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框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26071发布日期:2023-01-20 19:36阅读:26来源:国知局
分框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户外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分框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百叶遮阳蓬是近年来新兴的户外建筑,其可通过改变叶片的转动角度而实现不同的功能。例如在下雨时分或者暴晒时分,改变所有叶片的转动角度以实现其平铺,从而为遮阳蓬下的人和物提供有效的遮挡,雨水通过水槽的收集后再经由排污管导流至地面;而在正常的情况下,改变所有叶片的转动角度以实现其翻起,此时百叶遮阳蓬不具有遮挡的功能,从而为遮阳蓬下的人和物提供直射的环境光。
3.现有百叶遮阳蓬的顶部一般由四个横梁组成,以构成矩形的顶面,个别的百叶遮阳蓬还加设有中梁,如公开号为cn212176708u的《一种用于凉棚的排水结构》所示。但对于大面积的百叶遮阳蓬来说,如果其仅由四个横梁组成顶面的话,则需配置较长的横梁,由于每个横梁都具有一定的挠度,而横梁的挠度跟其长度呈正相关,因此一旦横梁的长度过长则容易导致百叶遮阳蓬变形。
4.为此,现有的单个百叶遮阳蓬其面积一般不超过设定值,若客户存在大面积遮阳需求的话,则可通过复数个百叶遮阳蓬的组合来满足该需求,但由于安装工人需要对复数个百叶遮阳蓬进行安装,且安装后还需将其对正,因此现有的设置存在成本高、安装繁琐等缺点,并且由于每个百叶遮阳蓬均为独立安装,因此所有的叶片均难以统一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分框连接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分框连接结构,包括:
7.组合横梁,其包括沿直线排布的两个第一横梁,两个所述第一横梁均设有第一内腔;
8.中梁,其正交于所述组合横梁,所述中梁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横梁的交接处,所述中梁设有第二内腔;
9.t型连接部,其分别伸入至所述中梁的第二内腔以及两个所述第一横梁的第一内腔,所述中梁与两个所述第一横梁通过所述t型连接部进行连接;
10.分框立柱,其内部连接有装配件,所述组合横梁、中梁、t型连接部和装配件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多个第一安装孔,每组第一安装孔共同连接有一个第一连接件。
1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框连接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t型连接部和所述装配件共同用于将所述中梁、分框立柱和两个第一横梁连接在一起,由于所述组合横梁可拆分为两个所述第一横梁,因此每个所述第一横梁的挠度均较小,并且两个所述第一横梁是由所述分框立柱进行支承,这可有效保持所述组合横梁的直线度,以减少其变形量,所述中梁的两侧均可用于安装百叶总成,通过在所述中梁上设有主联动器而实现两个
角连接结构、30-百叶总成、21-第二横梁、22-角立柱、31-活动叶片、32-副联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第三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27.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8.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分框连接结构10,其包括组合横梁101、中梁200和分框立柱300,其中所述组合横梁101呈直线状,其由两个第一横梁100首尾拼接而成,两个所述第一横梁100均可选为型材,两者均设有贯通的第一内腔110,使得当两个所述第一横梁100相互拼接后,两者的第一内腔110能够相互连通。此外,所述中梁200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横梁100的交接处,且所述中梁200与所述组合横梁101正交,所述中梁200可选为型材,其设有贯通的第二内腔210。
29.为了将所述组合横梁101与所述中梁200进行连接,所述分框连接结构10还包括t型连接部400,其由钢板冲压折弯而成,所述t型连接部400包括第一翼片410和第二翼片420,所述第二翼片420位于所述第一翼片410的中部,且所述第二翼片420正交于所述第一翼片410。具体地,所述第一翼片410的两端分别伸入至两个所述第一横梁100的第一内腔110中,为了使所述第二翼片420能够穿过所述组合横梁101并伸入至所述中梁200的第二内腔210,两个所述第一横梁100共同预留有可供所述第二翼片420穿过的避空位130。两个所述第一横梁100均以所述第一内腔110的内顶板和内底板作为横梁安装板120,所述横梁安装板120与所述第一翼片410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第二安装孔,而所述中梁200以所述第二内腔210的内顶板和内底板作为中梁安装板220,所述中梁安装板220与所述第二翼片420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第二安装孔,其中所述第一翼片410的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二翼片420的第二安装孔均为螺孔,使得两个所述第一横梁100与所述中梁200能够分别通过第二连接件来与所述t型连接部400进行连接,而所述第二连接件可选为螺钉。
30.此外,所述分框立柱300可选为型材,其设有第三内腔310,所述分框立柱300在其第三内腔310的顶部连接有装配件500,所述装配件500可选为u型构件,其由钢板冲压折弯而成,所述装配件500由两个竖板510和一个横板520组成,且所述装配件500的开口朝下。所
述分框立柱300设有两个立柱安装板320,两个所述立柱安装板320与两个所述竖板510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多个第三安装孔,其中所述竖板510的第三安装孔均为螺孔,使得所述分框立柱300与所述装配件500能够通过第三连接件进行连接,而所述第三连接件可选为螺钉。所述t型连接部400和所述装配件500均为一体折弯成形,这不仅有利于批量生产,还使得两者与其他部件的连接关系牢固且稳定,从而提升所述分框连接结构10的机械性能。
31.进一步地,为了实现所述组合横梁101、中梁200、分框立柱300的装配,所述横板520、t型连接部400、中梁200和组合横梁101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多个第一安装孔501,其中两个所述第一横梁100各设有所述第一安装孔501,所述横板520的第一安装孔501均为螺孔,使得所述组合横梁101、中梁200、t型连接部400和装配件500能够通过第一连接件502进行连接,而所述第一连接件502可选为螺钉。由于所述装配件500连接于所述分框立柱300,因此上述的设置能够实现所述组合横梁101、中梁200、分框立柱300的装配,装配强度更高。
32.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横梁100、中梁200和t型连接部400这三者的第一安装孔501均间隙配合于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件502,以免因尺寸误差而导致所述第一连接件502无法顺利地穿过对应的所有第一安装孔501。并且,本实用新型并没有限定所述装配件500的形状,其还可以为方管或者其他形状,而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33.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由于所述分框连接结构10可用于百叶遮阳蓬,因此其应具有疏导雨水的功能。为此,任意一个所述第一横梁100的内侧面和所述第二横梁21的内侧面均连接有带槽型材,所述带槽型材可拼接成为水槽600。由于一个所述中梁200可连接有两个所述水槽600,因此所述水槽600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每个所述水槽600均设有用于排水的导流孔(附图未示出)。
34.采用上述的实施例,由于所述组合横梁101可拆分为两个所述第一横梁100,因此每个所述第一横梁100的挠度均较小,并且两个所述第一横梁100是由所述分框立柱300进行支承,这可有效保持所述组合横梁101的直线度,以减少其变形量。如图3所示,所述中梁200的两侧均可用于安装百叶总成30,通过在所述中梁200上设有主联动器700而实现两个所述百叶总成30的联动。
35.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梁100设有第一容纳槽140,所述第一容纳槽140位于所述第一内腔110的上方,所述第一容纳槽140可容纳电线、灯带或者其他配件。为了使所述第一容纳槽140内的物件与外界环境进行隔开,所述第一横梁100可拆连接有用于覆盖所述第一容纳槽140的第一盖板141。
36.同理,所述中梁200设有第二容纳槽240,所述第二容纳槽240位于所述第二内腔210的上方,所述第二容纳槽240可容纳电线、灯带或者其他配件。为了使所述第二容纳槽240内的物件与外界环境进行隔开,所述中梁200可拆连接有用于覆盖所述第二容纳槽240的第二盖板241。
3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框立柱300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第三容纳槽340,所述分框立柱300的立柱安装板320位于所述第三容纳槽340内,所述第三容纳槽340可容纳电线、灯带或者其他配件。为了使所述第三容纳槽340内的物件与外界环境进行隔开,所述分框立柱300可拆连接有用于覆盖所述第三容纳槽340的第三盖板341。除此之外,所述第一盖板141和所述第二盖板241能够对所述第一连接件502和所述第二连接件进行遮挡,所述第三盖板341能够对所述第三连接件进行遮挡,以免连接件因外露而被腐蚀。
38.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百叶遮阳蓬,其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分框连接结构10,还包括角连接结构20、百叶总成30和直线驱动装置(附图未示出),若所述百叶遮阳蓬的顶面为矩形的话,则所述角连接结构20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分框连接结构1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39.具体地,所述角连接结构20包括第二横梁21、角立柱22和所述第一横梁100,所述第二横梁21正交于所述第一横梁100,所述第一横梁100和所述第二横梁21通过角码进行连接,且所述第一横梁100和所述第二横梁21共同连接于所述角立柱22。假设所述分框连接结构10的数量为两个的话,且两个所述组合横梁101相互平行设置,那么每个所述分框连接结构10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角连接结构20之间,此时所述角连接结构20与所述分框连接结构10共用所述第一横梁100,两个所述分框连接结构10共用所述中梁200。
40.为了便于描述,所述角连接结构20和所述分框连接结构10共同构成如图1所示的主体框架。所述百叶总成30位于所述水槽600的上方,所述百叶总成30的数量相对于所述中梁200的数量多出一个,所述百叶总成30包括多个活动叶片31以及实现多个所述活动叶片31联动的副联动器32,所有的活动叶片31均排列设置并转动连接于所述主体框架的顶部。由于所述主联动器700和所述副联动器32均为现有技术,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对其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41.为了满足电动化的需求,所述直线驱动装置的伸缩部铰接于任意一个所述活动叶片31,由于联动器的存在,因此当任意一个所述活动叶片31被所述直线驱动装置所转动后,其余的所有活动叶片31也随之而同步转动,以便于切换所述百叶遮阳蓬的工作模式。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直线驱动装置包括但不限于直线推杆或者气缸,由于气缸不适用于户外环境,因此所述直线驱动装置优选为电动推杆。
42.由于所述百叶遮阳蓬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43.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