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塑化微孔保温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79705发布日期:2023-03-29 16:33阅读:51来源:国知局
无机塑化微孔保温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板技术领域,具体为无机塑化微孔保温板。


背景技术:

2.无机塑化微孔保温板简称塑化板,时外墙常用的保温板材,是以无机胶凝材料、活性矿物微粉、胶粉、化学添加剂和水等等为原材料,经过磨细制浆,机械发泡混合(可加入适量轻骨料),注模后,在规定条件下养护,经过物理化学反应形成的具有微孔结构的坯体,后经切割制成的保温板材。
3.然而现有的无机塑化微孔保温板在使用的过程中,通常采用粘胶将其与墙体相互粘接,在用锚栓组件进行限位,但该种固定方式使得该保温板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使得该保温板体受到外部影响出现凸起形变,或导致保温板出现局部空腔的情况出现,从而降低保温板的固定效果,影响其使用寿命,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会导致保温层出现开裂的发生,因此亟需设计无机塑化微孔保温板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无机塑化微孔保温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保温板体受到外部影响出现凸起形变,或导致保温板出现局部空腔的情况出现,从而降低保温板的固定效果,影响其使用寿命,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会导致保温层出现开裂的发生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无机塑化微孔保温板,包括:
6.墙体,所述墙体的一侧连接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包括保温板主体,所述保温板主体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抹面胶浆,所述第一抹面胶浆的另一侧连接有网格布,所述网格布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抹面胶浆,所述第二抹面胶浆的另一侧连接有腻子层,所述腻子层的另一侧连接有饰面层;
7.锚栓组件,所述锚栓组件包括锚栓套管,所述锚栓套管贯穿保温板主体至墙体的内壁,所述锚栓套管的一侧连接有锚栓圆盘,所述锚栓套管的中心连接有锚栓螺钉,所述锚栓圆盘上开设有转动插槽,所述转动插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动板,所述第一转动板的底部连接有第二转动板,所述第一转动板的顶部连接有牵引环;
8.金属丝,所述金属丝贯穿牵引环的内部。
9.优选的,所述墙体的表面呈水平状,所述保温板主体通过粘胶剂粘贴在墙体的表面,且保温板主体粘贴后的表面平整度小于3毫米。
10.优选的,所述第一抹面胶浆与第二抹面胶浆的结构材质相同,所述第一抹面胶浆的涂抹厚度为1-2毫米,所述第二抹面胶浆的涂抹厚度为1.3-1.7毫米,所述第一抹面胶浆与第二抹面胶浆包裹在网格布的外部。
11.优选的,所述饰面层的外壁设置有防水层,所述腻子层的厚度是第一抹面胶浆与第二抹面胶浆厚度之和的二分之一,所述腻子层的外表面平整度小于3毫米。
12.优选的,所述锚栓组件的间距小于500毫米,所述锚栓组件每平方米设置数量为4-8组,所述锚栓套管的深度为30-60毫米,所述锚栓套管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且锚栓套管与锚栓螺钉呈螺纹连接。
13.优选的,所述锚栓圆盘的外径大于锚栓套管的直径,所述锚栓圆盘的内径等于锚栓套管的内径,所述锚栓圆盘圆周均匀开设有8组转动插槽,所述转动插槽的内壁中心设置有转动环,所述转动插槽的外壁呈光滑状。
14.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板的底部中心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转动板的中心开设有台阶孔,且第二转动板台阶孔的最小内径大于第一转动板螺纹孔的直径,所述第二转动板通过螺钉与第一转动板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板呈台阶状,所述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呈工字型结构,所述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的外壁皆呈光滑状,所述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转动连接在转动插槽的内壁,所述牵引环呈半圆环结构。
15.优选的,所述金属丝贯穿牵引环与第一转动板之间,所述金属丝的直径为1-2毫米。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1、该无机塑化微孔保温板通过锚栓组件与金属丝的相互配合,能够使得该装置中的锚栓组件通过金属丝相互连接牵引,同时将金属丝与锚栓相互配合,提高了金属丝的固定效果,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金属丝的抗拉扯强度,使得金属丝受力分布给锚栓,大大提高了金属丝的使用强度,从而能够有效的避免保温层出现分裂,提高其相互之间的粘接强度,同时能够有效的避免保温板出现空鼓形变,实现保温板的辅助限位,大大提高该保温板的使用寿命。
18.2、该无机塑化微孔保温板通过可转动牵引环的设置,能够方便对金属丝进行贯穿限位,进而方便金属丝的缠绕牵引,且通过与锚固圆盘的圆周转动分布,能够方便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处的锚固圆盘之间的连接限位,从而方便金属丝对锚固圆盘进行牵引拉扯,从而能够使得锚栓组件的受力以及金属丝的受力相互配合,实现对保温板主体的紧固定位,避免保温板主体出现形变。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温层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的剖面结构放大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锚栓组件分布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金属丝连接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锚栓组件爆炸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5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温板主体第一粘胶状态结构示意图;
26.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温板主体第二粘胶状态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墙体;2、保温层;21、保温板主体;22、第一抹面胶浆;23、网格布;24、第二抹面胶浆;25、腻子层;26、饰面层;3、锚栓组件;31、锚栓套管;32、锚栓圆盘;33、转动插槽;34、第一转动板;35、第二转动板;36、牵引环;37、锚栓螺钉;4、金属丝。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请参阅图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30.无机塑化微孔保温板,包括:本技术中使用的保温板主体21、网格布23、腻子层25与饰面层26均为市场上可直接购买到的产品,其原理和连接方式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赘述,
31.墙体1,墙体1的一侧连接有保温层2,保温层2包括保温板主体21,保温板主体21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抹面胶浆22,第一抹面胶浆22的另一侧连接有网格布23,网格布23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抹面胶浆24,第二抹面胶浆24的另一侧连接有腻子层25,腻子层25的另一侧连接有饰面层26,保温板主体21即无机塑化微孔保温板,是一种保温、隔热、吸声材料,具有绿色环保、保温隔热、防火、低吸水率、轻质高强、易施工、耐老化的特点;
32.锚栓组件3,锚栓组件3包括锚栓套管31,锚栓套管31贯穿保温板主体21至墙体1的内壁,锚栓套管31的一侧连接有锚栓圆盘32,锚栓套管31的中心连接有锚栓螺钉37,锚栓圆盘32上开设有转动插槽33,转动插槽3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动板34,第一转动板34的底部连接有第二转动板35,第一转动板34的顶部连接有牵引环36,该结构的设置,主要实现对保温板主体21的辅助定位,且避免保温板主体21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分裂形变,提高保温板主体21的使用稳定性,从而提高其使用寿命;
33.金属丝4,金属丝4贯穿牵引环36的内部,通过金属丝4与锚栓组件3的相互配合使用,能够在金属丝4受力的同时,将力分布与锚栓组件3,使得锚栓组件3实现对金属丝4的牵引,进而实现对保温板主体21的安全防护,有效的避免保温板主体21出现空鼓形变等,金属丝4是金属盘条、盘园或金属棒为原材料,通过拔丝设备、退火设备等专业设备,经过多次拉拔-退火-再拉拔-再退火等工序,加工成各类不同规格和型号的丝线产品,这个产品就叫金属丝4。
34.进一步的,墙体1的表面呈水平状,保温板主体21通过粘胶剂粘贴在墙体1的表面,且保温板主体21粘贴后的表面平整度小于3毫米,保温板主体21粘胶剂的分布分为两种,一种采用10mm宽度的粘接条每隔腻子层25mm分布一个,另一种采用斑点框粘阀,边缘采用粘接条框,内部通过圆形粘胶分布,且相邻圆形粘胶的间距为200mm,圆形粘胶的直径为140mm。
35.进一步的,第一抹面胶浆22与第二抹面胶浆24的结构材质相同,第一抹面胶浆22的涂抹厚度为1-2毫米,第二抹面胶浆24的涂抹厚度为1.3-1.7毫米,第一抹面胶浆22与第二抹面胶浆24包裹在网格布23的外部。
36.进一步的,饰面层26的外壁设置有防水层,防水层采用常见外圈装饰砂浆防水剂,使得其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腻子层25的厚度是第一抹面胶浆22与第二抹面胶浆24厚度之和的二分之一,腻子层25的外表面平整度小于3毫米,腻子层25是平整墙体表面的一种装饰性质的材料,是一种厚浆状涂料,是涂料粉刷前必不可少的一种产品,涂施于底漆上或直接涂施于物体上,用以清除被涂物表面上高低不平的缺陷,采用少量漆基、助剂、大量填料及
适量的着色颜料配制而成,所用颜料主要是铁红、炭黑、铬黄等,填料主要是重碳酸钙、滑石粉等,可填补局部有凹陷的工作表面,也可在全部表面刮除,通常是在底漆层干透后,施涂于底漆层表面,要求附着性好、烘烤过程中不产生裂纹。
37.进一步的,锚栓组件3的间距小于500毫米,锚栓组件3每平方米设置数量为4-8组,锚栓套管31的深度为30-60毫米,锚栓套管31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且锚栓套管31与锚栓螺钉37呈螺纹连接。
38.进一步的,锚栓圆盘32的外径大于锚栓套管31的直径,锚栓圆盘32的内径等于锚栓套管31的内径,锚栓圆盘32圆周均匀开设有8组转动插槽33,转动插槽33的内壁中心设置有转动环,转动插槽33的外壁呈光滑状,减少与第一转动板34的摩擦力,便于第一转动板34和第二转动板35进行转动。
39.进一步的,第一转动板34的底部中心开设有螺纹孔,第二转动板35的中心开设有台阶孔,且第二转动板35台阶孔的最小内径大于第一转动板34螺纹孔的直径,第二转动板35通过螺钉与第一转动板34呈固定连接,第一转动板34呈台阶状,第一转动板34与第二转动板35呈工字型结构,第一转动板34与第二转动板35的外壁皆呈光滑状,第一转动板34与第二转动板35转动连接在转动插槽33的内壁,牵引环36呈半圆环结构。
40.进一步的,金属丝4贯穿牵引环36与第一转动板34之间,金属丝4的直径为1-2毫米,金属丝4的设置用于保温板主体21的限位阻隔,同时能够有效的避免保温板主体21出现分裂形变,起到对保温板主体21的安全防护,避免保温板主体21出现空鼓。
41.施工工艺:
42.一、粘贴无机塑化微孔保温板(保温板主体21)
43.(1)涂料饰面建筑高度60米以下有效粘贴面积40%,60米以上柔性面砖饰面有效粘贴面积应≥50%。
44.(2)粘贴是应自下而上进行,水平方向应由地角处向两侧粘贴,粘贴时应轻柔、均匀挤压,并随时用2m靠尺和托线板检查平整度和垂直度,板缝应尽量拼接严格控制相邻板块高差(低于1.5mm)。
45.(3)粘贴完成后表面平整度≤3mm,阴阳角方正度≤3mm,板缝宽度≤3mm。
46.(4)墙面边角处铺贴保温板时是最小尺寸应不低于200mm,翻包时被压和翻包长度均不得小于100m。
47.二、固定翻包网布和加强网布处理
48.(1)在距收头部位不小于100mm的部位和板侧空白部位首先涂抹约2mm厚抹面胶浆,将翻包的网布压入其中。
49.(2)在门窗洞口角上将200*300mm的网布沿着与水平平面呈45
°
和135
°
角的方向用抹面胶浆粘贴(方式同上)。
50.三、配置抹面胶浆同胶粘剂的配置工序
51.四、锚栓加固
52.在粘板上24h后根据锚栓布置图的要求,先用冲击钻打孔,孔径视锚栓套管31的直径而定,钻入基层墙体的深度,确保牢固可靠,不同的基层墙体锚固深度不同。
53.混凝土墙有效锚固深度不小于25mm,砌体墙不小于50mm,然后用橡皮锤将锚栓套管31敲入孔内,锚栓圆盘32应压住保温板主体21,最后用螺丝刀将锚栓螺钉37拧紧。
54.五、涂抹抹面胶浆,铺贴耐碱网布
55.(1)用抹子在保温板主体21的表面首遍批涂1-2mm抹面胶浆,然后将耐碱网格布23横向铺贴并压入胶浆中(单张网长度不宜超过6m),抹面胶浆应充分包裹网布,要求平整压实,无褶皱。
56.(2)待首遍抹面胶浆稍干硬至可以触碰时再抹第二遍抹面胶浆,厚度约为1.5mm,以完全覆盖耐碱网格布23,微见网格布23轮廓为宜,抹面层厚度宜为3-5mm。
57.(3)用2m靠尺和抹面胶浆对门窗洞口边沿线和阴阳角线进行修直。
58.(4)建筑首层外墙抹面胶浆层须首先增设一层耐碱网布,网布之间采用对接工艺,控制抹面层整体厚度为6mm。
59.无机塑化微孔保温板外墙保温施工应注意事项:
60.(1)材料应分类挂牌存放。无机塑化微孔保温板应成捆立放,防雨防潮。网格布23也要防雨存放,粘结、抹面砂浆存放也要注意防雨防潮及保质期。
61.(2)操作地点环境和基层温度不低于5℃,风力大于5级或雨天不能施工,若在外墙保温施工时突然降雨,应采取有效措施,以防雨水冲刷墙面。
62.(3)板与板的板缝拼严,缝宽超出2mm时,用相应厚度的无机塑化微孔保温板片塞平。
63.(4)外墙保温施工完成后,后续工序与其他正进行的工序应注意对外墙保温系统成品的保护。
64.(5)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
65.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