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幕墙铝板无缝对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39158发布日期:2023-02-17 21:12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幕墙铝板无缝对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幕墙铝板无缝对接节点。


背景技术:

2.电梯井道由若干节独立的井道依次对接而成,现有技术中,在进行井道密封时,都是等到安装现场完成钢架对接后,再对井道对接处填充泡木条、封铝板、打密封胶。然而,施工中的外部干扰因素太多,采用此种方式的密封、防水效果不佳。电梯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发生漏水。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幕墙铝板无缝对接节点,结构防水,无需利用密封胶等材料进行防水,具有安装方便快捷、使用寿命长的优势。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幕墙铝板无缝对接节点,包括上节电梯井道、下节电梯井道、井道侧板、上侧板和下侧板,所述对接节点设置在上节电梯井道与下节电梯井道之间,在上节电梯井道与下节电梯井道的外侧设置有井道侧板,上节电梯井道的外侧平行设置有上侧板,下节电梯井道的外侧平行设置有下侧板;对所述上侧板的端部进行弯折形成u形折弯,对所述下侧板的端部进行弯折形成l形折弯,l形折弯的内壁与井道侧板紧密贴合,l形折弯的外壁与u形折弯紧密贴合;所述井道侧板、u形折弯和l形折弯上均开设通孔,固定螺栓依次贯穿井道侧板、u形折弯和l形折弯,将三者固定连接。
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侧板向上侧板移动距离h,使上侧板的端部与下侧板的端部相平齐。
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距离h为50
±
5mm。
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u形折弯与l形折弯相互平行的位置处设置间隙d。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间隙d为2
±
0.2mm。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u形折弯的宽度w为20
±
1mm。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侧板和所述下侧板均采用铝板制成。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对上侧板和下侧板进行u形折弯和l形折弯,两个折弯部位相互配合形成密封防水结构,相较于现有的打密封胶、填充泡木条的方式,结构防水无需借助其他材料,可通过自身结构进行防水,防水效果更好,且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4.附图标记说明:上节电梯井道1、下节电梯井道2、井道侧板3、上侧板4、下侧板5、u形折弯6、l形折弯7、固定螺栓8。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介绍:
16.实施例:如附图1、2所示,这种幕墙铝板无缝对接节点,包括上节电梯井道1、下节电梯井道2、井道侧板3、上侧板4、下侧板5、u形折弯6、l形折弯7和固定螺栓8。参考附图1,电梯井道由多节独立的井道相互连接而成,图中仅展示了相邻的上节电梯井道1和下节电梯井道2,所述对接节点设置在上节电梯井道1与下节电梯井道2之间的对接处。参考附图2,在上节电梯井道1与下节电梯井道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井道侧板3,上节电梯井道1的外侧与井道侧板3平行设置有上侧板4,下节电梯井道2的外侧与井道侧板3平行设置有下侧板5。其中,对上侧板4的下端部进行弯折形成u形折弯6,对下侧板5的上端部进行弯折形成l形折弯7,且l形折弯7的内壁紧贴在井道侧板3的外壁上,l形折弯7的外壁紧贴在u形折弯6上。所述井道侧板3、u形折弯6及l形折弯7三者均开设有螺纹孔,固定螺栓8依次贯穿井道侧板3、u形折弯6和l形折弯7的螺纹孔,将三者固定连接。
17.优选地,在安装时,将下侧板5向上侧板4的方向上移距离h(h的范围是50
±
5mm),保证上侧板4(u形折弯6处)的端部与下侧板5(l形折弯7处)的端部相平齐。在所述u形折弯6与l形折弯7相互平行的位置处设置间隙d,间隙d为2
±
0.2mm。
18.优选地,所述u形折弯6的宽度w为20
±
1mm,可在安装时确保上侧板4的外侧与下侧板5的外侧相平齐。上侧板4和所述下侧板5均采用铝板制成,保证侧板强度的同时,又减轻重量。
19.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方法:安装时,先将下侧板5的l形折弯7处向上移动50mm,再将上侧板4的u形折弯6与l形折弯7的端部相平齐,然后用固定螺栓8依次贯穿井道侧板3、u形折弯6和l形折弯7的螺纹孔,再用螺母锁紧,实现井道侧板3、u形折弯6和l形折弯7三者之间的固定连接。电梯正常使用时,由于u形折弯6和l形折弯7结构的存在,雨水被上侧板4和下侧板5遮挡,只能进入间隙中,无法进入u形折弯6和l形折弯7的内部,进而不会对电梯运行造成影响。此外,u形折弯6和l形折弯7的连接处紧密贴合,确保进入间隙内的雨水,也会顺着间隙排出,无法进一步侵入电梯内部。
20.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幕墙铝板无缝对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节电梯井道(1)、下节电梯井道(2)、井道侧板(3)、上侧板(4)和下侧板(5),所述对接节点设置在上节电梯井道(1)与下节电梯井道(2)之间,在上节电梯井道(1)与下节电梯井道(2)的外侧设置有井道侧板(3),上节电梯井道(1)的外侧平行设置有上侧板(4),下节电梯井道(2)的外侧平行设置有下侧板(5);对所述上侧板(4)的端部进行弯折形成u形折弯(6),对所述下侧板(5)的端部进行弯折形成l形折弯(7),l形折弯(7)的内壁与井道侧板(3)紧密贴合,l形折弯(7)的外壁与u形折弯(6)紧密贴合;所述井道侧板(3)、u形折弯(6)和l形折弯(7)上均开设通孔,固定螺栓(8)依次贯穿井道侧板(3)、u形折弯(6)和l形折弯(7),将三者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幕墙铝板无缝对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侧板(5)向上侧板(4)移动距离h,使上侧板(4)的端部与下侧板(5)的端部相平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幕墙铝板无缝对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h为50
±
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幕墙铝板无缝对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折弯(6)与l形折弯(7)相互平行的位置处设置间隙d。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幕墙铝板无缝对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d为2
±
0.2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幕墙铝板无缝对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折弯(6)的宽度w为20
±
1mm。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幕墙铝板无缝对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板(4)和所述下侧板(5)均采用铝板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幕墙铝板无缝对接节点,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包括上节电梯井道、下节电梯井道、井道侧板、上侧板和下侧板,上节电梯井道与下节电梯井道的外侧设置有井道侧板,上节电梯井道外侧设置上侧板,下节电梯井道外侧设置下侧板;上侧板端部弯折形成U形折弯,下侧板端部弯折形成L形折弯,L形折弯的内壁与井道侧板紧密贴合,L形折弯的外壁与U形折弯紧密贴合;固定螺栓依次贯穿井道侧板、U形折弯和L形折弯,将三者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折弯部位相互配合形成密封防水结构,相较于现有的打密封胶、填充泡木条的方式,结构防水无需借助其他材料,可通过自身结构进行防水,防水效果更好,且使用寿命长。且使用寿命长。且使用寿命长。


技术研发人员:朱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甜宓电梯加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6
技术公布日:2023/2/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