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结构加固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64998发布日期:2023-01-25 03:34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结构加固支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结构加固支架。


背景技术:

2.建筑结构是指在房屋建筑中,由各种构件(屋架、梁、板、柱等)组成的能够承受各种作用的体系,所谓作用是指能够引起体系产生内力和变形的各种因素,如荷载、地震、温度变化以及基础沉降等因素。
3.建筑结构是由混凝土浇筑而成,在建筑结构建造初期,由于混凝土未完全凝固,此时需要利用加固支架对其进行加固支撑,以此来避免建筑结构变形甚至倒塌,但是现有的加固支架只能对建筑结构的底部进行支撑,无法对建筑结构的两侧进行加固支撑,功能单一,实用性较低。
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结构加固支架。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结构加固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加固支架只能对建筑结构的底部进行支撑,无法对建筑结构的两侧进行加固支撑,功能单一,实用性较低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建筑结构加固支架,包括:
8.支架座;
9.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固定于支架座顶部;
10.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安装于支架座顶部,其中液压缸顶部安装有活塞部,且其活动贯穿安装座并延伸至安装座上方位置;
11.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部可拆卸连接在活塞部一端;
12.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于支撑杆顶部;
13.侧加固机构,所述侧加固机构设于支撑板顶部,其用于对建筑结构的侧面进行加固。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侧加固机构包括对称开设于支撑板顶部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横条,所述横条通过第一活动柱活动连接在安装槽内,所述横条顶部固定有竖条,其中横条与竖条相互垂直设置。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两个所述竖条正相对的一端均固定有夹持块。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撑板外壁上固定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顶部对称固定有两个第二连接板,两个第二连接板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柱;
17.所述竖条远离夹持块的一端对称固定有两个第三连接板,两个第三连接板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三活动柱;
18.所述第二活动柱外壁上固定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远离第二活动柱的一端与
第三活动柱外壁固定。
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还包括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对称固定于安装座顶部的固定板,两个固定板外壁上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一端固定有转轴,所述螺纹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半圆环。
2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两个所述半圆环设于活塞部与支撑杆的连接处,且其通过固定螺栓进行连接。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2.本实用新型通过启动液压缸,此时液压缸通过活塞部带动支撑杆、支撑板进行上升运动,待支撑板与建筑结构底部接触后,即可对建筑结构的底部进行加固支撑,与此同时,在建筑结构底部接触到支撑板表面时会按压横条,利用杠杆原理,此时横条会带动竖条、夹持块进行转动,并且压缩弹簧会进行相应的拉伸运动,最终竖条配合夹持块可对建筑结构的两侧进行加固支撑,相比较现有的,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对建筑结构的底部进行支撑,还可以对建筑结构的两侧进行加固支撑,功能齐全,实用性较高。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夹持块安装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01、支架座;102、安装座;103、液压缸;104、活塞部;105、支撑杆;106、支撑板;200、侧加固机构;201、安装槽;202、横条;203、第一活动柱;204、竖条;205、夹持块;206、第一连接板;207、第二连接板;208、第二活动柱;209、第三连接板;210、第三活动柱;211、压缩弹簧;300、辅助机构;301、固定板;302、螺纹孔;303、螺纹杆;304、转轴;305、半圆环;306、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实施例1:
30.请参阅图1、2、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结构加固支架,包括支架座101;安装座102,安装座102固定于支架座101顶部;液压缸103,液压缸103安装于支架座101顶部,其中液压缸103顶部安装有活塞部104,且其活动贯穿安装座102并延伸至安装座102上方位置;支撑杆105,支撑杆105底部可拆卸连接在活塞部104一端;支撑板106,支撑板106固定于支撑杆105顶部;侧加固机构200,侧加固机构200设于支撑板106顶部,其用于对建筑结构的侧面进行加固,侧加固机构200包括对称开设于支撑板106顶部的安装槽201,安装槽201内设有横条202,横条202通过第一活动柱203活动连接在安装槽201内,横条202顶部固定有竖条204,其中横条202与竖条204相互垂直设置,两个竖条204正相对的一端均
固定有夹持块205,支撑板106外壁上固定有第一连接板206,第一连接板206顶部对称固定有两个第二连接板207,两个第二连接板207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柱208;竖条204远离夹持块205的一端对称固定有两个第三连接板209,两个第三连接板209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三活动柱210;第二活动柱208外壁上固定有压缩弹簧211,压缩弹簧211远离第二活动柱208的一端与第三活动柱210外壁固定。
31.具体的,通过启动液压缸103,此时液压缸103通过活塞部104带动支撑杆105、支撑板106进行上升运动,待支撑板106与建筑结构底部接触后,即可对建筑结构的底部进行加固支撑,与此同时,在建筑结构底部接触到支撑板106表面时会按压横条202,利用杠杆原理,此时横条202会带动竖条204、夹持块205进行转动,并且压缩弹簧211会进行相应的拉伸运动,最终竖条204配合夹持块205可对建筑结构的两侧进行加固支撑,相比较现有的,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对建筑结构的底部进行支撑,还可以对建筑结构的两侧进行加固支撑,功能齐全,实用性较高。
32.实施例2:
33.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结构加固支架,还包括辅助机构300,辅助机构300包括对称固定于安装座102顶部的固定板301,两个固定板301外壁上均开设有螺纹孔302,螺纹孔302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303,螺纹杆303一端固定有转轴304,螺纹杆303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半圆环305,两个半圆环305设于活塞部104与支撑杆105的连接处,且其通过固定螺栓306进行连接。
34.具体的,请参考实施例1,在对建筑结构加固支撑完毕后,使用者可以通过转轴304转动螺纹杆303、半圆环305,此时螺纹杆303、半圆环305会在固定板301的螺纹孔302内进行移动,待两个半圆环305相互接触后,使用者再将固定螺栓306将两个半圆环305进行连接,即可将两个半圆环305固定在活塞部104与支撑杆105的连接处,通过设置有两个半圆环305,在两个半圆环305的作用下,一方面可以提高活塞部104与支撑杆105的连接处的稳定,从而间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对建筑结构的加固支撑效果,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活塞部104与支撑杆105的连接处的抗压能力,避免活塞部104与支撑杆105的连接处受压过高发生变形或折断的可能,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35.工作原理:对于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使用者将支架座101放置到建筑结构的下方位置,再启动液压缸103,此时液压缸103通过活塞部104带动支撑杆105、支撑板106进行上升运动,待支撑板106与建筑结构底部接触后,即可对建筑结构的底部进行加固支撑,与此同时,在建筑结构底部接触到支撑板106表面时会按压横条202,利用杠杆原理,此时横条202会带动竖条204、夹持块205进行转动,并且压缩弹簧211会进行相应的拉伸运动,最终竖条204配合夹持块205可对建筑结构的两侧进行加固支撑;
36.其次使用者再通过转轴304转动螺纹杆303、半圆环305,此时螺纹杆303、半圆环305会在固定板301的螺纹孔302内进行移动,待两个半圆环305相互接触后,使用者再将固定螺栓306将两个半圆环305进行连接,即可将两个半圆环305固定在活塞部104与支撑杆105的连接处,通过设置有两个半圆环305,在两个半圆环305的作用下,一方面可以提高活塞部104与支撑杆105的连接处的稳定,从而间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对建筑结构的加固支撑效果,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活塞部104与支撑杆105的连接处的抗压能力,避免活塞部104与支撑杆105的连接处受压过高发生变形或折断的可能,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37.最后在对支撑板106、竖条204、夹持块205与建筑结构进行拆卸时,使用者需要将固定螺栓306从两个半圆环305上拆卸下来,再通过反向转动转轴304,转轴304带动螺纹杆303、半圆环305在固定板301的螺纹孔302内进行反向运动,待两个半圆环305和活塞部104与支撑杆105的连接处非接触后,使用者再启动液压缸103,此时液压缸103驱使活塞部104进行收缩运动,活塞部104带动支撑杆105、支撑板106进行下降运动,此时支撑板106、横条202与建筑结构底部非接触,并在压缩弹簧211的弹力作用下(此时压缩弹簧211为收缩运动)会驱使竖条204、夹持块205与建筑结构的两侧分离,最终可完成拆卸工作。
3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