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塞棒生产加工用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34297发布日期:2022-12-28 10:52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塞棒生产加工用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塞棒生产加工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塞棒生产加工用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2.塞棒是冶炼行业的常用耐火件,以往的塞棒生产都是人工将填充料填充到胶筒内,工作效率低,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常搬动,劳动量非常大,人工成本高,而且由于人工存在较大工作误差,生产的塞棒质量差,达不到用户要求。
3.简单介绍下产品是什么。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4.1、塞棒是冶炼行业的常用耐火件,以往的塞棒生产都是将填充料填充到模具内,无法察觉模具内塞棒的好坏,且塞棒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生产的效率问题;
5.2、现有的塞棒生产都是人工搬运,但搬运过多的塞棒时,不便于移动,易使得工作人员受伤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塞棒生产加工用成型装置,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通过震动电机与模具收集板的相互配合,解决以往的塞棒生产都是将填充料填充到模具内,无法察觉模具内塞棒的好坏,且塞棒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生产的效率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人工搬运,但搬运过多的塞棒时,不便于移动,易使得工作人员受伤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代替人工,减少人员受伤的效果。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8.一种塞棒生产加工用成型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一侧上端设置有阻隔板,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三个第二转轮,所述底座的底部外表面设置有震动电机,所述震动电机的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电机通过第一固定板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内部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两端与底座的两侧活动连接,所述传送带的上方设有矩形开口箱,所述矩形开口箱的底部与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矩形开口箱的顶端外表面设置有注料口,所述注料口的底部与矩形开口箱的顶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震动电机包括梯形连接板,所述梯形连接板的上方设置有震动板块,梯形连接板顶端外表面与震动板块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震动板块的顶端设置有模座,所述模座上设置有模具。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震动电机、震动板块的相互配合,产生对模具的震动,提高成品的合格率。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震动板块的底部两侧套设有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的底部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固定螺
母的下表面与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底部与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外侧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固定螺母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伸缩杆、弹簧通过震动板块和第二固定板的相互配合,保障震动板块的震动频率,提高震动时的稳定性。
1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机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转轮,所述第一转轮的一侧设置有圆形固定片,所述第一转轮通过圆形固定片与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轮的外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侧设置有皮带,所述皮带的一端通过凹槽与第一转轮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轮正上方于底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转轮,每个所述第二转轮上均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二转轮通过皮带与第一转轮活动连接。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电机、第一转轮、第二转轮与皮带的相互配合,启动电机带动皮带转动,再由皮带带动第二转轮转动,给予传送装置充足的动力。
1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座包括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转轮,所述第二转轮的一侧设置有圆形固定片,所述第二转轮均通过圆形固定片与传动杆固定连接,且每个所述第二转轮均通过皮带活动连接。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传动杆、第二转轮的相互配合,带动传送带稳定工作。
1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矩形开口箱内包括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内设置有一对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交汇处设置有连接箱,所述连接箱的两侧穿插有注料管道,所述注料管道的顶端与注料口的底部固定连接。
18.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9.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塞棒生产加工用成型装置,采用震动电机、震动板块的相互配合,产生对模具的震动,利用伸缩杆、弹簧通过固定螺母和第二固定板的相互配合,保障震动板块的震动频率,提高震动时的稳定性,改善将填充料填充到模具内,无法察觉模具内塞棒的好坏,影响塞棒的生产效率问题,减少模具失败品数量,提高成品的合格率。
20.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塞棒生产加工用成型装置,采用电机、第一转轮、第二转轮与皮带的相互配合,启动电机带动皮带转动,再由皮带带动第二转轮转动,给予传送装置充足的动力,利用传动杆、第二转轮的相互配合,带动传送带稳定工作。改善了有的塞棒生产都是人工搬运,但搬运过多的塞棒时,不便于移动,易使得工作人员受伤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可以代替人工,减少人员受伤的情况。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剖视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传送装置、震动装置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震动装置剖视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传送装置剖视示意图。
26.图中:1、装置主体;11、矩形框架;2、底座;21、阻隔板;22、第一固定板;3、震动电机;31、震动板块;311、固定螺母;312、弹簧;313、伸缩杆;314、第二固定板;315、梯形连接
板;32、模座;33、模具;4、电机;41、第一转轮;42、圆形固定片;43、皮带;44、第二转轮;45、凹槽;5、传送带;51、传动杆;52、支撑脚;6、注料口;61、注料管道;62、连接箱;63、滑动杆;7、矩形开口箱。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8.实施例1
29.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塞棒生产加工用成型装置,包括包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2,底座2的一侧上端设置有阻隔板21,底座2的一侧设有三个第二转轮44,底座2的底部外表面设置有震动电机3,震动电机3的一侧设置有电机4,电机4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板22,电机4通过第一固定板22与底座2固定连接,底座2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传送带5,传送带5的内部设置有传动杆51,传动杆51的两端与底座2的两侧活动连接,传送带5的上方设有矩形开口箱7,矩形开口箱7的底部与底座2的顶端固定连接,矩形开口箱7的顶端外表面设置有注料口6,注料口6的底部与矩形开口箱7的顶端外表面固定连接,震动电机3包括梯形连接板315,梯形连接板315的上方设置有震动板块31,梯形连接板315顶端外表面与震动板块31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震动板块31的顶端设置有模座32,模座32上设置有模具33,震动板块31的底部两侧套设有固定螺母311,固定螺母311的底部设置有伸缩杆313,伸缩杆31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固定板314,第二固定板314与底座2固定连接,固定螺母311的下表面与伸缩杆313的顶端固定连接,伸缩杆313的底部与第二固定板314固定连接,伸缩杆313的外侧设置有弹簧312,弹簧312的一端与固定螺母311固定连接,弹簧312的另一端与伸缩杆313的底部固定连接。
30.在本实施例中,震动电机3、震动板块31的相互配合,产生对模具33的震动,使得浆料充分与模具33贴合,因第二固定板314与底座2固定连接,故通过伸缩杆313、弹簧312通过震动板块31和第二固定板314的相互配合,保障了震动板块31的震动频率,提高震动时的稳定性,提高成品的合格率。
31.实施例2
32.如图1-5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电机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转轮41,第一转轮41的一侧设置有圆形固定片42,第一转轮41通过圆形固定片42与电机4固定连接,第一转轮41的外侧设置有凹槽45,凹槽45内侧设置有皮带43,皮带43的一端通过凹槽45与第一转轮41活动连接,第一转轮41正上方于底座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转轮44,每个第二转轮44上均设置有凹槽45,第二转轮44通过皮带43与第一转轮41活动连接。底座2包括有传动杆51,传动杆5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转轮44,第二转轮44的一侧设置有圆形固定片42,第二转轮44均通过圆形固定片42与传动杆51固定连接,且每个第二转轮44均通过皮带43活动连接。
33.在本实施例中,电机4、第一转轮41、第二转轮44与皮带43的相互配合,启动电机4带动皮带43转动,由皮带43带动第二转轮44转动,再由第二转轮44带动两侧第二转轮44转动,给予传送装置充足的动力,保障了传送带5稳定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代替人工,减少人员受伤的情况。
34.实施例3
35.如图1-5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矩形开口箱7内包括矩形框架11,矩形框架11内设置有一对滑动杆63,滑动杆63的交汇处设置有连接箱62,连接箱62的两侧穿插有注料管道61,注料管道61的顶端与注料口的底部固定连接。
36.在本实施例中,矩形框架11、滑动杆63配合,通过滑动杆63的滑动改变连注料管道61注料的位置,减少人工劳动,降低人工成本,大大降低了人员受伤的情况。
37.下面具体说一下该塞棒生产加工用成型装置的工作原理。
38.如图1-5所示,在使用时,震动电机3、震动板块31的相互配合,产生对模具33的震动,使得浆料充分与模具33贴合,通过伸缩杆313、弹簧312通过震动板块31和第二固定板314的相互配合,保障了震动板块31的震动频率,提高震动时的稳定性,提高成品的合格率,通过电机4、第一转轮41、第二转轮44与皮带43的相互配合,启动电机4带动皮带43转动,由皮带43带动第二转轮44转动,再由第二转轮44带动两侧第二转轮44转动,给予传送装置充足的动力,保障了传送带5稳定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代替人工,减少人员受伤的情况。
39.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