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围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82309发布日期:2023-02-24 21:21阅读:47来源:国知局
预制装配式围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围墙结构。


背景技术:

2.围墙因其广泛的实用性广泛的运用于生产和生活等各领域当中。
3.围墙结构主要包括基础梁、墙体,基础梁固定于地面,墙体竖直固定于基础梁上,进而构成围墙的基础结构。为方便围墙的建造,加速围墙的建造效率,现有围墙结构一般通过将墙体进行提前预制,在建造围墙时,仅需将墙体组装于已建造完成的基础梁上,在对基础梁和墙体进行固定即可。
4.为实现墙体与基础梁之间的固定,现有一般通过在墙体的底部设置法兰结构,通过将法兰固定于基础梁的表面即可实现抗风梁的固定,但通过法兰的固定方式将导致基础梁的宽度和厚度增加,进而增大围墙结构的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预制装配式围墙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围墙结构的施工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6.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围墙结构,包括:
7.基础梁,所述基础梁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装配模块;
8.墙体,所述墙体竖直设置于所述基础梁上,所述墙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装配模块,所述墙体通过所述第二装配模块装设于所述第一装配模块上,所述第二装配模块和所述第一装配模块之间形成密闭的灌浆腔,所述基础梁和/或所述墙体开设有与所述灌浆腔连通的浆液通入口,所述浆液通入口用于连接灌浆设备,以对所述灌浆腔进行灌浆。
9.可选地,所述第一装配模块包括第一装配槽,所述第一装配槽设置于所述基础梁的顶面,所述第二装配模块包括第一装配凸起,所述第一装配凸起设置于墙体的底面,所述第一装配凸起插设于所述第一装配槽内,所述灌浆腔包括第一紧固腔,所述第一紧固腔位于所述第一装配凸起和所述第一装配槽的侧壁之间,所述第一紧固腔与所述浆液通入口连通,并可通过所述浆液通入口进行灌浆。
10.可选地,所述第二装配模块还包括支撑边,所述支撑边固定于所述墙体的底面并围合于所述第一装配凸起的周侧,所述支撑边的端部与所述基础梁的顶面密封贴合,所述灌浆腔还包括连接腔,所述连接腔设置于所述支撑边、所述基础梁的顶面和所述墙体的底面之间并与所述第一紧固腔连通,所述连接腔可通过所述浆液通入口进行灌浆。
11.可选地,所述第一装配模块还包括容纳槽,所述容纳槽设置于所述基础梁的顶面并围合于所述第一装配槽的周侧,与所述第一装配槽连通,所述支撑边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且所述支撑边的端面与所述容纳槽的底面密封贴合。
12.可选地,所述第二装配模块还包括第二装配槽,所述第二装配槽设置于所述墙体
的底面,所述第一装配模块还包括第二装配凸起,所述第二装配凸起设置于所述基础梁的顶面并插设于所述第二装配槽的内部,所述灌浆腔还包括第二紧固腔,所述第二紧固腔设置于所述第二装配凸起和所述第二装配槽之间,所述第二紧固腔可通过所述浆液通入口进行灌浆。
13.可选地,所述第二装配槽的侧壁固定有灌浆套筒,所述灌浆套筒,所述灌浆套筒朝所述第二装配凸起的方向延伸,所述浆液通入口设置于所述灌浆套筒上并延伸至所述第二紧固腔外。
14.可选地,所述墙体包括至少两根抗风柱和至少一块墙板,所述第二装配模块设置于各所述抗风柱上,各所述抗风柱均通过所述第二装配凸起竖直装配于所述基础梁上,所述墙板固定于相邻所述抗风柱之间。
15.可选地,各所述抗风柱靠近所述墙板的侧面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由所述抗风柱的顶部延伸至所述抗风柱的底部,所述墙板的两端分别装设于所述相邻两根所述抗风柱的所述限位槽内。
16.可选地,所述墙体还包括顶梁,所述顶梁固定于相邻两根所述抗风柱之间并位于所述墙板的上方,且所述顶梁与所述墙板的顶面贴合。
17.可选地,所述墙体还包括柱帽,所述柱帽固定于各所述抗风柱的顶端,所述柱帽靠近所述墙板的侧面开设有固定槽,所述顶梁的两端固定于所述固定槽内。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装配式围墙结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设置基础梁和墙体,基础梁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装配模块,墙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装配模块,在装配围墙时,将基础梁的底部固定于地面,墙体通过第二装配模块与基础梁上的第一装配模块进行装配,由于在装配墙体时,第二装配模块和第一装配模块之间形成密闭的灌浆腔,基础梁和/或墙体开设有与灌浆腔连通的浆液通入口,浆液通入口可供灌浆设备连接,以对灌浆腔进行灌浆,待浆液凝固后,便可实现墙体于基础梁上的固定,通过对基础梁和墙体的灌浆固定,可有效降低基础梁的厚度和宽度,进而降低基础梁的浇注用料,降低围墙的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制装配式围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制装配式围墙结构的基准梁和抗风柱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制装配式围墙结构的基准梁和抗风柱的俯视图。
22.图4为沿图3中a-a线的剖切视图。
23.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制装配式围墙结构的基准梁的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6.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制装配式围墙结构的抗风柱的结构示意图。
27.图9为图8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8.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29.10—基础梁
ꢀꢀꢀꢀꢀꢀꢀꢀꢀꢀ
11—第一装配模块
ꢀꢀꢀꢀ
20—墙体
30.21—第二装配模块
ꢀꢀꢀꢀ
22—抗风柱
ꢀꢀꢀꢀꢀꢀꢀꢀꢀꢀ
23—墙板
31.24—顶梁
ꢀꢀꢀꢀꢀꢀꢀꢀꢀꢀꢀꢀ
25—柱帽
ꢀꢀꢀꢀꢀꢀꢀꢀꢀꢀꢀꢀ
30—灌浆腔
32.31—第一紧固腔
ꢀꢀꢀꢀꢀꢀ
32—连接腔
ꢀꢀꢀꢀꢀꢀꢀꢀꢀꢀ
33—第二紧固腔
33.111—第一装配槽
ꢀꢀꢀꢀꢀ
112—容纳槽
ꢀꢀꢀꢀꢀꢀꢀꢀꢀ
113—第二装配凸起
34.211—第一装配凸起
ꢀꢀꢀ
212—支撑边
ꢀꢀꢀꢀꢀꢀꢀꢀꢀ
213—第二装配槽
35.214—灌浆套筒
ꢀꢀꢀꢀꢀꢀꢀ
221—限位槽
ꢀꢀꢀꢀꢀꢀꢀꢀꢀ
251—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装配式围墙结构,包括基础梁10和墙体20,基础梁10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装配模块11;墙体20竖直设置于基础梁10上,墙体20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装配模块21,墙体20通过第二装配模块21装设于第一装配模块11上,第二装配模块21和第一装配模块11之间形成密闭的灌浆腔30,基础梁10和/或墙体20开设有与灌浆腔30连通的浆液通入口,浆液通入口用于连接灌浆设备,以对灌浆腔30进行灌浆。
38.具体地,通过设置基础梁10和墙体20,基础梁10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装配模块11,墙体20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装配模块21,在装配围墙时,将基础梁10的底部固定于地面,墙体20通过第二装配模块21与基础梁10上的第一装配模块11进行装配,由于在装配墙体20时,第二装配模块21和第一装配模块11之间形成密闭的灌浆腔30,基础梁10和/或墙体20开设有与灌浆腔30连通的浆液通入口,浆液通入口可供灌浆设备连接,以对灌浆腔30进行灌浆,待浆液凝固后,便可实现墙体20于基础梁10上的固定,通过对基础梁10和墙体20的灌浆固定,可有效降低基础梁10的厚度和宽度,进而降低基础梁10的浇注用料,降低围墙的施工成本。
39.可以理解的,基础梁10局不限于图1所示的拐角结构,其可为单一横梁、框型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的任意结构。
40.可以理解的,第一装配模块11可以为任意形状的凹槽结构或凸起结构,或者为任意形状的凹槽结构或凸起结构的结合。
41.可以理解的,墙体20可以为板体,或者为板体与立柱的结合。
42.可以理解的,第二装配模块21可以为任意形状的凹槽结构或凸起结构,或者为任意形状的凹槽结构或凸起结构的结合。
43.可以理解的,浆液通入口可以设置为1个或多个,浆液通入口可以设置于墙体20或基础梁10上,或者同时于墙体20和基础梁10上。
44.可以理解的,可通过控制灌浆设备的灌浆时间,以控制灌浆腔30是否灌满,或者在基础梁10和/或墙体20开设有与灌浆腔30连通的浆液排出口,灌浆腔30灌满后,浆液从浆液排出口流出。
45.本实施例中,第一装配模块11包括第一装配槽111,第一装配槽111设置于基础梁10的顶面,第二装配模块21包括第一装配凸起211,第一装配凸起211设置于墙体20的底面,第一装配凸起211插设于第一装配槽111内,灌浆腔30包括第一紧固腔31,第一紧固腔31位
于第一装配凸起211和第一装配槽111的侧壁之间,第一紧固腔31与浆液通入口连通,并可通过浆液通入口进行灌浆。具体地,通过浆液通入口对第一紧固腔31的灌浆,可实现腔体与基础梁10之间的稳固。
46.本实施例中,第一装配槽111为梯形槽。
47.可以理解的,浆液通入口可直接与第一紧固腔31连通,或者通过另外与第一紧固腔31连通的腔体连通,以实现与第一紧固腔31的连通。
48.可选地,第二装配模块21还包括支撑边212,支撑边212固定于墙体20的底面并围合于第一装配凸起211的周侧,支撑边212的端部与基础梁10的顶面密封贴合,灌浆腔30还包括连接腔32,连接腔32设置于支撑边212、基础梁10的顶面和墙体20的底面之间并与第一紧固腔31连通,连接腔32可通过浆液通入口进行灌浆。具体地,浆液设备可通过浆液通入口对连接腔32进行灌浆,进一步加强墙体20和基础梁10之间的连接,提升墙体20和基础梁10的稳定性。
49.可以理解的,浆液通入口可与第一紧固腔31或连接腔32连通,以通过对第一紧固腔31或连接腔32的灌浆,实现对第一紧固腔31和连接腔32。
50.可选地,第一装配模块11还包括容纳槽112,容纳槽112设置于基础梁10的顶面并围合于第一装配槽111的周侧,与第一装配槽111连通,支撑边212设置于容纳槽112内,且支撑边212的端面与容纳槽112的底面密封贴合。具体地,容纳槽112可为支撑边212提供容纳空间,进而提升墙体20于基础梁10之间的稳定性。
51.可选地,第二装配模块21还包括第二装配槽213,第二装配槽213设置于墙体20的底面,第一装配模块11还包括第二装配凸起113,第二装配凸起113设置于基础梁10的顶面并插设于第二装配槽213的内部,灌浆腔30还包括第二紧固腔33,第二紧固腔33设置于第二装配凸起113和第二装配槽213之间,第二紧固腔33可通过浆液通入口进行灌浆。具体地,通过对第二紧固腔33的灌浆,可进一步提升提升墙体20和基础梁10之间的稳定性能。
52.本实施例中,第二紧固腔33于连接腔32连通,浆液通入口与第二紧固腔33连通;第二装配槽213和第二装配凸起113的数量均为4个,4个第二装配槽213位于第一装配凸起211的周侧,4个第二装配凸起113位于第一装配槽111的周侧。
53.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第二装配槽213的侧壁固定有灌浆套筒214,灌浆套筒214,灌浆套筒214朝第二装配凸起113的方向延伸,浆液通入口设置于灌浆套筒214上并延伸至第二紧固腔33外,灌浆套筒214上还设置有浆液排入口,浆液排入口延伸至第二紧固腔33外。灌浆套筒214可稳固墙体20和基础梁10之间的连接。本事实施例中,灌浆设备将浆液从浆液通入口通入第二紧固腔33,再从第二紧固腔33流至连接腔32,再从连接腔32流至第一紧固腔31,第一紧固腔31灌满后,浆液再流回至连接腔32和第二紧固腔33,最终从浆液排出口排出,进而将灌浆腔30灌满。
54.本实施例中,墙体20包括至少两根抗风柱22和至少一块墙板23,第二装配模块21设置于各抗风柱22上,各抗风柱22均通过第二装配凸起113竖直装配于基础梁10上,墙板23固定于相邻抗风柱22之间。具体地,抗风柱22可方便墙体20于基座之间稳固,通过抗风柱22的设置,无需将墙体20底部的整个部分均与基准梁固定,即可实现墙体20与基础梁10的稳固,降低墙体20的装配难度。
55.可选地,各抗风柱22靠近墙板23的侧面均开设有限位槽221,限位槽221由抗风柱
22的顶部延伸至抗风柱22的底部,墙板23的两端分别装设于相邻两根抗风柱22的限位槽221内。具体地,装配墙体20时,先将抗风柱22于基础梁10上进行固定,再将墙板23插设于限位槽221,即可实现墙板23的装配,通过限位槽221的设置,可增强墙板23与抗风柱22之间的稳定性,降低墙板23的厚度,同时,为墙板23的装配提供方便。
56.可选地,墙体20还包括顶梁24,顶梁24固定于相邻两根抗风柱22之间并位于墙板23的上方,且顶梁24与墙板23的顶面贴合。具体地,定量可对墙板23的竖直方向进行限位,同时加强相邻两根抗风梁之间的连接,提升墙体20的稳定性。
57.可选地,墙体20还包括柱帽25,柱帽25固定于各抗风柱22的顶端,柱帽25靠近墙板23的侧面开设有固定槽251,顶梁24的两端固定于固定槽251内。具体地,柱帽25和柱帽25上的固定的设置可为顶梁24于抗风柱22上的装配和固定提供方便。
58.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