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墙模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24987发布日期:2022-12-20 23:36阅读:72来源:国知局
导墙模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导墙模板结构。


背景技术:

2.在施工现场,二次结构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量导墙浇筑工作,其中模板支设为最重要的一道工序,现场往往由木工进行各个区域模板制作及安装,需要使用大量的对拉螺栓将两侧的木模板拉结固定,拆除模板后,露在导墙外的对拉螺栓切除,位于导墙内的对拉螺栓留在导墙内,每次施工需要消耗大量的对拉螺栓,施工成本高,而且木模板拼装施工,施工工序往往较耗时耗工,导致施工效率较低,影响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导墙模板结构,以解决现有导墙模板安装效率低、施工成本高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墙模板结构,包括:
5.相互平行且呈竖向设置的一对模板组件,一对所述模板组件具有相背对设置的安装面;
6.沿所述模板组件的长度方向间隔地固设于所述安装面上的若干个立柱,所述立柱呈竖向设置,一对所述模板组件上的立柱一一对应设置;
7.安装于一对所述模板组件上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立柱的顶部的定位梁上,所述立柱可沿所述定位梁的长度方向移动调节;以及
8.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模板组件上且呈横向设置的横向背楞,所述横向背楞挡设于所述立柱远离所述安装面的一侧。
9.本实用新型在安装导墙模板结构时,将一对模板组件设于导墙的设计位置的两侧且沿导墙的长度方向通长设置,通过调节立柱在定位梁上的位置,以调节一对模板组件的间距从而适配导墙的厚度,通过定位梁固定住立柱的顶部,并通过横向背楞挡设于立柱远离安装面的一侧,通过竖向设置的立柱和横向设置的横向背楞于模板组件的侧部形成横向交错的加固结构,以对模板组件进行加固支撑,确保一对模板组件之间混凝土的成型质量,由于无需使用对拉螺栓对模板组件进行拉结固定,节约了施工成本,同时本技术的结构简单,拼装更加方便,提高了施工效率。
10.本实用新型导墙模板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模板组件包括拼接连接的若干个单元板,所述单元板上长度方向的两端弯折形成有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立柱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二弯折部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弯折部相适配的插槽,相邻两个所述单元板中一单元板的第一弯折部插入另一单元板的插槽中,以实现相邻两个所述单元板的插接连接。
11.本实用新型导墙模板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横截面呈u型状且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以及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
连接段之间的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远离所述第三连接段的一端垂直连接于所述单元板;
12.所述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以及所述第三连接段围合形成所述插槽。
13.本实用新型导墙模板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横向背楞安装于所述单元板上;
14.位于一端部的单元板上的横向背楞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安装于位于该端部的单元板的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上;
15.除位于该端部外的单元板的横向背楞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安装于相邻的两个单元板的第二弯折部上。
16.本实用新型导墙模板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的侧面上自所述第一弯折部的顶面设有呈竖向设置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对应所述横向背楞设置;
17.所述第一连接段上自所述第一连接段的顶面设有呈竖向设置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对应所述横向背楞设置;
18.所述第二连接段上自所述第二连接段的顶面设有呈竖向设置的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三安装槽对应所述横向背楞设置;
19.位于该端部的单元板上的横向背楞的两端分别插接连接于位于该端部的单元板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上;
20.除位于该端部外的单元板的横向背楞的两端分别插接连接于相邻的两个单元板中一单元板的第二安装槽以及另一单元板的第三安装槽上。
21.本实用新型导墙模板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面上且呈竖向设置的若干个竖向背楞,若干个所述竖向背楞沿所述模板组件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22.所述横向背楞挡设于所述竖向背楞远离所述安装面的一侧。
23.本实用新型导墙模板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对应所述竖向背楞设于所述安装面上的贯穿槽,所述贯穿槽沿所述模板组件的高度方向通长设置;
24.所述竖向背楞自所述贯穿槽插设于所述贯穿槽内,通过所述横向背楞将所述竖向背楞压紧固定于所述贯穿槽内。
25.本实用新型导墙模板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竖向背楞为呈直角梯形状的板件且具有相对设置的斜侧边和竖直侧边,所述竖直侧边插置于所述贯穿槽内;
26.所述竖向背楞的宽度自所述竖向背楞的顶端至底端逐渐增大,所述横向背楞挡设于所述斜侧边的中部。
27.本实用新型导墙模板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定位梁的两端对应所述立柱间隔地设有若干个第一卡接件,若干个所述第一卡接件的排布方向与所述定位梁的长度方向一致;
28.所述立柱的顶部对应所述第一卡接件设有第二卡接件,通过所述第二卡接件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卡接件卡接连接,以将所述立柱的顶部安装固定于所述定位梁上。
29.本实用新型导墙模板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卡接件为卡接块;
30.所述第二卡接件为与所述卡接块相适配的卡槽;
31.所述立柱的顶部插入对应的两个所述卡接块之间且其中一所述卡接块卡入所述
卡槽中,从而将所述立柱的顶部安装固定于所述定位梁上。
附图说明
32.图1为本实用新型导墙模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3.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墙模板结构未安装横向背楞时的状态图。
34.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墙模板结构中第二弯折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5.符号说明:模板组件10,单元板11,第一弯折部111,第一安装槽1111,第二弯折部112,第一连接段1121,第二安装槽11211,第二连接段1122,第三安装槽11221,第三连接段1123,插槽1124,安装面113,贯穿槽1131,立柱20,卡槽21,定位梁30,卡接块31,横向背楞40,竖向背楞50,斜侧边51,竖直侧边52。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墙模板结构,用于浇筑施工导墙,采用铝制成的模板组件减少在导墙浇筑过程中导致的模板组件损耗,提供了安装拆卸的效率;在模板组件上增加横向背楞和竖向背楞以保证模板组件的刚度;通过调节立柱在定位梁上的位置,以适配不同厚度的导墙施工;可以根据导墙的长度选择单元板的拼接长度,更加灵活和方便。
3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导墙模板结构进行说明。
39.参见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一种导墙模板结构包括:
40.相互平行且呈竖向设置的一对模板组件10,一对所述模板组件10具有相背对设置的安装面113;
41.沿所述模板组件10的长度方向间隔地固设于所述安装面113上的若干个立柱20,所述立柱20呈竖向设置,一对所述模板组件10上的立柱20一一对应设置;
42.安装于一对所述模板组件10上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立柱20的顶部的定位梁30上,所述立柱20可沿所述定位梁30的长度方向移动调节;以及
43.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模板组件10上且呈横向设置的横向背楞40,所述横向背楞40挡设于所述立柱20远离所述安装面113的一侧。
44.在本实施例中导墙模板结构在安装导墙模板结构时,将一对模板组件10设于导墙的设计位置的两侧且沿导墙的长度方向通长设置,通过调节立柱20在定位梁30上的位置,以调节一对模板组件10的间距从而适配导墙的厚度,通过定位梁30固定住立柱20的顶部,并通过横向背楞40挡设于立柱20远离安装面113的一侧,通过竖向设置的立柱20和横向设置的横向背楞40于模板组件10的侧部形成横向交错的加固结构,以对模板组件10进行加固支撑,确保一对模板组件10之间混凝土的成型质量,由于无需使用对拉螺栓对模板组件10进行拉结固定,节约了施工成本,同时本技术的结构简单,拼装更加方便,提高了施工效率。
45.参见图1、图2以及图3,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模板组件10包括拼接连接的若干个单元板11,所述单元板11上长度方向的两端弯折形成有第一弯折部111和第二弯折部
112,所述第一弯折部111和所述第二弯折部112与所述立柱20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二弯折部112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弯折部111相适配的插槽1124,相邻两个所述单元板11中一单元板11的第一弯折部111插入另一单元板11的插槽1124中,以实现相邻两个所述单元板11的插接连接,插接连接的方式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了安装和拆卸的效率,大大提高了施工进度,周转性高。
46.较佳地,插槽112沿单元板11的高度方向通长设置。
47.参见图1、图2以及图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弯折部112的横截面呈u型状且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段1121和第二连接段1122以及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段1121和所述第二连接段1122之间的第三连接段1123,所述第一连接段1121远离所述第三连接段1123的一端垂直连接于所述单元板11;所述第一连接段1121、所述第二连接段1122以及所述第三连接段1123围合形成所述插槽1124。
48.参见图1、图2以及图3,更进一步的,所述横向背楞40安装于所述单元板11上;位于一端部的单元板11上的横向背楞40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安装于位于该端部的单元板11的第一弯折部111和第二弯折部112上;除位于该端部外的单元板11的横向背楞40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安装于相邻的两个单元板11的第二弯折部112上。
49.参见图1、图2以及图3,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弯折部111的侧面上自所述第一弯折部111的顶面设有呈竖向设置的第一安装槽1111,所述第一安装槽1111对应所述横向背楞40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段1121上自所述第一连接段1121的顶面设有呈竖向设置的第二安装槽11211,所述第二安装槽11211对应所述横向背楞40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段1122上自所述第二连接段1122的顶面设有呈竖向设置的第三安装槽11221,所述第三安装槽11221对应所述横向背楞40设置;位于该端部的单元板11上的横向背楞40的两端分别插接连接于位于该端部的单元板11的第一安装槽1111和第二安装槽11211上,使位于该端部的单元板11的横向背楞40顶撑于位于该端部的单元板11的第一弯折部111和第二弯折部112之间;除位于该端部外的单元板11的横向背楞40的两端分别插接连接于相邻的两个单元板11中一单元板11的第二安装槽11211以及另一单元板11的第三安装槽11221上,使除位于该端部外的单元板11上的横向背楞40顶撑于相邻的两个单元板的第二弯折部112之间。
50.第一安装槽1111沿第一弯折部111的高度方向通长设置,第二安装槽11211沿第一连接段1121的高度方向通长设置,第三安装槽11221沿第三连接段1123的高度方向通长设置。在相邻两个单元板11插接连接后,其中一单元板11的第一连接段1121的第二安装槽11211与另一单元板11的第三连接段1123的第三安装槽11221相对设置,以供插接安装横向背楞40。
51.所述横向背楞40的在横向方向起到进一步的加固支撑的效果。横向背楞40插接连接的方式,使得横向背楞40的安装和拆卸更为方便。
52.较佳地,第一弯折部111沿单元板11的高度方向通长设置,第二弯折部112沿单元板11的高度方向通长设置,第一弯折部111和第二弯折部112相互平行。
53.参见图1和图2,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导墙模板结构还包括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面113上且呈竖向设置的若干个竖向背楞50,若干个所述竖向背楞50沿所述模板组件10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横向背楞40挡设于所述竖向背楞50远离所述安装面113的一侧。
54.参见图1和图2,进一步的,导墙模板结构还包括对应所述竖向背楞50设于所述安装面113上的贯穿槽1131,所述贯穿槽1131沿所述模板组件10的高度方向通长设置;所述竖向背楞50自所述贯穿槽1131插设于所述贯穿槽1131内,通过所述横向背楞40将所述竖向背楞50压紧固定于所述贯穿槽1131内。
55.参见图1和图2,更进一步的,所述竖向背楞50为呈直角梯形状的板件且具有相对设置的斜侧边51和竖直侧边52,所述竖直侧边52插置于所述贯穿槽1131内;所述竖向背楞50的宽度自所述竖向背楞50的顶端至底端逐渐增大,所述横向背楞40挡设于所述斜侧边51的中部。
56.参见图1和图2,较佳地,第一安装槽1111沿第一弯折部111的高度方向通长设置,第二安装槽沿第二弯折部112的高度方向通长设置,第一安装槽1111至对应的单元板11间的间距等于第二安装槽至对应的单元板11间的间距,第一安装槽1111至对应的单元板11间的间距小于横向背楞40中部的宽度,由于竖向背楞50的宽度是自所述竖向背楞50的顶端至底端逐渐增大,因此,横向背楞40会被卡在竖向背楞50中部处,一方面横向背楞40对竖向背楞50起到压紧固定的效果,另一方面,竖向背楞50起到对横向背楞40起到支撑固定的效果,横向背楞40和竖向背楞50于单元板11的侧部形成横纵交错的网格状结构,增强导墙模板的刚性和受力性能,避免发生涨模。
57.参见图1和图2,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梁30的两端对应所述立柱20间隔地设有若干个第一卡接件,若干个所述第一卡接件的排布方向与所述定位梁30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立柱20的顶部对应所述第一卡接件设有第二卡接件,通过所述第二卡接件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卡接件卡接连接,以将所述立柱20的顶部安装固定于所述定位梁30上。
58.参见图1和图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接件为卡接块31;所述第二卡接件为与所述卡接块31相适配的卡槽21;所述立柱20的顶部插入对应的两个所述卡接块31之间且其中一所述卡接块31卡入所述卡槽21中,从而将所述立柱20的顶部安装固定于所述定位梁30上。
59.通过设置若干个卡接块31,可根据导墙的厚度,将立柱20的顶部插入对应的两个所述卡接块31之间,调节立柱20在定位梁30上的位置,进而调节一对模板组件10的间距,以适配不同厚度的导墙施工。
60.较佳地,模板组件10采用铝制成,现有技术中木模板易由于冲击力而导致变形、于木模板容易产生损耗,在使用过5-6次后会出现明显损耗,若不更换则会导致导墙成型质量较差,采用铝制成的模板组件10,刚性大,不易磨损,增强了模板组件10的使用寿命和支模时的稳定性。
61.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导墙模板结构的工作流程进行说明。
62.沿导墙的设计位置的两侧进行若干个单元板11的拼接安装,将相邻两个所述单元板11中一单元板11的第一弯折部111插入另一单元板11的插槽1124中,以实现相邻两个所述单元板11的插接连接,并使模板组件10沿导墙的长度方向通长设置,根据导墙的厚度将立柱20的顶部插入对应的两个所述卡接块31之间且其中一所述卡接块31卡入所述卡槽21中,从而将所述立柱20的顶部安装固定于所述定位梁30上,将所述竖向背楞50自所述贯穿槽1131插设于所述贯穿槽1131内,将所述横向背楞40的一端自所述第一弯折部111的顶面插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1111中,另一端插接自所述第二弯折部112的顶面插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中,使得横向背楞40挡设于所述立柱20远离所述安装面113的一侧且将所述竖向背
楞50压紧固定于所述贯穿槽1131内。
6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6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模板组件10上设置立柱20和定位梁30,以控制一对模板组件10间的间距以适配不同厚度的导墙施工。通过立柱20、横向背楞40以及竖向背楞50形成横纵交错的网格结构以增强整个导墙模板结构的刚性和受力性能,避免发生涨模,由于立柱20和定位梁30、单元板11间、竖向背楞50以及横向背楞40均采用插接连接的方式,安装和拆卸更为方便,提高了施工效率。
65.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