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桩侧壁牛腿焊接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36983发布日期:2022-10-26 02:03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管桩侧壁牛腿焊接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结构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钢管桩侧壁牛腿焊接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2.土木、水利、港口等结构工程技术领域中,通常需要在柱式构件侧壁设置牛腿,用于搭接承重梁,以提供施工平台或进行起吊作业。对于钢筋混凝土柱式构件,一般是在混凝土中预埋锚固钢筋与牛腿连接,以提供大吨位承载力;而对于钢管桩柱式构件,一般是将牛腿直接焊接在钢管侧壁,但当牛腿承载的载荷较大时,钢管侧壁容易出现撕裂或挤压变形,影响结构安全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钢管桩侧壁牛腿焊接加固结构,提高结构安全性。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钢管桩侧壁牛腿焊接加固结构,所述牛腿包括与钢管桩轴向垂直的顶板,顶板底部焊接两块与钢管桩轴向平行的竖撑板,顶板及两竖撑板的一侧均与钢管桩外壁焊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内与牛腿焊接高度一致处设有内撑模块,所述内撑模块包括两块与牛腿的竖撑板平行的第一加劲板,两第一加劲板间焊接与第一加劲板垂直的第二加劲板,第一加劲板和第二加劲板的两侧分别与钢管桩内壁焊接。
6.本实用新型基于合理的力学功能模块划分和明确的受力、传力体系,在钢管桩内外进行了针对性的加固,有效提高了牛腿的承载能力和钢管桩的抗变形能力,可满足桥梁临时支墩(塔)托架支承、厂房立柱牛腿支承、港口码头吊装横梁支承等多种工程场景中的大吨位承载力要求。
附图说明
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8.图2是钢管内撑模块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9.图3是牛腿上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0.如图1、图2、图3所示,钢管桩1侧壁焊接有牛腿2,所述牛腿2包括与钢管桩轴向垂直的顶板21,顶板底部焊接两块与钢管桩轴向平行的竖撑板22,顶板21及两竖撑板22的一侧均与钢管桩1外壁焊接;所述钢管桩内与牛腿焊接高度一致处设有内撑模块3,所述内撑模块3包括两块与牛腿的竖撑板平行的第一加劲板31,两第一加劲板间焊接与第一加劲板垂直的第二加劲板32,第一加劲板和第二加劲板的两侧分别与钢管桩内壁焊接。
11.钢管桩上焊接的牛腿承受上方的载荷力,会对钢管桩管壁产生水平方向的拉力及
竖向剪力,当牛腿承载大吨位载荷时,会导致钢管桩变形。上述结构中,在钢管桩内对应牛腿焊接部位设置的内撑模块,会对钢管桩起加固作用,抵抗钢管桩管壁变形。
12.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时,可将所述内撑模块的两第一加劲板31分别与牛腿的两竖撑板22正对,进一步增强钢管牛腿焊接部位的抗拉强度。
13.所述内撑模块的第二加劲板32的中心位于钢管的轴心上,即第二加劲板沿钢管桩直径方向设置,可进一步抵抗钢管壁的变形。
14.进一步,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时,可环绕所述钢管桩1的外壁上焊接一环向加劲板4,并且在所述牛腿的两竖撑板22与钢管外壁焊接的一侧底部分别开设一与环向加劲板厚度相等的卡槽221,所述卡槽221的顶部支撑在环向加劲板4的顶部,卡槽221的侧边与环向加劲板4的外壁焊接。环向加劲板一方面可进一步加固钢管桩的管壁,另一方面可对牛腿的竖撑板提供一定竖向支撑力,增加牛腿的承载能力。


技术特征:
1.一种钢管桩侧壁牛腿焊接加固结构,所述牛腿包括与钢管桩轴向垂直的顶板,顶板底部焊接两块与钢管桩轴向平行的竖撑板,顶板及两竖撑板的一侧均与钢管桩外壁焊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内与牛腿焊接高度一致处设有内撑模块,所述内撑模块包括两块与牛腿的竖撑板平行的第一加劲板,两第一加劲板间焊接与第一加劲板垂直的第二加劲板,第一加劲板和第二加劲板的两侧分别与钢管桩内壁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桩侧壁牛腿焊接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模块的两第一加劲板分别与牛腿的两竖撑板正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桩侧壁牛腿焊接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模块的第二加劲板的中心位于钢管桩的轴心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桩侧壁牛腿焊接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环绕所述钢管桩的外壁上焊接一环向加劲板;所述牛腿的两竖撑板与钢管桩外壁焊接的一侧底部分别开设一与环向加劲板厚度相等的卡槽,所述卡槽的顶部支撑在环向加劲板的顶部,卡槽的侧边与环向加劲板的外壁焊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管桩侧壁牛腿焊接加固结构,钢管桩外壁焊接一牛腿,钢管桩内与牛腿焊接高度一致处设有内撑模块,所述内撑模块包括两块与牛腿的竖撑板平行的第一加劲板,两第一加劲板间焊接与第一加劲板垂直的第二加劲板,第一加劲板和第二加劲板的两侧分别与钢管桩内壁焊接;钢管桩外壁上还焊接有环向加劲板,牛腿的竖撑板与环向加劲板焊接。本实用新型在钢管桩内外进行了针对性的加固,有效提高了牛腿的承载能力和钢管桩的抗变形能力,可满足大吨位承载力要求。满足大吨位承载力要求。满足大吨位承载力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蒋德林 高昊 李玲玉 李鸣 刘治宏 李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01
技术公布日:2022/10/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