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建工程施工用吊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88122发布日期:2023-01-31 22:28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房建工程施工用吊顶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吊顶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房建工程施工用吊顶结构,属于房屋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房屋吊顶中,完成龙骨的安装之后,直接将横梁悬挂于龙骨底部;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龙骨组件,其挂钩位置的设计,导致横梁只能沿水平方向插入,而不能自下而上的安装,参见中国专利文献号cn113775101a公开的一种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机构及其是施工工艺,卡口的底部开口小于横梁的翻边,因此横梁无法向上插入,只能水平插入。然而,众所周知的是,横梁第一重量较大,第二数量众多,若是采用水平推入的方式,其安装步骤分为吊起横梁,然后人工对齐之后,才能进行安装,相对来说工程量更大,劳动强度更高;有时甚至还需要人工扛起横梁,在梯子上进行对齐并安装。
3.因此,有待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房建工程施工用吊顶结构,安装过程便捷,结构简单合理,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安装效率。
5.一种房建工程施工用吊顶结构,包括龙骨;所述的龙骨通过膨胀螺丝连接于天花板下部;所述的龙骨下侧设置有若干横梁;所述的横梁底部连接有吊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龙骨下侧设置有若干卡口;所述卡口的开口处设置有转动支撑座;所述的横梁顶部设置有悬挂翻边;所述的悬挂翻边位于卡口内,并与转动支撑座接触连接。
6.优选的,所述的横梁包括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的悬挂翻边分别设置在左侧板和右侧板的顶部;所述的悬挂翻边朝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内外两侧延申。
7.优选的,所述卡口的两个侧壁上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支撑座的内外两侧通过轴体转动连接于转动槽内。
8.优选的,所述的转动支撑座为楔形块;所述转动支撑座的小端位于转动槽外侧;所述转动支撑座的大端位于转动槽内。
9.优选的,所述转动支撑座的大端设置有挡杆;所述转动槽的最内侧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位于挡杆的上侧。
10.优选的,所述的挡杆和限位杆接触或分离;所述悬挂翻边的底部抵靠于所述转动支撑座的近小端一侧。
11.优选的,所述的转动支撑座相对限位杆开设有缺口。
12.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简化安装流程,完成龙骨的安装之后,可在龙骨的正下方,将横梁的悬挂翻边与卡口对齐之后,直接推入;推入过程中,悬挂翻边将会挤压转动支撑座,使其发生翻转,当悬挂翻边完全进入卡口之后,悬挂翻边在重力作用下复位,即可对悬挂翻边进行支撑。相比于水平推入的方式,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更加便利,无需将横
梁搬运至高空对齐;而是在地面对齐后直接安装,大大降低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为龙骨,2为横梁,2.1为悬挂翻边,3为卡口,4为转动支撑座, 4.1为挡杆,5为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6.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的在这里使用的术语具有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术语相同的含义,只要不是不同地限定该术语。应当理解在通常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具有与现有技术中的术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
17.参见图1,一种房建工程施工用吊顶结构,包括龙骨1;所述的龙骨1通过膨胀螺丝连接于天花板下部;所述的龙骨1下侧设置有若干横梁2;所述的横梁2 底部连接有吊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龙骨1下侧设置有若干卡口3;所述卡口3的开口处设置有转动支撑座4;所述的横梁2顶部设置有悬挂翻边2.1;所述的悬挂翻边2.1位于卡口3内,并与转动支撑座4接触连接。
18.进一步的说,所述的横梁2包括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的悬挂翻边2.1分别设置在左侧板和右侧板的顶部;所述的悬挂翻边2.1朝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内外两侧延申。
19.进一步的说,所述卡口3的两个侧壁上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支撑座4的内外两侧通过轴体转动连接于转动槽内。
20.进一步的说,所述的转动支撑座4为楔形块;所述转动支撑座4的小端位于转动槽外侧;所述转动支撑座的大端位于转动槽内。
21.进一步的说,所述转动支撑座的大端设置有挡杆4.1;所述转动槽的最内侧设置有限位杆5;所述限位杆5位于挡杆4.1的上侧。
22.在本实施例中,转动支撑座4在顺时针转动时,限位杆5位于挡杆4.1不会发生干涉;而当悬挂翻边2.1完全进入卡口,并压持于转动支撑座上表面时,限位杆5、挡杆4.1之间将会发生干涉,使得转动支撑座无法逆时针转动,达到支撑效果。
23.进一步的说,所述的挡杆4.1和限位杆5接触或分离;所述悬挂翻边2.1的底部抵靠于所述转动支撑座4的近小端一侧。
24.进一步的说,所述的转动支撑座4相对限位杆开设有缺口。
25.工作原理:在对齐之后,向上推动横梁的过程当中,左侧板和右侧板上的悬挂翻边2.1分别与对应卡口中的转动支撑座4发生接触,并推动转动支撑座4 发生转动,最终悬挂翻边2.1会通过卡口的开口处,并完全进入到卡口内,悬挂翻边2.1将与转动支撑座4短暂的分离;转动支撑座4在重力作用下,复位,封堵悬挂翻边2.1向下退出的卡口开口位置,并且此时,挡杆4.1和限位杆5 相互抵靠,使得转动支撑座4无法继续转动,进而能够悬挂翻边
2.1起到支撑作用,达到悬挂横梁的作用。
26.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房建工程施工用吊顶结构,包括龙骨;所述的龙骨通过膨胀螺丝连接于天花板下部;所述的龙骨下侧设置有若干横梁;所述的横梁底部连接有吊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龙骨下侧设置有若干卡口;所述卡口的开口处设置有转动支撑座;所述的横梁顶部设置有悬挂翻边;所述的悬挂翻边位于卡口内,并与转动支撑座接触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建工程施工用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梁包括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的悬挂翻边分别设置在左侧板和右侧板的顶部;所述的悬挂翻边朝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内外两侧延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房建工程施工用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口的两个侧壁上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支撑座的内外两侧通过轴体转动连接于转动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房建工程施工用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支撑座为楔形块;所述转动支撑座的小端位于转动槽外侧;所述转动支撑座的大端位于转动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房建工程施工用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支撑座的大端设置有挡杆;所述转动槽的最内侧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位于挡杆的上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房建工程施工用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杆和限位杆接触或分离;所述悬挂翻边的底部抵靠于所述转动支撑座的近小端一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房建工程施工用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支撑座相对限位杆开设有缺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房建工程施工用吊顶结构,包括龙骨;所述的龙骨通过膨胀螺丝连接于天花板下部;所述的龙骨下侧设置有若干横梁;所述的横梁底部连接有吊顶板,所述的龙骨下侧设置有若干卡口;所述卡口的开口处设置有转动支撑座;所述的横梁顶部设置有悬挂翻边;所述的悬挂翻边位于卡口内,并与转动支撑座接触连接。简化安装流程,完成龙骨的安装之后,可在龙骨的正下方,将横梁的悬挂翻边与卡口对齐之后,直接推入;推入过程中,悬挂翻边将会挤压转动支撑座,使其发生翻转,当悬挂翻边完全进入卡口之后,悬挂翻边在重力作用下复位,即可对悬挂翻边进行支撑。对悬挂翻边进行支撑。对悬挂翻边进行支撑。


技术研发人员:胡晓峰 黄淑萍 严舒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嘉泓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12
技术公布日:2023/1/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