上,进而实现第一木模板11与第二木模板12之间的可靠固定,并有效提高了二者的共面程度。
52.为了防止工字钢9的翼缘板对于混凝土凝固后表面光洁度和平整度造成不良影响,第一木模板11和第二木模板12相互靠近的位置处开设有嵌槽111,两个嵌槽111相互连通以供工字钢9的其中一个翼缘板嵌入其中,继而使得木模板和混凝土相接触的表面与翼缘板齐平。
53.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
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