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饰功能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26568发布日期:2022-12-28 06:31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饰功能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饰功能墙。


背景技术:

2.现有家居室内墙壁或涂乳胶漆或覆盖装饰面板,整体视觉效果较单一,整体品质感稍有欠缺。若墙面上需要设置各种功能件,需要通过连接件另行固定在墙面或装饰面板上,功能件敞露于墙面或装饰面板的外部,不能对功能件进行隐藏,容易使室内空间凌乱且影响空间的宽阔感,致使产生室内空间变小的视觉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装饰功能墙,通过立设于墙面上的功能板将装饰面板、功能件和/或发光体设置于功能板上,用于装饰墙面,并可将功能板另一侧形成隐藏区域,用于隐蔽收纳,不仅方便使用,还能使室内空间整洁。
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装饰功能墙,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立设于墙面上的功能板,装配于所述功能板上的装饰面板,所述装饰面板用于遮挡装饰墙面,并与墙面平行设置,所述功能板上设置若干功能槽,所述功能槽上装配功能件和/或发光体。
5.通过立设于墙面上的功能板,将装饰面板和/或发光体设置于功能板上,用于装饰墙面,功能件用于增加墙面的功能。同时,功能板的一侧可以形成隐蔽区域,在隐蔽区域内可以设置收纳箱、挂钩、隔板等功能件,功能件通过相应的连接件连接在功能板上,有利于提高墙壁的多功能性,并避免影响室内空间凌乱,使室内空间整洁。
6.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功能板至少一侧设置用于插置所述装饰面板的面板插置功能槽,应用于墙面时所述面板插置功能槽与墙面平行,所述装饰面板插置于所述面板插置功能槽中,所述面板插置功能槽限制所述装饰面板与墙面的配合关系。
7.当功能板的一侧形成隐蔽区域时,为了节约装饰成本,该侧对应的墙面可以直接以裸露的方式。
8.当功能板的两侧均设置装饰面板时,功能板的两侧均设置面板插置功能槽,两侧的装饰面板分别插入对应的面板插置功能槽中。所述功能板的两侧均设置所述面板插置功能槽。
9.每侧的所述面板插置功能槽并排平行设置两个,应用于墙面时每侧的两个所述面板插置功能槽均与墙面平行,每侧的两个所述面板插置功能槽均至少择一插置所述装饰面板。为了提升装饰面板设置错落感,两侧的装饰面板插入距离墙面不同距离的面板插置功能槽中。
10.每侧的所述面板插置功能槽的外侧均设置至少一条用于装配发光体的发光用功
能槽,所述发光用功能槽中设置所述发光体,所述发光用功能槽上配合装饰透光盖,通过发光体发光装饰室内环境。
11.为了进一步提升装饰效果,所述功能槽还包括装饰功能槽,所述装饰功能槽中装饰扣条。
12.一种装饰功能墙还包括铰链结构,铰链结构设置于所述功能板的外端的功能槽中,所述铰链结构上的第一固定臂固定在所述功能槽中,所述铰链结构上的第二固定臂用于固定功能件。在功能板的一侧形成的隐蔽区域内,可以通过铰链结构将功能件固定在功能板,可以将功能件旋转移出隐蔽区域,方便取放,随之再旋转回到隐蔽区域内,使室内空间整洁。所述功能件为挂钩、隔板或柜体。
13.作为优选,所述铰链结构还包括承托座,可转动的立设于所述承托座上的枢轴,所述第一固定臂固定在所述承托座上,所述第二固定臂固定在所述枢轴上。
14.所述第二固定臂上设置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承托座配合,当所述第二固定壁背离所述承托座方向并朝着所述第一固定壁所在平面方向转动时,所述限位结构远离所述承托座,直至所述第一固定壁抵挡所述第二固定壁;当所述第二固定壁朝向所述承托座方向并背离所述一固定壁所在平面方向转动时,所述限位结构靠近所述承托座,当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承托座的侧壁抵触形成干涉时,用于限制所述第二固定壁转动。
15.所述限位结构的转动角度大于30
°
小于180
°
。优选以转动角度约为90
°
为佳。
16.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通过立设于墙面上的功能板将装饰面板、功能件和/或发光体设置于功能板上,用于装饰墙面,并且可以在功能板上选定功能槽用于设置铰链结构,铰链结构用于设置各种功能件,并将功能件隐藏在功能板的后侧,不仅方便使用,还能使室内空间整洁。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功能板与铰链结构配合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功能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铰链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图5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功能板和铰链结构与一功能件配合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4.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铰链结构与功能件配合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5.图9是图8的一种爆炸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功能板;2、装饰面板;3、面板插置功能槽;4、发光用功能槽;5、装饰透光盖;6、装饰功能槽;7、装饰扣条;8、铰链结构;9、第一固定臂;10、第二固定臂;11、功能件;12、承托座;13、枢轴;14、限位结构;15、墙面;16、发光体;17、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28.实施例1: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一种装饰功能墙,包括用于立设于墙面15上的功
能板1,装配于所述功能板1上的装饰面板2,所述装饰面板2用于遮挡装饰墙面15,并与墙面15平行设置,所述功能板1上设置若干功能槽,所述功能槽上装配功能件11和/或发光体16。
29.通过立设于墙面15上的功能板1,将装饰面板2和/或发光体16设置于功能板1上,用于装饰墙面15,功能件11用于增加墙面15的功能。同时,功能板1的一侧可以形成隐蔽区域,在隐蔽区域内可以设置收纳箱、挂钩、隔板等功能件11,功能件11通过相应的连接件连接在功能板1上,有利于提高墙壁的多功能性,并避免影响室内空间凌乱,使室内空间整洁。
30.功能板的内端具有固定座17,通过连接件使固定座17固定在墙面上,进而使整个功能板固定在墙面上。功能板的内端是指使用时贴合墙面装配的一端,功能板的外端是指背离墙面的一端。
31.进一步优选,所述功能板1至少一侧设置用于插置所述装饰面板2的面板插置功能槽3,应用于墙面15时所述面板插置功能槽3与墙面15平行,所述装饰面板2插置于所述面板插置功能槽3中,所述面板插置功能槽3限制所述装饰面板2与墙面15的配合关系。
32.当功能板1的一侧形成隐蔽区域时,为了节约装饰成本,该侧对应的墙面15可以直接以裸露的方式。
33.当功能板1的两侧均设置装饰面板2时,功能板1的两侧均设置面板插置功能槽3,两侧的装饰面板2分别插入对应的面板插置功能槽3中。所述功能板1的两侧均设置所述面板插置功能槽3。
34.每侧的所述面板插置功能槽3并排平行设置两个,应用于墙面15时每侧的两个所述面板插置功能槽3均与墙面15平行,每侧的两个所述面板插置功能槽3均至少择一插置所述装饰面板2。为了提升装饰面板2设置错落感,两侧的装饰面板2插入距离墙面15不同距离的面板插置功能槽3中。
35.每侧的所述面板插置功能槽3的外侧均设置至少一条用于装配发光体16的发光用功能槽4,所述发光用功能槽4中设置所述发光体16,所述发光用功能槽4上配合装饰透光盖5,通过发光体16发光装饰室内环境。
36.为了进一步提升装饰效果,所述功能槽还包括装饰功能槽6,所述装饰功能槽6中装饰扣条7。
37.实施例2:如图1-9所示,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一种装饰功能墙还包括铰链结构8,铰链结构8设置于所述功能板1的外端的功能槽中,所述铰链结构8上的第一固定臂9固定在所述功能槽中,所述铰链结构8上的第二固定臂10用于固定功能件11。在功能板1的一侧形成的隐蔽区域内,可以通过铰链结构8将功能件11固定在功能板1,可以将功能件11旋转移出隐蔽区域,方便取放,随之再旋转回到隐蔽区域内,使室内空间整洁。所述功能件11为挂钩、隔板或柜体。
38.作为优选,所述铰链结构8还包括承托座12,可转动的立设于所述承托座12上的枢轴13,所述第一固定臂9固定在所述承托座12上,所述第二固定臂10固定在所述枢轴13上。
39.所述第二固定臂10上设置限位结构14,所述限位结构14与所述承托座12配合,当所述第二固定壁背离所述承托座12方向并朝着所述第一固定壁所在平面方向转动时,所述限位结构14远离所述承托座12,直至所述第一固定壁抵挡所述第二固定壁;当所述第二固定壁朝向所述承托座12方向并背离所述一固定壁所在平面方向转动时,所述限位结构14靠近所述承托座12,当所述限位结构14与所述承托座12的侧壁抵触形成干涉时,用于限制所
述第二固定壁转动。
40.所述限位结构14的转动角度大于30
°
小于180
°
。优选以转动角度约为90
°
为佳。
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