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降噪效果的聚氨酯夹芯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72750发布日期:2023-01-17 20:42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降噪效果的聚氨酯夹芯板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夹芯板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降噪效果的聚氨酯夹芯板。


背景技术:

2.夹心板产品是由两层成型金属面板(或其他材料面板)和直接在面板中间发泡、熟化成型的高分子隔热内芯组成;用较高强度的表层材料与容重较轻、强度较小的芯材胶合而成的板材;表层用材常见的有胶合板、纤维板、塑料板和金属薄板;芯材有轻木、橡胶、醋酸纤维、塑料和经树脂浸渍(或不经浸渍)的纸质或布质以及金属的蜂窝结构材料。
3.以往的聚氨酯夹芯板往往不具备隔音降噪效果,当聚氨酯夹芯板用于建筑材料时,将不便为居住人员提供良好的环境。另外,当需要使用聚氨酯夹芯板构建墙体时,需要多个聚氨酯夹芯板进行组装,现有的方式多为将相邻近的聚氨酯夹芯板进行粘结或者使用螺栓进行固定,此种方式虽然可进行安装,但相邻的聚氨酯夹芯板的连接效果不佳,不易应对外界风力较大的情况,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降噪效果的聚氨酯夹芯板,旨在改善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降噪效果的聚氨酯夹芯板,包括侧板和拼装组件,所述侧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侧板之间且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第一金属板、第一隔音板、聚氨酯层板、第二隔音板与第二金属板,所述拼装组件包括紧固件、梯形块与梯形框,两个所述侧板相背一端均设置有所述紧固件,所述梯形块通过所述紧固件与一个所述侧板活动安装,所述梯形框同样通过所述紧固件与另一个所述侧板活动安装,所述梯形框可供所述梯形块插接。
6.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因为两个侧板之间且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第一金属板、第一隔音板、聚氨酯层板、第二隔音板与第二金属板,所以两个侧板用于形成夹芯板整体的框架,通过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的设置,以便提高夹芯板顶部和底部的强度,同时通过金属材料的设置,以使得夹芯板具有较好的隔音效果,第一隔音板和第二隔音板位于第一金属板与第二金属板之间的区域,以用于进一步隔绝噪音,而聚氨酯层板位于夹芯板的中层位置,使得未被隔绝的少量噪音可被聚氨酯吸收,以避免噪音从夹芯板的一侧传递至另一侧,从而达到隔音降噪的效果,当需要进行多个夹芯板的组装过程中,将两个夹芯板相靠近,因为梯形框可供梯形块插接,所以将一个夹芯板一侧的梯形框对齐另一个夹芯板一侧的梯形块,并沿前后方向向后推动梯形框,从而使得梯形块位于梯形框内侧,从而完成相邻夹芯板的连接过程,且两个夹芯板之间构成榫卯结构,以便提高二者连接后的牢固性。
7.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紧固件包括安装板和安装螺栓,所述梯形块与所述梯形框分别与相邻近的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所述安装螺栓,所述安装螺栓螺纹穿设于所述侧板,所述侧板一侧开设有与所述安装螺栓相适配的螺纹孔,所
述安装板内部且位于所述安装螺栓外部设置有可供所述安装螺栓活动的贯穿孔。
8.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当不需要对相邻夹芯板进行连接时,旋动安装螺栓使其脱离螺纹孔,此时即可解除安装板与侧板的连接状态,以便取下梯形块或梯形框,以避免节省夹芯板所占用的空间。
9.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金属板两侧均设置有第一t型块,所述侧板内部且沿其前后方向开设有可供所述第一t型块插接的第一t型滑槽,所述第二金属板两侧均设置有第二t型块,所述侧板内部且沿其前后方向开设有可供所述第二t型块插接的第二t型滑槽。
10.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由于第一金属板位于夹芯板外部的位置,在进行安装时,将第一金属板放置于侧板前方并向后推动第一金属板,使得第一t型块进入第一t型滑槽,从而完成第一金属板在两个侧板之间的放置过程,同理,第二金属板同样位于夹芯板外部的位置,按照以上方式推动第二金属板,使得第二t型块向后移动并进入第二t型滑槽,从而完成第二金属板在两个侧板之间的放置过程。
11.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隔音板内部和所述第二隔音板内部均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设置有若干个且呈均匀分布。
12.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若干个通孔均匀分布的设置,以使得外界的噪音通过均匀通过第一隔音板或第二隔音板,并最终被聚氨酯层板吸收。
13.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聚氨酯层板包括方形框和聚氨酯填充层,所述方形框固定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所述聚氨酯填充层设置于所述方形框内部,所述第一隔音板与所述第二隔音板厚度相同,所述第一隔音板厚度为所述方形框厚度的一半。
14.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方形框用于固定聚氨酯填充层所处的形状,同时当聚氨酯夹芯板受到碰撞时,聚氨酯填充层不易接触第一隔音板或第二隔音板。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6.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具有降噪效果的聚氨酯夹芯板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图1的正面剖视图;
18.图3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图2中a处的放大图;
19.图4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图2中b处的放大图;
20.图5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两个夹芯板的连接示意图。
21.图中:100-侧板;110-第一金属板;111-第一t型块;120-第一隔音板;121-通孔;130-聚氨酯层板;131-方形框;132-聚氨酯填充层;140-第二隔音板;150-第二金属板;151-第二t型块;160-螺纹孔;170-第一t型滑槽;180-第二t型滑槽;200-拼装组件;210-紧固件;211-安装板;212-安装螺栓;220-梯形块;230-梯形框。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23.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降噪效果的聚氨酯夹芯板,包括侧板100和拼装组件200,侧板100设置有两个,两个侧板100之间且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第一金属板110、第一隔音板120、聚氨酯层板130、第二隔音板140与第二金属板150,拼装组件200包括紧固件210、梯形块220与梯形框230,两个侧板100相背一端均设置有紧固件210,梯形块220通过紧固件210与一个侧板100活动安装,梯形框230同样通过紧固件210与另一个侧板100活动安装,梯形框230可供梯形块220插接。
25.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紧固件210包括安装板211和安装螺栓212,梯形块220与梯形框230分别与相邻近的安装板211固定连接,安装板211上设置有安装螺栓212,安装螺栓212螺纹穿设于侧板100,侧板100一侧开设有与安装螺栓212相适配的螺纹孔160,安装板211内部且位于安装螺栓212外部设置有可供安装螺栓212活动的贯穿孔,当不需要对相邻夹芯板进行连接时,旋动安装螺栓212使其脱离螺纹孔160,此时即可解除安装板211与侧板100的连接状态,以便取下梯形块220或梯形框230,以避免节省夹芯板所占用的空间。
26.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第一金属板110两侧均设置有第一t型块111,侧板100内部且沿其前后方向开设有可供第一t型块111插接的第一t型滑槽170,第二金属板150两侧均设置有第二t型块151,侧板100内部且沿其前后方向开设有可供第二t型块151插接的第二t型滑槽180,由于第一金属板110位于夹芯板外部的位置,在进行安装时,将第一金属板110放置于侧板100前方并向后推动第一金属板110,使得第一t型块111进入第一t型滑槽170,从而完成第一金属板110在两个侧板100之间的放置过程,同理,第二金属板150同样位于夹芯板外部的位置,按照以上方式推动第二金属板150,使得第二t型块151向后移动并进入第二t型滑槽180,从而完成第二金属板150在两个侧板100之间的放置过程。
27.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第一隔音板120内部和第二隔音板140内部均设置有通孔121,通孔121设置有若干个且呈均匀分布,通过若干个通孔121均匀分布的设置,以使得外界的噪音可均匀通过第一隔音板120或第二隔音板140,并最终被聚氨酯层板130吸收。
28.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聚氨酯层板130包括方形框131和聚氨酯填充层132,方形框131固定于两个侧板100之间,聚氨酯填充层132设置于方形框131内部,第一隔音板120与第二隔音板140厚度相同,第一隔音板120厚度为方形框131厚度的一半,方形框131用于固定聚氨酯填充层132所处的形状,同时当聚氨酯夹芯板受到碰撞时,通过方形框131的设置,使得聚氨酯填充层132不易接触第一隔音板120或第二隔音板140。
29.该具有降噪效果的聚氨酯夹芯板的工作原理:因为两个侧板100之间且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第一金属板110、第一隔音板120、聚氨酯层板130、第二隔音板140与第二金属板150,所以两个侧板100用于形成夹芯板整体的框架,通过第一金属板110和第二金属板150的设置,以便提高夹芯板顶部和底部的强度,同时通过金属材料的设置,以使得夹芯板具有
较好的隔音效果,第一隔音板120和第二隔音板140位于第一金属板110与第二金属板150之间的区域,以用于进一步隔绝噪音,而聚氨酯层板130位于夹芯板的中层位置,使得未被隔绝的少量噪音可被聚氨酯吸收,以避免噪音从夹芯板的一侧传递至另一侧,从而达到隔音降噪的效果,当需要进行多个夹芯板的组装过程中,将两个夹芯板相靠近,因为梯形框230可供梯形块220插接,所以将一个夹芯板一侧的梯形框230对齐另一个夹芯板一侧的梯形块220,并沿前后方向向后推动梯形框230,从而使得梯形块220位于梯形框230内侧,从而完成相邻夹芯板的连接过程,且两个夹芯板之间构成榫卯结构,以便提高二者连接后的牢固性。
3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