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饰面板的装配式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75742发布日期:2022-11-05 06:14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饰面板的装配式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饰面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饰面板的装配式构件。


背景技术:

2.饰面板是将天然木材或科技木刨切成一定厚度的薄片,粘附于胶合板表面,然后热压而成的一种用于室内装修或家具制造的表面材料。它具有各种木材的自然纹理和色泽,广泛应用于家庭及公共空间的面层装饰。
3.其中,饰面板的安装方法包括粘连法、灌浆法和干挂法。其中,粘连法是家居装修行业中最常见使用的饰面板安装方法,通过木胶粉将饰面板和基层镶贴在一起;灌浆法是通过在板材上冲孔或割槽,经由锲木校准,在饰面板的分层次处位置注浆,以实现装饰面板的固定;干挂法通过金属挂件将饰面板固定在建筑物上的安装方法,不需要再打胶粘贴,可直接将饰面板吊挂在墙面上或是空挂在钢架之上。
4.随着饰面板使用时间的增长,饰面板表面越来越容易出现局部突出或凹陷的情况,影响室内的美观性,需更换新的饰面板。但上述的粘连法与灌浆法均需重新施工,在拆卸过程中将会对家具和墙板造成损害,维修工期较长,且成本较高,无法实现局部饰面板的拆卸替换;上述干挂法是通过复杂精密的测量计算以得到安装位置,如局部更换饰面板,操作复杂、对施工的精度要求过高,工作效率较低;固定面局部不平,饰面板无法找平。
5.目前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饰面板拆卸易损害家具或墙板、局部饰面板拆卸替换操作复杂、饰面板无法找平等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饰面板的装配式构件,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饰面板拆卸易损害家具或墙板、局部饰面板拆卸替换操作复杂、饰面板无法找平等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8.一种用于饰面板的装配式构件,包括固定单元、拼接单元、调平单元和饰面单元,其中:
9.所述固定单元的后端与墙板固定连接;
10.所述拼接单元设置于所述固定单元的前端的中部,用于拼接相邻所述固定单元;
11.所述调平单元间隔设置于所述固定单元的前端,用于调平所述饰面单元;
12.所述饰面单元设置于所述调平单元的前端,并与所述调平单元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单元包括固定元件,其中:
14.所述固定元件的后端与墙板固定连接,相邻两所述固定元件通过所述拼接单元连接,所述固定元件通过所述调平单元与所述饰面单元连接。
15.进一步地,所述拼接单元包括至少一支撑元件、至少一第一连接元件和若干第二连接元件,其中:
16.所述支撑元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单元的前端的中部;
17.所述第一连接元件滑动地设置于对应的所述支撑元件的内部,且其后端与所述固定单元滑动连接;
18.所述第二连接元件对称地设置于对应的所述支撑元件的两端,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元件滑动连接;
19.其中,在相邻两所述固定单元进行拼接的情况下,一所述固定单元的所述第一连接元件与另一所述固定单元的所述第二连接元件滑动连接。
20.进一步地,所述拼接单元还包括若干第一抵紧元件和/或若干第二抵紧元件,其中:
21.若干所述第一抵紧元件间隔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元件的侧部,并抵紧所述第一连接元件;
22.若干所述第二抵紧元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支撑元件的侧部,并抵紧所述第一连接元件。
23.进一步地,所述拼接单元还包括至少一齿槽元件和至少一齿轮元件,其中:
24.所述齿槽元件开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元件的内部;
25.所述齿轮元件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元件的内部,并与所述齿槽元件啮合。
26.进一步地,所述拼接单元还包括至少一限位元件,其中:
27.所述限位元件与对应的所述支撑元件可拆卸连接,用于限制对应所述齿轮元件的转动。
28.进一步地,所述调平单元包括若干第一调平元件、若干第二调平元件和若干第三连接元件,其中:
29.若干所述第一调平元件间隔设置于所述固定单元的前端;
30.若干所述第二调平元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调平元件螺纹连接,用于调平所述饰面单元;
31.若干所述第三连接元件分别设置于对应所述第二调平元件的前端,分别与所述饰面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
32.进一步地,所述调平单元还包括若干第一嵌合元件:
33.若干第一嵌合元件,所述第一嵌合元件设置于对应的所述第三连接元件的前端,并与所述调平单元的后端进行嵌合连接。
34.进一步地,所述饰面单元包括饰面元件和若干第四连接元件,其中:
35.所述饰面元件与所述调平单元连接;
36.若干所述第四连接元件间隔设置于所述饰面元件的后端,并与所述调平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
37.进一步地,所述饰面单元还包括若干第二嵌合元件,其中:
38.所述第二嵌合元件设置于对应的第四连接元件,并与所述调平单元进行嵌合连接。
39.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40.(1)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饰面板的装配式构件,通过设置固定单元,有效避免在局部拆卸饰面单元时,损害墙板;
41.(2)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饰面板的装配式构件,通过调平单元与饰面单元之间的配合,有效调平饰面板,简化饰面单元局部卸替换的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4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饰面板的装配式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4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饰面板的装配式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4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饰面板的装配式构件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4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46.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拼接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一);
47.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调平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48.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调平单元的局部断面结构示意图(一);
49.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饰面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一);
50.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调平单元的局部断面结构示意图(二);
51.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饰面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二);
52.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调平单元与饰面单元的局部断面结构示意图;
53.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饰面板的装配式构件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54.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拼接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二);
55.图14是图1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56.其中的附图标记为:
57.10、固定单元;11、固定元件;
58.20、拼接单元;21、支撑元件;22、第一连接元件;23、第二连接元件;24、第一抵紧元件;25、第二抵紧元件;26、齿槽元件;27、齿轮元件;28、限位元件;
59.30、调平单元;31、第一调平元件;32、第二调平元件;33、第三连接元件;34、第一嵌合元件;
60.40、饰面单元;41、饰面元件;42、第四连接元件;43、第二嵌合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6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6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6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64.实施例1
65.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一种用于饰面板的装配式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单元10、拼接单元20、调平单元30和饰面单元40。其中,固定单元10的后端与墙板固定连接;拼接单元20设置于固定单元10的前端的中部,用于拼接相邻固
定单元10;调平单元30间隔设置于固定单元10的前端,用于调平饰面单元40;饰面单元40设置于调平单元30的前端,并与调平单元30连接。
66.如图4所示,固定单元10包括固定元件11。其中,固定元件11的后端与墙板固定连接,相邻两固定元件11通过拼接单元20连接,固定元件11通过调平单元30与饰面单元40连接。
67.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元件11为固定安装板。
68.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一固定单元10包括一固定元件11。
69.如图5所示,拼接单元20包括至少一支撑元件21、至少一第一连接元件22和若干第二连接元件23。其中,支撑元件21设置于固定单元10的前端的中部;第一连接元件22滑动地设置于对应的支撑元件21的内部,且其后端与固定单元10滑动连接;第二连接元件23对称地设置于对应的支撑元件21的两端,并分别与对应的第一连接元件22滑动连接;其中,在相邻两固定单元10进行拼接的情况下,一固定单元10的第一连接元件22与另一固定单元10的第二连接元件23滑动连接。
70.具体地,支撑元件21设置于固定元件11的前端的中部;第一连接元件22的后端与固定元件11滑动连接;其中,在相邻两固定元件11进行拼接的情况下,一固定元件11的第一连接元件22与另一固定元件11的第二连接元件23滑动连接。
71.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一固定元件11的前端的中部设置有一支撑元件21,支撑元件2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二连接元件23。
72.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两固定元件11通过拼接单元20进行连接;其中,一固定元件11的第一连接元件22的一端分别与该固定元件11的第二连接元件23、另一固定元件11的第二连接元件23滑动连接。
73.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元件21为支撑盖板,其内腔用于滑动连接第一连接元件22。
74.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元件22的上下两端与支撑元件21滑动连接。
75.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元件22为连接板。
76.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元件22的断面为矩形。
77.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元件23为连接块,第二连接元件23上开设有滑槽,第一连接元件22分别与对应的滑槽可拆卸滑动连接。
78.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若干固定元件11通过第一连接元件22与对应第二连接元件23之间的连接,实现若干固定元件11之间的拼接。
79.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调整第一连接元件22与对应第二连接元件23之间相对位置,以调整若干固定元件11之间间距。
80.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连接元件22与对应第二连接元件23之间的单向逐级连接,在两个固定元件11进行拼接时,可根据需求调整两固定元件11之间的空隙,使用更加灵活方便。
81.进一步地,拼接单元20还包括若干第一抵紧元件24。其中,若干第一抵紧元件24间隔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二连接元件23的侧部,并抵紧第一连接元件22。
82.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抵紧元件24为抵紧螺栓,与第二连接元件23的侧部螺纹连接。通过拧紧第一抵紧元件24,以使第一抵紧元件24抵紧第一连接元件22,进而防止
第一连接元件22与对应的第一连接元件22发生相对滑动。
83.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一第二连接元件23的侧部即那个设置有2个第一抵紧元件24;每一固定元件11上设置有一支撑元件21和两第二连接元件23。两固定元件11通过拼接单元20进行连接时,一固定元件11的第一连接元件22分别与上述固定元件11的第二连接元件23、另一固定元件11的第二连接元件23滑动连接;待调整至合适间距后,分别将上述两固定元件11上的第一抵紧元件24拧紧。
84.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两固定元件11通过拼接单元20进行连接时,通过第一抵紧元件24将一固定元件11的第一连接元件22与另一固定元件11的第二连接元件23抵紧连接,滑动一固定元件11,以调整两固定元件11之间的间距,待调整至合适间距后,通过对应的第一抵紧元件24将第一连接元件22与同一固定元件11上的第二连接元件23抵紧连接。
85.进一步地,拼接单元20还包括若干第二抵紧元件25。其中,若干第二抵紧元件25可拆卸地设置于支撑元件21的侧部,并抵紧第一连接元件22。
86.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抵紧元件25为抵紧螺栓,与支撑元件21的侧部螺纹连接。通过拧紧第二抵紧元件25,以使第二抵紧元件25抵紧第一连接元件22,进而防止第一连接元件22与对应的支撑元件21发生相对滑动。
87.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两固定元件11通过拼接单元20进行连接时,通过第一抵紧元件24将一固定元件11的第一连接元件22与另一固定元件11的第二连接元件23抵紧连接,滑动一固定元件11,以调整两固定元件11之间的间距,待调整至合适间距后,通过对应的第二抵紧元件25将第一连接元件22与同一固定元件11上的支撑元件21抵紧连接。
88.如图6~图7所示,调平单元30包括若干第一调平元件31、若干第二调平元件32和若干第三连接元件33。其中,若干第一调平元件31间隔设置于固定单元10的前端;若干第二调平元件32分别与对应的第一调平元件31螺纹连接,用于调平饰面单元40;若干第三连接元件33分别设置于对应第二调平元件32的前端,分别与饰面单元40进行可拆卸连接。
89.具体地,若干第一调平元件31间隔设置于固定元件11的前端;第一调平元件31的前端壁位于拼接单元20的前端壁的前方。
90.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调平元件31为支撑筒,其内腔设置有螺纹。
91.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调平元件32为调节螺杆,通过第一调平元件31与对应第二调平元件32的螺纹连接,以调整第一调平元件31后端与对应第二调平元件32前端之间的相对距离,进而实现局部调平饰面单元40。
92.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连接元件33为连接块。
93.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一固定元件11上至少设置有4个第一调平元件31,即4个第一调平元件31分别位于固定元件11的四角。
94.如图8所示,饰面单元40包括饰面元件41和若干第四连接元件42。其中,饰面元件41与调平单元30连接;若干第四连接元件42间隔设置于饰面元件41的后端,并与调平单元30进行可拆卸连接。
95.具体地,若干第四连接元件42分别与对应的第三连接元件33进行可拆卸连接。
96.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一饰面元件41上至少设置有4个第四连接元件42,即4个第四连接元件42分别位于饰面元件41的四角。
97.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四连接元件42为连接块,其内腔与第三连接元件33可
拆卸连接。
98.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饰面元件41为饰面板。
99.进一步地,饰面元件41的宽度与固定单元10的宽度一致。
100.具体地,饰面元件41的宽度与对应固定元件11的宽度一致。
101.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拼接单元20连接的两固定元件11的前端设置有三个饰面元件41。其中,每一固定元件11上至少设置有6个第一调平元件31。
102.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一固定元件11的前端设置有两饰面元件41。其中,每一固定元件11上至少设置有8个第一调平元件31。
103.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104.在将若干固定元件11固定墙体上的过程中,根据安装需求通过调整第一连接元件22与对应第二连接元件23之间相对位置,以调整若干固定元件11之间间距,再通过抵紧元件24固定若干固定元件11之间间距。
105.根据墙体的情况,通过第一调平元件31与对应第二调平元件32的螺纹连接,以调整第一调平元件31后端与对应第二调平元件32前端之间的相对距离;
106.将第四连接元件42与对应第三连接元件33相连接,即将饰面元件41固定于调平单元30上。
107.在若干饰面元件41需要更换时,仅需将对应的饰面元件41拆卸下来,以使第四连接元件42可从对应第三连接元件33上拆卸下来;
108.再通过将第四连接元件42与对应第三连接元件33相连接,即将新的饰面元件41固定于调平单元30上。
109.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固定单元,有效避免在局部拆卸饰面单元时,损害墙板;通过固定单元与拼接单元之间的配合,有效调整固定单元内部的间距;通过调平单元与饰面单元之间的配合,有效调平饰面板,简化饰面单元局部卸替换的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110.实施例2
111.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的一个变形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调平单元30与饰面单元40的结构不同。
112.如图9所示,调平单元30包括若干第一调平元件31、若干第二调平元件32,若干第三连接元件33和若干第一嵌合元件34。其中,若干第一嵌合元件34,第一嵌合元件34设置于对应的第三连接元件33的前端,并与调平单元30的后端进行嵌合连接。
113.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嵌合元件34的断面呈梯形,其前端内径大于其槽底内径
114.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嵌合元件34为连接凹槽,且其底部边缘设置有环状限位槽。
115.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嵌合元件34与对应的第三连接元件33同轴设置。
116.如图10~图11所示,饰面单元40包括饰面元件41、若干第四连接元件42和若干第二嵌合元件43。其中,第二嵌合元件43设置于对应的第四接元件42,并与调平单元30进行嵌合连接。
117.具体地,第二嵌合元件43与对应的第一嵌合元件34进行嵌合连接。
118.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嵌合元件43与对应的第四接元件42同轴设置。
119.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嵌合元件43为连接块,前端边缘设置有环状限位凸起,与环状限位槽相嵌合。
12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第二嵌合元件与对应的第一嵌合元件进行嵌合连接,有效地将饰面元件41设置于调平单元30的前端。
121.实施例3
122.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的一个变形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拼接单元20结构不同。
123.如图12~图14所示,拼接单元20包括至少一支撑元件21、至少一第一连接元件22、若干第二连接元件23、若干第一抵紧元件24和至少一齿槽元件26和至少一齿轮元件27。其中,齿槽元件26开设于对应的第一连接元件22的内部;齿轮元件27转动地设置于支撑元件21的内部,并与齿槽元件26啮合。
124.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元件21、第一连接元件22、齿槽元件26与齿轮元件27四者的数量一致。
125.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齿槽元件26为齿槽,开设于对应的第一连接元件22的内部。
126.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齿槽元件26为不完全齿槽,仅其上端与齿轮元件27啮合连接。
127.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齿轮元件27为齿轮,其后端可转动地设于对应固定元件11的前端,其前端穿设于支撑元件21并延伸至外部,便于转动齿轮元件27。
128.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转动齿轮元件27,以使对应的第一连接元件22进行移动,进而调节第一连接元件22与对应支撑元件21之间的相对位置。
129.进一步地,拼接单元20还包括至少一限位元件28。其中,限位元件28与对应的支撑元件21可拆卸连接,用于限制对应齿轮元件27的转动
130.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限位元件28为限位杆,与支撑元件21前端的连接孔可拆卸连接,位于齿轮元件27的两齿之间,用于限制齿轮元件27的转动,即固定第一连接元件22与对应支撑元件21之间的相对位置。
131.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两固定元件11通过拼接单元20进行连接时,先转动齿轮元件27以使对应的第一连接元件22进行移动,进而调节第一连接元件22与对应支撑元件21之间的相对位置,待调整至合适位置后,将限位元件28与支撑元件21前端的连接孔可拆卸连接,以固定第一连接元件22与对应支撑元件21之间的位置;将第一连接元件22与另一固定元件11上的第二连接元件23滑动连接,待两固定元件11之间的间距调整至合适间距后,通过对应的第一抵紧元件24将第一连接元件22与另一固定元件11上的第二连接元件23抵紧连接。
132.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齿槽元件与对应齿轮元件之间啮合连接,有效调节对应两固定元件之间的间距。
1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