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设计的建筑体外隔音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22187发布日期:2023-01-20 18:49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设计的建筑体外隔音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设计的建筑体外隔音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2.建筑指人工建筑而成的资产,属于固定资产范畴,包括房屋和构筑物两类。隔音保护装置是一个外部结构设计为敏感的保护居民土地使用从区域噪音污染,隔音玻璃属于建筑外立面的一部分。
3.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隔音板用保护装置,专利申请号:202020052206.x,该专利“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栓接有滚轮,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均栓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表面的四角均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壳体的内腔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底部栓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通过固定扣与壳体之间栓接,所述放置板与壳体之间设置有支撑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隔音板的运输使用,且能够对隔音板进行有效防护的优点,解决了目前隔音板在转运使用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保护,导致隔音板容易碰撞损坏,从而增加了建筑成本的问题,大大降低了隔音板在运输使用过程中的受损率,使隔音板的运输效率与产品质量得到了保障,且使用简单,便于推广使用”4.该装备虽然可以防止隔音板在运输中防止损坏,但在多碰撞后保护装置会造成划伤或者损坏,在更换或者卸下保护装置时较为不便。
5.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设计的建筑体外隔音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6.(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7.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建筑设计的建筑体外隔音保护装置,可以更快捷方便的更换保护装置,并且加强了保护的强度。
8.(二)技术方案
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设计的建筑体外隔音保护装置,包括保护架,所述保护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保护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滑动柱,所述滑动柱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卡合块,所述滑动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橡胶垫,所述滑动柱的另一端贯穿保护架的外壁并固定连接有拉取块,所述保护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卡合圈,所述卡合圈的外壁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防护橡胶垫的侧壁,所述保护架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壁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圆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缓冲柱,所述缓冲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受力垫,所述受力垫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弹簧的一端,所述圆槽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圈,所述缓冲柱靠近第一防护橡胶垫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橡胶垫。
10.作为优选,所述保护架的内壁底部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开设有
垂直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相交处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隔音缓冲板。
11.作为优选,所述保护架的顶部和底部内壁均设置有固定板,所述保护架的顶部和底部的固定板内壁两侧均设置有第二防护橡胶垫,所述第二防护橡胶垫均贴合在隔音缓冲板的四个角处。
12.作为优选,所述保护架的内壁开设有两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两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块。
13.作为优选,所述卡合圈的内壁开设有卡槽,所述隔音缓冲板的侧壁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固定连接于隔音缓冲板。
14.作为优选,所述保护架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于保护架,所述保护架的侧壁相贴合有隔音玻璃。
15.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设计的建筑体外隔音保护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1)、该一种建筑设计的建筑体外隔音保护装置,通过第二防护橡胶垫和隔音缓冲板的设置起到受到外力时便会压缩第二弹簧,再利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起到对外力进行缓冲,不仅起到减少隔音缓冲板受外力的影响,还保护了墙壁中的隔音玻璃不受外力的损坏,防止了隔音玻璃被划伤损坏的风险,减少了经济的损失,还进一步加强了隔音的效果。
18.(2)、该一种建筑设计的建筑体外隔音保护装置,通过隔音缓冲板外壁的把手启动方便快捷的取出隔音缓冲板并更换损坏或者划伤的隔音缓冲板,再通过卡合圈开设的卡槽起到对滑动柱进行卡合,防止滑动柱抵住隔音缓冲板造成不便更换的情况。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他的实施附图。
20.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隔音保护装置顶部内部一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隔音保护装置底部内部一处结构示意图。
24.图例说明:1、保护架;2、固定块;3、滑动柱;4、卡合块;5、第一防护橡胶垫;6、拉取块;7、卡合圈;8、第一弹簧;9、固定板;10、圆槽;11、第二弹簧;12、受力垫;13、缓冲柱;14、限位圈;15、第二防护橡胶垫;16、第一滑槽;17、第二滑槽;18、滑块;19、隔音缓冲板;20、隔音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实施例:一种建筑设计的建筑体外隔音保护装置,如图1-图3所示,包括保护架1,保护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保护架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滑动柱3,滑动柱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卡合块4,滑动柱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橡胶垫5,通过第一防护橡胶垫5的设置起到在抵住时可以保护隔音缓冲板19外壁不受损伤并进一步固定,滑动柱3的另一端贯穿保护架1的外壁并固定连接有拉取块6,保护架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卡合圈7,通过卡合圈7开设的凹槽起到对滑动柱3和卡合块4进行卡合,防止隔音缓冲板19更换时第一防护橡胶垫5依然抵触在隔音缓冲板19外壁上,进行卡合圈7的外壁套设有第一弹簧8,第一弹簧8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防护橡胶垫5的侧壁,保护架1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9,固定板9的外壁开设有圆槽10,圆槽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1,圆槽1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缓冲柱13,缓冲柱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受力垫12,受力垫1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弹簧11的一端,圆槽10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圈14,通过限位圈14的设置起到限位缓冲柱13和受力垫12,防止因为弹簧力把缓冲柱13弹出,缓冲柱13靠近第一防护橡胶垫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橡胶垫15,起到保护第二防护橡胶垫15。
27.进一步的,保护架1的内壁底部开设有第一滑槽16,第一滑槽16的内壁开设有垂直的第二滑槽17,第一滑槽16和第二滑槽17的相交处滑动连接有滑块18,滑块1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隔音缓冲板19,通过第一滑槽16和第二滑槽17的设置起到隔音缓冲板19拆卸时用到第一滑槽16,当受外力时滑块18会带动隔音缓冲板19进入到第二滑槽17的内壁。
28.进一步的,保护架1的顶部和底部内壁均设置有固定板9,保护架1的顶部和底部的固定板9内壁两侧均设置有第二防护橡胶垫15,第二防护橡胶垫15均贴合在隔音缓冲板19的四个角处,起到更好的缓解外力
29.进一步的,保护架1的内壁开设有两组第一滑槽16和第二滑槽17,两组第一滑槽16和第二滑槽17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块18。
30.进一步的,卡合圈7的内壁开设有卡槽,隔音缓冲板19的侧壁设置有把手,把手固定连接于保护架1,通过把手的设置起到便于便于拉取和更换隔音缓冲板19。
31.进一步的,保护架1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块2,固定块2固定连接与保护架1,通过固定块2的设置,起到固定保护架1,防止保护架1脱落,保护架1的侧壁相贴合有隔音玻璃20。
3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首先把保护架1通过固定块2固定连接在隔音玻璃建筑的体外,再通过开设好的第一滑槽16轨道安装好隔音缓冲板19,此时第二防护橡胶垫15紧贴着隔音缓冲板19,随后转动拉取块6并带动滑动柱3进行转动,当滑动柱3转动时卡合块4便会跟着滑动柱3一起运动,随后卡合块4离开卡合圈7开设的卡槽,随后第一弹簧8开始释放弹簧力并抵住第一防护橡胶垫5使第一防护橡胶垫5向前移动并贴合在隔音缓冲板19的的外壁上,此时第一弹簧8的弹簧力比第二弹簧11稍大一点,便会使第一防护橡胶垫5推动隔音缓冲板19滑动到第二滑槽17的内壁,当受到外力时便会压缩第二弹簧11,再利用第一弹簧8和第二弹簧11起到对外力进行缓冲,不仅起到减少隔音缓冲板19受外力的影响,还保护
了墙壁中的隔音玻璃不受外力的损坏,进一步加强隔音的效果,防止了隔音玻璃被划伤损坏的风险,减少了经济的损失,当需要拆卸时向外拉取拉取块6,把卡合块4拉取到卡合圈7处卡槽内便可卡合,当隔音缓冲板19一边的力消失时第二防护橡胶垫15便会通过第二弹簧11把隔音缓冲板19推动到第一滑槽16处,再通过隔音缓冲板19外壁的把手取出隔音缓冲板19并更换损坏或者划伤的隔音缓冲板19,通过卡合圈7开设的卡槽起到对滑动柱3进行卡合,再通过隔音缓冲板19外壁上的把手便可取出隔音缓冲板19进行更换。
3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