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隔断墙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73032发布日期:2023-03-24 16:10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室内隔断墙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室内装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室内隔断墙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2.隔断墙体可以用于家庭、写字楼以及公共建筑的装修、装饰,随着国内建材商品和构件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发展的水平迅速提高,隔断墙体装修的工业化发展得到飞速发展。
3.一般的室内隔断,大多数采用石膏板作为隔断墙,将隔断墙一端与地面相固定,另一端与屋顶相固定,而这种固定是永久的,在不破坏隔断墙的情况下,很难将隔断墙拆除,当人们需要对室内空间进行重新分隔,需要将隔断墙破坏以拆除,再在新的位置建造新的隔断墙,十分浪费资源。
4.现有的公开文件公开了带有卡接机构的隔断,这种机构的模块制作对工艺要求很高,且卡接操作也比较复杂,整个拆装耗时比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问题,提供了一种拆装方便的室内隔断墙安装结构。
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室内隔断墙安装结构,包括设置在墙顶面内的上轨道,设置在墙底面内的下轨道,上轨道与下轨道之间具有若干隔断单元,隔断单元包括相互磁吸的隔断墙板,隔断墙板固定于一个单元面积的柔性支撑体上;一个单元的柔性支撑体通过至少一个悬挂机构安置在上轨道上且多个单元的柔性支撑体可收纳于侧墙体内;每个隔断单元内的隔断墙板拆卸后可收纳于侧墙体上。
7.在可实施的方式中,上轨道具有开口向下的“t”型槽,槽内具有若干悬挂机构,悬挂机构包括转轴、设置在转轴两端且分别与槽的两侧边紧贴的滚轮;转轴贯穿柔性支撑体。
8.在可实施的方式中,隔断墙板包括阳极板和阴极板,阳极板上具有“n”极磁块,阴极板上具有“s”极磁块,n”极磁块与“s”极磁块相互连接且n”极磁块或“s”极磁块贯穿柔性支撑体。
9.在可实施的方式中,“n”极磁块设置在阳极板的中部,“s”极磁块也设置在阴极板的中部与“n”极磁块配合。
10.在可实施的方式中,阳极板和阴极板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在下轨道内的滑轮。
11.在可实施的方式中,下轨道具有至少两个直槽,直槽包覆滑轮。
12.在可实施的方式中,柔性支撑体与下轨道之间具有一个间隙。
13.在可实施的方式中,侧墙体上设置有安置隔断墙板支架或配合磁块。
14.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柔性支撑体的设置在未安装隔断墙板的时候可以作为窗帘结构使用;在柔性支撑体上安装上隔断墙板后可以作为隔断墙。整个隔断墙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附图说明
15.1墙顶面,2上轨道,3墙底面,4下轨道,5隔断墙板,6柔性支撑体,7 侧墙体,21悬挂机构,22槽,23转轴,24滚轮,41滑轮,42直槽,51阳极板, 52阴极板,
16.图1为本申请的部分结构立体示意图;
17.图2为本申请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申请的立体部分结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0.如图1、图2、图3所示的实施例,一种室内隔断墙安装结构,包括设置在墙顶面1内的上轨道2,设置在墙底面3内的下轨道4,上轨道2与下轨道4之间具有若干隔断单元。
21.隔断单元包括若干个单元的柔性支撑体6通过一个悬挂机构21安置在上轨道2上,柔性支撑体6与下轨道4之间具有一个间隙。上轨道2具有开口向下的“t”型槽22,槽22内具有若干悬挂机构21,悬挂机构21包括转轴23、设置在转轴23两端且分别与槽22的两侧边紧贴的滚轮24;转轴23贯穿柔性支撑体 6。
2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牵引柔性支撑体6使滚轮24在槽22内移动,实现柔性支撑体6对该空间的简单区分。
23.在本实施例中,隔断单元还包括相互磁吸的隔断墙板5,隔断墙板5固定于一个单元面积的柔性支撑体6上;隔断墙板5包括阳极板51和阴极板52,阳极板51上具有“n”极磁块,阴极板52上具有“s”极磁块,n”极磁块与“s”极磁块相互连接且n”极磁块或“s”极磁块贯穿柔性支撑体6。
24.在本实施例中,“n”极磁块设置在阳极板51的中部,“s”极磁块也设置在阴极板52的中部与“n”级磁块配合。
25.在本实施例中,隔断单元还包括滑轮41,阳极板51和阴极板52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在下轨道4内的滑轮41。优选的下轨道4具有两个直槽42,直槽42 包覆滑轮41。
26.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需要两个操作人,一个操作人搬运阳极板51,将阳极板51上的滑轮41嵌入一个直槽42内;另一个操作人搬运阴极板52,将阴极板 52上的滑轮41嵌入另一个直槽42内;两个操作人配合使得n”极磁块与“s”极磁块相互连接实现一个隔断单元的安装完成。然后将已经完成安装的隔断单元向前推移,然后两为操作人再重复上述工序安装第二个隔断单元、第三个隔断单元等。
27.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单元的柔性支撑体6可收纳于侧墙体7内;每个隔断单元内的隔断墙板5拆卸后可收纳于侧墙体7上。侧墙体7上设置有安置隔断墙板 5支架或配合磁块。
28.以上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
29.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工程师根据上述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室内隔断墙安装结构,包括设置在墙顶面(1)内的上轨道(2),设置在墙底面(3)内的下轨道(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轨道(2)与所述下轨道(4)之间具有若干隔断单元,所述隔断单元包括相互磁吸的隔断墙板(5),所述隔断墙板(5)固定于一个单元面积的柔性支撑体(6)上;一个单元的所述柔性支撑体(6)通过至少一个悬挂机构(21)安置在所述上轨道(2)上且多个单元的所述柔性支撑体(6)可收纳于侧墙体(7)内;每个所述隔断单元内的所述隔断墙板(5)拆卸后可收纳于所述侧墙体(7)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隔断墙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轨道(2)具有开口向下的“t”型槽(22),所述槽(22)内具有若干所述悬挂机构(21),所述悬挂机构(21)包括转轴(23)、设置在所述转轴(23)两端且分别与所述槽(22)的两侧边紧贴的滚轮(24);所述转轴(23)贯穿所述柔性支撑体(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隔断墙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墙板(5)包括阳极板(51)和阴极板(52),所述阳极板(51)上具有“n”极磁块,所述阴极板(52)上具有“s”极磁块,所述n”极磁块与所述“s”极磁块相互连接且所述n”极磁块或所述“s”极磁块贯穿所述柔性支撑体(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室内隔断墙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n”极磁块设置在所述阳极板(51)的中部,所述“s”极磁块也设置在所述阴极板(52)的中部与所述“n”极磁块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室内隔断墙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板(51)和所述阴极板(52)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在所述下轨道(4)内的滑轮(4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室内隔断墙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轨道(4)具有至少两个直槽(42),所述直槽(42)包覆所述滑轮(4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隔断墙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支撑体(6)与所述下轨道(4)之间具有一个间隙。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隔断墙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体(7)上设置有安置所述隔断墙板(5)支架或配合磁块。

技术总结
一种室内隔断墙安装结构,属于室内装潢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在墙顶面内的上轨道,设置在墙底面内的下轨道,上轨道与下轨道之间具有若干隔断单元,隔断单元包括相互磁吸的隔断墙板,隔断墙板固定于一个单元面积的柔性支撑体上;一个单元的柔性支撑体通过至少一个悬挂机构安置在上轨道上且多个单元的柔性支撑体可收纳于侧墙体内;每个隔断单元内的隔断墙板拆卸后可收纳于侧墙体上。柔性支撑体的设置在未安装隔断墙板的时候可以作为窗帘结构使用;在柔性支撑体上安装上隔断墙板后可以作为隔断墙。整个隔断墙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拆装方便。拆装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俞匡迪 李灿 吴建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浩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28
技术公布日:2023/3/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