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移动式折叠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06407发布日期:2023-02-01 01:29阅读:70来源:国知局
轻型移动式折叠棚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轻钢建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轻型移动式折叠棚。


背景技术:

2.轻钢建筑是一种新型建筑,其采用轻质型材,通过组装替代传统的建筑施工,轻钢建筑便于大规模预制生产,成本低的同时节约了大量的现场施工时间,因此越来越多的传统建筑逐渐被轻钢建筑替代。
3.温室大棚是现代农业必不可少的建筑设施之一,它的存在使得人们可以吃到跨季果蔬。传统的温室大棚一般采用竹木杆、水泥杆、轻型管材或土、砖墙体等作为骨架,并在骨架外部覆盖塑料薄膜,隔绝外界,保持内部水汽和温度。
4.传统的温室大棚,主要建造思路还是采用建筑施工的思路,选好地址并在现场施工搭建,最终成型,施工时间长,建造成本高,且一旦成型,内部空间随即确定,不能改变,并且也不能轻易挪动位置,难以回收再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轻型移动式折叠棚,解决了传统温室大棚内部空间固定并且难以移动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轻型移动式折叠棚,包括多个门型架,相邻门型架之间设有铰接交叉架,门型架包括至少两个支腿,支腿下端设有脚轮,两个支腿之间设有横架,横架上端设有棚架,还包括棚膜,棚架用于支撑棚膜,支腿包括滑动套接的第一支腿段和第二支腿段以使支腿长度可跳调整,第一支腿段设有第一竖槽,第二支腿段设有突出部,突出部穿过第一竖槽,突出部中部设有第二竖槽,铰接交叉架包括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中部铰接,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端部设有滚轮组,滚轮组穿过第二竖槽以卡在第二支腿段内运动。
7.优选的方案中,滚轮组包括横轮,横轮两侧各设有第一纵轮和第二纵轮,横轮的转动轴与第一纵轮和第二纵轮垂直布置,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端部设有转动套,转动套与滚轮组转动连接。
8.优选的方案中,滚轮组包括第一连接体,第一连接体一端与转动套转动连接,第一连接体另一端设有至少两个可转动的第一纵轮,第一连接体远离转动套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体,横轮与第二连接体转动套接,第二连接体远离第一连接体的一端设有第三连接体,第三连接体上设有至少两个可转动的第二纵轮。
9.优选的方案中,第一支腿段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贯穿孔,还设有挡销,挡销插入贯穿孔中以止挡第二支腿段下端。
10.优选的方案中,挡销设有至少两个卡槽,卡槽卡在贯穿孔处的第一支腿段的侧壁上。
11.优选的方案中,横架设有横槽,横架两端设有插孔,棚架两端设有插接段,插接段
插入插孔中。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铰接交叉架使得各门型架之间间距可调,大棚内部空间可根据选址的占地面积调整,适应性强,采用轻型型材构成,底部设有脚轮,调整移动时并不费力;由于支腿采用双段式,大棚高度上也可调整;优选方案中,滚轮组采用正交布置的多轮,并且嵌入支腿槽内,铰接交叉架支撑性和可移动性更加优良;便于加装电动驱动装置辅助折叠温室大棚,节省了拆卸搬运的麻烦,不需要的季节可与防水布折叠置于农田末端,对夏季秋季终止不产生影响,可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门型架连接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棚架安装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横架端部图。
18.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铰接交叉架示意图。
19.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铰接交叉架安装示意图。
20.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转杆一端限位结构示意图。
21.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两支腿段衔接处示意图。
22.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支腿段示意图。
23.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支腿段示意图。
24.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两支腿段衔接处剖视图。
25.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同步带驱动铰接交叉架示意图。
26.图中:第一支腿段1;贯穿孔101;挡销102;第一竖槽103;底板104;卡槽105;第二支腿段2;突出部201;第二竖槽202;顶板203;棚架3;插接段301;棚膜4;脚轮5;横架6;横槽601;插孔602;铰接交叉架7;第一转杆701;第二转杆702;滚轮组703;横轮704;第一纵轮705;第二纵轮706;第一连接体707;第二连接体708;第三连接体709;转动套710;定位片8;同步带9;连接板901。
具体实施方式
27.实施例1:
28.如图1-12中,一种轻型移动式折叠棚,包括多个门型架,相邻门型架之间设有铰接交叉架7,门型架包括至少两个支腿,支腿下端设有脚轮5,两个支腿之间设有横架6,横架6上端设有棚架3,还包括棚膜4,棚架3用于支撑棚膜4,支腿包括滑动套接的第一支腿段1和第二支腿段2以使支腿长度可跳调整,第一支腿段1设有第一竖槽103,第二支腿段2设有突出部201,突出部201穿过第一竖槽103,突出部201中部设有第二竖槽202,铰接交叉架7包括第一转杆701和第二转杆702,第一转杆701和第二转杆702中部铰接,第一转杆701和第二转杆702端部设有滚轮组703,滚轮组703穿过第二竖槽202以卡在第二支腿段2内运动。
29.第一支腿段1和第二支腿段2均为方管结构,单侧开槽,第一支腿段1下端设置底板104,便于与脚轮5连接,第二支腿段2上端设置顶板203,方便与横架6连接,第一支腿段1和
第二支腿段2交叠套接,中间重叠部分长度可以调节,因此支腿高度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由于突出部201凸出于第一支腿段1,支腿长度调整时,滚轮组703不会与第一支腿段1发生干涉,防止滚轮组703卡死。
30.棚架3为弧形或呈尖角状,棚膜4为防水透光薄膜,内侧可以缝制卡扣,箍住棚架3。
31.可在顶部设置同步带9并在同步带9一端设置电机,第一转杆701或第二转杆702其中一个端部通过连接板901与同步带9连接,电机正反转驱动铰接交叉架7开合,实现雨棚的折叠和打开。
32.铰接交叉架7安装在相邻横架6之间、相邻支腿之间,可衔接门型架的三个边,结构稳定,并且使得雨棚具有伸缩折叠功能,并且由于脚轮5的存在,各门型架之间可以平移。
33.优选的方案中,滚轮组703包括横轮704,横轮704两侧各设有第一纵轮705和第二纵轮706,横轮704的转动轴与第一纵轮705和第二纵轮706垂直布置,第一转杆701和第二转杆702端部设有转动套710,转动套710与滚轮组703转动连接。
34.优选的方案中,滚轮组703包括第一连接体707,第一连接体707一端与转动套710转动连接,第一连接体707另一端设有至少两个可转动的第一纵轮705,第一连接体707远离转动套710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体708,横轮704与第二连接体708转动套接,第二连接体708远离第一连接体707的一端设有第三连接体709,第三连接体709上设有至少两个可转动的第二纵轮706。
35.第一纵轮705和第二纵轮706通过穿销螺钉固定,穿销螺钉为阶梯轴,端部为螺纹段,中部为光轴段。
36.第三连接体709和第二连接体708通过螺钉与第一连接体707锁紧一体。
37.第一连接体707穿过第二竖槽202,便于与铰接交叉架7连接,第一纵轮705和第二纵轮706、横轮704从正交的两个方向抵靠在第二支腿段2内面,使滑动更加顺畅,避免卡死。
38.第二支腿段2以及横架6上安装定位片8,限位铰接交叉架7的其中一侧的两个第一连接体707,另一端两个放开,可以在槽内滑动。
39.优选的方案中,第一支腿段1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贯穿孔101,还设有挡销102,挡销102插入贯穿孔101中以止挡第二支腿段2下端。
40.优选的方案中,挡销102设有至少两个卡槽105,卡槽105卡在贯穿孔101处的第一支腿段1的侧壁上。
41.支腿有多个高度档位可以选择,由于挡销102设有卡槽105,卡进第一支腿段1侧壁后第二支腿段2压住挡销102,挡销102不会横向脱出。
42.优选的方案中,横架6设有横槽601,横架6两端设有插孔602,棚架3两端设有插接段301,插接段301插入插孔602中。
43.横架6之间的铰接交叉架7安装完毕后,棚架3的插接段301插到对应的插孔602中,插孔602贯穿横架6两端的法兰盘,顶板203对应处也开孔,不仅可以增加插接段301的插接深度同时可以起到第二支腿段2和横架6对接位置的定位作用,棚架3安装完毕后再锁紧法兰螺丝。
44.实施时,农田需要提前开挖平行的硬化面,便于脚轮移动,大棚展开到位后利用拉升锚固大棚框架。
45.实施例2:
46.首先将农田下挖0.5m,田埂改为水泥小路后,在田埂小路上铺设滑轨轨道,预制单面支撑框架安装滑轮后,放入滑轨中,首端安装助推器,配置电子遥控器;后铺设安装保温膜,启动滑轨,即可实现多功能折叠是温室大棚,最大程度减少了,钢材拆卸使用再安装的务工费用。
47.大棚材料一般是棚面桁架制作、大棚保温薄膜、大棚卷帘机、捆扎钢丝、地锚、轻钢立柱、电动滑轨装置等材料。寿光日光温室大棚的三面土墙一般采用四步土五层碾压法或五步土六层碾压法砌筑,墙体结构坚固耐用。棚面支撑拱架全部或部分使用一寸或6分热镀锌圆管加工而成,使用热镀锌圆管进行横拉连接,加强棚面支撑的整体牢固度和稳定性。棚面覆盖材料一般选用使用10-15丝厚度的优质长寿无滴薄膜,保温被一般使用每平方4.5-5斤复合防水保温棉被。后坡使用保温板,再覆盖薄膜、无纺布保温效果好,可以再铺设20公分保温土做加强。大棚安装卷帘机,一般选用滚筒式和自走式两种,一般要根据场地情况和温室大棚跨度选择。
48.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