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扣式踢脚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68827发布日期:2023-01-07 02:51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卡扣式踢脚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装修建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卡扣式踢脚线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家对于装修美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室内装修工程中,经常会用到踢脚线。踢脚线,就是指脚踢得着的区域,较易受到冲击。在居家设计中,踢脚线起着视觉的平衡作用,它是地面的轮廓线,视线经常会很自然地落在上面,因此,利用其线形感觉及材质、色彩应用在室内,可以起到较好的美化装饰效果。踢脚线的另一作用是,遮盖地板与墙体之前的缝隙,同时也可以保护墙面,避免外力碰撞对墙体造成破坏。另外,踢脚线也比较容易擦洗,如果拖地溅上脏水,擦洗非常方便。
3.现有的踢脚线通常由面板和固定于墙面的背板组成,面板与背板之间卡扣连接,如公告号为cn216690221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踢脚线,包括踢脚板体,所述踢脚板体通过螺栓与墙体固定连接;夹板体,所述夹板体卡接设置在所述踢脚板体外侧;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设于所述夹板体与所述踢脚板体之间,用于实现夹板体绕所述踢脚板体旋转;卡接组件,所述卡接组件设于所述夹板体与所述踢脚板体之间,用于实现所述夹板体与所述踢脚板体之间的卡接,通过设置连接组件和卡接组件,可以减少踢脚线安装后顶端凸出墙面的厚度,解决顶端厚度堆积灰尘,但是其夹板体卡接点太多,结构较为复杂,给踢脚线的拆装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且夹板体紧贴墙体,没有预留放置发光部件的空间。
4.基于以上问题及本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5.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卡扣式踢脚线卡接点太多,结构较为复杂,踢脚线拆装麻烦,没有预留发光部件的放置空间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卡扣式踢脚线结构,包括踢脚线主体和均匀分布在所述踢脚线主体长度方向上的若干安装扣件,所述安装扣件包括墙体安装板和一体化连接在所述墙体安装板底端一侧的扣件结构,所述扣件结构包括扣件底板和扣件顶板,所述扣件底板和所述扣件顶板之间形成有向远离所述墙体安装板一侧的开口,且所述扣件底板上表面或所述扣件顶板下表面形成有用于固定所述踢脚线主体的第一卡扣部;靠近所述踢脚线主体底端位置处向所述安装扣件方向延伸有一段卡扣板,所述卡扣板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卡扣部相扣合的第二卡扣部。
6.在使用时,墙体安装板上形成有用于安装螺栓的安装孔,螺栓通过安装孔将安装扣件固定安装在墙面上,再将踢脚线主体上的第二卡扣部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扣部上,完成踢脚线的安装。
7.这里,将扣件结构安装在墙体安装板底端,将卡扣板安装在踢脚线主体底端,为踢脚线主体上部预留足够的用于放置发光部件的空间,提高踢脚线的装饰效果;并通过水平方向的延伸增加卡扣部的卡扣面积,以提高踢脚线主体与安装扣件之间卡扣的稳定性。
8.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扣部为凸起,位于所述扣件顶板下表面;所述卡扣板上表面形
成的用于与所述凸起相扣合的第二卡扣部为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踢脚线主体长度方向一致。这里条形槽的设置,可以使安装扣件在踢脚线主体长度方向上任一位置实现卡扣连接。
9.优选地,所述凸起为冲压件在所述扣件顶板上表面向下冲压形成的半球形凸起。通过直接在扣件顶板上表面向下冲压形成半球形凸起,简化了凸起的加工流程,降低了踢脚线的生产成本。
10.优选地,所述扣件底板从所述墙体安装板底端向所述踢脚线主体方向延伸,且垂直于所述墙体安装板;所述扣件顶板从所述墙体安装板底端向所述踢脚线主体方向延伸,且位于所述扣件底板上方位置。
11.优选地,所述扣件顶板包括一体化连接的扣件弯折板和扣件扣合板,所述第一卡扣部设置在所述扣件扣合板下表面,所述扣件扣合板所在平面与所述扣件底板平行,所述扣件弯折板一侧一体化连接在所述墙体安装板底端上,另一侧与所述扣件扣合板一体化连接。
12.优选地,所述扣件顶板为对与墙体安装板底端垂直的连接板中间位置向上冲压形成,所述连接板上未被冲压的两侧则形成所述扣件底板。这里通过冲压形成扣件顶板和扣件底板,并利用扣件顶板和扣件底板之间形成的开口对踢脚线主体上的卡扣板进行卡扣,简化了踢脚线的加工流程,降低了踢脚线的生产成本。
13.优选地,所述踢脚线主体包括面板和所述卡扣板,所述面板与所述卡扣板之间的夹角为45-75
°
。这里将面板与卡扣板之间的夹角设计成45-75
°
,优选为62
°
,在踢脚线主体安装在墙面上时,面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为62
°
,在确保踢脚线具有良好的美观效果的情况下,为卡扣板的上部预留出了足够的空间,可用于放置发光部件和其他装饰品。
14.优选地,所述面板底端与所述卡扣板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扣件底板的第一容置空间;所述面板上所述卡扣板上方位置形成有踢脚线底板,所述踢脚线底板所在平面与所述卡扣板平行,且所述踢脚线底板与所述卡扣板之间形成有供所述扣件顶板上的所述第一卡扣部经过的第二容置空间;
15.所述踢脚线底板上远离所述面板一侧向上延伸有支撑板,当所述第一卡扣部与所述第二卡扣部扣合连接时,所述支撑板顶抵在所述墙体安装板表面。这里设置踢脚线底板和支撑板,不仅仅可与面板、墙体安装板之间形成用于放置发光部件的空间,而且可防止第一卡扣部从第二容置空间脱落;此外支撑板还可以与卡扣结构配合实现对踢脚线主体中上部的支撑,提高踢脚线主体安装的稳定性。
16.优选地,所述面板顶端向所述墙体安装板方向延伸有一端踢脚线顶板,所述踢脚线顶板所在平面与所述踢脚线底板平行;当所述第一卡扣部与所述第二卡扣部扣合连接时,所述踢脚线顶板侧边顶抵在所述墙体安装板上方的墙体表面。这里设置踢脚线顶板,使得面板与墙体安装板之间形成用于放置发光部件的空间呈封闭状态,防止灰尘等进入,同时其侧边顶抵在墙体表面,提高卡扣结构的稳定性。
17.优选地,所述安装扣件为不锈钢材质。
18.有益效果:
19.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
20.(1)将扣件结构安装在墙体安装板底端,将卡扣板安装在踢脚线主体底端,为踢脚
线主体上部预留足够的用于放置发光部件的空间,提高踢脚线的装饰效果;并通过水平方向的延伸增加卡扣部的卡扣面积,以提高踢脚线主体与安装扣件之间卡扣的稳定性。
21.(2)条形槽的设置,可以使安装扣件在踢脚线主体长度方向上任一位置实现卡扣连接。
22.(3)通过冲压形成扣件顶板和扣件底板,并利用扣件顶板和扣件底板之间形成的开口对踢脚线主体上的卡扣板进行卡扣,简化了踢脚线的加工流程,降低了踢脚线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之卡扣式踢脚线结构立体结构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之安装扣件立体结构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之卡扣式踢脚线结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本实施方式将扣件结构安装在墙体安装板底端,将卡扣板安装在踢脚线主体底端,为踢脚线主体上部预留足够的用于放置发光部件的空间,提高踢脚线的装饰效果;并通过水平方向的延伸增加卡扣部的卡扣面积,以提高踢脚线主体与安装扣件之间卡扣的稳定性。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29.如图1-3所示,卡扣式踢脚线结构包括踢脚线主体1和均匀分布在所述踢脚线主体1长度方向上的若干安装扣件2,所述安装扣件2包括墙体安装板21和一体化连接在所述墙体安装板21底端一侧的扣件结构22,所述扣件结构22包括扣件底板23和扣件顶板24,所述扣件底板23和所述扣件顶板24之间形成有向远离所述墙体安装板21一侧的开口,且所述扣件底板23上表面或所述扣件顶板24下表面形成有用于固定所述踢脚线主体1的第一卡扣部25;靠近所述踢脚线主体1底端位置处向所述安装扣件2方向延伸有一段卡扣板11,所述卡扣板11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卡扣部25相扣合的第二卡扣部12。
30.在使用时,墙体安装板上形成有用于安装螺栓的安装孔26,螺栓通过安装孔26将安装扣件固定安装在墙面上,再将踢脚线主体上的第二卡扣部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扣部上,
完成踢脚线的安装。
31.第一卡扣部25为凸起,位于所述扣件顶板24下表面;所述卡扣板11上表面形成的用于与所述凸起相扣合的第二卡扣部12为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踢脚线主体1长度方向一致。这里条形槽的设置,可以使安装扣件在踢脚线主体长度方向上任一位置实现卡扣连接。
32.凸起为冲压件在所述扣件顶板24上表面向下冲压形成的半球形凸起。通过直接在扣件顶板上表面向下冲压形成半球形凸起,简化了凸起的加工流程,降低了踢脚线的生产成本。
33.扣件底板23从所述墙体安装板21底端向所述踢脚线主体1方向延伸,且垂直于所述墙体安装板21;所述扣件顶板24从所述墙体安装板21底端向所述踢脚线主体1方向延伸,且位于所述扣件底板23上方位置。
34.扣件顶板24包括一体化连接的扣件弯折板241和扣件扣合板242,所述第一卡扣部25设置在所述扣件扣合板242下表面,所述扣件扣合板242所在平面与所述扣件底板23平行,所述扣件弯折板241一侧一体化连接在所述墙体安装板21底端上,另一侧与所述扣件扣合板242一体化连接。
35.扣件顶板24为对与墙体安装板21底端垂直的连接板中间位置向上冲压形成,所述连接板上未被冲压的两侧则形成所述扣件底板23。这里通过冲压形成扣件顶板和扣件底板,并利用扣件顶板和扣件底板之间形成的开口对踢脚线主体上的卡扣板进行卡扣,简化了踢脚线的加工流程,降低了踢脚线的生产成本。
36.踢脚线主体1包括面板13和所述卡扣板11,所述面板13与所述卡扣板11之间的夹角为45-75
°
。这里将面板与卡扣板之间的夹角设计成45-75
°
,优选为62
°
,在踢脚线主体安装在墙面上时,面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为62
°
,在确保踢脚线具有良好的美观效果的情况下,为卡扣板的上部预留出了足够的空间,可用于放置发光部件和其他装饰品。
37.面板13底端与所述卡扣板11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扣件底板23的第一容置空间;所述面板13上所述卡扣板11上方位置形成有踢脚线底板14,所述踢脚线底板14所在平面与所述卡扣板11平行,且所述踢脚线底板1与所述卡扣板11之间形成有供所述扣件顶板24上的所述第一卡扣部25经过的第二容置空间;
38.所述踢脚线底板14上远离所述面板13一侧向上延伸有支撑板15,当所述第一卡扣部25与所述第二卡扣部12扣合连接时,所述支撑板15顶抵在所述墙体安装板21表面。这里设置踢脚线底板和支撑板,不仅仅可与面板、墙体安装板之间形成用于放置发光部件的空间,而且可防止第一卡扣部从第二容置空间脱落;此外支撑板还可以与卡扣结构配合实现对踢脚线主体中上部的支撑,提高踢脚线主体安装的稳定性。
39.面板13顶端向所述墙体安装板21方向延伸有一端踢脚线顶板16,所述踢脚线顶板16所在平面与所述踢脚线底板14平行;当所述第一卡扣部25与所述第二卡扣部12扣合连接时,所述踢脚线顶板16侧边顶抵在所述墙体安装板21上方的墙体表面。这里设置踢脚线顶板,使得面板与墙体安装板之间形成用于放置发光部件的空间呈封闭状态,防止灰尘等进入,同时其侧边顶抵在墙体表面,提高卡扣结构的稳定性。
4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安装扣件2为不锈钢材质。
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