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栓连接预制混凝土复合夹心保温墙板

文档序号:32198823发布日期:2022-11-16 00:35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栓连接预制混凝土复合夹心保温墙板

1.本实用新型属于装配式剪力墙领域,涉及保温墙板,具体涉及到一种螺栓连接预制混凝土复合夹心保温墙板。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于住宅舒适性和低能耗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在寒冷地区,通常需要对建筑的墙体进行保温处理。由于传统的外保温存在建筑外表皮脱落、防火性能差,以及内保温容易在室内装修时被破坏等缺点,夹心保温墙板应运而生。作为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保温板集成在墙体内部的夹心保温墙体,由于具有良好的保温、防火和耐久性能以及质量易于保证等优点,在工程建设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目前承重型夹心保温墙体类型单一,形式多为内叶混凝土板承重,而外叶混凝土板仅作为保温板的保护层。为了满足规范对于承重墙体高厚比的要求,此类墙体的厚度较厚,进而导致墙板自重较大,材料的强度不能全部发挥,造成了材料浪费,经济性较差。同时,该类型夹心墙板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现场浇筑混凝土进行连接,现场湿作业多,施工工序较为复杂、效率不高,且墙板周边需要出筋,不便于堆放和运输。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栓连接预制混凝土复合夹心保温墙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目前使用的承重型夹心保温墙板中存在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螺栓连接预制混凝土复合夹心保温墙板,包括两侧面的混凝土板,两侧面混凝土板中间设置的保温板、墙板四周采用的混凝土边框、以及墙板内部设置的连接件和固定件。
6.所述的混凝土板包括位于外侧的外叶混凝土板和内侧的内叶混凝土板;
7.所述的外叶混凝土板与内叶混凝土板厚度相等,内部均配置有钢筋网,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30。
8.优选的,所述外叶混凝土板与内叶混凝土板之间通过混凝土边框和连接件连接在一起,形成外叶混凝土板和内叶混凝土板协同受力的完全复合的保温承载一体化剪力墙板,在实际工程中可以作为装配式剪力墙使用。
9.所述的连接件为钢筋混凝土肋、钢筋桁架、纤维增强塑料(frp)格栅或其他具有连接作用的连接件。
10.所述的保温板通过固定件安装在墙板内。
11.所述的混凝土边框外侧面预留有凹槽和螺栓孔。
12.所述的保温板采用膨胀型聚苯乙烯保温板(eps)、挤压型聚苯乙烯保温板(xps)或其他具有保温性能的轻质保温板。
13.该墙板在工厂预制,采用固定模台或流水模台施工,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14.s1.将墙板所需模具清理过表面残渣后进行组装,将模板摆放位置处模台清理干净后进行模板位置固定和涂抹脱模剂;
15.s2.在墙板底模上面放置已经绑扎好的外叶混凝土板钢筋网,钢筋网包括墙板四周混凝土边框的钢筋,并在钢筋网下均匀设置垫块;
16.s3.将连接件和外叶混凝土板的钢筋网连接并固定,同时在外叶混凝土板钢筋网吊点位置绑扎吊点钢筋或设置螺纹套筒;
17.s4.浇筑外叶混凝土板的混凝土,浇筑至指定厚度,采用振捣设备振捣密实,之后将混凝土表面找平;
18.s5.铺设已经提前在设置固定件位置处开孔的保温板,然后在保温板开孔处插入固定件;
19.s6.将固定件和连接件与保温板之间的间隙用隔离剂(发泡胶)进行封填;
20.s7.将绑扎好的内叶混凝土板的钢筋网放在模板内,并在钢筋网与保温层板之间均匀设置一定数量的垫块;
21.s8.将连接件顶部与内叶混凝土板钢筋网连接在一起,并对需要预制在墙体内的管线和线槽进行安装固定;
22.s9.浇筑外叶混凝土板和边框的混凝土,浇筑至指定厚度,采用振捣设备振捣密实,在混凝土边框上预留出放置钢板的凹槽和螺栓孔,之后将混凝土表面找平后抹平抛光;
23.s10.将墙板置于标准条件或蒸养条件下进行养护,达到脱模条件后脱模,之后继续养护至设计强度。
24.优选的,步骤s5中,在放置保温板前需将保温板表面用水润湿。
25.优选的,步骤s7是在外叶混凝土板混凝土初凝之后进行。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7.1、该实用新型采用内外叶混凝土墙板协同受力,属于保温承载一体化剪力墙板,在工程中可以直接作为剪力墙使用。且该实用新型在满足保温、防火、防水和耐久性能的同时,减小了墙体厚度,降低了墙板自重和材料损耗,提升了经济效益,尤其适合在农村住宅和低、多层建筑中应用;
28.2、该实用新型实现了全装配式施工,施工工艺简单,现场湿作业少,大大提升了施工效率和施工速度,同时响应了国家对于建筑工业化的需求;
29.3、该实用新型墙板间采用钢板-高强螺栓连接,在地震发生时,可通过连接钢板的屈曲耗能,保证该墙板体系的抗震性能。
附图说明
30.图1a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层次示意图;
31.图1b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2.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轮廓立体图;
33.图2b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轮廓侧视图;
34.图2c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轮廓俯视图;
35.图3a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方式之一结构示意图;
36.图3b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方式之二结构示意图;
37.图3c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方式之三结构示意图;
38.图中:1、外叶混凝土板;2、保温板;3、连接件;4、固定件;5、内叶混凝土板;6、混凝土边框;7、钢筋网片;8、预留凹槽;9、预留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0.如图1a、图1b,本实用新型提供一个技术方案:一种螺栓连接预制混凝土复合夹心保温墙板,包括两侧面的混凝土板,两侧面混凝土板中间设置的保温板2、墙板四周采用的混凝土边框6、以及墙板内部设置的连接件3和固定件4。
41.所述的混凝土板包括位于外侧的外叶混凝土板1和内侧的内叶混凝土板5;
42.所述的外叶混凝土板1与内叶混凝土板2厚度相等,内部均配置有钢筋网7,具体配筋由墙板的内力设计值计算和剪力墙的构造措施确定,且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30。
43.所述外叶混凝土板1与内叶混凝土板5之间通过混凝土边框6和连接件3连接在一起,形成外叶混凝土板1和内叶混凝土板5协同受力的完全复合的保温承载一体化剪力墙板,在实际工程中可以作为装配式剪力墙使用。同时,混凝土边框6还可以将保温板2包裹在其中,从而提高墙板的防水性能,避免因为水汽进入保温板中而导致保温板的性能降低。
44.所述的连接件3为钢筋混凝土肋、钢筋桁架、纤维增强塑料(frp)格栅或其他具有连接作用的连接件,如图3a、图3b、图3c,这些连接件3均具有良好的抗剪性能,可以提供外叶混凝土板1和内叶混凝土板5之间的剪力传递,实现复合作用。
45.墙板内部的固定件4采用截断钢筋或frp棒材,用于固定保温板2,防止保温板2在浇筑和振捣内叶混凝土板5混凝土时位置发生移动。
46.如图2a到图2c,混凝土边框6外侧面预留有凹槽8和螺栓孔9,在施工时墙板之间采用钢板-高强螺栓连接形式的全干式连接,连接形式较为简单且能够实现全装配式施工,施工速度快、效率高。
47.夹心墙板中的保温板2采用膨胀型聚苯乙烯保温板(eps)、挤压型聚苯乙烯保温板(xps) 或其他具有保温性能的轻质保温板,保温板2放置于外叶混凝土板1和内叶混凝土板5之内,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
48.该墙板在工厂预制,采用固定模台或流水模台施工,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49.s1.将墙板所需模具清理过表面残渣后进行组装,将模板摆放位置处模台清理干净后进行模板位置固定和涂抹脱模剂;
50.s2.在墙板底模上面放置已经绑扎好的外叶混凝土板1钢筋网7,钢筋网7包括墙板四周混凝土边框6的钢筋,并在钢筋网7下均匀设置垫块,以保证钢筋网7外侧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51.s3.将连接件3和外叶混凝土板1的钢筋网7连接并固定,对于frp格栅连接件,其底部与外叶混凝土板1钢筋网7连接,可以在侧模上放置钢筋,并作为架立筋,将格栅连接件与该钢筋连接,从而使得在浇筑和振捣外叶混凝土板1混凝土的过程中,保持frp格栅竖直放
置且位置不发生变化,在铺设保温板之后可以去除该横向钢筋。之后在外叶混凝土板1钢筋网7吊点位置绑扎吊点钢筋或设置螺纹套筒,以便于之后脱模和吊装运输。
52.s4.浇筑外叶混凝土板1的混凝土,浇筑至指定厚度。采用振捣设备振捣密实,之后将混凝土表面找平。在此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好混凝土的浇筑量,混凝土多了要及时铲出,从而严格控制外叶混凝土板1厚度,振捣要均匀并且充分,避免墙板出现蜂窝麻面等问题。
53.s5.铺设已经提前在设置固定件位置处开孔的保温板2,然后在保温板2开孔处插入固定件4,保温板2在铺设前一定要用清水将其表面润湿,以保证保温板2表面和外叶混凝土板1 混凝土表面充分贴合,使得两者更好的粘结在一起。
54.s6.将固定件4和连接件3与保温板2之间的间隙用隔离剂(发泡胶)进行封填,所使用的发泡剂为聚氨酯等具有良好保温效果的发泡剂,同时一定要保证填充质量,从而避免在浇筑内叶混凝土板5混凝土时混凝土发生渗漏形成热桥,降低墙板的保温效果。
55.s7.将绑扎好的内叶混凝土板5的钢筋网7放在模板内,并在钢筋网7与保温板2之间均匀设置一定数量的垫块,以确保钢筋网外侧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该步骤一定要在外叶混凝土板1混凝土初凝之后进行,此时外叶混凝土板1混凝土与保温板2之间存在粘结力,从而避免之后浇筑内叶混凝土板5混凝土时保温板发生上浮。
56.s8.将连接件3顶部与内叶混凝土板5钢筋网7连接在一起,并对需要预制在墙体内的管线和线槽进行安装固定。管线和线槽的位置要准确,预埋位置的误差满足施工验收要求,同时将管道和线槽进行填塞,避免在浇筑内叶混凝土板5混凝土时,混凝土进入到管道和线槽内。
57.s9.浇筑内叶混凝土板5和边框6的混凝土,浇筑至指定厚度,采用振捣设备振捣密实,振捣要均匀并且充分,从而保证浇筑质量,避免墙板出现蜂窝麻面等问题。在混凝土边框6 上预留出放置钢板的凹槽8和螺栓孔9,以便之后实现墙板之间连接。然后将混凝土表面找平后抹平抛光。
58.s10.将墙板置于标准条件或蒸养条件下进行养护,达到脱模条件后脱模,之后继续养护至设计强度。
59.本实用新型混凝土边框和连接件可以将内外叶混凝土板连接在一起形成完全复合剪力墙板,具有良好的力学和抗震性能,在实际工程中可以作为剪力墙使用;同时,混凝土边框还具有良好的防水和防火性能,可以有效避免因水汽进入保温层而导致保温板性能降低;在混凝土边框上面预留凹槽和螺栓孔,实现了墙板间的全干式连接,从而实现全装配式施工,施工工艺简单,施工效率高,能够满足农村住宅和低、多层建筑的功能要求,有利于推广使用。
60.尽管已经出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