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管结构通信塔整体加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88486发布日期:2023-01-12 22:25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管结构通信塔整体加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安装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单管结构通信塔整体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5g时代的到来,通信设备的搭建量也越来越多。因此为了通信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楼宇顶部会安装大量的通信设备。但是楼宇顶部常年会受到风雨的侵袭,因此通常要对安装通信设备的通信塔进行加固处理。现有的加固方式因为不同的通信塔高度不同,通常是对通信塔的底部或中下部进行加固。这对于安装了体积和重量较大的5g通信设备的通信塔来说,固定效果难以满足。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管结构通信塔整体加固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管结构通信塔整体加固装置,包括:
5.上抱箍部,所述上抱箍部可拆卸连接安装于通信塔的上方;
6.下抱箍部,所述下抱箍部可拆卸连接安装于通信塔的下方;
7.稳定部,所述稳定部可拆卸安装于所述下抱箍部,所述稳定部可提供作用于通信塔的固定力;
8.至少一个加固杆,所述加固杆两端均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可与所述加固杆或所述上抱箍部或所述下抱箍部可拆卸连接;
9.至少一个中抱箍部,所述中抱箍部安装于所述通信塔上且位于所述上抱箍部和所述下抱箍部之间,所述中抱箍部可与所述加固杆可拆卸连接,以提供作用于加固杆上的固定力。
10.本实用新型相较于传统的加固装置,设置了多个可拆卸连接的加固杆,可以满足不同高度的通信塔的加固需求,并且通过设置多个中抱箍部,可以对可拆卸连接的加固杆的侧部进行加固和稳定,使得可拆卸连接的加固杆的加固能力不低于一体成型的加固杆的加固能力。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加固杆的第一法兰,所述第一法兰开设有若干螺孔。
12.具体的,通过所述第一法兰可以形成用于抵接和开设螺孔的接触面,使得打上螺栓后的整个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得以保障。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抱箍部包括两个中半箍,两个所述中半箍之间可拆卸连接,且两个中半箍可夹持于通信塔上。
14.具体的,两个中半箍的设置,在安装的过程中可以从通信塔侧部进行夹持安装,不
仅方便了安装,而且在后续维护和检修时,可以单独取下中抱箍部。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抱箍部包括至少一个中延伸件,所述中延伸件配置于所述中半箍上,且所述中延伸件与所述加固杆位置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中抱箍部通过所述中延伸件提供作用在所述加固杆上的所述固定力,所述中延伸件配置有调节行程,以适配不同尺寸的所述固定杆。
16.通过所述延伸件的设置,可以将加固杆的侧部进行夹持固定,并且配置了所述调节行程后,可以适配不同尺寸的加固杆。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抱箍部包括两个上半箍,两个所述上半箍之间可拆卸连接,且两个上半箍可夹持于通信塔上,所述上半箍至少配置有一个与所述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的上延伸件。
18.两个上半箍的设置,在安装的过程中可以从通信塔侧部进行夹持安装,不仅方便了安装,而且可以根据通信塔的尺寸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自适应调整的效果。
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下抱箍部包括两个下半箍,两个所述下半箍可拆卸连接,且两个下半箍之间可夹持于通信塔上,所述下半箍至少配置有一个与所述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的下延伸件。
20.两个下半箍的设置,在安装的过程中可以从通信塔侧部进行夹持安装,不仅方便了安装,而且可以根据通信塔的尺寸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自适应调整的效果。
2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稳定部包括铰接杆和底座,所述铰接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下抱箍部上,所述铰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底座可安装于待安装处。
22.通过铰接杆配合所述底座可以提供通信塔与待安装处的安装面积,提高通信塔的抗风性。并且铰接杆两端铰接的设置,可以根据待安装处的占地面积,自适应调整底座的具体安装位置,从而获得尽可能大的稳定性。
2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稳定部设置有若干个,且环形分布于所述下抱箍部上。
24.若干个稳定部的设置,可以对下抱箍部多个方向进行加固,从而使得通信塔获得多个方位的稳定性。
2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若干所述铰接杆与通信塔之间形成有夹角。
2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相较于传统的加固装置,设置了多个可拆卸连接的加固杆,可以满足不同高度的通信塔的加固需求,并且通过设置多个中抱箍部,可以对可拆卸连接的加固杆的侧部进行加固和稳定,使得可拆卸连接的加固杆的加固能力不低于一体成型的加固杆的加固能力。
27.加固杆与上下抱箍部的连接采用法兰板及多颗螺栓连接,比单螺栓的连接方案,抗拉能力大大加强。
28.下抱箍部做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将整个一种通信塔单管结构整体加固装置与基础进行连接,大大提升了加固装置的抗拉能力。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1.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2.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3.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4.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立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5.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中抱箍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6.附图标记:1、上抱箍部;11、上延伸件;12、上半箍;13、上法兰;2、中抱箍部;21、中延伸件;22、中法兰;23、中半箍;3、下抱箍部;31、下延伸件;32、下半箍;33、下法兰;4、加固杆;41、连接结构;42、第一法兰;5、稳定部;51、铰接杆;52、底座;6、加强筋;7、通信塔。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38.本实施例的一种单管结构通信塔整体加固装置,包括:上抱箍部1,上抱箍部1可拆卸连接安装于通信塔7的上方,这里的上方是相较于下抱箍部3和中抱箍部2来说的上方,通常来说上抱箍部1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的加固效果和通信塔7的高度自行调整,例如,经过测量将上抱箍部1安装在通信塔7的中间位置,通信塔7即可获得充足的稳定性下,则不需要将上抱箍部1安装在通信塔7的顶部,这样很好地节约了材料;
39.下抱箍部3,下抱箍部3可拆卸连接安装于通信塔7的下方,通常来说下抱箍部3的位置调整可以根据待安装处的面积自适应调整,例如待安装处的面积较大,那么下抱箍部3可以安装得下面一点,这样铰接杆51倾斜角度也大一点(铰接杆51的倾斜角度不超过45度的情况下),底座52距离通信塔7的距离也远一点,稳定效果也可以提高一些;
40.稳定部5,稳定部5可拆卸安装于下抱箍部3,稳定部5可提供作用于通信塔7的固定力;
41.至少一个加固杆4,加固杆4两端均设置有连接结构41,连接结构41可与加固杆4或上抱箍部1或下抱箍部3可拆卸连接,在最上端的加固杆4顶部的连接结构41是与上抱箍部1连接的,最下端的加固杆4底部的连接结构41是与下抱箍部3连接的,其余的连接结构41均是与相邻加固杆4的连接结构41可拆卸连接的;
42.至少一个中抱箍部2,中抱箍部2安装于通信塔7上且位于上抱箍部1和下抱箍部3之间,中抱箍部2可与加固杆4可拆卸连接,以提供作用于加固杆4上的固定力。
43.具体的,中抱箍部2与连接结构41是错位安装的,这样不仅方便连接结构41的安装,而且中抱箍部2更容易施加加固杆4的固定力。
44.在一个实施例中,若干个加固杆4的长度可以采用若干个长度规格,从而适配不同种类的通信塔7。
45.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结构41包括固定连接于加固杆4的第一法兰42,第一法兰42开设有若干螺孔。
46.具体的,如附图6所示,第一法兰42通过焊接固定在加固杆4的两端,并且第一法兰
42与加固杆4连接处还设置有若干加强筋6,从而提高第一法兰42与加固杆4之间的刚性。
47.具体的,加固杆4采用包括但不限于圆形柱、矩形柱等。
48.在一个实施例中,中抱箍部2包括两个中半箍23,两个中半箍23之间可拆卸连接,且两个中半箍23可夹持于通信塔7上。
49.具体的,如附图7所示,中抱箍部2主体采用两个对半设置的中半箍23,两者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螺栓连接、插接、卡接等,而中延伸件21与可拆卸连接处是错位设置的。
50.在一个实施例中,中抱箍部2包括至少一个中延伸件21,中延伸件21配置于中半箍23上,且中延伸件21与加固杆4位置一一对应设置,中抱箍部2通过中延伸件21提供作用在加固杆4上的固定力,中延伸件21配置有调节行程,以适配不同尺寸的固定杆。
51.具体的,如附图7所示,中延伸件21包括中法兰22和u型螺栓,中法兰22安装于中半箍23部的外侧,且朝着远离中半箍23方向延伸,中法兰22远离中半箍23的一端形成有安装u型螺栓的安装平面,通过调整u型螺栓在安装平面的位置,从而适配不同尺寸的加固杆4。
52.具体的,调节行程即u型螺栓与安装平面之间的位置。
53.在一个实施例中,上抱箍部1包括两个上半箍12,两个上半箍12之间可拆卸连接,且两个上半箍12可夹持于通信塔7上,上半箍12至少配置有一个与连接结构41可拆卸连接的上延伸件11。
54.具体的,上抱箍部1主体采用两个对半设置的上半箍12,两者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螺栓连接、插接、卡接等,而上延伸件11与可拆卸连接处是错位设置的。
55.具体的,如附图2所示,上延伸件11包括上法兰13,上法兰13安装于上半箍12部的外侧,且朝着远离上半箍12方向延伸,上法兰13顶部形成有若干加强筋6,从而提高上法兰13的强度,而上法兰13设置有若干螺孔,这些螺孔与连接结构41的螺孔是对应的。
56.在一个实施例中,下抱箍部3包括两个下半箍,两个下半箍可拆卸连接,且两个下半箍之间可夹持于通信塔7上,下半箍至少配置有一个与连接结构41可拆卸连接的下延伸件31。
57.具体的,如附图4所示,下延伸件31包括下法兰33,下法兰33安装于下半箍部的外侧,且朝着远离下半箍方向延伸,而下法兰33设置有若干螺孔,这些螺孔与连接结构41的螺孔是对应的,而下法兰33底部形成有两个铰接板,两个铰接板之间形成有供铰接杆51一端插入的间距,两个铰接板均设置有供铰接轴贯穿的通孔。
58.在一个实施例中,稳定部5包括铰接杆51和底座52,铰接杆51的一端铰接于下抱箍部3上,铰接杆51的另一端与底座52铰接,底座52可安装于待安装处。
59.具体的铰接杆51一端可插入两个铰接板之间,且该端也设置有与通孔对应的小孔,通过铰接轴将通孔和小孔串联,即可完成对铰接杆51的铰接安装。
60.具体的底座52与待安装处通过螺栓连接。
61.在一个实施例中,稳定部5设置有若干个,且环形分布于下抱箍部3上。
62.在一个实施例中,若干铰接杆51与通信塔7之间形成有夹角。
63.具体的,铰接杆51与通信塔7之间的夹角不超过45度,这样通信塔7可以获得最大的稳定性。
64.在一个实施例中,待安装处包括但不限于楼顶、地面等。
65.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